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專題 二里頭遺址和夏文化

⊙尋夏之旅 ⊙建筑奇跡 ⊙夏代國家的形成 ⊙房基和墓葬

在中國早期國家的文明探源中,夏代扮演著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殷墟發掘后,商代的史實被確立為信史,論證夏代的真實性自然被提上議事日程。早在20世紀中葉,著名史學家范文瀾根據《竹書紀年》中的傳說和《史記》的記載,將夏代列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然而,單靠文獻資料研究夏代歷史,許多問題很難解決,甚至不可能得到解決。而考古發現無疑對認識夏代歷史有著重要的意義。二里頭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夏文化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線索。

尋夏之旅

二里頭遺址位于河南偃師境內洛水南岸的二里頭村南。遺址以二里頭村為中心,其范圍包括洛水以南的四角樓村、北許村和喂羊莊,總面積約4平方千米,重要文化遺存分布面積約5~6萬平方千米。遺址依山臨水,東阻成皋,西擋崤函,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十分險要。

嵌綠松石饕餮紋銅牌飾·二里頭文化

這件紋牌高16.5厘米,上寬下窄,圓角束腰,整體呈盾牌狀。兩側各有圓鼻一對,正面用綠松石片鑲嵌出動物紋飾。這件紋牌形象似獸面,是目前發現的最早、最精美的鑲嵌銅器?,F藏于河南博物院。

玉刀·二里頭文化

此玉刀為青玉質,玉色溫潤,在造型上保持了二里頭文化玉刀的傳統模式。雖然深埋地下數千年,但是依然能夠看出當時琢玉工藝的精湛和成熟??梢哉f,在夏朝,中國的工藝美術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玉文化的成熟和進步,是夏朝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

二里頭遺址的發現,著名歷史學家徐旭生功不可沒。他首先從文獻資料估計夏氏族活動的主要區域,認為有兩個地區應該特別注意:第一是河南中部的洛陽平原及附近地區,尤其是潁水上游的登封和商丘地帶;第二是山西西南部汾河下游一帶。1959年,徐旭生親自率人赴河南進行考古調查,經過一個月的活動,果然在河南偃師發現了遺址。同年,中國科學院考古所開始進行發掘工作。從1960年至1964年,洛陽考古隊在二里頭先后進行了8次發掘,先后發現了作坊遺址、陶窯、窯穴、水井、墓葬、銅器、玉器、陶器等。根據這些發現,考古學家斷定這是一座早期城市遺址??脊艑W家根據發現的不同時期的陶器斷定二里頭遺址的文化特征大約介于河南龍山文化與鄭州二里崗商代前期文化之間,在考古學上通常稱為二里頭文化。而二里頭遺址可大致推定為夏朝中晚期的王都。

青白玉鳥紋墜·二里頭文化

玉墜高9厘米,由青白玉制成,玉質細膩,具有典型的二里頭玉柄形器的特征,鳥的造型生動形象,嘴、眼、羽毛栩栩如生。現藏于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建筑奇跡

進入20世紀70年代后,二里頭遺址發掘又取得新進展。該遺址的主要宮殿基址重見天日。1974年,二里頭發掘隊發現一號宮殿遺址。1977年,又發現了二號宮殿遺址。一號殿遺址夯土臺基略呈正方形,東西長108米,南北寬100米,高0.8米?;飞厦姹A粲信帕姓R的柱子洞和木骨架墻基,柱子洞墊有卵石作為柱基。在基址中部偏北方是正殿,下面是長方形基座,厚3米多,底部平鋪3層卵石,基礎堅固。在基座上面有22根廊柱,每根廊柱外側有2根擎檐柱,用以支撐屋檐。這樣大的宮殿建筑,應是當時王權的象征。二號殿位于一號殿東北150米左右處,形狀與一號殿基本相同,呈長方形,南北長約73米,東西寬約58米,面積較小,不過保存得較好。在基址北部中間也有一座殿堂,建在一個正方形的平臺上。沿基址的東西邊是走廊,在南邊也有一條走廊,南大門是廡式建筑。由殿堂和廊廡形成了庭院。在庭院下有一個由陶管構成的排水管道。從這兩座宮殿基址的出土文物來看,還未發現使用瓦的痕跡,只有少量的木柱灰燼和草拌泥塊。據此可推斷,宮殿的建筑材料應是以木頭、草泥為主。

青玉刀·二里頭文化

玉色墨綠,體長呈扁梯形,近背上方有圓孔四個,通體拋光。二里頭文化玉刀來源于新石器時代玉刀,但是已經從當時的實用器變為了禮儀器,是二里頭文化禮儀器的代表之一。

二里頭遺址三號基址考古發掘現場

二里頭遺址中現編為三號的建筑基址,屬于二里頭文化早期,它結構復雜,規模龐大,是迄今為止可確認的二里頭文化最早的大型夯土基址。它南北窄長,已探明的長度達150余米,主體部分至少由三重庭院組成。

迄今為止,二里頭遺址的發掘仍在進行,所以還不能得出一張比較完整的遺址布局圖。不過,二里頭的宮殿遺址肯定遠不如后世宮殿豪華壯觀,但它坐北朝南和封閉式的布局,以及高基臺、木架結構等特點,都為后世宮殿所沿用。二里頭的宮殿形制,開創了中國古代宮殿建筑的先河。

社會經濟的發展

國家的出現及發展,從來都不能脫離社會經濟的發展。從二里頭遺址的發掘物來看,二里頭的社會經濟較以前已有了顯著的進步。在農業經濟方面,有扁平石鏟、蚌鏟、木耒、石刀、石鐮、石斧等,而且這些工具數量眾多,制作精致。人們使用這些生產工具耕地和收割,勞動效率較龍山文化時期已有了明顯提高,表明了農業生產的發達程度。在手工業制作方面也出現了細致的分工,有鑄銅、制玉、制陶等不同工種。在遺址中,發現有鑄銅作坊及銅器,如爵、刀、魚鉤等。有些銅器做工比較粗糙,鑄造比較原始,而有些銅器器型非常規整,制作較為精致,說明這一時期已處于鑄銅的初級階段了。又如制玉,不但種類繁多,如有玉制的管、琮、圭等,而且工藝水平很高,雕琢精細,線條流暢,拋光講究,甚至看不出被雕琢過的痕跡,如果沒有專門的匠師是制作不出來的。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制玉已成為當時一種專門的手工業。這些珍貴的玉器,數量雖少但質量上乘,應是專門為奴隸主貴族制作的。再如在遺址中發現了酒器,其制造工藝也相當高超,同時也表明當時已有較多的剩余農產品,否則釀酒是不可能實現的。隨著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便出現了以交換為目的的生產活動,即商品生產和交換。二里頭遺址三期出土的文物說明當時商品交換和貿易也發展起來了。在遺址中發現了一種貝。這種貝有兩種職能:一是裝飾品,二是貨幣。海貝產在沿海地區,離中原地區較遠,說明當時各地之間的聯系和交往已很廣泛,貿易和交換已有了較大的發展。

青銅斝·二里頭文化

是古代的一種酒器,用來盛放酒水或者飲用酒水時使用。這件青銅高30厘米,是二里頭文化晚期的器物?,F藏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從對二里頭出土物的簡單分析來看,當時不但出現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而且手工業本身也有了細致的分工,已經出現了商品流通,這些特征應是屬于階級社會的。

房基和墓葬

私有制的出現和階級的分化在二里頭遺址的房基和墓葬中表現得更為明顯。房基有的長達9米~10米,寬5米左右,地面堅硬,鋪有薄層石面;有的屋址還發現了四邊磨光的石柱基和柱子洞,已與原始公社時期的地穴式或半地穴式房屋完全不同。這些屋址應是當時奴隸主貴族的。

墓葬也很能說明貧富和階級分化的出現。墓葬分大、中、小三型。大型墓只發現一座,墓口呈正方形,面積達25平方米,可惜曾被盜過,具體隨葬品的情況不得而知。中型墓皆為長方形,長約2米,寬約1米,隨葬品一般有10件左右,最多達20件,有玉鏟、銅戈、綠松石飾等,很可能是奴隸主貴族的墓。小型墓數量較多,長約2米,寬約0.7米,隨葬品數量在4件~10件之間,很可能是平民的墓。此外,還有一部分墓沒有隨葬品,而且墓主有的是捆綁埋葬的,有的身首異處,有的四肢被分解,這些墓很可能是奴隸的。

總之,從房址和墓葬來看,當時已有不同等級的劃分,隨葬品的數量懸殊,也說明當時已經進入階級社會,有可能就是奴隸制國家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武县| 当阳市| 资阳市| 镇康县| 华蓥市| 哈尔滨市| 康定县| 赫章县| 灵台县| 克什克腾旗| 永州市| 革吉县| 长白| 高雄市| 四川省| 皋兰县| 突泉县| 巴彦县| 界首市| 钦州市| 四子王旗| 岑溪市| 隆尧县| 襄汾县| 洛隆县| 哈巴河县| 博湖县| 洪泽县| 庄河市| 武清区| 子洲县| 乌兰县| 镇平县| 娄底市| 邓州市| 定陶县| 北宁市| 肥城市| 兰溪市| 乌拉特中旗| 八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