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8 王錫闡和梅文鼎

時間:1628~1721

著西方科學思想的傳入,明末清初涌現出了一批科學家,享有盛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王錫闡和梅文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們改變了明清之際盲目信仰傳教士傳入的西洋歷法的學界風氣,追求中國歷算學的獨立精神,因此被梁啟超稱為中國“科學的曙光”。

王錫闡與梅文鼎經常被后人并稱為中國天文歷算的“先驅”,大學問家阮元(1764~1849)在他主編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科學家傳記《疇人傳》中評論此二人說:“王氏精而核,梅氏博而大,各造其極,難可軒輊也。”可惜王錫闡早亡,梅文鼎又成名較晚,他們二人始終未曾謀面,這兩位在學術傳統和研究取向上有許多相似之處的科學家,卻有著完全不同的人生境遇。

潛心天文歷算的朱明遺民

王錫闡(1628~1682),字寅旭,號曉庵,蘇州吳江人。他考究中西歷法得失,首創精確計算日月食的方法,又創金星、水星凌日的計算方法,有《曉庵新法》、《五星行度解》等十余種天文學著作。

王錫闡是江南明遺民中的突出人物。明亡后,他懷念故主,先后投水、絕食以求殉國。被救后,他在自傳《天同一生傳》中,以“帝休氏”自稱,滿懷強烈的亡國之痛,傷時之情。此后,王錫闡放棄科舉求仕之路,隱居鄉間,以教書為業,致力于學術研究,懷抱著對亡明的忠誠過著窮困窘迫的生活,終身為貧病所累。他悲壯的政治選擇,決定了他身后悲涼孤寂的境遇,他的遺稿大半散佚,幸虧有少數摯友、學生的搜集整理才保存了部分著作傳世。

海棠式洗·清

筆洗是一種常見的文房用具,用于洗筆或調墨。

雖然王錫闡至死不與清朝廷合作,但是他的學說卻被清統治階層所接受。王錫闡以其深厚的歷算造詣提出了“中學西竊”之說,對梅文鼎產生了影響。梅文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西學中源”之說,成為康熙帝欽定的御制理論之一。

“歷算第一名家”梅文鼎

梅文鼎(1633~1721),宣城(今屬安徽)人,字定九,號勿庵,與王錫闡并稱為“二庵”。梅文鼎從小就喜歡觀察天象,喜好天文歷學,并接受了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梅文鼎系統地考察了古今中外的歷法,重點辨證元朝授時歷和明朝大統歷的異同,校正其中的錯誤數據,詳細解說其中的重點難點,開辟了后代學者通過大統歷來解讀授時歷的研究途徑。梅文鼎在研究傳統數學的同時,介紹西方數學,在中國科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一生著作80多種,有《梅氏歷算全書》、《古今歷法通考》等作品。

象牙管紅木斗鬃羊毫筆·清

梅文鼎與王錫闡一樣出身江南望族,但是明朝滅亡時,王錫闡已經16歲,而梅文鼎才11歲,因此,梅文鼎并沒有像王錫闡那樣濃厚的遺民氣質,也沒有王錫闡那樣刻骨銘心的亡國之痛。五年之差,使梅文鼎選擇了與王錫闡完全不同的道路。康熙年間,梅文鼎進京,受重臣李光地的邀請撰寫《歷學疑問》,使康熙帝注意到梅文鼎的才華,一介布衣終于得到了揚名天下的機會,他也被稱為“歷算第一名家”。

梅文鼎相對成名較晚,因此在王錫闡現存的文集中并沒有評價梅文鼎的文章,但是梅文鼎卻對王錫闡的學術尊崇備至,與王錫闡的幾位弟子友人有所交往,曾經受邀整理王錫闡的遺稿,雖然因為機緣不巧而沒能成行,但不管怎樣,梅文鼎在他的全部學術生涯中始終保持著對王錫闡遺帙的關注,早已把王錫闡當做學術上的良師益友。

王錫闡和梅文鼎代表了清初科技文化的繁榮,也是傳統科技思想發展的最后一個高峰。他們既借鑒、引入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又以一種獨立的科學精神,自主展開天文學和數學的研究工作,反對盲目推崇西法。可惜,從康熙末年開始,清朝統治階層對科學的態度趨向保守,西學的傳入逐漸式微以至中斷,中國科學與技術的發展遭到阻滯,使得近代化的進程推延了近300年。

開花獻桃荷花缸鐘·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宜春市| 沅陵县| 扎兰屯市| 渭源县| 白沙| 天峻县| 余干县| 鄯善县| 屯昌县| 通江县| 蓬安县| 保定市| 通州区| 大丰市| 肇源县| 鹤山市| 富源县| 龙州县| 平度市| 沙坪坝区| 剑阁县| 玉山县| 东光县| 比如县| 梅河口市| 江油市| 孝昌县| 黄冈市| 西城区| 灵山县| 汤阴县| 屏边| 翁源县| 繁峙县| 维西| 鸡泽县| 天峻县| 宜昌市| 平顺县| 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