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18年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811行政管理學考研真題(含部分答案)

科目代碼:811

科目名稱:行政管理學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15分)

1社會性效率

2決策民主化

3行政監察

二、簡答題(每題10分,共60分)

1簡述馬克斯·韋伯理性官僚制的基本特征。

2如何認識績效控制活動的分類?

3績效控制過程的主要環節是什么?

420世紀以來,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公務員制度的新特點。

5人事行政的構成要素。

6羅森布魯姆是如何理解公共行政的特質的?

三、論述題(每題25分,共75分)

1從公共財政的功能角度分析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現。

2結合行政改革的相關理論,分析我國行政改革的發展趨勢。

3行政授權是行政權力分配的基本形式,請從行政權力層次性的角度談行政授權的必要性。

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15分)

1社會性效率

答:效率是指產出的能量或功與投入和消耗的能量的比值或比率。后來這一概念被引入到社會活動中,泛指社會活動所取得的結果和所消耗的勞動量的比率,用以考察社會活動的有效程度。社會性效率是相對于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產出的機械性效率觀而提出來。社會性效率更關注公共利益、個人價值、和平等自由價值,亦即政府行政在考慮技術、成本、投入、產出、是否經濟等傳統效率因素的同時更應致力于社會公平。社會性效率在新公共行政中主要強調兩層含義:行政價值以公平、正義為主;行政組織、過程也應體現民主。

2決策民主化

答:行政決策民主化是現代行政決策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它既是保證決策正確性的重要前提,又是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行政決策的民主化,關鍵在于擴大行政決策過程中的公民參與,提高行政決策的透明度,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和群眾路線,是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中國特色的決策理論和方法。決策民主化的途徑包括:民主機制引入決策系統,營造良好的決策氛圍。重視發揮參謀人員和專家學者在決策中的作用,保持參謀機構的相對獨立性。在咨詢機構內形成民主氣氛,鼓勵不同觀點的自由討論。提高透明度,實現決策目標的民主化。

3行政監察

答:行政監察是指行政機關內部設立的專門監察機構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活動實施的一種內部監督。它是行政監督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形式,在確保政令通暢、維護行政紀律、推動廉政建設、促進行政管理等方面發揮著基礎性作用。《監察法》規定國家行政監察機關具有監察權、調查權、監察建議權、做出監察決定、行政處分權。行政監察的主要內容包括:行政監察主體是行政系統中專司行政監察職能的機構。這一機構所實施的行政監察活動屬于行政機關的專門內部監督。行政監察對象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以及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行政監察的客體是國家機關任命的公務員的行為和行政機關的綜合行政行為。行政監察是行政監察機關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以及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實施監督、檢查、懲戒活動的總稱。行政監察的目的是保證國家及其公務員廉潔高效地履行職責,依法行政。

二、簡答題(每題10分,共60分)

1簡述馬克斯·韋伯理性官僚制的基本特征。

答:官僚制是指一種以分部—分層、集權—統一、指揮—服從等為特征的組織形態,亦即現代社會實施合法統治的行政組織。它是一種高度理性化的組織機構的“理想類型”。韋伯認為,作為一種理想的行政組織形式,“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合理的分工。明確劃分每一個組織成員的職責權限并以法規的形式嚴格固定這種分工。工作的專業化便是這種高度明確分工的結果。韋伯認為,組織根據分工的要求規定每一職位均有特定的權責范圍,這樣不僅有利于組織成員通過訓練掌握專門的技能,更有利于提高組織的工作效率。

(2)層級節制的權力體系。官僚制組織是一個等級實體,具有等級與權力一致的特征,在這樣的一個等級實體中,將各種公職或職位按權力等級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指揮統一的指揮鏈條,沿著自上而下的等級制,由最高層級的組織指揮控制下一層級的組織直至最基層的組織,于是便形成了官僚制組織中層級節制的權力體系。它有助于克服組織管理中的混亂現象,提高組織的工作效率。

(3)官僚制組織通常要制定一整套規則和程序來規范組織及其成員的管理行為,以保證整個組織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明確性。這些規則和程序是根據合理合法的原則制定的,它們具有穩定性,可以保證官僚制組織的合理性、合法性、穩定性和連續性。

(4)形式正規的決策文書。在實行官僚制的組織中,一切重要的決定和命令都應當形成正式文件下達,并且要記錄在案,用畢歸檔,為此,官僚制組織要設立一個妥善保管一切記錄和文件的“檔案館”。韋伯認為,以文件的形式下達決定和命令,有利于下級組織及其成員明確所下達的任務、規范要求和應履行的權責;而就上級來說,也便于加強必要的控制,有利于組織有效地實現其目標。

(5)組織管理的非人格化。組織中管理工作以法律、法規、條例和正式文件等來規范組織成員的行為,處理公務時只考慮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不受個人感情的影響,且毫無例外地適用于各種情況。

(6)適應工作需要的專業培訓機制。官僚制是建立在高度分工和專業化基礎之上的,為了有效地處理紛繁復雜的事務和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各個部門均有一套穩定且詳細的技術規范要求,因此,組織在各個領域都必須配備專家和技術人員,以適應工作的需要。

(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韋伯認為,官僚制組織的人事行政具有以下特點:人員任用應按工作性質以及人員本身所具備的資格條件;根據職位等級系統對人員職位給予合理的安排;職務是通過自由契約關系來承擔的,除非犯有重大過失并依照法定規則加以免職,否則組織不能隨便結束契約關系,相反,本人則有權自由脫離組織;每一個職務都有一個明確規定的法律意義上的權責范圍和應具備的學識、能力和經驗;組織應當具有明確固定的貨幣工資制度;人員的獎懲應根據其工作的優劣來確定;人員晉升的根據應該是其工作成績的大小和資歷的深淺;職位不得私自轉讓或指定他人非法繼承;行政人員不擁有任何獲取其職位的手段并且不能濫用其職位;行政人員在行使職務時受到嚴格而系統的紀律約束和控制。

2如何認識績效控制活動的分類?

答:非常抱歉,本題沒有提供答案。

3績效控制過程的主要環節是什么?

答:非常抱歉,本題沒有提供答案。

420世紀以來,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公務員制度的新特點。

答: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公務員制度主要有以下新的特點:

(1)嚴格區分政務官與事務官

政務官通過選舉產生,承擔政治責任,隨著政黨選舉的勝負而進退。事務官則通過公開考試、擇優錄用產生,實行職務常任不隨政黨進退,無過失不受免職處分。職務常任制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使公務員認真鉆研業務、提高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缺點是部分公務員不思進取,辦事拖拉推諉,形成官僚主義作風;憑借專業技術架空政務官擁攬實權等。

(2)強調政治中立

政治中立是指事務類公務員不參與黨派斗爭和黨派競選,不以黨派偏見影響決策。堅持政治中立有利于公務員以公正態度處理公共事務,保證政府工作的正常秩序。

真正的政治中立在現實中難以做到,因為公務員生活在黨派或集團政治的社會環境中,讓他們完全擺脫其影響是不可能的。由于事務官會在一定程度上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如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提出政策建議、參與政策擬定和討論,他們也可能會從自身或某些集團的利益角度去理解公共政策。在執行公共政策過程中這一問題也同樣存在。公務員對一些公共政策的執行或消極怠工,或積極擁護,完全不偏不倚的超然立場是不存在的。

(3)公開考試,擇優錄用

事務類公務員通過社會公開招考形式,按考試成績由高到低的順序排列,擇優錄用,排除“政黨分肥”傾向作為錄用依據的弊端,保證錄用的公平公正。這一原則在西方國家通過法律形式固定下來成為制度化安排,是人事管理制度的一大進步。

以考試形式評價有時存在弊端,例如,易于測定應試人員的文化知識水平,而對應試者的能力較難測定。西方國家不斷改進測評方法,如運用心理測試、聘請心理學家擔任面試考官,引進演講答辯、無領導小組討論、情境測試等,以彌補考試方法的不足。

(4)實行功績制原則

以公務員工作能力和實績作為公務員工資、待遇和級別升遷的依據,對提高公務員素質和工作積極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有積極作用。

(5)強調職業道德,重視公務員隊伍的廉潔

不少國家從法律上對公務員的工作紀律和職業道德做出明確和具體規定,以保證公務員隊伍良好的職業操守。

5人事行政的構成要素。

答:非常抱歉,本題沒有提供答案。

6羅森布魯姆是如何理解公共行政的特質的?

答:羅森布魯姆十分強調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對于公共行政的特質,他主要是通過與私營部門的行政進行比較來加以揭示的。他認為,相對于私營部門的行政而言,公共行政在以下諸方面均有其自身的特性:

(1)公共行政是以憲法為基礎的。羅森布魯姆認為,由于美國的憲法采取的是分權與制衡的原則,憲法對權力進行分立并且對行政權進行控制,公共行政常常要受到行政、立法和司法這三種力量的主導。通常,人們會習慣地認為公共行政權是由行政當局的總統或州長等行政首長所掌握,其實,立法部門對行政運作所擁有的憲法權力更大,例如,國會就依法擁有政府機關和部門的創制權,它可以從人員和預算上限制政府機構的規模,可以確定其人事的程序等方面對行政程序進行管制。同時,法院對公共行政也具有很大的控制權,例如,法院可以對政府組織的權利和義務、受公共行政管理者行為影響的全體和個人的權利和義務等進行界定。

(2)公共行政必須服務于公共利益。羅森布魯姆認為,與私營部門的管理不同,政府有義務增進社會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無疑應當成為公共行政管理者的職責所在和行動指南,公共行政面臨的核心問題就在于確保公共行政管理者能夠代表并回應民眾利益,否則,民主制度便可能無以為繼。在當代公共行政實踐中,一旦出現有害于公共利益的行為,社會就會要求政府對此做出反應。

(3)公共行政較少受制于市場力量。相對于企業而言,政府運作較少受市場因素的干擾。公共部門的各項運作及其所提供的服務或產品并不需要面對自由競爭的市場,在大部分情況下,公共部門各項業務運作的價格標簽均是經由預算程序而非買賣雙方在市場上的交易所決定的。

(4)公共行政基于公眾的信任來代表主權運作。作為人民主權的代表者,公共行政管理者的地位不同于一般企業的管理者或經營代表,公共行政管理者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并根據社會整體的需要進行資源、價值觀以及地位的分配。他們是主權的代理人,這意味著公共行政管理者的各種行動均具有法律效力并以政府的強制力為后盾。

三、論述題(每題25分,共75分)

1從公共財政的功能角度分析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現。

答:非常抱歉,本題沒有提供答案。

2結合行政改革的相關理論,分析我國行政改革的發展趨勢。

答:我國行政改革的發展趨勢包括:

(1)繼續簡政放權,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社分開,切實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更大程度和更廣范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深入推進政社分開、政事分開,從體制、法制、政策、能力、人才和信息化方面全面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按照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確、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發展目標,形成基本服務優先、供給水平適度、布局結構合理、服務公平公正的中國特色公益服務體系的目標,遵循“分類指導、分業推進、分級組織、分步實施”的方針,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法人治理結構,構建公益服務新格局。

(2)統籌考慮機構設置,科學配置行政部門內設機構權力、明確職責

以大部制改革為例,多個職能相近的部門合并后,機構整合往往局限于辦公室、財務、人事、法制等綜合部門,出現從“局與局之間推諉”轉變為同一部門內“處與處之間扯皮”現象,具體業務職能部門較少得到調整。今后行政改革將向精細化、縱深化方向發展,深入政府部門內部,優化內設機構設置,真正打通職能交叉、重疊乃至矛盾之處,切實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3)打破職責同構,充分發揮地方積極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賦予省級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權。在省市縣對職能相近的黨政機關探索合并設立或合署辦公”。按照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政府職能轉變的新要求,認真解決我國當前行政層級和行政區劃方面存在的問題。

因地制宜。我國幅員遼闊,區域間存在著較大差異,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必須賦予地方更多的自主權,在保障中央統一領導的前提下,以各地方本地化特征為基礎構建科學高效的地方行政組織架構。

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按照有利于促進科學發展、優化配置資源、提高社會管理水平和更好提供公共服務的原則,合理調整行政區劃,簡化行政管理層級,適時適度調整行政區規模和管理幅度。

深化鄉鎮行政體制改革,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基層行政體制和運行機制。對于經濟總量較大、吸納人口較多的縣城和小城鎮,賦予其與經濟總量和管理人口規模相適應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

(4)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創新服務和管理模式,優化管理流程。

著力建設法治政府。進一步加強行政立法、執法和監督工作,加強行政程序和行政監督制度建設,規范政府行為,推進政府建設和行政工作法治化、制度化。

推進政務公開。完善政務公開制度,擴大政務公開范圍,保障公眾對公共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提高科學決策水平。健全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機制,合理界定決策權限,規范決策行為。

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推進公共管理和服務的信息化、現代化。

推進政府績效管理。完善行政績效評估標準、指標體系和評估機制、評估方法,有效引導和督促各級政府和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3行政授權是行政權力分配的基本形式,請從行政權力層次性的角度談行政授權的必要性。

答:非常抱歉,本題沒有提供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和县| 西畴县| 襄樊市| 江孜县| 灵寿县| 衡南县| 喜德县| 蒲城县| 环江| 托克托县| 泸溪县| 察雅县| 夹江县| 天等县| 木里| 鄂托克前旗| 清丰县| 郁南县| 南皮县| 扶余县| 博白县| 司法| 陇西县| 哈尔滨市| 临潭县| 台南县| 湟源县| 五指山市| 稻城县| 荔浦县| 常德市| 黑河市| 隆昌县| 南木林县| 巍山| 保德县| 嵩明县| 志丹县| 新郑市| 望江县| 新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