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枯萎的花冠——波斯帝國衰敗

斯是人類漫漫歷史長河中第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大帝國,興衰200余年中,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但后期的波斯帝國內亂四起、民怨沸騰、宮廷紛爭、外敵入侵,頹勢已不可逆轉……

戰敗

公元前331年10月1日,大流士三世在高加米拉與亞歷山大大帝發生戰爭,戰敗,波斯帝國滅亡。

滿目瘡痍

公元前492~前449年,在廣袤無垠的亞歐疆域上,波斯帝國與希臘進行了近50年的戰爭。50年彈指一揮間,可這一戰卻是波斯帝國由盛到衰的轉折點。馬拉松之戰、溫泉關戰役、薩拉米灣海戰等將帝國的軍事力量摧毀殆盡。希臘勝利了,波斯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戰爭結束后,被帝國壓迫的境內民怨四起,反抗的浪潮此起彼伏。公元前405年,埃及王室后裔發動起義,建立了第28王朝,后來的涅普赫里特又建立了反抗波斯的美德西亞王朝。小亞細亞的許多部落也緊隨其后揭竿而起,不久,卡都西亞人也叛亂了。塞浦路斯島發動叛亂,還成為反波斯帝國的中心。地方勢力的行省總督兼任軍事首長,經常獨攬軍政大權,不服從中央調遣。

天子至尊,權欲無限,此時波斯的宮廷政變也層出不窮。權力之爭,鉤心斗角,集權的中央制也岌岌可危。公元前401年,阿塔薛西斯二世統治時,他的弟弟小居魯士于小亞細亞起兵叛亂。王位嬗遞,政權更迭,權力爭斗場上是生與死的搏斗。薛西斯二世毅然鎮壓了叛亂,保住了王位,并將陣亡的小居魯士的頭與手砍下來示眾,失敗者倒在了殷紅的血泊中。這次叛變是波斯帝國走向衰敗的征兆。宮廷政變的悲劇繼續上演著,阿塔薛西斯三世繼位后就將兄弟姐妹趕盡殺絕。公元前338年,阿塔薛西斯三世被他的手下巴戈亞斯刺死。心狠手辣的巴戈亞斯還殺死了薛西斯三世的幼子,最終將繼位的新王也送進了墳墓。此后即位的大流士三世又使這位殘酷的巴戈亞斯飲鴆而死。希波大戰后的波斯境內,呈現了衰敗的局面:勇敢無畏尚武的傳統很快喪失殆盡了,代之以軟弱與欺騙;儉樸的優良傳統銷聲匿跡了,代之以奢華的享受;對外敵同仇敵愾的士氣也消亡了,代之以內部的明爭暗斗與無情的殺戮。

最后的殘喘

大流士三世登上波斯王位時,在希臘半島又崛起了新的勁敵馬其頓。馬其頓王腓力二世統一了馬其頓,其子亞歷山大大帝更是征戰之王。馬其頓東征的風聲日益逼近,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開始了東征。當亞歷山大的軍隊來到亞洲大陸時,兩軍的遭遇戰在格拉尼庫斯河上演了。馬其頓的方陣讓波斯軍吃盡苦頭,許多波斯兵臨陣脫逃,亞歷山大初戰告捷,給波斯沉重的打擊。亞歷山大率軍繼續行進,勢如破竹,收復了許多地方,波斯軍聞風而逃。馬其頓軍節節勝利,雙方又在沿海城市伊蘇斯交戰。這一戰大流士的母親、妻子、孩子都成了亞歷山大的階下囚。亞歷山大回絕了大流士的講和。歷史上的爭霸戰爭就是這樣的血腥無情。高加米拉一戰,亞歷山大徹底打敗了波斯帝國,并一把火燒了華麗的波斯王宮,成了“亞洲之王”。大流士被部下殺死,預示著一個龐大的帝國退出了歷史舞臺。

縱觀波斯與馬其頓的較量,一方面馬其頓處于帝國的崛起階段,能征善戰,又有富有智慧才能的征服者亞歷山大的英勇指揮,另一方面波斯已近衰亡,搖搖欲墜,波斯軍盡管數量眾多,卻失去了往日的英勇,加之號令不一,最終已是風燭殘年的大帝國終于倒在了亞歷山大的鐵蹄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源县| 广东省| 灵石县| 沅江市| 石门县| 平乡县| 仪陇县| 应用必备| 措美县| 江达县| 南安市| 蛟河市| 呼和浩特市| 吉林省| 中卫市| 开原市| 若尔盖县| 衡阳市| 楚雄市| 门头沟区| 和林格尔县| 航空| 丹寨县| 沙河市| 阿瓦提县| 阳泉市| 时尚| 华蓥市| 碌曲县| 西城区| 彝良县| 西华县| 壶关县| 盘山县| 海宁市| 长泰县| 辰溪县| 遵义市| 高平市| 静安区| 绥芬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