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理財產品經營與管理
- 石建勛 張凱文
- 1806字
- 2019-12-20 12:15:47
第三節 基金子公司機構現狀與競爭格局
近兩年基金子公司面臨著監管全面收緊、政策紅利消失的重大挑戰。產品投資限制少,沒有資本約束等政策紅利是基金子公司過去幾年規模快速擴大的重要原因。基金子公司的增長模式總體上以開發通道業務為主,輔之以主動管理業務轉型。隨著監管新政的陸續出臺,細化了私募資管業務規范,建立了以凈資本為核心的風控指標體系,限制了基金子公司的非標投資及通道類業務的發展。在當前監管趨嚴的環境下,依靠通道業務起家的基金子公司遇到了發展拐點,尋找新業務開拓方向成為擺在行業面前的頭等大事。面對轉型升級壓力,基金子公司在量化投資、定增、新三板等涉及資本市場投資的領域進行積極嘗試。2017年基金子公司的整體規模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萎縮,行業將被迫進行主動管理業務轉型和精細化管理升級。但由于大多數基金子公司從成立以來高度依賴通道類業務,自身業務團隊在專業能力上的積累和提升方面,在公司品牌效應、產品附加值和專業性方面并沒有實現良好的積累。長期來看,不同股東背景和資源稟賦的基金子公司或深耕標準化投資業務,或發力于資產證券化、并購等投行業務領域,將逐漸形成特色化、專業化的發展路徑。
一、資產管理整體規模大幅收縮
截至2017年年底,共有78家基金子公司開展專戶業務,存續產品9 999只,管理資產規模7.31萬億元,下降30.4%,全年月均減少2 661億元。2017年,受凈資本約束加強的影響,基金子公司業務規模和收入顯著下降,同時公司增加資本金,努力探索業務轉型方向。為避免與母公司同業競爭,基金子公司專戶仍以發展融資類業務和金融產品配置為主。
如圖3-8所示,從管理方式來看,基金子公司專戶主動管理類產品資產規模合計1.82萬億元,占比24.9%,占比較2016年下降4個百分點;通道產品管理資產規模5.49萬億元,占比75.1%,占比較2016年上升4個百分點。
如圖3-9所示,從投資標的來看,基金子公司專戶主要仍是投向非標市場,規模為6.11萬億元,占比為82.60%;投向交易所、銀行間市場的標準證券規模1.29萬億元,占比為17.40%;其余為少量現金及其他投資。從非標投資的占比來看,近幾年呈逐漸減少的趨勢,從2014年的86.90%下降到2017年的82.60%,基金子公司投資結構的調整初見成效。

圖3-8 2014—2017年基金子公司不同管理方式產品的資產管理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

圖3-9 2014—2017年基金子公司不同投資標的的規模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
二、銀行委托資金占比提升,資金來源呈現多樣化
基金子公司專戶投資者委托資金情況如表3-8所示,截至2017年年底,基金子公司專戶資金來源主要包含:個人客戶委托資金3 718億元,占比5.2%,同比減少33%;銀行委托資金5.25萬億元,占比73.2%,同比減少18%;信托公司委托資金4 299億元,占比6.0%,同比減少22%;基金子公司委托資金2 991億元,占比4.2%,同比減少71%;證券公司委托資金2 989億元,占比4.2%,同比減少13%;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資金1 028億元,占比1.4%;保險公司委托資金100億元,占比0.1%;其他機構委托資金4 089億元,占比5.7%。
表3-8 2017年年底基金子公司專戶投資者委托資金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
三、投資金額大幅減少,對基礎產業的支持力度增大
基金子公司專戶以投資融資類項目、持牌機構資管產品、標準證券為主,另有少部分投資股票質押、票據等其他資產。2017年年底基金子公司專戶業務投資情況如表3-9所示,整體上看,基金子公司整體投資金額為73 988億元,同比減少30.9%。從資金投向上看,投資于專戶投資持牌金融機構資管產品和私募基金規模為2.59萬億元,占比35.1%,同比減少25.3%;通過信托貸款、委托貸款、收益權等方式進行的債權投資規模為2.55萬億元,占比34.4%,同比減少35.6%;投資股票、債券、基金等證券規模1.18萬億元,占比15.9%,同比減少14.8%;投資股權規模3 359億元,占比4.5%,同比減少16.6%;投資資產收益權規模2 189億元,占比3.0%,同比減少56.7%;同業存款、同業存單及現金規模1 647億元,占比2.2%,同比減少47.0%;另有少量股票股權質押、銀行票據、債券逆回購等其他類資產投資。
表3-9 2017年年底基金子公司專戶業務投資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
從融資類產品的最終投向來看,截至2017年年底,基金子公司專戶投向實體經濟規模合計3.59萬億元。其中,算上重復計算的部分,投向一般工商企業的規模為1.40萬億元,較上年年底減少27.8%;投向房地產的規模為8 821億元,較上年年底減少31.3%;投向地方融資平臺的規模為9 638億元,較上年年底增加11.6%;投向基礎產業的規模為1.06萬億元,較上年年底增加69.3%。受市場因素及監管因素的影響,投向房地產規模占比從2017年年初27.2%降至年底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