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5428字
- 2021-06-24 18:02:03
3.3 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
一、概念題
1社會運行(浙江工商2017年研;寧夏大學2017年研;中央財大2011年研)
答:社會運行是指社會有機體自身的運動、變化和發展,表現為社會多種要素和多層次子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它們多方面功能的發揮。社會運行大體上包括兩個方面:①縱向運行,是指社會的變遷與發展。②橫向運行,是指在社會發展某一階段上,社會諸要素、社會諸系統的交互作用。
2社會唯名派(上海師大2017年研;南航2014年研)
答:社會唯名派是相對于社會唯實派的一大派別,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法國的盧梭和塔爾德、英國的洛克、美國的吉丁斯和德國的韋伯。社會唯名派認為,社會是代表具有同樣特征的許多人的名稱,是空名,而非實體,真實存在的只是個人,主張個人行為及其細節是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3社會整合(安徽師大2018年研;川大2016年研;西北師大2015年研;沈師大2014年研)
答:社會整合,又稱“社會一體化”,是指社會將無數單個的人組織起來,形成一股合力,調整種種矛盾、沖突與對立,并將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維護統一的局面。也指社會不同因素、部分結合成為一個協調統一的社會整體的過程。社會整合的常見類型包括文化整合、制度整合、規范整合與功能整合。
4社會制度(安徽師大2018年研;中山大學2013年研)
答:社會制度是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社會關系及與之相聯系的社會活動的規范體系。在社會關系中,社會制度占據最重要的地位。因為,社會制度是社會關系的綜合體系,也是社會關系的最高層次。社會制度是一種固定化的較為持久的社會關系。
二、簡答題
1簡述社會的特點。
答:社會的特點主要包括:
(1)社會是由人群組成的。人是社會系統最基本的要素,沒有人也就無社會可言。人是社會生活的開拓者,是社會活動的發起者,是社會關系的承擔者,是社會過程的推動者。這里所說的人指“人群”。
(2)社會以人與人的交往為紐帶。人與人的多方面的聯系,形成了整個社會系統。這些聯系概括起來分為橫向與縱向兩個方面:①橫向聯系,即同一時代人們之間的聯系。社會分工越發達,這種聯系的發展程度就越高。②縱向聯系,即歷史聯系,表現為人類文明前后相繼的無止境的發展過程。
(3)社會是有文化、有組織的系統。人類社會與動物結群不同,社會創造出了原來自然界中所沒有的文化與文化體系。文化形成后,又成為社會的最主要的構成要素之一,這樣社會便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而組織起來。
(4)社會是以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的。馬克思主義指出,人類社會的聯系盡管復雜,但卻是有規律可循的。由于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是社會系統的基本活動,所以人們在這一活動中所結成的生產關系是社會系統的基礎和本質。
(5)社會系統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聯系。人類具有高級神經活動,這是任何其他動物、電腦的活動所無法比擬的。在高級神經活動的基礎上,人類社會創造出了一系列的語言、文字、符號及多種非本能的通信方法。這些符號及通信方法,反過來又大大加強了人們之間精神上的互動與聯系。
(6)社會系統是一個具有主動性、創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機體。社會的主體——人,能夠主動地發現社會自身以及社會與自然之間的不平衡,并主動地進行調整使之實現平衡。不僅如此,社會還不斷創造著維持自身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在這種創造性活動中,社會自身也得到了發展,因此,社會具有自我再創造的能力。除社會以外,其他系統都只能適應自然,而社會卻具有改造自然與社會的能力。
2血緣、地緣和業緣的功能與相互關系是怎樣的?(華中農大2010年研)
相關試題:簡述地緣關系的特點與功能。(中央財大2017年研)
答:(1)血緣、地緣和業緣關系的含義
血緣關系是指以血統的或生理的聯系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關系,是一種先天聯系,是人類最早形成的社會聯系。地緣關系是指人類社會的區位結構關系或空間與地理位置關系。業緣關系指的是以人們廣泛的社會分工為基礎而形成的復雜的社會關系,是在血緣和地緣關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和業緣關系的功能
①血緣關系的功能
a.正功能。血緣關系起著聯系社會與群體,使之增強內聚力,從而形成牢固的整體的作用。這種功能在古代交往不發達的情況下尤為重要。而近代開始,這種功能的地位和作用有下降與減弱的趨勢,但家庭這一血緣關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正功能。
b.反功能。由于血緣關系是人們的一種先天的聯系,因而一個人在他剛出生時就已被置于一定的血緣聯系之中,直到死也未必能完全退出這種聯系。這樣,血緣關系實際上使人們處在一種相當被動的地位上。
②地緣關系的功能
a.正功能。地緣關系能維系社會的穩定。例如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隨著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村出現大量剩余勞動力,而城市又一時無能力容納剩余的農業人口,這時,相對穩定和封閉的地緣關系就發揮著維護社會安定的正功能。
b.反功能。地緣關系束縛人們的發展。例如在我國,長期的封建社會傳統使得地緣關系的封閉性很強,并由此形成了人們很強的地區觀念、鄉土觀念、老鄉觀念。
③業緣關系的功能
a.正功能。第一,業緣關系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工業革命以來,社會上逐漸發展出一整套極其復雜的分工體系與業緣關系,它們促進了現代經濟的發展,并成為現代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礎。第二,業緣關系反映著社會前進的步伐和整個社會的面貌。
b.反功能。業緣關系的基礎是把人局限在某一種職業上的社會分工,從而限制了人們的發展。
(3)血緣、地緣和業緣的相互關系
①在原始社會中,血緣關系是社會組織的基礎。近代以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血緣關系的地位和作用有日趨下降的趨勢,由于傳統和文化的差異,血緣關系在不同國家的地位、作用也不一致。
②我國傳統上一向重視血緣關系,目前我國的血緣關系主要是家庭。雖然血緣關系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其在社會上仍然發揮著重要功能。在我國廣大農村,家族、宗族關系仍十分濃厚。隨著人們走出家門外出務工,地緣關系也處在一個下降的趨勢。如今,社會逐漸發展分工體系,在這里業緣關系起著很強的作用。
三、論述題
1試述社會學考察社會的主要維度。(北科大2011年研)
答:社會學考察社會的主要維度包括以下幾類:
(1)宏觀社會與微觀社會的角度
①宏觀社會是指社會的整體結構,是較大范圍的社會關系。如人口結構、民族結構、階級結構、職業結構等。社會學歷來重視對宏觀社會的研究,因為它可以使人們站在較高的位置上看到社會的整個面貌,考察大規模的社會總體現象,而不被繁雜的個別現象所蒙蔽。
②微觀社會是指社會的個體結構,即表現日常生活中人際互動的模式。如民族的或階級的個別成員之間的互動、職業群體的人員(每一個個人)構成等等。社會學對微觀社會的考察著重于社會中個人之間的差異與特性,即每個個別人的態度、行為等都受到個人的心理支配,因而有著區別于他人的個別原因。
(2)個人關系、群體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角度
從社會關系的水平和層次上看,社會系統可以區分為個人關系、群體關系和社會制度三個層次。
①個人關系是指日常發生的人與人之間的直接聯系或互動,是一種較低層次的社會關系,這種關系常常是非正式的,沒有什么固定的要求,更沒有通過法律、法規、規則、規章等形式固定下來,因而它常常是不穩定的、變動不居的。
②群體關系是指在社會的群體或組織的層次上所發生的社會關系。它是社會關系的中間層次。與個人關系相比,群體關系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持久性,受到社會群體的規則、規范的約束。例如,一個社會團體內部的小組與小組、成員與成員之間的關系受到這一團體的規則、規章的約束。
③社會制度是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社會關系及與之相聯系的社會活動的規范體系。社會制度是社會關系的綜合體系,也是社會關系的最高層次。社會制度是一種固定化的較為持久的社會關系。
(3)血緣、地緣和業緣的角度
社會學通常從聯系人際關系的紐帶上,將社會關系區分為三個方面: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和業緣關系。
①血緣關系是指以血統的或生理的聯系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關系,是一種先天聯系,是人類最早形成的社會聯系。血緣關系有利于增強群體凝聚力,但對于個人的影響是終身性的。在原始社會中,血緣關系是社會組織的基礎,其地位相當重要。近代以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血緣關系的地位和作用下降與減弱。
②地緣關系是指人類社會的區位結構關系或空間與地理位置關系。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對地緣關系的劃分有所不同。地緣分為開放性地緣與封閉性地緣。
③業緣關系是指以人們廣泛的社會分工為基礎而形成的復雜的社會關系。與血緣關系和地緣關系不同,業緣關系不是人類社會與生俱來的,而是在血緣和地緣關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業緣關系對社會發展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們的發展,在一定歷史階段上起著維護剝削制度的作用。業緣關系的基礎是把人局限在某一種職業上的社會分工,限制了人們的發展,在一定歷史階段上起著維護剝削制度的作用。
2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請從社會良性運行的角度談談你的理解。(廣西民大2018年研)
答:(1)社會的良性運行
社會的運行和發展大體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社會運行的良性運行、中性運行和惡性運行,與之對應的是社會發展的協調發展、模糊發展和畸形發展。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是指特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四大系統之間以及各系統內不同部分、不同層次之間的相互促進,而社會障礙、失調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圍之內。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互適應的體現,是社會運行和發展的理想模式。
(2)從社會良性運行的角度對新時代主要矛盾的理解
社會主義社會從根本上、總體上是能夠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不僅宏觀上如此,而且微觀上也如此。因為社會主義經濟是以生產資料的公有制為基礎的,它與生產的社會化是一致的。但社會主義社會能夠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還只是一種可能性,而不是現實性。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經驗和教訓從正反兩個方面告訴我們:如果搞得不好,社會主義社會也會經常處于中性運行和模糊發展之中;如果再不注意,還會陷入惡性運行和畸形發展,甚至達到崩潰的邊緣。
①就全社會范圍看,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子系統的改革應當保持同步關系,某一子系統的改革過分超前或過分滯后都會對改革產生不利影響?,F在,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社會結構落后于經濟結構很多年,從而產生了種種社會問題,引發了多種多樣的社會矛盾,把中國社會推入了社會矛盾的多發期。在現實生活中,可以處處感受到非經濟的社會因素對經濟改革和經濟因素的制約,這里存在著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問題。
②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是社會學的基本問題。實際的社會生活歸根到底是每個社會成員如何從社會獲得資源和機會的問題;或者反過來說,是社會如何將社會資源和機會分配給每個社會成員的問題。一個社會要正常運行,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個人自由與社會秩序、個性發展與社會需求,必須保持適度平衡。過分強調個人,或者過分強調社會,不是引起社會無序,便是造成社會缺乏生機,引發種種社會問題與不協調。個人與社會關系的問題處理得正確,社會的動力機制、整合機制、激勵機制、控制機制、保障機制才能良性運轉,個人才能對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個人也才能真正獲得幸福。
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因此,要想保證社會良性運行,就必須充分重視這一矛盾。在全社會范圍來看,要保障經濟發展和人民社會生活的子系統之間的同步;從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看,應該保證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與社會的發展保持在適度的平衡階段,否則就會妨礙社會的良性運行。
3試述迪爾凱姆關于社會整合的論述。(南航2018年研)
答:在一般情況下,人們通常用社會整合這一術語來概括關于如何增強社會聯系、緩解社會沖突的問題。迪爾凱姆與眾不同,他在討論這方面問題時提出社會團結。這不僅僅是名詞術語的選用,同時也反映了迪爾凱姆(即涂爾干)社會學理論基本觀點、方法原則和價值追求的獨到之處。
(1)社會團結的含義
社會團結的基本含義是指人與人、人與群體以及群體與群體之間的聯結關系,這種聯結關系既可以建立在共有情感體驗、共有道德情操和共同理想信念之上,也可以建立在因為生活需求、功能依賴而形成的相互依存關系之上。迪爾凱姆認為,這種以情感、道德、信念和需求與依賴為基礎的社會聯結關系,比斯賓塞和盧梭等人闡述的契約關系更為基本,并且自在的感性層面的社會團結是自覺的理性層面的契約關系的基礎。
(2)社會團結的形式
①機械團結,以社會成員共有的宗教取向作為社會整合或群體聯系的紐帶,它的根本特征是社會成員在情感、意愿和信仰上的高度同質性,它存在于分工不夠發達的傳統社會,實質是農業社會的產物。
②有機團結,是在現代工業社會中形成的社會團結,它以社會高度分化、社會成員充分分工為基礎。在有機團結中,維系社會成員的紐帶是由社會分工和社會專業化造成的他們不可超越的相互依賴關系,這種關系表現在經濟、政治和文化各個方面,以物質利益為根本內容的經濟關系是最基本的方面。
(3)用社會團結理論分析自殺現象
迪爾凱姆還運用社會團結理論分析了自殺現象,在他看來,利他型自殺是社會整合力度過強的結果,而利己型自殺則是社會整合力度趨弱的結果,并且利己型自殺的頻率與社會整合力度衰弱成正比關系。無論利他型自殺還是利己型自殺,都是社會整合不適度、社會團結關系不正常的表現。
- 吳大正《信號與線性系統分析》(第4版)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下冊)
- 蘭州大學經濟學院西方經濟學(經濟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14年經濟師《郵電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初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
- 李永健《新聞與大眾傳媒通論》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20年考研政治紅寶書專家解析及復習思路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434國際商務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20年英語專業考研基礎英語改錯高分特訓500句+100篇
- 張成?!豆补芾韺W》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修訂版)
- 蔡繼明《微觀經濟學(第2版)》課后習題詳解
- 朱智賢《兒童心理學》配套題庫【名??佳姓骖}+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陳力《醫學心理學》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農學門類聯考動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考點歸納與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徐景霖《國際貿易實務》(第9版)課后習題詳解
- 羅賓斯《組織行為學》(第14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7小時高清視頻】
- 陸曄《當代廣播電視概論》(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