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人格權法(上)(法國民法)
- 張民安
- 558字
- 2021-03-12 11:42:22
八、法國當今人格權的三種形式淵源
在當今法國,除了民法學者普遍承認人格權的存在之外,除了法官普遍承認人格權的存在之外,立法者也承認人格權的存在。因為,在當今法國,除了民法學者一如既往地在他們的民法著作當中主張人格權的理論之外,除了法官一如既往地在他們的司法判例當中保護他人的人格權免受侵犯之外,立法者也通過他們制定的法律明確承認某些人格權的存在。因此,在當今法國,民法學者的民法學說、法官的司法判例和立法者的制定法成為法國人格權的三種形式淵源。
在當今法國,雖然人格權的形式淵源有三種,但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形式淵源并不是法國立法者的制定法,而是法國民法學者的民法學說和法官的司法判例。因為,迄今為止,雖然法國立法者在他們制定的法律當中對人格權做出了規定,但是,他們對人格權做出的規定是具體的而不是一般的,除了對私人生活受尊重權、無罪推定受尊重權或者身體完整權等少數人格權做出具體規定之外,法國立法者既沒有對其他人格權做出規定,也沒有對人格權的法律保護做出一般規定,導致《法國民法典》關于人格權的規定七零八落,漏洞百出。在立法者沒有對所有人格權均做出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在立法者沒有對人格權的法律保護做出一般規定的情況下,民法學者和法官協同努力,共同建立起人格權一般理論。
張民安教授
2015年8月27日星期四
于廣州中山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