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有機化學
  • 石春玲主編
  • 2003字
  • 2021-02-05 15:50:02

閱讀材料: 萊納斯·卡爾·鮑林——獲得不同諾貝爾獎項的科學家

萊納斯·卡爾·鮑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年2月28日—1994年8月19日),美國著名化學家,量子化學和結構生物學的先驅者之一。1954年因在化學鍵方面的工作取得諾貝爾化學獎,1962年因反對核彈在地面測試的行動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成為獲得不同諾貝爾獎項的兩人之一。

1927年,鮑林結束了兩年的歐洲游學回到了美國,在帕莎迪那擔任了理論化學的助理教授,除講授量子力學及其在化學中的應用外,還講授晶體化學及開設有關化學鍵本質的學術講座。1930年,鮑林再一次去歐洲,到布拉格實驗室學習有關射線的技術,后來又到慕尼黑學習電子衍射方面的技術,回國后,被加州理工學院聘為教授。

鮑林在探索化學鍵理論時,遇到了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的解釋問題。傳統理論認為,原子在未化合前外層有未成對的電子,這些未成對電子如果自旋反平行,則可兩兩結成電子對,在原子間形成共價鍵。一個電子與另一個電子配對以后,就不能再與第三個電子配對。在原子相互結合成分子時,靠的是原子外層軌道的重疊,重疊越多,形成的共價鍵就越穩定——這種理論,無法解釋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

為了解釋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說明碳原子四個鍵的等價性,鮑林在1928~1931年,提出了雜化軌道的理論。該理論的根據是電子運動不僅具有粒子性,同時還有波動性。而波又是可以疊加的。所以鮑林認為,碳原子和周圍四個氫原子成鍵時,所使用的軌道不是原來的s軌道或p軌道,而是二者經混雜、疊加而成的“雜化軌道”,這種雜化軌道在能量和方向上的分配是對稱均衡的。雜化軌道理論很好地解釋了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

在有機化學結構理論中,鮑林還提出過有名的“共振論”。共振論直觀易懂,在化學教學中易被接受,所以受到歡迎,在20世紀40年代以前,這種理論產生了重要影響,但到60年代,在以蘇聯為代表的集權國家,化學家的心理也發生了扭曲和畸變,他們不知道科學自由為何物,對共振論采取了疾風暴雨般的大批判,給鮑林扣上了“唯心主義”的帽子。

鮑林在研究量子化學和其他化學理論時,創造性地提出了許多新的概念。例如,共價半徑、金屬半徑、電負性標度等,這些概念的應用,對現代化學、凝聚態物理的發展都有巨大意義。1932年,鮑林預言,惰性氣體可以與其他元素化合生成化合物。惰性氣體原子最外層都被8個電子所填滿,形成穩定的電子層,按傳統理論不能再與其他原子化合。但鮑林的量子化學觀點認為,較重的惰性氣體原子,可能會與那些特別易接受電子的元素形成化合物,這一預言,在1962年被證實。

鮑林還把化學研究推向生物學,他實際上是分子生物學的奠基人之一。他花了很多時間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別是蛋白質的分子結構,20世紀40年代初,他開始研究氨基酸和多肽鏈,發現多肽鏈分子內可能形成兩種螺旋體,一種是a-螺旋體,一種是g-螺旋體。經過研究他進而指出:一個螺旋是依靠氫鍵連接而保持其形狀的,也就是長的肽鍵螺旋纏繞,是因為在氨基酸長鏈中,某些氫原子形成氫鍵的結果。作為蛋白質二級結構的一種重要形式,a-螺旋體,已在晶體衍射圖上得到證實,這一發現為蛋白質空間構象打下了理論基礎。這些研究成果,是鮑林1954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的項目。

鮑林堅決反對把科技成果用于戰爭,特別反對核戰爭。他指出:“科學與和平是有聯系的,世界已被科學的發明大大改變了,特別是在最近一個世紀。現在,我們增進了知識,提供了消除貧困和饑餓的可能性,提供了顯著減少疾病造成的痛苦的可能性,提供了為人類利益有效地使用資源的可能性。”1955年,鮑林和世界知名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羅素、約里奧·居里、玻恩等,簽署了一個宣言:呼吁科學家應共同反對發展毀滅性武器,反對戰爭,保衛和平。1957年5月,鮑林起草了《科學家反對核實驗宣言》,該宣言在兩周內就有2000多名美國科學家簽名,在短短幾個月內,就有49個國家的11000余名科學家簽名。1958年,鮑林把反核實驗宣言交給了聯合國秘書長哈馬舍爾德,向聯合國請愿。同年,他寫了《不要再有戰爭》一書,書中以豐富的資料,說明了核武器對人類的重大威脅。1959年,鮑林和羅素等人在美國創辦了《一人少數》月刊,反對戰爭,宣傳和平。同年8月,他參加了在日本廣島舉行的禁止原子彈氫彈大會。由于鮑林對和平事業的貢獻,他在1962年榮獲了諾貝爾和平獎。他以《科學與和平》為題,發表了領獎演說,在演說中指出:“在我們這個世界歷史的新時代,世界問題不能用戰爭和暴力來解決,而是按著對所有人都公平,對一切國家都平等的方式,根據世界法律來解決。”最后他號召:“我們要逐步建立起一個對全人類在經濟、政治和社會方面都公正合理的世界,建立起一種和人類智慧相稱的世界文化。”鮑林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與和平戰士,他的影響遍及全世界。

1994年8月19日,美國著名學者萊納斯·卡爾·鮑林以93歲高齡在他加利福尼亞州的家中逝世。鮑林是唯一一位先后兩次單獨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曾被英國《新科學家》周刊評為人類有史以來20位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與牛頓、居里夫人及愛因斯坦齊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明市| 伊金霍洛旗| 横峰县| 陇南市| 乌鲁木齐县| 乌拉特中旗| 通州市| 高淳县| 云和县| 巴彦淖尔市| 临沂市| 安新县| 石门县| 休宁县| 玛多县| 淮滨县| 图木舒克市| 肥西县| 太保市| 象山县| 阳朔县| 牙克石市| 剑川县| 珠海市| 南丹县| 和硕县| 怀安县| 介休市| 芜湖市| 突泉县| 喀喇沁旗| 萝北县| 延吉市| 甘泉县| 苗栗县| 固原市| 类乌齐县| 抚顺县| 密云县| 青龙| 黄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