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明肥料使用手冊
- 王迪軒 何永梅 王雅琴主編
- 1759字
- 2020-09-11 11:36:25
第一章 肥料基本知識
第一節 肥料的概念及分類
一、肥料的概念
以提供植物(作物)養分為其主要功能的物料,稱為肥料。肥料為植物(作物)提供養分,具有提高產品品質、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理化性能等作用,是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
二、肥料的分類
肥料的品種日益繁多,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分類方法,常見的肥料分類方法有以下幾種。
1.按化學成分
① 有機肥料 來源于植物和(或)動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作物)養分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如餅肥、人糞肥、禽畜糞便、秸稈等漚堆肥、綠肥等農家肥料和腐植酸肥料等。
② 化學肥料 標明養分為無機鹽或酰胺形態的肥料,由物理和(或)化學方法合成。如尿素、硫酸銨、碳酸氫銨、氯化銨、過磷酸鈣、磷酸銨、硫酸鉀、氯化鉀、磷酸二氫銨、硫酸鎂、硫酸錳、硼砂、硫酸鋅、硫酸銅、硫酸亞鐵和鉬酸銨等。
③ 有機-化學復混(合)肥料 來源于標明養分的有機肥料和化學肥料的產品,由有機肥料和化學肥料混合或化合制成。
2.按營養元素成分含量
① 單質肥料 在肥料養分中,僅具有一種養分元素標明量的氮肥、磷肥、鉀肥等的統稱。如尿素、硫酸銨、碳酸氫銨、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硫酸鉀和氯化鉀等單質肥料;硫酸銅、硼砂、硫酸鋅、硫酸錳、硫酸亞鐵和鉬酸銨等微量元素單質肥料。
② 復混肥料 氮、磷、鉀3種養分中,至少有2種養分標明量的由化學方法或摻混方法制成的肥料,是復合肥料與混合肥料的總稱。如各種復混(合)肥料。
③ 復合肥料 氮、磷、鉀3種養分中,至少有2種養分標明量的僅由化學方法制成的肥料。如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硝酸磷肥、硝酸鉀和磷酸二氫鉀等。
④ 混合肥料 將2種或3種氮、磷、鉀單質肥料,或用復合肥料與氮、磷、鉀單質肥料中的1~2種,也可配適量的中微量元素,經過機械混合的方法制取的肥料。可分為粒狀混合肥料、粉狀混合肥料和摻混肥料。如各種專用復混肥料。
⑤ 配方肥料 利用測土配方技術,根據不同作物的營養需要、土壤養分含量及供肥特點,以各種單質肥料或復合肥料為原料,有針對性地添加適量中微量元素或特定有機肥料等,采用摻混或造粒工藝加工而成的,具有很強針對性和地域性的專用肥料。
3.按肥效的持續時間
① 速效肥料 養分易被植物(作物)吸收利用,即肥效快的肥料,但肥效較短,后勁較差。如尿素、硝酸銨、硫酸銨、氯化銨、碳酸氫銨、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硫酸鉀、氯化鉀和農用硝酸鉀等。
② 長效(緩效)肥料 施入土壤后,養分所呈的化合物或物理狀態能在一段時間內緩慢釋放供植物或作物持續吸收利用的肥料,包括緩溶性肥料、緩釋肥料。
緩溶性肥料是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降低肥料的溶解度,以達到長效的目的。如尿甲醛、尿乙醛和聚磷酸鹽等。
緩釋性肥料是在水溶性顆粒肥料外面包上一層半透明或難溶性膜,使養分通過這一層膜緩慢釋放出來,以達到長效的目的。如硫包衣尿素、沸石包裹尿素等。
4.按肥料的物理狀態
① 固體肥料 呈固體狀態的粒狀、粉狀肥料。如尿素、硫酸銨、氯化銨、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磷酸銨、硫酸鉀、氯化銨、硼砂、硫酸鋅和硫酸錳等。
② 液體肥料 懸浮肥料、溶液肥料和液氨肥料的總稱。如液氮、氨水、葉面肥料、液體單質化肥或液狀復合肥、聚磷酸銨懸浮液肥等。
③ 氣體肥料 常溫、常壓下呈氣體狀態的肥料。如二氧化碳。
5.按作物對營養元素的需求量
① 大量元素肥料 利用含大量營養元素的物質制成的肥料。如氮肥、磷肥和鉀肥。
② 中量元素肥料 利用含中量營養元素的物質制成的肥料。常用的有鎂肥、鈣肥和硫肥。
③ 微量元素肥料 利用含微量營養元素的物質制成的肥料。常用的有硼肥、鋅肥、錳肥、鉬肥、鐵肥和銅肥等。
④ 有益營養元素肥料 利用含有益營養元素的物質制成的肥料。常用的有硅肥、稀土肥料等。
6.按肥料的化學性質
① 堿性肥料 化學性質呈堿性的肥料。如碳酸氫銨、鈣鎂磷肥、氨水和液氨等。
② 酸性肥料 化學性質呈酸性的肥料。如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硝酸磷肥、硫酸鋅、硫酸錳和硫酸銅等。
③ 中性肥料 化學性質呈中性或接近中性的肥料。如硫酸鉀、氯化鉀、硝酸鉀和尿素等。
7.按反應的性質
① 生理堿性肥料 養分經作物吸收利用后,殘留部分導致生長介質酸度降低的肥料。如硝酸鈉、磷酸氫鈣和鈣鎂磷肥等。
② 生理酸性肥料 養分經作物吸收利用后,殘留部分導致生長介質酸度提高的肥料。如氯化銨、硫酸銨和硫酸鉀等。
③ 生理中性肥料 養分經作物吸收利用后,無殘留部分或殘留部分基本不改變生長介質酸度的肥料。如硝酸鈣、尿素和碳酸氫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