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見病穴位按摩與中醫調養
- 樊長征 洪巧瑜主編
- 989字
- 2020-01-17 16:34:41
第三節 視疲勞
視疲勞是目前眼科常見的一種疾病,患者的癥狀多種多樣,常見的有近距離用眼不能持久,眼及眼眶周圍疼痛、視物模糊、眼睛干澀、流淚等,嚴重者頭痛、眩暈。
一、原因
1. 用眼過度:由于長時間看書寫字,或光線太暗,或坐車、行走時看書,致使眼睛調節過度而發生視疲勞。久視傷血,肝血不足,化風上擾則目脹;足厥陰肝經“連于目,上出額”,故額緊;或眼睛本身的原因,如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度不正、隱斜視、調節因素、眼肌因素、結膜炎、角膜炎等。
2. 身體因素:神經衰弱、工作疲勞,尤其是腦力勞動者用腦過度,常會頭昏腦脹,并出現視疲勞的感覺。
3. 感冒未愈:風邪侵犯人體,上犯頭目,也會出現視疲勞的癥狀,故感冒未愈也可見此癥。
二、表現
視疲勞的主要表現為雙目發脹,額頭發緊,甚至出現眼睛脹痛或眉棱骨及前額脹痛,常伴失眠、煩躁、兩目干澀等癥狀,有時出現疲乏無力、頭昏腦脹等表現。如感冒未愈,還可見其他全身癥狀。
三、按摩
(一)選穴
印堂、神庭、太陽、攢竹、睛明、風池、合谷、太沖。
(二)定位

(三)手法操作
1. 按摩前放松:用雙手拇指交替推印堂到神庭,再經眉弓推印堂到太陽。以拇指或食指指側部刮上下眼眶,然后用雙手大魚際從額前分推,經太陽到頭兩側。以上手法均操作3~5遍。

2. 頭面部按摩:在上述部位及路線施以揉法和按法,重點揉按太陽、攢竹、睛明穴。后在額前用拇指和食指、中指做緊縮性拿法,輕微拿捏頭兩側及上下眼眶。雙手掌搓熱扣在眼睛上,使熱量透于眼球,反復2~3次,雙掌合攏,用小魚際側部敲擊額前。用雙手拇指點按風池穴1分鐘。

3. 四肢按摩:拇指點按合谷、太沖穴。

四、身心調養
1. 多閉目養神,注意休息。
2. 按壓肩部,改善其僵硬狀態,會間接緩解視疲勞的癥狀。
3. 生活要有規律,保證睡眠充足。睡眠不足會影響眼部神經功能,并進而影響視力,增加戶外運動和登高望遠來改善眼睛疲勞程度。
4. 干燥季節或使用空調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
5. 平衡飲食,多吃谷類、豆類、水果、蔬菜及動物肝臟等食品,多吃富含維生素A、B族維生素的蔬菜水果等食物,如胡蘿卜、韭菜、菠菜、番茄、豆腐、牛奶、雞蛋、動物肝臟、瘦肉等。
6. 有視疲勞癥狀時先到醫院檢查,盡早發現相關疾病并及時治療,以排除眼病和其他疾病引起的視疲勞;如遵醫囑適當用一些解除視疲勞的眼藥水,通過配鏡矯正屈光不正,通過眼外肌訓練彌補外隱斜視的缺陷等。
7. 全身器質性疾病、心理疾病患者應及時尋求專科醫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