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備急千金要方校釋
  • (唐)孫思邈著 李景榮等校釋
  • 2959字
  • 2019-12-10 19:10:27

備急千金要方序

夫清濁剖判,上下攸分 ,三才肇基 ,五行俶落 ,萬物淳樸,無得而稱。燧人氏出,觀斗極 以定方名,始有火化 ;伏羲氏作,因之而畫八卦 ,立庖廚 。滋味既興,疴瘵 萌起。大圣神農氏愍 黎元 之多疾,遂嘗百藥以救療之,猶未盡善。黃帝受命,創制九針 ,與方士岐伯雷公之倫,備論經脈,旁通問難,詳究義理,以為經論,故后世可得依而暢焉。春秋之際良醫和緩,六國之時則有扁鵲,漢有倉公仲景,魏有華佗,并皆探賾索隱 ,窮幽洞微 ,用藥不過二三,灸炷不逾七八,而疾無不愈者。晉宋以來,雖復名醫間出,然治十不能愈五六,良由今人嗜欲泰 甚,立心不常,淫放縱逸,有闕 攝養所致耳。余緬尋圣人設教,欲使家家自學,人人自曉。君親有疾不能療之者,非忠孝也。末俗小人,多行詭詐,倚傍圣教而為欺紿 ,遂令朝野士庶咸恥醫術之名,多教子弟誦短文,構小策 ,以求出身之道,醫治之術,闕而弗論。吁,可怪也,嗟乎!深乖 圣賢之本意。吾幼遭風冷,屢造 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產。所以青衿之歲 ,高尚茲典 ;白首之年,未常釋卷。至于切脈診候,采藥合和,服餌節度,將息避慎,一事長于己者,不遠千里,伏膺取決 。至于弱冠 ,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在身之患,斷絕醫門,故知方藥本草,不可不學。吾見諸方部秩 浩博,忽遇倉卒,求檢至難,比得方訖,疾已不救矣。嗚呼!痛夭枉之幽厄,惜墮學之昏愚。乃博采群經,刪裁繁重,務在簡易,以為《備急千金要方》一部,凡三十卷。雖不能究盡病源,但使留意于斯者,亦思過半 矣。以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 ,故以為名也。未可傳于士族,庶以貽厥私門 。張仲景曰: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 ,以養其生;而但競逐榮勢,企踵 權豪,孜孜汲汲 ,唯名利是務;崇飾其末,而忽棄其本,欲華其表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進不能愛人知物,退不能愛躬知己,卒然遇邪風之氣,嬰 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后震栗,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戇若游魂 。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赍 百年之壽命,將至貴之重器 ,委付庸醫,恣其所措。咄嗟喑嗚!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為異物,幽潛重泉 ,徒為涕泣。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自棄 若是,夫何榮勢之云哉?此之謂也。
① 清濁剖判,上下攸分 謂開天辟地,清濁區分。古人想象宇宙形成前,天地渾沌相連,清濁不分。開天辟地后,始清濁區分。按“剖判”,開辟。《韓非子?解老》:“自天地之剖判以至于今。”“上下”,指天地。
② 三才肇基 謂天、地、人開始建立基礎。按“三才”,古指天、地、人。《周易?系辭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兩之。”“肇基”,開始建立基礎。《尚書?武成》:“至于大王,肇基王跡。”
③ 俶(chù 觸)落 開始。按“俶”,始。《爾雅?釋詁下》:“俶,始也。”“落”,始。《爾雅?釋詁上》:“落,始也。”
④ 斗極 北斗星與北極星。《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為空桐。”邢昺疏:“斗,北斗也。極者,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泰一之常居也。以其居天之中,故謂之極;極,中也。北斗拱極,故云斗極。”
⑤ 火化 用火使食物變熟。《禮記?禮運》:“昔者先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
⑥ 八卦 《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用“ ”和“ ”符號組成;以“ ”為陽,以“ ”為陰。名稱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易傳》作者認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并認為“乾”、“坤”兩卦在“八卦”中占特別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
⑦ 庖廚 廚房。《孟子?梁惠王上》:“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⑧ 疴(kē 科)瘵(zhài 債) 疾病。《廣雅?釋詁一》:“痾,病也。”王念孫疏證:“痾,與疴同。”《爾雅?釋詁上》:“瘵,病也。”
⑨ 愍(mǐn 憫) 憐恤。《廣韻?軫韻》:“愍,憐也。”《字匯?心部》:“愍,恤也。”
① 黎元 黎民。《漢書?谷永傳》:“使天下黎元咸安家樂業。”
② 九針 古代針具分類名。出《黃帝內經》,即镵針、圓針、 針、鋒針、鈹針、圓利針、毫針、長針和大針。
③ 探賾(zé 責)索隱 探索幽深微妙、穩秘難見的道理。按“賾”,幽深玄妙。《周易?系辭上》:“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孔穎達疏:“賾,謂幽深難見。”“隱”,精深微妙。《周易?系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兇。”
④ 窮幽洞微 謂窮究和洞悉事物幽深微細的道理。
⑤ 泰 副詞。表示程度,相當于“極”、“太”。《字匯?水部》:“泰,極也。”
⑥ 闕(quē 缺) 短少。《玉篇?門部》:“闕,少也。”《呂氏春秋?任數》高誘注:“闕,短。”
⑦ 欺紿(dài 代) 欺哄。《抱樸子?微旨》:“欺紿誑詐,好說人私。”
⑧ 誦短文,構小策 誦讀、撰寫應試文章,意指走讀書做官的道路。“策”,古代議論文的一種文體。《文心雕龍?議對》:“又對策者,應詔而陳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獻說也……二名雖殊,即議之別體也。”
⑨ 乖 違背。《新書?道術》:“剛柔得道謂之和,反和為乖。”
⑩ 造 往,到。《廣雅?釋言》:“造,詣也。”《周禮?地官?司門》:“凡四方之賓客造焉。”
① 青衿之歲 少年之時。按“青衿”,青領,學子之服。《詩經?子衿》:“青青子衿。”毛傳:“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
② 高尚茲典 謂崇尚醫學典籍。
③ 伏膺取決 謂虛心請教,采擷眾長。“伏膺”,即“服膺”。謹記在心,衷心信服。《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取決”,謂據以決定。
④ 弱冠 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齡。古代男子二十成人,初加冠,體尚未壯,故稱弱。《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⑤ 部秩 指書籍的卷冊、卷次。《篇海類編?衣服類?巾部》:“帙,書卷編次。”又,“秩”用同“帙”,書衣。引申為書的計量單位,一函為一帙。敬播《大唐西域記?序》:“名為《大唐西域記》,一秩,十二卷。”
⑥ 思過半 指收益多。《周易?系辭下》孔穎達疏:“能思慮有益,以過半矣。”
⑦ 德逾于此 謂治病救人的恩德超過了千金。逾,超過。《說文解字?足部》:“逾,越也。”
⑧ 庶以貽厥私門 希望把它傳給自家子孫。按“庶”,希冀。《玉篇?廣部》:“庶,幸也,冀也。”“貽”,遺留。《尚書?五子之歌》:“有典有則,貽厥子孫。”孔穎達傳:“貽,遺也。”
⑨ 保身長全 保養身體,持久健康。
⑩  企踵 踮起腳跟。意謂仰慕。《漢書?蕭望之傳》:“是以天下之士延頸企踵,爭愿自效,以輔高明。”
① 孜孜汲汲 千方百計迫不及待貌。“孜孜”,努力不怠。《尚書?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汲汲”,急切貌。《禮記?問喪》:“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
② 嬰 遭受。《后漢書?南匈奴傳》: 埆之人,屢嬰涂炭。”
③ 戇(zhuàng 狀)若游魂 指茍延殘喘毫無定見的人。按“戇”,愚蠢。《說文解字?心部》:“戇,愚也。”“游魂”,比喻茍延殘喘,或殘留的生命。《北史?源賀傳》:“今勍寇游魂于北,狡賊負險于南。”
④ 赍(jī 肌) 持。按“赍”,持。《廣雅?釋詁三》:“赍,持也。”
⑤ 重器 貴重之器物。指身體。
⑥ 重泉 猶黃泉。陳萇《夢中》詩:“子母重泉相見否,夢中還望寄聲來。”
⑦ 自棄 “棄”原作“育”,據孫本改。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城县| 诏安县| 遂溪县| 漾濞| 察雅县| 江都市| 楚雄市| 四平市| 清徐县| 绿春县| 泾川县| 龙游县| 湖州市| 巧家县| 玛多县| 永年县| 奉新县| 浠水县| 通许县| 阳谷县| 岑溪市| 资源县| 浮梁县| 孙吴县| 高清| 平罗县| 潮州市| 梅河口市| 北京市| 苍溪县| 汝南县| 南开区| 资源县| 峨山| 南阳市| 长葛市| 西青区| 阿克陶县| 桂阳县| 长丰县| 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