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人類工效學(工業(yè)設計科學與文化系列叢書)
- 黃河編著
- 672字
- 2021-03-12 11:48:02
第4章 衣服的人類工效學
4.1 人體與衣服
衣服與人密切相關。衣服本是防寒保暖、護身的介質。現(xiàn)代社會,衣服成為人體的裝飾物品,更多地象征著一個人的消費層次、生活水準和社會地位身份。從工效學的角度看,可以從尺寸、體型、皮膚觸感等幾個靜態(tài)指標考慮,此外,運動中服裝與人體變形相適應的方法等,也是需重點考慮的問題。宇宙飛行服恐怕是這些問題的集大成,是最需要被嚴密考慮,也是最特殊的服裝。美國宇航員站在月球上時,身上穿戴的宇宙飛行服,包括宇宙帽、手套、鞋子等有28kg,和背上的箱子合起來共有82kg。宇宙飛行服必須滿足極其復雜的機能。“阿波羅號”宇航員在月球上穿的宇宙飛行服,從貼近身體一側開始,由里向外主要分為三層:“冷卻內衣層”(liquid cooling and ventilation garment)、“氣密束縛層”(pressure garment assembly)和“斷熱防護層”(thermal micrometeoroid garment)。其中,冷卻內衣層又分3層,是貼近皮膚穿的冷卻內衣,用尼龍網(wǎng)編織,其內側用直徑4mm的塑料管圍上,通過冷卻水保持體溫;氣密束縛層分為2層,除了頭和兩手,服裝包住整個身體,保持內側的空氣不外漏;斷熱防護層主要保護身體不受宇宙空間的熱影響,一般由7~8層極薄的斷熱材(MLI)組成。像這樣又大又重、穿了增壓的衣服,才能使穿戴者在重力條件不同的月球表面活動。這種情況下,它除了必須具備衣服的條件外,與其說是衣服,不如說更像精密的機械。和發(fā)射的火箭或飛到月球上的宇宙飛船一樣,宇宙飛行服可以說是與之相媲美的技術的結晶。除了像宇宙飛行服這樣特殊的衣服,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飛行服、消防服,到各種作業(yè)服,還有鞋子、手套、帽子、襪子等,實際上和衣服有關的問題遠比我們想象的多得多。這也是我們應用篇首先要談衣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