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邂逅跆拳道 教練按圖索驥找到的她

1999年四五月間,靜鈺已經是昌江一中的初一女生,過了暑假就要上初二了。那時的她還不知道有跆拳道,可跆拳道馬上就要來找她,扣響她花季少女的心扉。靜鈺與跆拳道并非一見鐘情,剛開始時談不上喜歡,也不能說不喜歡。可靜鈺和跆拳道是有緣的,最終它成了她一生的愛。

跆拳道(Taekwondo)是起源于朝鮮半島的一種武術形式,由朝鮮半島三國時代的跆跟(Tae Kyon)和花郎道(Hwa Rang Do)演化而來,形成過程中也借鑒和糅合了中日兩國武術技法。1955年,“跆拳道”一詞才正式誕生。“跆”的意思是用腳踢,“拳”是用拳擊,“道”是藝術的意思。

跆拳道是腳踢與拳擊相結合的一項技擊術,但因腳比手長、力道也比手大,所以跆拳道著重用腿,特別講究苦練腿法,因此腿法巧妙而花樣繁多,令人防不勝防。據統計,在跆拳道技術中,腿法約占到總技法體系的70%。跆拳道的特點是以腿法攻擊為主,以拳法攻擊為輔,腿擊在攻擊范圍、攻擊力量等方面遠超拳法,拳法招式一般側重于防守和格擋。

作為一項武術技擊,跆拳道發展很快。1971年,韓國定跆拳道為國技。1973年5月,世界跆拳道聯合會(WTF)在韓國首都首爾成立,第一屆跆拳道世界錦標賽也在首爾舉行。1975年,世界跆拳道聯合會被國際體育聯合會總會接納為正式會員。1980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世界跆拳道聯合會。1988年漢城奧運會,跆拳道成為示范項目。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跆拳道成為試驗比賽項目。到了2000年悉尼奧運會,跆拳道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跆拳道在中國的發展史只有短短的二十幾年。1989年世界跆拳道聯合會首次在北京舉辦跆拳道培訓班,作為競技體育項目,跆拳道第一次被介紹到中國。1992年10月7日,由時任國家體委副主任袁偉民簽字批準,中國跆拳道籌備小組成立,中國正式開展跆拳道運動。1995年5月,第一屆全國跆拳道錦標賽在北京體育大學舉行,共有250多名運動員參賽。自那以后,跆拳道運動在中國迅猛發展起來。1995年8月,中國跆拳道協會成立,魏紀中當選為第一任主席,中國跆拳道運動從此有了自己的專門組織。1995年11月,中國跆拳道協會被世界跆拳道聯合會接納為正式會員。

關于中國跆拳道協會成立時間,存在三種說法。一種說法是1995年8月,一種說法是1995年11月26日。第三種說法,也是中國跆協的官方說法,是2004年7月13日。事實上,中國跆協的成立早在1995年8月就獲得原國家體委批準,同時上報給國家民政部,但當時民政部社團登記工作暫時凍結,因此中國跆協章程未獲正式通過。當時的情況是,中國跆協有名無實,未正式獲得民政部的批準。關于中國跆協成立時間的第二種說法,應該是它成為世界跆拳道聯合會正式會員的時間。2002年,國家體育總局著手重新籌建中國跆協。2004年7月13日,中國跆協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標志著它正式成立。7月13日正好是靜鈺的生日,看來靜鈺真的跟跆拳道很有緣。

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國跆拳道選手、河南焦作姑娘陳中在女子67公斤以上級比賽中為中國奪得首枚跆拳道奧運金牌。2004年雅典奧運會,陳中成功衛冕跆拳道女子67公斤以上級冠軍,北京姑娘羅微則奪得67公斤級金牌。四年后的北京奧運會,靜鈺獲得跆拳道女子49公斤以下級金牌,那是中國跆拳道歷史上的第四塊奧運金牌,也是中國跆拳道第一枚小級別奧運金牌。2012年倫敦奧運會,靜鈺成功衛冕,為中國跆拳道拿到了第五枚奧運金牌。2016年里約奧運會,趙帥奪得跆拳道男子58公斤級冠軍,那是中國男子跆拳道奧運第一金。鄭姝音獲得跆拳道女子67公斤以上級金牌,時隔12年,中國跆拳道奪回女子大級別霸主地位。短短二十幾年的時間,中國跆拳道選手連續五屆奧運會奪金,有力地推動了跆拳道運動在我國的發展。

靜鈺(右)小時候參加比賽

練習跆拳道,靜鈺的啟蒙教練是龔循謙。龔循謙1974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縣,從小就對中國武術情有獨鐘。在南昌縣向塘中學上學時,在完成日常學業的前提下,龔循謙利用業余時間苦練了三年武術。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的苦練加勤練下來,龔循謙打得一手出色的南拳和長拳,棍術也非常了得。憑借一身過硬的武藝和不錯的文化課成績,1993年,龔循謙順利地考上了江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就讀體育教育專業。

大學期間,龔循謙還獲得過江西省棍術冠軍,為自己的武術生涯寫下濃重的一筆。1997年,龔循謙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景德鎮市業余體校工作。1999年年初,跆拳道已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江西省體育局及其下屬的重競技運動管理中心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在全省大力布局跆拳道項目的發展。跆拳道是新生事物,景德鎮市體校沒有這方面的專業人才。龔循謙年輕好學,理解和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強,況且他武術功底扎實,中國武術與跆拳道又有相通之處,就這樣,機緣巧合,龔循謙走進了他一生都難以割舍的跆拳道事業。

萬事開頭難。當時,跆拳道運動在中國尚處于發軔期。與其他體校的跆拳道教練一樣,對于這個剛從韓國傳來的奧運項目,龔循謙也知之甚少,更別提經驗。他只能盲人摸象,摸著石頭過河,一邊學一邊干。不過在龔循謙內心里,卻有一個非常樸素的想法:跆拳道是奧運項目,培養出好選手,在奧運會上奪得金牌,為祖國爭光,作為啟蒙教練,他臉上也有光。這樣一想,龔循謙便動力十足,對自己將要擁抱的跆拳道事業有了信心。

可干事情光有信心和熱情是不夠的,龔循謙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如何選材,尤其是選幾個好的女孩子更難。沒辦法,年輕的龔循謙只得按圖索驥,帶著幾張跆拳道演示圖去四處挑人。在昌江一中,龔循謙能挑到靜鈺那樣的跆拳道好苗子,真有一點誤打誤撞。

那是1999年夏初,一個學年馬上就要結束,莘莘學子正在準備期末考試,整個校園的氣氛既安靜又緊張。走進昌江一中大門時,龔循謙心中很忐忑。不過,盡管對跆拳道這項運動仍很陌生,但龔循謙習武多年,在景德鎮市業余體校從事武術教學工作也有近兩年時間,他對如何選材還是有個大致的概念。跆拳道是競技體育項目,但它也是一門武術。按照他那時對跆拳道的粗淺理解,龔循謙認為一個孩子是否適合練跆拳道,第一要有爆發力,第二要有速度,第三是反應能力要快。

向昌江一中的體育教師們了解情況,眾說紛紜,他們也給不出合適的人選。一不做,二不休,求人不如求己,別人靠不上,不如自己直接去學生中間挑人。走進靜鈺所在的班級,龔循謙教練挑花了眼。那么多學生,要挑出個人實在太難。龔循謙靈機一動,他問學生們:“你們中間誰跑得最快?”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道:“吳靜鈺!”說完,同學們都把目光投向靜鈺,龔循謙的目光也跟了過去。

抬眼看到同學們和陌生人投向自己的目光,靜鈺的臉紅了。雖然是初中一年級的學生,暑假過后就將升初二,可當時靜鈺個子只有1.42米,在女生中間也是個小個子,這樣的孩子練跆拳道有前途嗎?龔循謙教練稍稍猶豫了一下,但當他定睛打量靜鈺時,他從靜鈺臉上看到了一絲聰慧、倔強和硬氣,他不由得點了點頭。

同意練跆拳道,接觸一個之前聽都沒聽說過的運動,靜鈺的勇氣實在可嘉。回憶起當初做抉擇時的勇敢心態,靜鈺也不能不佩服自己。她說:“我當年特別愛玩兒,個子特別矮。市隊教練去學校里選材,龔循謙教練那時對跆拳道也不太懂。他就問,誰跑得最快?我最快,于是我們班同學就說吳靜鈺跑得最快。然后他就問我愿不愿意練跆拳道,其實我不明白跆拳道是什么東西。但是那時候,怎么說呢,我不愿意說不。我是一個特別有好奇心的人,我想讓人覺得我跟別人不一樣。別人都沒被選中,我被選中了。別人不練,我去練,我去試試。我們那里沒人練體育,不懂得這一塊兒,可我就敢去試。”

就那樣,1999年的那個暑假,靜鈺初識跆拳道。同年9月,靜鈺正式進了景德鎮市業余體校,成了一名跆拳道小學員。可是挑選上靜鈺,龔循謙教練也為自己招來了質疑。不少人認為他看走了眼,吳靜鈺那么小的個子,練跆拳道能成氣候嗎?通過對靜鈺的測試,龔循謙教練得到了一組讓他欣喜若狂的體能數據:百米12.9秒,立定跳遠2.3米。像靜鈺那樣出色的身體條件,在同齡人中并不多見!

進一步的觀察,使龔循謙教練有更驚喜的發現。雖然與同齡人相比靜鈺個子矮了不少,可她下肢長、小腿長、跟腱長、腳踝細、腳掌大,而所有這些身體特點,都是成為一名優秀跆拳道選手的重要前提條件。靜鈺個子是不高,體形也顯得過于嬌小,可她活潑好動,身上的勁兒似乎總也使不完。此外,靜鈺還有超強的爆發力和極快的反應能力,身體柔韌性也還不錯。更重要的一點是,這個小女孩兒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她心理素質好,從不怯場,舉手投足間還有一股聰慧與靈氣。在靜鈺身上,龔循謙教練看到了希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谷| 天镇县| 裕民县| 囊谦县| 南城县| 湄潭县| 井陉县| 华安县| 上林县| 定西市| 泽州县| 平阴县| 罗甸县| 科技| 金湖县| 蕲春县| 宁阳县| 永仁县| 蒙自县| 保康县| 招远市| 福州市| 图们市| 石城县| 资溪县| 和平区| 金堂县| 蓬溪县| 东安县| 封丘县| 东丰县| 巧家县| 天台县| 大化| 叙永县| 沈阳市| 镇巴县| 林甸县| 遂宁市| 青浦区| 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