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十一章 中國社會主義法律實施

一、不定項選擇題(下列四個備選項中有一個以上選項是正確的)

1與司法活動相比,行政執法更強調(  )。[2010年真題]

A.合法性

B.合理性

C.主動性

D.效率性

【答案】CD

【解析】司法活動(法律適用)和行政執法(法律執行)均是法律實施的基本形式。司法活動具有專屬性、程序性、被動性、中立性和權威性;而行政執法具有主體有限性、主動性、內容廣泛性、單方意志性和效率性。無論是司法活動,還是行政執法活動,都應當以合法性作為前提,遵守法律的實體性和程序性規定。

2行政執法活動的特點主要表現為(  )。[2016年真題]

A.單方意志性

B.程序的效率性

C.主體有限

D.主動性

【答案】ABCD

【解析】法律執行,即執法,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的法律執行(執法),僅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職人員依法行使管理職權、履行職責、執行法律的活動,即行政執法活動。法律執行是法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執行有以下幾個特點:主體的有限性主動性內容的廣泛性;單方意志性程序的效率性

二、名詞解釋

1法律實施[2011年真題]

答:法律實施,又稱法的實施,是指法律規范的要求通過法律執行法律適用法律遵守等形式在社會生活中得以貫徹和實行的活動。在法律調整系統中,法律制定是法律調整的起點和基礎,而法律實施則是使所制定的抽象法律規范具體化,將法律要求的可能性變為現實性的過程。法律實施的形式有:以法律作用于社會關系的具體化程度為標準,可以將法律實施分為通過具體法律關系的法律實施和不通過具體法律關系的法律實施;以法律的調整方式為標準,可以將法律實施分為權利的享用、積極義務的履行和禁令的遵守;以法律規范是否需要國家機關的干預才能實施和實現為標準,可以將法律實施分為法律遵守和法律適用;以實施法律的主體和實施法律的方式為標準,可以將法律實施分為法律遵守、法律執行和法律適用三種形式。

2法律遵守

答:法律遵守即守法,是指公民、法人、社會組織、武裝力量和國家機關以法律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依照法律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承擔責任的活動。以實施法律的主體和實施法律的方式為標準,將法律實施分為法律遵守、法律執行和法律適用三種形式。

3法律執行

答:法律執行,即執法,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法律執行,是指所有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實施法律的活動。例如,社會主義法制基本要求中的“執法必嚴”就是廣義的執法。狹義的法律執行(執法),僅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職人員依法行使管理職權、履行職責、執行法律的活動。

4法律適用

答:法律適用即法的適用,一般在狹義上使用這個概念,專指國家司法機關根據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應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由于這種活動是以國家名義來行使司法權,因此又稱司法。法律適用的特點包括專屬性、程序性、被動性、中立性以及權威性。

5司法平等原則

答:司法平等原則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在司法活動中的具體體現。它是指各級國家司法機關及司法人員在處理案件、行使司法權時,對于任何公民,無論其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有何差別,也無論其出身、政治歷史、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有何不同,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有任何的特殊和差別。

6司法責任原則

答:司法責任原則,是指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在行使司法權過程中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嚴重后果而應承擔責任的一種制度。司法責任原則是根據權力與責任相統一的法制原則而提出的一個權力約束機制。按照權力與責任相統一的原則,一方面對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行使國家司法權給予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對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的違法和犯罪行為給予嚴懲。

7效率原則

答:效率原則是指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行政機關在對社會實行組織和管理過程中,以盡可能低的成本取得盡可能大的效益,從而獲取最大的執法效益。與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相比,行政機關更強調效率,執法主體要從保護公民權利和維護國家利益出發,對行政相對人的各項請求及時做出反應,對各種行政事務及時做出反應。

8法律實施監督

答:法律實施監督,是指有關主體對法律實施活動的監督,通常簡稱“法律監督”。法學界對法律監督具有以下幾種理解:廣義的法律監督,泛指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組織、公民對各種法律活動的合法性所進行的檢查、指導、監察和督促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法律制度。一般意義的法律監督,指有關國家機關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對法的創制和實施的合法性所進行的檢查、指導、監察和督促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法律制度。狹義的法律監督,是指專門的法律監督機關——檢察機關對偵查、審判、執行等活動的監督。

9法律監督的獨立原則

答:法律監督的主體具有相對獨立性,是法律監督活動能夠正常實施并達到目的的基本條件,也是法律監督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具體來講,有三個方面:法律監督機構依法設置,任何機關和個人不得違法決定其存廢;法律監督人員依法任命,任何機關和個人都不能隨便剝奪其監督權;法律監督活動依法進行,不受其他任何機關、組織和個人的非法干涉。

三、簡答題

1簡述守法的主要原因。

答:守法,是指公民、法人、社會組織、武裝力量和國家機關以法律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依照法律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承擔責任的活動。守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原因:

(1)從合法性出發守法。這種觀點與法律信仰有關,守法的原因來源于法律的合法性,即對法律權威的尊重與信任。

(2)從道德出發遵守法律。法律來源于道德,法律之所以對人們的行為作出這樣或那樣的規定都是建立在道德共識的基礎上。遵守法律對大多數人來講是和他們的內在道德信念一致的。

(3)從輿論壓力出發遵守法律。人是社會動物,都在一定的群體中生活,要顧及在社會中的地位和體面,做了違法的事情可能使違法者在社會、在自己密切接觸的群體中喪失體面和威信。因此,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心理環境,對于這些出于輿論壓力而守法的人具有重要作用。

(4)從法律的威懾作用或從利益出發而守法。人們是否守法取決于利益的計算,如果違法比守法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利益,他寧愿選擇違法;反之,則守法。對于立法者來說,就必須保證對違法行為有必要的威懾度,不能因違法而獲利;對于執法者來說,也必須有足夠的預防和懲戒機制,使任何違法行為都逃不脫應有的懲罰。

2比較法律執行和法律適用的區別。

答:法律執行,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職人員依法行使管理職權、履行職責、執行法律的活動。法律適用又稱司法,專指國家司法機關根據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應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兩者的區別主要有:

(1)特點不同

法律執行的主體包括行政機關或行使行政職權的其他組織及其公職人員;法律適用的權力只能由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司法人員行使。

法律執行主體依據法律規定的職權積極主動地履行職責;司法權的行使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必須有一方當事人向法院提起了訴訟,司法程序才可能啟動。

兩者的價值觀念不同,法律的執行更強調經濟效率原則;而法律的適用更側重公正的價值觀念。

扮演的角色不同,在法律的執行過程中,行政機關行使權力具有單方性。而在法律適用的過程中,法院則扮演中立者的角色。

與法律執行相比較,法律適用更具有權威性。

(2)原則不同

法律執行的原則主要有:合法性原則、合理性原則、信賴保護原則、效率原則。

法律適用的原則主要有: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原則、司法平等原則、司法責任原則、司法公正原則。

3簡述司法公正原則。[2013年真題]

答:司法公正原則是指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應堅持和體現公平和正義的原則。司法公正是司法的生命和靈魂,是司法的本質要求和終極價值準則。追求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永恒主題,也是民眾對司法的期望。

(1)內容

司法公正是社會正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內容包括:實體公正,主要是指司法裁判的結果公正,當事人的權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違法犯罪者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和制裁;程序公正,主要是指司法過程的公正,司法程序具有正當性,當事人在司法過程中受到公平的對待。

(2)相關規定

我國政府簽署加入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條約》第14條第1款規定:“所有的人在法庭和裁判面前一律平等。在判定對任何人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或確定他在一件訴訟案件中的權利和義務時,人人有資格由一個依法設立的合格的、獨立的和無偏倚的法庭進行公正和公開的審訊。”這是對司法公正的最低標準的規定。司法活動的合法性、獨立性、有效性,裁判人員的中立性,當事人地位的平等性以及裁判結果的公正性,都是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和體現。

4簡答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律監督體系。

答:當代中國的監督體系包括憲法監督體系和法律監督體系,其中法律監督體系又分為:

(1)國家法律監督體系。主要是指國家機關的監督,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的監督。

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是指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為全面保證國家法律的有效實施,通過法定程序,對由它產生的國家機關實施法律的監督。

國家行政機關的監督,是指由國家行政機關所進行的法律監督。它既包括國家行政系統內部上下級之間以及行政系統內部設立的專門機關的法律監督,也包括行政機關在行使行政權時對行政相對人的監督。

國家司法機關的監督,是我國法律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檢察機關的專門監督和審判機關的審判監督兩種。

(2)社會法律監督體系。社會法律監督體系,即非國家機關的監督,指由各政黨、各社會組織、公民和新聞媒體依照憲法和有關法律,對各種法律實施活動的合法性所進行的監督。根據監督主體的不同,社會監督可分為以下幾種:

中國共產黨的監督。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在國家生活中處于領導地位,在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維護國家法制統一,監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貫徹,保證政令暢通,監督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防止濫用權力等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社會組織的監督。主要是指民主黨派、人民政協以及工會、青年團、婦女聯合會、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消費者保護協會等社會團體的法律監督。

公民的監督。主要是由公民個人直接進行的法律監督。

新聞輿論的監督。主要是由新聞媒體進行的法律監督。

四、論述題

論述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適用的基本原則

答: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適用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四項:

(1)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原則

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原則是指司法機關在辦案過程中,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司法權。其基本內容是:

國家的司法權只能由國家的司法機關統一行使,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此項權力。

司法機關行使司法權時,必須嚴格依照法律規定,準確地適用法律。堅持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原則,并不意味著司法機關行使司法權可以不受任何監督和約束。司法權如同其他任何權力一樣,都要接受監督和制約。不受監督和制約的權力(包括司法權力),會導致腐敗。

(2)司法平等原則

司法平等原則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在司法活動中的具體體現:

司法機關及司法人員,對于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必須同樣地追究法律責任,并給予相應的法律制裁。

對于所有訴訟參與人都應當平等地、公平地對待,切實保障訴訟參與人充分行使訴訟權利和履行訴訟義務。

(3)司法責任原則

司法責任原則是指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在行使司法權過程中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嚴重后果而應承擔的一種責任制度。其基本內容是:

對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行使國家司法權給予法律保障。

對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的違法和犯罪行為給予嚴懲。

(4)司法公正原則

司法公正原則是指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應堅持和體現公平和正義的原則。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其中實體公正主要是指司法裁判的結果公正,當事人的權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違法犯罪者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和制裁。程序公正主要是指司法過程的公正,司法程序具有正當性,當事人在司法過程中受到公平的對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塘县| 昆山市| 浑源县| 金华市| 安阳市| 英山县| 岳池县| 甘泉县| 贵港市| 桃源县| 都匀市| 涪陵区| 桐柏县| 中牟县| 兴安县| 沂源县| 青岛市| 宿松县| 台北市| 黎平县| 绩溪县| 肃南| 绥宁县| 武乡县| 桃江县| 旬邑县| 内乡县| 共和县| 万安县| 平原县| 门头沟区| 黔江区| 大冶市| 宜章县| 高平市| 陆河县| 连南| 九江县| 黄平县| 遵义县| 广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