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本章小結

本章理論與實證分析了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環境因素,包括世界農業規模化的趨勢、超市零售業態的普遍發展、外部資本進軍全球農業領域、保障食品質量安全4個方面,剖析了這4個因素的發展變化對農業微觀組織產生的新需求,得出下述研究結論:

1.世界農業發展呈現規模化的趨勢,規模化農業的根本特征是用機械替代勞動力,從而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但不一定會同時提高土地生產率

研究發現,大農場的土地生產率不一定高于中小農場。一般而言,中等規模農場的土地生產率是最高的,小規模農場也可以創造出高的土地生產率,產生高的土地生產率與微觀農業組織形式有關、與一國的政策激勵因素有關,更與一國源于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和源于技術創新的獲得性優勢有關。提高土地生產率的政策應綜合考慮各種主要影響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2.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超市零售業態得到普遍發展,對生鮮食品供應商提出規模化的要求

生鮮食品超市業態的成長改變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也正在改變著生產者的經營規模。超市業態的普遍發展,必將促進農業微觀組織的規模化。原因之一:只有規模化的生產者作為超市的供應商,才能滿足超市降低成本的要求。這直接導致農戶和其他小規模的供應商難以進入超市生鮮食品供應鏈。這些小規模的生產者必須轉向規模化的組織方式,才能與超市零售零售業態相對接。原因之二:超市直接面對消費者,能夠得到最迅速的需求信息,可以快速組織并控制供應鏈的商品采購范圍,很快將發展成為供應鏈核心企業。相對而言,供應商的規模已經較之小了很多,如果不能提升自己的規模,將處于受超市企業控制的不平等交易地位。

3.跨國壟斷資本進軍全球農業領域,通過農業綜合企業的全產業鏈運營模式,導致世界范圍的農業集中趨勢,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跨國公司實施全球化戰略,以最大限度地攫取產業鏈剩余索取權,或者產業鏈利潤內在化于壟斷企業之中為目的,通過產業鏈上游的技術滲透、產業鏈下游的加工延伸,正在逐漸取得世界范圍內的全產業鏈控制權。結果不僅是通過建立公司制農業、實現農場工廠化、農業工業化來沖擊世界各國普遍采取的家庭農場經營模式,更重要的是大型壟斷跨國公司形成強大的利益集團,影響一國的高層制度設計,沖擊他國的農業產業安全和糧食安全。因此,我國對農業微觀組織的高層制度設計對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牢牢把握農業這一國家命脈于自己手中,不被任何人撼動。

4.保障食品質量安全要求農業微觀組織規模化,以便形成可監管的管理幅度,降低監管成本,并有利于農業企業建立聲譽約束機制

規模化的農業微觀組織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可監管、可溯源、可自律的行為載體,奶業的規模化就是例證。通過規模化,一方面,可建立自我約束的聲譽機制,培育企業家精神,注重企業愿景的育成,以實現企業的基業長青;另一方面,可降低行政監管的運行成本。合作社、公司制農場、超市都是規模化的有效自律行為載體與監管載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巴嘎旗| 当雄县| 宁安市| 鄂托克旗| 天祝| 宝兴县| 招远市| 平远县| 昌宁县| 温泉县| 东乡| 瑞安市| 樟树市| 合江县| 腾冲县| 三亚市| 祥云县| 万盛区| 平原县| 邵东县| 禄丰县| 新化县| 乐业县| 新民市| 曲松县| 稷山县| 双桥区| 张北县| 南漳县| 临汾市| 杭锦后旗| 安阳县| 许昌市| 田东县| 屯留县| 凭祥市| 阳春市| 宁远县| 沈阳市| 临漳县| 宁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