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七、人格權產生和發展的第四階段:法國民法學者對德國人格權理論的間接引入階段

在法國,雖然民法學者Toullier、Boistel和Beaussire分別在1838年、1870年和1888年通過他們的民法著作直接將德國的人格權理論引入法國,但是,他們在其民法著作當中所主張的人格權理論并沒有引起法國民法學者的廣泛關注,因此,他們的理論在法國民法學界產生的影響不大。因為這樣的原因,法國民法學者普遍認為,雖然法國民法當中的人格權理論是從德國引入的,但是,法國民法當中的人格權理論并不是直接從德國引入的,而是間接從德國引入的。

所謂間接從德國引入,是指德國民法學者的人格權理論并不是直接由法國民法學者從德國引入法國的,而是由瑞士民法學者Ernest Roguin和比利時民法學者Edmond Picard通過他們的民法著作將德國民法學者主張的人格權理論引入法國,在Roguin和Picard的民法著作將德國民法學者主張的人格權理論引入法國之后,法國民法學者才開始重視人格權的理論,并因此積極倡導人格權的理論。

在1889年,瑞士民法學者Roguin以法文方式在法國出版了對法國民法學者影響深遠的著作即《法律規范》。Ernest Roguin,La Règle de Droit,Lausanne,F. Rouge,1889,pp.252 ets.由于受到德國19世紀中后期民法學者所主張的人格權理論的影響,在《法律規范》當中,Roguin除了直接對人格權做出了界定之外,還對人格權與權利能力之間的關系、人格權的類型、人格權的存續期和人格權的轉讓等問題做出了詳細的闡述。

在1908年,也就是在法國民法學者Perreau在法國發表第一篇有關人格權方面的文章即《人格權》一文的前一年,比利時民法學者Picard同樣以法文方式在法國出版了對法國民法學者影響深遠的著作即《純法律》。Edmond Picard,Le droit pur,Paris,éd,Ernest Fiammarion,1908,pp.73 ets.由于受到德國19世紀中后期民法學者所主張的人格權理論的影響,在《純法律》當中,Picard除了認定物權、債權是主觀權利之外,也認定人格權是主觀權利;除了包括他人對其身體存在享有的權利之外,人格權還包括他人對其道德存在享有的權利和他人對其國民特征享有的權利。

由于受到Roguin和Picard所主張的人格權理論的影響,法國民法學者從1909年開始重視德國民法學者所主張的人格權理論。

在1909年,法國著名民法學者étienne Perreau在法國發表了第一篇有關人格權方面的文章,這就是他在1909年的《法國民法季刊》上發表的《人格權》M.E.H. Perreau,des Droit de la Personnalité,RTD civ.,1909,pp.501-536.一文。在文章的開頭,Perreau一方面對《法國民法典》無視人格權存在的現象做出批判,另一方面又旗幟鮮明地要求法國民法承認人格權的存在,因為他認為,即便《法國民法典》沒有對人格權做出任何規定,人格權在現實生活當中也還是大量存在的,是無所不在的,是當今的人們時時刻刻都能夠感覺得到的。在《人格權》一文當中,Perreau除了對人格權做出了明確界定之外,還對人格權的類型和人格權的特征做出了詳盡的分析。

在1909年至1939年期間,法國大多數民法學者均無視Perreau在1909年提出的人格權理論,因為他們幾乎都沒有在他們的民法著作當中討論Perreau在1909年主張的人格權理論。不過,在這一時期,仍然有少數民法學者重視Perreau在1909年提出的人格權理論,因為他們在這一時期出版的民法著作當中也論及Perreau主張的人格權理論,包括René Demogue、Marcel Planiol、Georges Ripert、Henri Capitant、Ambroise Colin和Louis Josserand。

在1923年和1924年的《債法總則專論》René Demogue,Traité des obligations en general:,t.3,Paris,éd.Arthur Rousseau,1923,pp.368-369; René Demogue,Traité des obligations en general,t.Ⅳ,Paris,éd.Arthur Rousseau,1924,pp.44-59.當中,Demogue明確肯定人格權的存在,因為他認為,當行為人實施的過錯行為侵犯他人享有的人格權時,他們應當賠償他人遭受的道德損害。在1928年的《民法專論》Marcel Planiol,Georges Ripert,Traité élémentaire de droit civil conforme au programme officiel des Facultés de droit,t.Ⅰ,LGDJ,11e édition,p.145.當中,Planiol和Ripert也對人格權做出了簡單的說明,認為人格權在性質上屬于非財產權。在1929年的《民法總論》Henri Capitant,Introduction à l'étude du droit civil,Pedone,Paris,1929.當中,Capitant也對人格權理論做出了簡單的說明。在1930年的《法國民法基礎教程》當中,Colin和Capitant也對人格權理論做出了簡單的說明。Ambroise Colin,Henri Capitant,Cours élémentaire de droit civil fran?ais,t.Ⅰ,6e édition,Paris,Dalloz,1930,pp.101-102.在1938年的《法國民法教程》Louis Josserand,Cours de droit civil positif francais,t.Ⅰ,3e édition,Librairie De Recueil Sirey,1938,pp.148-156.當中,Josserand也對人格權理論做出了說明。

在1939年,法國著名學者Roger Nerson在法國出版了第一部有關人格權方面的專著即《非財產權》。Roger Nerson,Les droits extrapatrimoniaux,Paris,LGDJ,1939,pp.1-503.Nerson的《非財產權》一書洋洋灑灑,篇幅宏大,內容眾多,共計546頁,除了對人格權的性質做出了詳細的討論之外,也對人格權的類型和人格權的特征做出了詳盡的分析。《非財產權》一書的出版標志著法國現代意義上的人格權理論的正式形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汉市| 许昌市| 莱阳市| 宜宾市| 临夏县| 金秀| 西宁市| 九江市| 平邑县| 鹤峰县| 枞阳县| 丹阳市| 本溪| 卓尼县| 塔河县| 霍城县| 梓潼县| 绥宁县| 临安市| 通道| 平潭县| 阜新| 长垣县| 东阳市| 油尖旺区| 建宁县| 双流县| 五峰| 高雄县| 上蔡县| 健康| 定陶县| 宾川县| 东丰县| 盐亭县| 中江县| 资兴市| 浦北县| 浦江县| 灌云县| 阳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