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伊斯坦布爾三城記
  • (英)貝塔妮·休斯
  • 2019字
  • 2019-12-03 16:46:00

關于本書地名及專有名詞的說明

不光伊斯坦布爾有許多名稱,伊斯坦布爾的統治者、居民,生活于其中的主要人物,其領土、敵人和盟友的名稱也有許多不同的翻譯、處理與拼寫方式。舉例來說,我一般都會用希臘語來拼寫東羅馬帝國皇帝的姓名,但我也會在適當的地方采用通行的拼寫方式,如Constantine與Michael。絕對前后一致幾乎不可能做到,而且這么做可能只是一種自我滿足,在一座經常被形容為“光明之城”的城市里,我希望我的表述清楚明晰而非晦澀難懂。關于土耳其文的發音,這方面要感謝羅賓·馬登(Robin Madden)、勞倫·黑爾斯(Lauren Hales)以及優秀的審稿員彼得·詹姆斯(Peter James)與校對員安東尼·希皮斯利(Anthony Hippisley)的熱心協助。從1928年凱末爾通過《采用實施土耳其字母法》(Law on the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urkish Alphabet)以來,土耳其文已能完全表示語音。該法廢除阿拉伯字母,另以修改過的二十九個拉丁字母來書寫奧斯曼土耳其文。土耳其字母與拉丁字母最大的差異在于元音字母;除了a、e、i、o、u外,土耳其文還有?、?、ü這三個元音字母。?與i、o與?、u與ü的不同在于發音部位。在上述三組字母中,每一組的前者屬于后元音,發音部位位于口腔后方,而后者屬于前元音。從聲音來看,?的發音類似open中的e,而i類似bit中的i。u的發音類似foot中的兩個o,而ü的發音類似food中的兩個o。o的發音類似hot中的短音o,而?的發音類似shirt中的ir,但發音部位位于口腔前方。除了上述元音,土耳其文還有?,代表sh這個音,以及?,代表ch這個音。唯一英文找不到對應音的字母是?,這是咽入口中的g音,它的音幾乎聽不見。對于以英語為母語的讀者來說,最奇怪的音或許是字母c,它實際上發的音是英文的j,而土耳其字母的j則專門用來表示外來語,例如plaj是英文的beach。最后,土耳其字母沒有q、w、x。非常感謝Robin Madden協助編寫這則注釋。

古典希臘語里的Byzantion(拉丁文是Byzantium),幾乎可以確定源自原始印歐語bhugo,也就是雄鹿的意思。Byzantion也可能源自色雷斯當地的詞Buz,有水與泉水的含義。無論如何,大伊斯坦布爾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與地質自然資源,這些都涵蓋在這座城市的第一個歷史名稱,“拜占庭”之下。Constantinople來自拉丁文Constantinus,這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本名,這位羅馬皇帝于324年重建城市,他肇建的文明直到16世紀才被稱為“Byzantine”(這是歷史學家希羅尼穆斯·沃爾夫[Hieronymus Wolf]于1557年首度使用的詞匯)。這座城市從330年開始被稱作是新羅馬(New Rome);而從古至今,拜占庭帝國在波斯與中東的標準名稱一直是Rum。Istanbul可能是從希臘語eis ten polin(或eis tin polin)轉化而來的突厥方言,有進入或朝向城市的意思;也可能指Islam-bol,意即伊斯蘭無所不在。最晚從10世紀開始,希臘人就把這個地方稱為Stinpolin、Stanbulin、Polin或Bulin。奧斯曼人征服之后,土耳其語里出現了幾個類似的表述:Stanbulin、Stambol與Islam-bol。由于喜愛Islam-bol這個名字帶有的宗教意涵,直到20世紀,土耳其人還把這座城市稱為Kostantiniyye或Kostantiniye,這是阿拉伯語al-Qustantiniyya的寫法。1930年3月28日,《土耳其郵務法》(Turkish Postal Service Law)規定郵件地址不許使用“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此后,Constantinople/Kostantiniyye這個名稱才正式被廢除。現在,這座城市的官方名稱是伊斯坦布爾。一千五百多年來,無論在口語還是文字中,這座大都會一直被簡單地稱為He Polis(城市)或Ten Polin(到城里);拜占庭帝國的中文名稱“拂菻”,其實就是Polin的訛音。參見D. J. Georgacas(1947)‘The Names of Constantinople’, Transaction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logical Association 78, pp. 347–367。

歷史上最早將這座城市稱為拜占庭的并非希伯來《圣經》,也非希臘文的《新約·圣經》(關于《圣經》曾提到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說法,現在已經知道是誤譯)。圣哲羅姆(St. Jerome)的《武加大譯本》(Vulgate)把《俄巴底亞書》(Obadiah)1:20的希伯萊文besepharad翻譯成Bosforus,但其他譯本則譯成Sepharad(或許是薩迪斯[Sardis],但之后被當成西班牙):“在迦南人中被擄的以色列眾人,必得地直到撒勒法(Sarepta)。在西法拉(Bosphorus)被擄的耶路撒冷人,必得南地的城邑。”雖然伊斯坦布爾聚集了一批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的猶太人,但在猶太的《圣經》傳統下,這座城市一直是“他者”,一個模糊不清的存在,既非罪惡之城,也非應許之地。《伊利亞特》也未提到拜占庭。對于早期希臘人來說,這塊從博斯普魯斯海峽延伸進入馬爾馬拉海(Sea of Marmara)的彎曲的陸地是一片彌漫神秘氣息的密林,是位于文明邊緣的幽靈。傳統認為,魔鬼曾向耶穌展示從亞洲的恰姆勒加(Camlica)望向博斯普魯斯海峽、金角灣與拜占庭衛城,將“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指給他看。這是一座被描繪得盡善盡美的城市,因此成為誘惑的化身。

7世紀,在這座混雜著各種文化的城市里,有不說拉丁文的羅馬人,而直到9世紀,還有會說希臘語的穆斯林。1204年的拉丁入侵者形容君士坦丁堡居民是Graikoi(希臘人,出自尼基塔斯·蔡尼亞提斯[Niketas Choniates]《年代紀》,History),而君士坦丁堡的男女基督徒則想避免古希臘文Hellen的稱呼,因為這帶有異教的聯想,他們傾向于稱呼自己是Romaios(羅馬人)。21世紀,世界各地的希臘人仍然以Romaioi(羅馬人,新羅馬或第二羅馬的子孫)自居,至于伊斯坦布爾的希臘人則仍被稱為Romoi或Rumlar。

雖然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看,這是個重要的選擇,但在寫作時把從公元前700年到公元1450年的城市居民全歸類為羅馬人似乎會造成一點混淆。因此在本書中,古羅馬人稱為Romans(羅馬人),而生活在曾經是Byzantion、后來成為Byzantium和Constantinople這座城市的人,我稱他們是Byzantines(拜占庭人)。Byzantium可能指拜占庭這座城市,也可能指拜占庭帝國這個觀念。城市的名字當然既可以用來頌揚與之相關的存在,也可以用來限定城市這個實體。在中世紀的西方,長達數世紀,君士坦丁堡的文明被稱為Constantinopolitan。但就在1453年城市遭奧斯曼土耳其人攻陷之前,君士坦丁堡已經淪為四周圍著高墻的廢墟,僅剩少許毗鄰的土地。參見D. Stathakopoulos(2014)A Short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London: I. B. Tauris, Introduction。

伊斯坦布爾的奧斯曼人原本用Turc來指稱荒野山村的粗人。今日,美國西岸的城市俚語則用Turk來形容特別有沖勁的小伙子,與數世紀以來Turk一詞流行時所帶有的刻板焦慮印象剛好相反,然而近年來在土耳其尋求進入歐盟時,這個詞所帶有的刻板印象在政治說辭中出現死灰復燃之勢。感謝保羅·卡特里吉(Paul Cartledge)提醒我《教父》電影中也提過“Turk”。1578年,約翰·利利(John Lyly)問道,是否“從未有如此邪惡殘暴的小惡魔,與如此骯臟粗鄙的土耳其人(Turke)”John Lyly, Euphues: The Anatomy of Wyt/Wit, f. 5, written 1578.;1699年的字典把Turk定義為心狠手辣之人。Ottoman除了用來表示低矮粗大、無扶手的臥室家具,在西方起居室里更常聽到人們用這個詞來表示奧斯曼對基督教文明的威脅。更廣泛的討論參見E. Said(1978)Orientalism. London: Penguin, pp. 59–60。

Bosporus(母牛海峽,[Cow Strait])在中世紀拉丁文與希臘文中逐漸被寫成Bosphorus,它的名稱也就此固定,我傾向于使用后者,因為后者比前者來得常用。在對城市進行概括而非描述特定年代時,我使用Istanbul這個名稱。我也會依照引用的資料使用其他名稱,如Byzantium、Constantinople或Kostantiniyye。有時這么做也許會有年代順序不恰當的問題,但我相信已經長眠的Byzantion、Byzantium、Constantinople與Istanbul的居民應該會理解與原諒我(希望如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江县| 东宁县| 英超| 辉县市| 定结县| 博客| 永吉县| 衡东县| 马山县| 汤阴县| 滨海县| 敦化市| 中阳县| 莫力| 花莲市| 蓝山县| 镇平县| 得荣县| 慈利县| 永济市| 镇坪县| 舞阳县| 儋州市| 清涧县| 许昌县| 九龙县| 东宁县| 珠海市| 洱源县| 巫溪县| 定襄县| 利川市| 门头沟区| 弥渡县| 康保县| 鹤山市| 涿鹿县| 黄浦区| 灵宝市| 龙陵县|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