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4077字
- 2021-06-24 18:02:03
3.2 課后習題詳解
1簡析“社會”和“社會系統”的概念。
答:(1)社會與社會系統的聯系
社會是人類生活的共同體。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在本質上是生產關系的總和,是以共同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而相互聯系的人們的有機總體,在這個意義上,社會也稱作“社會系統”。
(2)社會與社會系統的區別
社會是最為本源的概念,它等同于“人類社會”,更側重于人群的聚集、社會關系的總和;而社會系統更側重于社會是一個體系,強調社會的“有機體”特點,強調它是一個有機整體。
(3)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基本觀點
社會的本質既不能在整體之中,也不能在個人之中,而只能在人與人的關系、個人與整體的關系中去尋找。在這個問題上,馬克思主義揭示了社會的本質。
①社會不是單個個人的堆積或簡單相加,而是人們的聯系或關系,是人們相互交往的產物,是全部社會關系的總和。社會是一種關系。
②在全部社會關系中,生產關系是最為根本的關系。人們之間的最基本的、決定其他一切的關系是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是社會的基礎和本質,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物質關系。
③社會是一個“有機整體”,構成這個有機整體的不同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
④社會系統運行的基本規律表現為,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是社會系統運行的本質,正是在這種運行中,產生了社會系統和社會經濟形態演進的不同時代。
2怎樣理解社會的特點?
答:社會的特點主要包括:
(1)社會是由人群組成的。人是社會系統最基本的要素,沒有人也就無社會可言。人是社會生活的開拓者,是社會活動的發起者,是社會關系的承擔者,是社會過程的推動者。這里所說的人指“人群”。
(2)社會以人與人的交往為紐帶。人與人的多方面的聯系,形成了整個社會系統。這些聯系概括起來分為橫向與縱向兩個方面:①橫向聯系,即同一時代人們之間的聯系。社會分工越發達,這種聯系的發展程度就越高。②縱向聯系,即歷史聯系,表現為人類文明前后相繼的無止境的發展過程。
(3)社會是有文化、有組織的系統。人類社會與動物結群不同,社會創造出了原來自然界中所沒有的文化與文化體系。文化形成后,又成為社會的最主要的構成要素之一,這樣社會便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而組織起來。
(4)社會是以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的。馬克思主義指出,人類社會的聯系盡管復雜,但卻是有規律可循的。由于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是社會系統的基本活動,所以人們在這一活動中所結成的生產關系是社會系統的基礎和本質。
(5)社會系統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聯系。人類具有高級神經活動,這是任何其他動物、電腦的活動所無法比擬的。在高級神經活動的基礎上,人類社會創造出了一系列的語言、文字、符號及多種非本能的通信方法。這些符號及通信方法,反過來又大大加強了人們之間精神上的互動與聯系。
(6)社會系統是一個具有主動性、創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機體。社會的主體——人,能夠主動地發現社會自身以及社會與自然之間的不平衡,并主動地進行調整使之實現平衡。不僅如此,社會還不斷創造著維持自身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在這種創造性活動中,社會自身也得到了發展,因此,社會具有自我再創造的能力。除社會以外,其他系統都只能適應自然,而社會卻具有改造自然與社會的能力。
3怎樣理解社會的功能?
答:人類社會一經形成就要發揮作用,這種作用被稱為社會功能。社會功能主要包括:
(1)整合的功能
整合又稱社會整合,指社會將無數單個的人組織起來,形成一股合力,調整種種矛盾、沖突與對立,并將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維護統一的局面。當前,我國處于急劇的變遷時期,社會群體、社會關系、社會觀念等方面的矛盾、沖突均較為突出。我國發揮社會整合功能的措施主要包括:
①文化方面,要注意解決原來的傳統的文化模式與新興的或外來的文化模式的整合問題。
②社會規范方面,既要注意解決“社會失范”問題,又要注意解決多種規范相互沖突的問題。
③觀念方面,要注意解決多元價值觀的社會整合問題。
④功能方面,要注意解決改革過程中社會諸種功能不相配合的問題。
(2)交流的功能
社會創造了語言、文字、符號等人類交往的工具,為人類的交往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場所,為人類合理地、得體地互動提供規范。
(3)導向的功能
社會有一整套行為規范,用以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規定和指導人們的思想、行為的方向。導向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
(4)繼承和發展的功能
人的生命短暫,人類一代代頻繁更替,而社會則是長存的。人類創造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通過社會而得以繼承和發展。
4什么是社會運行?
答:社會運行是指社會有機體自身的運動、變化和發展,表現為社會多種要素和多層次子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它們多方面功能的發揮。社會運行大體上包括兩個方面:
(1)縱向運行,是指社會的變遷與發展。縱向運行表現出的基本關系包括:
①繼承的關系,即后來的社會接受了過去社會所留下的遺產。
②變異的關系。社會縱向運行雖然繼承了過去的東西,但不是一成不變地照搬,而是隨時修改著、變化著的。
③中斷的關系。在社會的縱向運行中,有很多東西為歷史發展所拋棄。
(2)橫向運行,是指在社會發展某一階段上,社會諸要素、社會諸系統的交互作用。橫向運行所表現出的基本關系包括:
①交叉與滲透的關系。社會是一個整體,社會各要素、各系統的區分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②制約的關系,即社會某些要素、子系統的功能的發揮會限制和約束另一些要素與子系統的發展。
③促進關系。與制約關系正相反,它指一個系統功能的發揮對另一個系統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④轉化的關系,即一種要素轉變為另一種要素、一個系統的問題轉變為另一個系統的問題。
5怎樣對于社會運行的狀態做出評價?
答:對社會運行的狀態做出評價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綜合性原則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衡量社會運行與發展不能只從某一個方面或某幾個片面的角度出發,而必須用一種全面的、綜合性的標準來評價,這個標準應包括社會的各個基本方面。綜合性原則的運用有兩條基本途徑:
①理論綜合研究。其一般過程是:a.通過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占有大量實際材料;b.通過分析材料說明其內在的聯系;c.從中找出最重要的聯系,最后得出科學的結論。
②利用數學、統計學等模型的綜合研究。這類模型的基本出發點是,社會現象雖復雜,但總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加以計量。計量化的社會現象具有準確、嚴格、客觀性強和容易比較的特點。
(2)協調性原則
社會運行的協調性即社會多種要素、社會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配合狀況,包括結構性協調、功能性協調和結構與功能之間的協調三個方面。
①結構性協調是指社會要素的聯系具有較高的有序性、合理的比例與排列和嚴密的組織性。
②功能性協調是指社會系統在活動和作用上相互配合與相互促進。功能上的協調有兩種情況:
a.在結構協調基礎上的功能協調,這時,功能上的協調有牢固、可靠的基礎,是一種比較穩定和持久的協調。
b.結構不協調,但由于人們主觀上的努力,在結構發揮的作用上做了盡可能的調整,功能上也可能實現暫時的協調。
③結構與功能之間的協調是指結構的協調與功能的協調是互相配合、互相促進的。
(3)滿足需要原則
“需要”是個人、社會集團和整個社會對于維持和發展其自身活動的條件的各種要求的總和。滿足需要的程度是指個人、社會集團與社會實現其生存和發展的條件所達到的水平或狀態,是一個具有一定確定性的、可以量度的范疇。將滿足需要的程度作為衡量社會運行狀態的根本原則的原因在于:
①人是社會的主體,人是社會活動的承擔者和社會運行的推動者。
②客觀事物本身如果不與人類相聯系,就無所謂好壞。衡量社會運行狀態必須與作為主體的人的要求相聯系。
③滿足需要的程度是前面兩個原則的落腳點:a.綜合性原則追求的是社會各個系統的最佳狀態;b.協調性原則尋求系統之間的協調。
6我國改革與發展的新時期,在血緣、地緣與業緣關系上面臨哪些新問題?
答:社會學根據聯系人際關系的紐帶,將社會關系分為三個方面: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和業緣關系。在我國改革與發展的新時期,這三類關系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
(1)血緣關系層面
血緣關系是指以血統的或生理的聯系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關系,是一種先天聯系,是人類最早形成的社會聯系。血緣關系具有正功能和反功能,正功能表現在血緣關系聯系社會與群體,使之增強內聚力,反功能表現在其對個人的影響是終身性的。近年來,媒體上關于“富二代”“官二代”的討論,都是血緣關系在改革開放以后的新局面下提出的新問題,對此應認真對待和研究。
(2)地緣關系層面
地緣關系是指人類社會的區位結構關系或空間與地理位置關系。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對地緣關系的劃分有所不同。地緣分為開放型地緣與封閉型地緣。目前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比較突出,每年外出打工的“農民工”總數超過2.8億,如此大規模的人口在地域之間的遷移,造成了世界罕見的“春運”難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通過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來實現,而在處理城鎮化的地緣關系問題上,一個核心環節就是我國特有的“戶籍制度”,戶籍制度一方面體現了我國地緣關系的相對穩定性,但另一方面,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約了人口的流動、約束了機會的均等。為了實現現代化、城鎮化,要根據社會發展的要求,逐步改革我國的戶籍制度,最終實現中國公民在地域關系上的機會均等。
(3)業緣關系層面
業緣關系指的是以人們廣泛的社會分工為基礎而形成的復雜的社會關系,是在血緣和地緣關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業緣關系的基礎是把人局限在某一種職業上的社會分工,其限制了人們的發展,在一定歷史階段上起著維護剝削制度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就業體制多元化,包括私營企業、個體經營、外商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資企業、港澳臺商人投資企業等。實際運作中的體制比這些還要復雜得多,比如承包的、轉包的、出租的、租柜臺的、包工隊式的、掛靠式的、交管理費式的等等。這些新的體制以及新型就業關系,都是在比較短的時期內發生的,很多方面的規章規則還不完善,還有不少體制上的漏洞。所以,當前我們面臨著勞動糾紛、勞資糾紛頻發的局面。近些年,上訪上告、信訪告狀等現象,大多屬于業緣關系方面的問題。
- 張正釗《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6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薩爾瓦多《國際經濟學》(第11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云南大學世界史基礎歷年考研真題(回憶版)匯編
- 北京科技大學東凌經濟管理學院824管理學與經濟學基礎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病理學考點歸納與歷年真題詳解
- 2018歷年考研英語真題名家詳解
- 2015年全國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指南
- 2014年國際商務師《國際商務理論與實務》過關必做習題集(含歷年真題)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910法學綜合二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張志偉《西方哲學史》(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傅獻彩《物理化學》(第5版)(下冊)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黃達《金融學》(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張玉敏《民法》(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20年國際貿易考研真題(含復試)與典型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