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體訓練與形象設計
- 楊靜 鄭大莉 劉倩 趙潔
- 11314字
- 2019-12-20 12:04:10
第一章 形體概述
【名人名言】
外貌是天生的,儀表卻是后天的,它或者可以同時理解為魅力、風度。
——程乃珊
【章前導讀】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從古到今這句話都體現了人們對美的普遍追求。美的旋律、美的色彩、美的形體、美的形象都能給人一種愉悅和美的享受。現代科技日新月異,雖然帶動社會不斷地高速發展,但人們在享受進步帶來的驚喜后,也面臨各種壓力,身體形態是其中之一,采用科學方法加以訓練,塑造、促成人的外在健美是完全可行的。本章從多個角度探討形體、形體美及形體訓練等內容,以幫助人們塑造更好的形體,使人們具備形體美的完美形象。
第一節 形體與形體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講究良好健康的生活和鍛煉方式不斷受到追捧。大眾對形體美的追求也進入一個探索和實踐階段。近幾年的研究發現,社會各界追求不健康的形體美,整個社會對形體美的認識陷入歪曲狀態。針對這樣的現實情況,對形體美的研究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需要對形體美的內涵有深入的了解;其次,需要分析影響形體美的因素,糾正對形體美的認識誤區,以達到重視形體美的重要意義。
一、形體與形體美的內涵
形體通俗來講就是指人的身體以及人的形狀形象,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形體從廣義上來講,可以看作人的身體形狀和一個人本身具有的體質。狹義的形體指人的身體的五種組織結構,即筋、骨、皮膚、脈、肌肉五部分。形體是人在先天遺傳產生變異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身體形態上的相對穩定的特征,它是人的表情、姿態和體型等人的外在形象的總和。
形體美是一個不斷變化發展并具有豐富內涵的概念。對于形體美的研究,可以從兩個維度展開。從靜態維度,形體美是人體體型、體態展現出來的一種人格美。從動態維度,形體美是人體風度、氣度的一種展現方式。從形體美的內涵可以分析出,形體美并不只是靜態的體形和體態的美,更重要的是風度、氣度的人格美。
綜上所述,形體是指人體的外在表現,人體只有在四肢、軀干、頭部及頭部五官的合理配合下才能顯示出姿態美、體態美、線條美和外部形態與內部情感的和諧統一美。形體美是指由人體體型、體態展現出來的一種人格美和人體風度、氣度展現出的動態美,人體的整體指標(主要指高、矮、胖、瘦等指標)合理和人體各部位之間的比例關系恰當,形成優美和諧的外觀特征。
二、影響形體美的因素
(一)遺傳因素
遺傳是子代從親代那里繼承下來的形態和機能上相對穩定的特征。遺傳為后天的發展創造條件,提供物質基礎。但后天環境對形體美的健康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環境因素
環境是指生存的條件,包括自然條件、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以及所處地域的氣候、溫差等等。環境因素對形體美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對形體美也有很大的影響。人的精神狀態、氣質類型,決定了人的性格,而性格對于心理因素來講,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形體美是通過形體的表現力來實現的,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也就無法適時地展現形體美的風采。穩定的心理素質是通過平時的訓練獲得的。因此,練習者在塑造完美形體的同時,還應重視心理素質的訓練,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科學的形體訓練
科學的形體訓練,就是根據一定的科學原理、客觀標準,并根據科學的規律,選擇一些適合自己實際的訓練內容、手段和方法,長期、系統、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形體訓練,從而達到塑造完美形體的目的。
(五)營養因素
營養是影響形體美的重要因素。一個好的形體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經過后天的訓練才能得到。如果人體沒有合理充分的營養,就不能保證其正常的生長發育;人體不能及時地補充營養,也就無法補充由于訓練所造成的能量消耗,形體訓練得到效果也就無從談起。一個好的形體,必須有科學合理的營養補充,只有在此基礎之上的形體訓練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六)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包括社會體育鍛煉的氛圍以及社會對形體美標準的要求。由于健身房產業以及各類舞蹈課程的迅速發展,目前,社會已開始進入一個良性的鍛煉階段。但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使得社會各階層人士的鍛煉時間變少。一方面,社會人士有對形體美的要求,另一方面缺少必要的鍛煉時間。這一矛盾使得推動形體美標準的評價在社會推廣的發展步履維艱。社會對形體美標準的評價也是影響形體美的重要因素。社會對形體美標準的評價主要集中在女性方面,譬如要求女性又瘦又高,又瘦又白等。這種評價標準只是從靜態的維度理解形體美。形體美提倡的是一種健康的塑造形體,而不是扭曲的塑造形體。例如,封建時期的男性以玩賞女性的小腳為癖好,認為小腳女人是一種美。這種畸形的偏好并不是對形體美的追求,而只是對女性身體的迫害。
社會各界對于形體美的認識應能夠達到一個相對統一的高度,能夠更加規范地組織社會各界不同群體的人們進行形體美鍛煉。
比如對于學生來講,一天中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學校中度過,學校對學生的形體塑造具有一定的責任。學校的影響因素是指學校組織的活動和學校形體課程開設的情況。學校組織的校運會和早操等活動都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形體。校運會能夠使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彰顯體育精神,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學校應多組織能夠促進學生塑造形體的活動,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的體格美。另外,作為體育和美育橋梁的形體課程的開設,能夠促進學生挖掘積極的心態和樹立健康美的理念。在開設形體課程時,學校要保障形體課程的開設學時,積極要求教師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美育的發展。
又比如社會工作者,可以在閑暇的時間了解形體訓練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各不同單位的工會組織可以成立專項訓練,定期組織一些比賽活動;社區可以針對老年群體搞一些專項訓練和比賽等等。社會工作者也可以參加形體訓練的專業課程,或根據自己的需要參加形體訓練活動,增加身體的柔韌性。各個階段的社會人士可以通過相關產業提供的關于形體訓練的產品,充分了解形體美與形體訓練,社會各界可以有針對性地開發各個年齡階段的課程,使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從而進一步推進社會形體美塑造的步伐,使其積極健康地向前發展。
三、形體美的誤區
(一)觀念誤區
社會上存在一種這樣的觀念誤區:形體美的塑造就是體型的塑造,形體美的塑造針對的人群只是愛美人士。這樣的觀念是失之偏頗的。形體美的塑造不僅是體型外在美的塑造,更是心靈內在美的塑造。對形體的外在美的要求只是形體美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應該是內在美的要求。每個人都有對美的追求,形體美是對健康、協調、骨骼勻稱、強壯體魄的追求。另一些對形體美的誤區是形體美是天生的,沒有必要對形體進行塑造。這種天生論是對形體美的一種誤導。遺傳只是影響形體美的一個方面,并不是唯一的一個方面。遺傳只能遺傳健康,美的形體還是需要后天不斷地努力。先天論用一種靜態的觀點看待形體美,而沒有用一種動態的綜合的觀點看待形體美。還有另一些誤區:只是以胖瘦作為形體美的標準。不正常的消瘦是一種病態的不健康,而形體美是一種適中的曲線美。過分追求消瘦的形體美,是一種扭曲的病態。綜上,在日常生活中,大眾對形體美的理解有一些誤區,作為專業人士有責任宣揚正確的健康的形體美觀念,促進人們對形體美有新的領悟。
(二)訓練誤區
現有的社會觀念對形體美的訓練的解讀是指:形體美的訓練就是做一些有氧運動,譬如舞蹈、健美操、瑜伽、芭蕾等。這種訓練能夠起到培養高雅氣質的作用。但是這種單一的訓練并沒有針對具體的個人情況進行訓練。對于一些偏胖的人士首先不是培養其優雅氣質,首先應該是塑造合理的體型,進行必要的燃脂運動。燃脂運動并不一定都是有氧運動,還要配合肌肉進行有氧和無氧運動相結合。塑造形體美很重要的一點是針對個人具體情況設置不同的運動,綜合各項運動塑造形體美。另外,在學校里,學校課程的設置也會影響學生塑造形體美。我國的形體訓練課程開設較晚,和國外相比,我國的形體訓練教學并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在形體課程設置上,一些學校以最基本的體育訓練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這種不了解形體課意義,隨意設置課程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形體課的課程設置要有別于體育訓練,突出形體課的特點和作用,為增強學生健康的體魄和提高肌肉的協調性打下良好的基礎。
形體美的訓練并不是只針對女性,對男性同樣有一定的作用。形體訓練能使骨骼關節勻稱發展,糾正骨骼的歪曲發展,促進血液循環,調節大腦的神經系統,加快消除疲勞等。這些訓練的作用并不只針對女性,男性同樣需要骨骼和肌肉的強健發展。最近幾年,呼聲比較高的是將男生培養成“真正男子漢”。要想培養真正的男子漢,首先需要將男生塑造得在體格體魄上像男子漢。另外,形體美的訓練能夠增強男生的意志、培養健全的人格。這種對男性也有幫助的訓練方法,應該得到男性的重新認可和接納。
四、形體美的意義
(一)形體美有利于促進人格美
從形體美的內涵中可以看出,形體美不僅是指體格強壯,而且顯示出形體美是一種人格美。形體美是一種美感教育,其內在的精神是培養完整的人格。偏胖者進行必要的燃脂運動,塑造健康的體格,其實也是一種意志力的培養。另外,分析學生的不良生活習慣影響學生的體型等問題,是一種積極主動地分析解決問題的態度。同時,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是一種養成教育。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形體美,是一種健康生活方式、完美人格的展現。形體美的訓練過程中,主要是對“站姿”“坐姿”“手勢”的訓練,這種能夠促進個人精神煥發的訓練是有利于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的。
(二)形體美有利于促進心靈美
形體美是一種美的教育,在美育中,心靈美是美育的最終目的。形體美是一種動態綜合的概念,但它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心靈美的發展。外表的體格美只是形體美的一個維度,另一個維度就是心靈的美。培養學生意志力,鍛造學生品格,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等等,都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靈。
(三)形體美有利于促進健康美
我國古人認為理想的形體美應是“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即不高不低,不胖不瘦。形體美首先要求體形的勻稱和諧,即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比例對稱合度,協調適中。人體形態的協調優美,主要體現為骨骼發育正常,身體各部分勻稱,如軀體左右對稱,四肢長短均衡,具體有一定的標準指數,即身長、體重、坐高的比例,頸圍、胸圍、腰圍、臀圍和腿圍等的大小。如這些圍度和長度的指數符合黃金分割規律,這樣的身體形態被認為是美的。
體質健康,健康至美。在形體美中,健是美的基礎,美是健的升華和結晶。健能造就強勁的筋骨,發達的肌肉,紅潤的膚色,充分顯示出人的自然美,尤其是形體美。健是人的生命活力、青春朝氣的象征,使人的形體“生氣灌注”,充分表現出人的動態美。健是各民族形體審美意識的最高追求,古希臘人就認為只有健康、強壯的身體,才是最美的。因此,體質健康是人的形體美的必要條件,是塑造美的基礎,形體美是健康美最基礎、最本質的表現。形體美可以帶來身體的健康與強壯,帶來充沛精力、勃勃生機,因此形體美有利于促進人的健康美。
第二節 形體與形體訓練
一、形體訓練的內涵
形體訓練就是以人體科學理論為基礎,通過各種身體練習,運用專門的動作方式和方法,從而改變人的原有不良體態,以增進健康、增強體質、塑造體形、訓練儀態、陶冶情操為目的的形體素質基本練習。形體訓練主要包括形態訓練、姿態訓練和氣質訓練。形態訓練是指針對人的身體的各個部位進行的訓練。姿態訓練是針對人的站、立、行等姿勢而進行的練習。氣質訓練是個人內在的文化修養和外在的精神面貌的專門練習。
二、形體訓練的意義
(一)形體訓練有利于身體各方面組織的勻稱和諧發展
處于成長階段的人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方面的成長發育都很關鍵,骨骼和肌肉的發育在這個階段非常重要,要想很好地把握住這個時期塑造更好的形體美,必須進行正確的形體訓練。形體訓練是采用徒手訓練的方式,練習把桿系列動作、姿勢和步伐等基本動作,使大肌肉和小肌肉群協調發展。形體訓練中的姿勢和步伐訓練,能夠矯正關節的彎曲和扭轉程度,促進關節和韌帶的伸縮性和彈性。
形體訓練是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相結合,在有氧運動的訓練中,形體訓練能夠調節呼吸功能,促進消化系統的調節大腦的作用,加快大腦的反應時間,使大腦中樞的運動區域處于興奮狀態。同時,形體訓練有助于降低神經系統的疲勞程度,調高大腦的運行效率。
形體訓練和音樂相結合,使身體處于放松狀態,有利于控制人的身體,調動身體的各項機能,調節關節靈活性和柔韌性,調動身體組織的協調性。此外,音樂和動作風格的結合,使身體的動作節奏和音樂旋律相協調。形體訓練和相應的舞蹈相結合時,舞蹈的基本動作例如舞蹈的手位、腳位、旋轉等與形體訓練的步伐和基本動作的結合,能夠達到形體訓練的目的——訓練儀態和陶冶情操。
(二)形體訓練有利于矯正不良體態
一些人,因為不良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使得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在體態上的肥胖、偏瘦,在體形上的駝背、含胸、X型腿、O型腿等。針對不同個體的不同情況,形體訓練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比如對于偏胖者,不僅要合理控制飲食,更需要進行形體的塑造。形體訓練可以采取減脂法、有氧運動、負重練習等方法,在適當階段進行適當的練習。在形體訓練初期,采取減脂法,合理迅速地在身體的某些部位減掉多余脂肪。在形體訓練的中期階段,采取有氧運動,如健美操,塑造健康的體形。在形體訓練的最后階段,采取無氧運動與有氧運動相結合的方式,增加肌肉的負重練習,促進肌肉纖維的生長,使小肌肉和大肌肉群得到協調發展。
總體而言,對于偏胖者,可運用有氧運動、減脂和局部鍛煉相結合的方法。對于體態上存在駝背、含胸特征的人,可根據形體舞蹈課進行“走步”“沉肩”“收臀”等練習,將針對上肢和下肢、腰部和背部等的有針對性的練習相結合,矯正不良體態,形成良好的體形和體態。
(三)形體訓練有利于促進形體美
形體美除了外在美也包括內在美。內在美和外在美的實現都可以通過形體訓練得以達成。形體訓練中的姿態訓練、動作訓練、把桿練習等都可以促進身體的協調發展。協調的身體發展也是形體美的重要特征。形體訓練使得人們懂得美的基本動作、美的儀表儀態,促進人們感受美的能力。正確的形體訓練不僅可以矯正不良體態,也能促進正確審美觀的形成。形體訓練是形成形體美的重要方式,形體美是形體訓練的目的。形體訓練的影響,也可以從社會、學校和個人三個因素進行分析。從社會方面分析,形體訓練能夠促進社會形成正確的形體觀念,形成形體訓練的良好氛圍,改變已有的形體訓練的誤區,形成正確的形體訓練的方法。從學校方面分析,學校還需要進一步開發形體課程,完善形體課需要的師資、場地、設備等。從個人方面分析,個體應該積極參與到正確的形體訓練中來,敢于正視自身存在的不良體態,開發自身潛能,矯正不良的體態。
三、形體訓練的方法
(一)氣息訓練
人有正常的呼吸節律,例如說話有句讀停頓,唱歌有換氣。聲音是由氣息控制,舞蹈的呼吸也同樣受肢體語言的支配。在形體訓練時,明確了氣息的要求,就會有利于我們改變為動作而動作、為模仿而模仿的被動現象。通常,氣息控制的長短直接影響動作的力量,它是動作力量產生的預備。當然,氣息也作用于肢體動作的過程,會直接影響舞蹈風格的表現。如:漢族的膠州秧歌,“快起慢推”“小提大放”的動作形成了堅韌、舒展、利落的風格特征。這時氣息的形式、時機、節奏等就要求人們隨著舞蹈肢體動作隨之調節。可以說,氣息過程與動作表現過程是時刻聯系在一起的。
如何運用氣息控制、掌握呼吸與動作的調節規律,自然喚起動作的主動意識,賦予動作生命力呢?我們在訓練時,當手臂上舉時,要自然吸氣,不動時,保持氣息;下落時,自然吐氣;動作快,氣息變化快,動作慢,氣息要控制長,力量才會延續。有了呼吸,動作就有了生命力,有了生命力,動作才會有美感。實踐證明,這種喚起自我意識的訓練結果要比單純模仿學習動作有內涵得多。
(二)意念訓練
意念就是人的大腦發出的指令。運用意念的目的就是感知自己身體各部位活動后所產生的力的效果,是進行關節與肢體的靈活度訓練以及肌肉控制力量訓練的基礎。在意念訓練中,我們就是要充分感知自己身體各部位關節和肌肉運動的規律和運動與力的關系。一方面我們要增加常用關節的訓練,如腰、胯、腕、膝等關節的靈活性與協調性訓練;另一方面我們要開發一些不敏感的身體部位的訓練,如脊椎運動,肌肉的張弛練習,胸胛骨、肩胛骨、肋胛骨的運動,力量的凝聚與傳遞練習等。
一般來講,手、腳部位較為敏感,運動起來阻礙不大。但是身體中的有些部位,如背部、胯部甚至是某個部位的肌肉群就似乎不那么敏感了。而舞蹈恰恰離不開這些部位和肌肉的作用。如何展開訓練呢?我們可以將動作的運動源放在身體的不敏感部位,如以一個小沙袋為運動源,將它放在身體的某一個部位——胯部、后背或者是側腰上,然后大腦發出運動指令,讓小沙袋跟隨身體部位的運動而改變位置,從而漸漸體會到這些部位所產生的力的作用。當然,我們選擇訓練難易程度可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決定,但要在訓練過程中融合動作的力量性、抒情性、展開性、控制性等因素,全面開發自己的肢體運動能力。
(三)對抗訓練
對抗訓練的目的就是要產生內在力。我們知道,任何肢體動作的發生都會有個作用力,有力的起源點,而這種“力”“點”相反方向的作用力就是對抗力。有了內在的對抗力的舞蹈動作,才會有生命力、爆發力、延伸力。例如,任何騰空而起的跳躍動作,在起跳的一瞬間,都會有一個向下推地的作用力,這個力的方向與騰空而起的作用力是相反的。再如,古典芭蕾基訓中的“蹲”,在“下蹲”到“直立”的過程就要始終貫穿一種阻礙性的反向作用力,從而使“蹲”的動作過程充滿了內涵。如果沒有對抗力,那么這個“蹲”只能稱作外形軀殼的變化而已。通常,對抗力保持的時間越長,那么動作的延伸幅度就越大,動作的內在爆發力就越明顯。我們在訓練時,可以認真地體會一下這種對抗力對肢體運動所產生的作用,并且比較一下對抗力的強弱所產生的不同效果。通過這樣的訓練我們就會自己掌握控制肢體的能力,養成對動作正誤的判斷力。
總之,我們在選擇素材,選擇訓練內容時,要綜合自身的問題,及時調整或安排有針對性的訓練內容,從而在形體訓練時就逐漸糾正自身的不足。當然,有時我們在訓練時出現問題的原因不僅局限于技術范疇,還可能包括自身的自信心、興趣等心理因素。所以,我們還可以借助專業教師或者其他專業人員從心理、生理、技術等多方面給予我們正確的引導或指導。
第三節 形體與儀態
一、儀態的內涵
儀態就是指人們的一舉一動所傳達出來的一個人的內在修養與品質。它包括身體動作是否優雅,處事交流的成熟與否,神情表現得是否自然適宜,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外在行為可以詮釋一個人內心所認同的價值觀點,修養程度,以及自身學識。具體而言,關于儀態的態度由于生活的方式不同,生活習性差異,各個民族所崇尚的思想不一樣,再加上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同的大環境下,這就造成了不同階層、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對儀態有差異性的標準及要求。
儀態禮儀體現了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相互之間應具有的友善、得體的氣度和風范。在交往溝通中把握好尺度,態度親切,稱呼得當,穿著得體,坐如鐘,立如松,則感情必易于溝通,交往氣氛自然融洽,行為易于理解,利于達成共識。也因此,人類社會更加和諧,人們彼此之間更有感情,生活更加色彩斑斕。反之,不得體的儀態則有可能導致摩擦發生,阻礙人們之間相互的理解與溝通。
二、儀態美的內涵
儀態美涵蓋了儀容、儀表、姿態三個方面,這三方面雖然都在強調人的外在,但是它們的側重角度卻是不盡相同的。儀容具體指的是一個人的長相,即本身所具有的容貌。儀表則是指一個人外在的綜合表現,服飾搭配、舉止端莊、形體勻稱、風度翩翩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著儀表。姿態具體是指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舉止,儀容和姿態都是儀表的有機組成。因此,儀態美不僅要求服飾搭配得體、舉止大方端莊、形體勻稱協調、姿態優雅自然,還要求內在的修養和學識。因學識淵博而自然而然表現出來的談吐不凡,是集形體美、容貌美、修飾美為一體的內在外在綜合美。一個人如若對儀態美傾心追求,就要不僅僅遵循美的規律改造外在的自身,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內在修養。
三、形體美與儀態美的區別與聯系
從二者的定義來看,形體美是儀態美的一部分,而且是基礎的部分,沒有形體為基礎的儀態,就像沒有經濟的支撐,空談精神的偉大一樣。當然,儀態美不是僅有形體美就足夠的,它還要有容貌美以及在這兩者之上通過適當的修飾而塑造的修飾美。容貌美是人在與人相處時獲得第一印象的底牌,好的容貌能夠給人很舒適的感覺,形體美則是給美麗的容貌加了取勝的砝碼,在多數情況下只有兩者俱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修飾美則是對容貌美與形體美的強化,使美的效果更加明顯。
姿態美是一個人素養高低的通行證,它是身體在空間狀態下呈現出來的姿勢、狀態優雅與否的體現,如果說靜態美表現為形象和體形,那么動態美就是一個人的舉止動作是否優雅了,只有靜態美的視覺加上動態美的印象,才是一個人儀態美的完整體現。試想,假若一個人僅僅有著華麗的裝飾,或者有出水芙蓉般的容貌,再或者有黃金比例的身材,但如果沒有內在涵養做支撐,這樣的儀態美就不是完整的,給人的印象是遺憾的。
綜上所述,在追求儀態美的過程當中一定要避免陷入誤區,一方面謹記遵循美的規律完善自我,使自己有良好的外在基礎,在此之上還要時刻注意增加自身綜合修養,使外在美與內在美相得益彰,這是才最為自然的狀態。
四、女性如何保持儀態美
對于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來說,尤其是對于女性來說,愛美是天性,有許多女性常常把美看作是打扮,濃艷艷抹。這是美,但不是美的全部。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女孩,盡管打扮時髦,但站沒有站相,走也沒有姿勢,表情過于嚴肅,很難說是美的,至多是美有其表,而少有其質。
女性如何行事才能在生活中保持儀態美呢?站,怎樣才有樣子呢?正確的站立姿勢不僅僅給人陽光有朝氣的感覺,也有益于自身的身心健康。正確的站姿應該是站如松,兩腿挺直,也可稍稍岔開,身體微微前傾,面帶微笑,兩臂自然下垂(見插頁圖1-1),也可兩手相握疊放于腹前(見插頁圖1-2)。行走時,盡量給人身輕體快的感覺,這樣顯得干事利索,慢吞吞地走路顯得缺少年輕人應有的活力。當然輕快之中,切記要使自己昂首挺胸,不能歪頭或者步伐太大。尤其是穿高跟鞋的時候,千萬不可八字腳走路。平時走路,足尖要先落地,腳要比頭部走在前,回頭視物,切忌腳先轉動,臀部疊起更是不雅。談到坐,誰不會呢?但是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女孩子坐姿不雅觀,東倒西歪,不僅讓人感到不舒服,自身也容易疲憊。坐,要身體正直,肌肉不要緊張,放松即可。特別是工作節奏比較快的女性朋友們,恐怕要放松也很不習慣,表現在站、立、坐上,都顯示出緊張,這不僅礙于身體健康,而且也不美觀。那么,我們在緊張的工作之余,利用休閑的時間,按照正確的方法練習一下,就可以使身體各個關節部位得到放松,從而達到美的效果。
如果我們整天面部繃緊,不僅影響自身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儀態的美感。例如,時常眉心打結,額頭緊蹙,沒有笑容,那是很難令人產生親近感的。雖然,一個人難免有憂傷和失意的時候,但是有許多人是由于不注意才養成了愁云滿面的習慣。因此,經常保持心情愉快,處事樂觀,超然物外,可塑造儀態美。心情是影響儀態美的一個重要的內在因素。
第四節 形體與形象
一、形象的內涵
形象指的是人們運用各個感覺器官,把自己對某種事物、某個人所呈現的整體進行加工,從而產生的印象。我們這里所講述的形象更偏重于心理學上講述的概念,簡而言之,形象不單獨指事物事態本身,還指事物事態本身所呈現出的整體給人的視覺印象。這里就存在主觀成分,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與觀點,相同的人對不同事物有不同觀點,不同的人對相同事物有不同觀點。因而,對形象認識是否正確或者認同,不僅僅取決于客觀事物、人物本身,還往往受人們意識和價值觀的左右,人們的主觀能動性無形當中就會對判斷產生潛意識的影響。
二、各種形象風格的塑造
在現實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形象類型的人,在這里我們將介紹八種類型,以供讀者參考。
(一)戲劇型風格者
對于戲劇型風格的人來說,他們不同于職業人士,他們不需要穿嚴肅大方的服飾。這種風格的人可以試著搭配色彩比較亮麗的服飾,給人以視覺沖擊力,反而讓人覺得這樣的色彩在他身上很得體,給人春風般的感覺。
(二)前衛型風格者
前衛型風格的人追求標新立異,讓自己緊跟時代的潮流,適合搭配時髦的服飾,或者搭配比較流行略顯夸張的服飾,或者搭配極具藝術氣息的服飾顯示自己的個性,再加上時髦的發型可以與之輝映。如若經濟條件允許,可以搭配搶眼的首飾進行修飾,也可進行自己特有的創意搭配。
(三)少年型風格者
少年型風格的人總是讓人感覺有朝氣有活力,時刻都在向社會傳遞著正能量。但是如果是一個領導者,穿得比較隨意會失去莊重感,穿得嚴肅了又會顯得老氣,這時就可以嘗試一下格子套裝或者條紋式套裝,也可以在里面穿套頭線衫與外套搭配,這樣既不失莊重也顯得親切。
(四)自然型風格者
出淤泥而不染,這是對自然型風格者最恰當的描述,這種類型的人可以嘗試簡單的服飾,不適合奢華亮麗的服飾,衣服上可以有些比較素的小碎花,但是切記花式不要繁雜。有心者還可化個小淡妝,這樣就顯得清新脫俗,給人心曠神怡之感。
(五)古典型風格者
追求古典美的人往往自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高貴的氣質,因此在選擇服飾方面要講求做工精美,質地優良,可以選擇典雅的禮服,也可以選擇高雅脫俗的旗袍,還可以嘗試飄逸的連衣裙、華貴的皮草等。
(六)優雅型風格者
優雅型風格的人可以嘗試選擇面料柔軟和以曲線裁剪做工的衣服,衣襟、邊緣等細節上搭配精致的修飾物,也可以選擇帶有褶皺的大衣。優雅型女士適合內穿飄逸的裙子,外搭柔軟的羊絨開衫。淺色系是優雅型風格者的首選,可以充分彰顯這一類型風格者獨有的魅力。
(七)浪漫型風格者
充滿浪漫氣息的人,在選擇服飾時一定要謹慎,這種類型風格者適宜選擇禮服或者長裙,或玲瓏有致、剪裁比較精致的套裝,這樣可以凸顯華美。以曲線裁剪為主帶有風情的服飾、表現曲線美的修身裝都是浪漫型風格者明智的選擇,這些服飾的襯托會讓原本嫵媚的身姿顯得更加風情萬種。在色彩方面,象征高貴典雅的紫色,充滿神秘氣息的黑色,具有雍容華麗氣息的金色都是這類人的首選。另外,曲線形的服裝上也可以有代表浪漫的柔美印花,如比較清新淡雅的荷葉,素而有韻味的梅花。
(八)少女型風格者
少女型風格的人,為了彰顯其如少女般的清純、可愛,在選擇著裝方面,可以選擇比較可愛的小碎花,顯得有少女氣息,也可以選擇帶有蝴蝶結的外衣,帶有可愛清新花邊的A字裙,還可以選擇淺色蕾絲系列的衣服,黑色的蕾絲顯得嫵媚。少女型風格的人要認清自己的定位,這樣在與人交往過程中會讓人們覺得自己的著裝與自己的性格是相符的。
三、形體與形象的關系
日常生活中,上述各種形象類型的人就在我們的身邊,當然其中不乏典型的風格者,一眼就可以識別,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是一兩種類型的混合者,并不單純地只有一種風格特征。那么我們的風格是根據什么標準來確定的呢?形體與形象之間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首先形體是一個人呈現出何種風格的形體基礎,這是主體無法改變的現實,也就是說,一個比較豐滿的人應該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寬松休閑的衣服,一個身材比較苗條的人,應該凸顯自身的曲線美,穿著比較修身的衣服以顯示出自己的身材優勢,而衣物的穿著又極大地影響著一個人的風格類型。當然,一個人的風格類型還受其價值觀念、同輩群體、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響,但是形體本身的基礎因素是不可忽略的。
章后小結
本章主要界定了形體、形象、形體美、形體訓練、儀態這些名詞的概念,并在界定概念的基礎上厘清其相互關系,介紹了常見的形象類型,以便人們在生活中能夠準確地定位自我、塑造自我、培養自我、保持自我。雖然在實際中人們并不都是某一種類型的典型,但是與心儀的風格之間一定是有聯系的,人們可以以自我的形體為基礎選擇適合自己的類型,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內在修養,達到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統一,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給人以儀態美的整體印象。
學習與思考
1. 什么是形體?什么是形體美?
2. 形體美與儀態美有何聯系?
3. 不同風格類型的人應該怎樣塑造自己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