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天下·文化中國:飛花令里讀詩詞·冬
- 琬如
- 569字
- 2020-04-13 16:44:04
清平調·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1,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2,沉香亭北倚欄桿3。
注釋
1傾國:喻美色驚人。典出漢李延年《佳人歌》:“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解釋:消散。3沉香:亭名,沉香木所筑。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作。一日,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觀牡丹花,因命李白寫新樂章,李白奉詔而作。在這首詩中,把木芍藥(牡丹)和楊貴妃交互在一起寫,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渾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澤。詩筆不僅揮灑自如,而且相互鉤帶。
此詩語語濃艷,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將花與人渾融在一起寫,讀這首詩,如覺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不待什么刻畫,而自然使人覺得這是牡丹,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別的。無怪這首詩當時就深為唐玄宗所贊賞。

詩人故事
寶應元年(762),李白去世,享年六十一歲。然而,李白的死亡原因一直頗具爭議,歷史上曾有病死、醉死和溺死三種說法。按照《舊唐書》的記載,李白晚年依附在當涂令李陽冰家中,后來唐代宗即位,準備召李白任左拾遺,而李白已經病死,這是病死說的史料依據。而《新唐書》則說李白“以飲酒過度,醉死于宣城”,這是醉死說的史料依據。元代辛文房在《唐才子傳》中則記載:“白晚節好黃老,度牛渚磯,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悅謝家青山,今墓在焉?!边@又支持了所謂的溺死說。李白的死因究竟為何,已經成了一段歷史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