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關源《電路》(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3838字
- 2021-06-08 15:10:46
2.2 課后習題詳解
2-1 電路如圖2-2-1所示,已知uS=100V,R1=2kΩ,R2=8kΩ。試求以下3種情況下的電壓u2和電流i2、i3:
(1)R3=8kΩ;
(2)R3=∞(R3處開路);
(3)R3=0(R3處短路)。
圖2-2-1
解:(1)R2和R3并聯,電阻R=8/2=4kΩ,干路電流為i1,則有
i1=uS/(R1+R)=100/(2+4)=(50/3)mA
i2=i3=i1/2=50/6=8.333mA
u2=R2i2=8×(50/6)=66.667V
(2)R3=∞,即R3處開路,則有i3=0
i2=uS/(R1+R2)=100/(2+8)=10mA
u2=R2i2=8×10=80V
(3)R3=0,即R3處短路,則有i2=0,u2=0
i3=uS/R1=100/2=50mA
2-2 電路如圖2-2-2所示,其中電阻、電壓源和電流源均為已知,且為正值。求:
(1)電壓u2和電流i2;
(2)若電阻R1增大,對哪些元件的電壓、電流有影響?影響如何?
圖2-2-2
解:(1)由圖2-2-2可知,R2和R3并聯,由并聯電路電流特性可得
i2=R3iS/(R2+R3)
所以u2=R2i2=R2R3iS/(R2+R3)。
(2)由圖2-2-2可知,R1增大時,其兩端電壓會隨之增大,相應的電流源兩端的電壓也會變化,即
所以隨R1的增大而增大,但對R2,R3,R4及uS的電壓和電流都沒有影響。
2-3 圖2-2-3中uS=50V,R1=2kΩ,R2=8kΩ。現欲測量電壓uo,所用電壓表量程為50V,靈敏度為1000Ω/V(即每伏量程電壓表相當為1000Ω的電阻),問:
(1)測量得uo為多少?
(2)uo的真值uot為多少?
(3)如果測量誤差以下式表示:δ(%)=[(uo-uot)/uot]×100%,問此時測量誤差是多少?
圖2-2-3
解:(1)電壓表的電阻RV=5×104Ω。
當測電壓時,電壓表與R2并聯電阻為
根據分壓公式可得
(2)
(3)根據計算公式:δ(%)=[(uo-uot)/uot]×100%=[(38.7-40)/40]×100%=-3.1%。
2-4 求圖2-2-4所示各電路的等效電阻Rab,其中R1=R2=1Ω,R3=R4=2Ω,R5=4Ω,G1=G2=1S,R=2Ω。
圖2-2-4(a)
圖2-2-4(b)
圖2-2-4(c)
圖2-2-4(d)
圖2-2-4(e)
圖2-2-4(f)
圖2-2-4(g)
解:(1)圖2-2-4(a),R4被短路,原電路等效為R1、R2和R3并聯之后,再與R5串聯。
所以Rab=(R1//R2//R3)+R5=(1//1//2)+4=4.4Ω。
(2)圖2-2-4(b),G1和G2所在支路的電阻R=1/G1+1/G2=2Ω。
所以Rab=(R//R4)+R3=(2//2)+2=3Ω。
(3)圖2-2-4(c),為一電橋電路,因R1=R2且R3=R4,故其處于平衡電橋,開關的開閉不影響電路的等效電阻。
所以Rab=(R1+R3)//(R2+R4)=(1+2)//(1+2)=1.5Ω。
(4)圖2-2-4(d),圖最下方的R2兩端電位相等,即處于電橋平衡狀態,故R2可視為開路。
所以Rab=(R1+R2)//(R1+R2)//R1=(1+1)//(1+1)//1=0.5Ω。
(5)圖2-2-4(e)可標記為如圖2-2-5(e1)所示,結點1和1′,2和2′,3、3′和3″是等電位結點,故原電路可簡化為如圖2-2-5(e2)所示。
所以Rab=2×(R/2+R/4)=3R/2=3Ω。
圖2-2-5(e1)
圖2-2-5(e2)
(6)圖2-2-4(f),(1Ω,1Ω,2Ω)和(2Ω,2Ω,1Ω)構成兩個Y形連接,分別轉化為等值的三角形連接,如圖2-2-6所示。
圖2-2-6
R1=1+1+1×1/2=2.5Ω
R2=1+2+1×2/1=5Ω
R3=R2=5Ω
R1′=2+2+2×2/1=8Ω
R2′=1+2+1×2/2=4Ω
R3′=R2′=4Ω
并接兩個三角形電路后,可得如圖2-2-7所示等效電路。
圖2-2-7
等效電阻
Rab=[2//(R2//R2′)+R1//R1′]//(R3//R3′)=[2//(5//4)+2.5//8]//(5//4)=[20/19+40/21]//(20/9)=1.269Ω
(7)圖2-2-4(g),為一對稱電路,若電流從a點流入,b點流出,對應的電流分布如圖2-2-8所示。
uab=iR/3+iR/6+iR/3=5iR/6
Rab=uab/i=5R/6=1.667Ω
圖2-2-8
2-5 用△-Y等效變換法求圖2-2-9中a、b端的等效電阻:
(1)將結點①、②、③之間的三個9Ω電阻構成的△形變換為Y形;
(2)將結點①、③、④與作為內部公共結點的②之間的三個9Ω電阻構成的Y形變換為△形。
圖2-2-9
解:(1)將結點①②③之間的三個9Ω電阻由△形變換為Y形后,Rx=3Ω,等效電路如圖2-2-10(a)所示,等效電阻
圖2-2-10(a)
圖2-2-10(b)
(2)變換后如圖2-2-10(b)所示,Rx′=27Ω,等效電阻
2-6 利用Y-△等效變換求圖2-2-11中a、b端的等效電阻。
圖2-2-11
解:原電路的等效電路如圖2-2-12所示。
則有
所以等效電阻Rab=10/11+1/11+(1×1)/(1+1)=1.5Ω。
圖2-2-12
2-7 在圖2-2-13(a)所示電路中,uS1=24V,uS2=6V,R1=12kΩ,R2=6kΩ,R3=2kΩ。圖2-2-13(b)為經電源變換后的等效電路。
(1)求等效電路的iS和R;
(2)根據等效電路求R3中電流和消耗功率;
(3)分別在圖2-2-13(a)、(b)中求出R1、R2及R3消耗的功率;
(4)試問uS1、uS2發出的功率是否等于iS發出的功率?R1、R2消耗的功率是否等于R消耗的功率?為什么?
圖2-2-13
解:(1)利用電源的等效變換,可將電壓源轉換為電流源,如圖2-2-14所示。
圖2-2-14
iS1=uS1/R1=24/12=2mA,iS2=uS2/R2=6/6=1mA
所以iS=iS1+iS2=2+1=3mA,R=R1//R2=(12×6)/(12+6)=4kΩ;
(2)根據等效電路,R與R3并聯:R//R3=(4/3)kΩ,所以u=iS×(R//R3)=3×4/3=4V;
則R3的電流和消耗的功率分別為
i3=u/R3=4/2=2mA,P3=R3i32=2×22=8mW
(3)①圖2-2-13(a),R1、R2兩端的電壓分別為
u1=uS1-u=24-4=20V,u2=uS2-u=6-4=2V
R1、R2、R3消耗的功率分別為
P1=u12/R1=202/12=100/3=33.33mW
P2=u22/R2=22/6=0.67mW
P3=R3i32=2×22=8mW
②圖2-2-13(b),R消耗的功率為:P=u2/R=42/4=4mW;
圖(a)、(b)中R3消耗的功率相等。
(4)圖2-2-13(a),uS1、uS2發出的功率分別為
圖2-2-13(b),iS發出的功率為
計算得:
又由(3)知P≠P1+P2;
所以uS1、uS2發出的功率不等于iS發出的功率,R1、R2消耗的功率也不等于R消耗的功率。
這是因為電源作等效變換僅是對外部等效,在圖2-2-13(a)、(b)所示兩個電路中,R3中的電流、電壓和功率是相同的。對被變換部分內部,則并不等效。
2-8 求圖2-2-15所示電路中對角線電壓U及總電壓Uab。
圖2-2-15
解:將圖2-2-15中10Ω,8Ω,2Ω三電阻構成的△形等效為Y形,如圖2-2-16所示。
圖2-2-16
R1=8×2/(10+8+2)=0.8Ω
R2=2×10/(10+8+2)=1Ω
R3=10×8/(10+8+2)=4Ω
所以等效電阻R=(10+R3)//(5+R2)+R1=5Ω,Uab=i·R=4×5=20V;
則有
i1=i×(10+R3)/(5+R2+10+R3)=4×(10+4)/(5+1+10+4)=2.8A
i2=i×(5+R2)/(5+R2+10+R3)=4×(5+1)/(5+1+10+4)=1.2A
建立KVL方程:i2×10+U-i1×5=0?U=5i1-10i2=5×2.8-10×1.2=2V。
2-9 圖2-2-17所示為由橋T電路構成的衰減器。
(1)試證明當R2=R1=RL時,Rab=RL,且有uo/ui=0.5;
(2)試證明當R2=2R1RL2/(3R12-RL2)時,Rab=RL,并求此時電壓比uo/ui。
圖2-2-17
證明:(1)當R2=R1=RL時,電橋處于平衡狀態,可等效為如圖2-2-18(a)所示。
Rab=(R1+R1)//(R2+RL)=RL
uo=ui/2,即uo/ui=0.5;
命題得證。
圖2-2-18(a)
圖2-2-18(b)
(2)將由三個R1構成的Y形變換為△形,R=3R1,如圖2-2-18(b)所示。
RL′=RL//R=3R1RL/(3R1+RL)
所以uo/ui=(3R1-RL)/(3R1+RL);
命題得證。
2-10 在圖2-2-19(a)中,uS1=45V,uS2=20V,uS4=20V,uS5=50V,R1=R3=15Ω,R2=20Ω,R4=50Ω,R5=8Ω;在圖2-2-19(b)中uS1=20V,uS5=30V,iS2=8A,iS4=17A,R1=5Ω,R3=10Ω,R5=10Ω。利用電源的等效變換求圖2-2-19(a)、(b)中的電壓uab。
圖2-2-19
解:利用電源的等效轉換,將圖2-2-19(a)、(b)的電壓源轉換為電流源與電阻并聯的形式。
圖2-2-20(a1)
圖2-2-20(a2)
圖2-2-20(b1)
圖2-2-20(b2)
(1)圖2-2-19(a)轉換為圖2-2-20(a1),則有
iS1=uS1/R1=45/15=3A
iS2=uS2/R2=20/20=1A
iS4=uS4/R4=20/50=0.4A
iS5=uS5/R5=50/8=6.25A
進一步將所有電流源合并,所有電阻并聯得圖2-2-20(a2)所示,則有
iS=iS1+iS2-iS4+iS5=3+1-0.4+6.25=9.85A
R=R1//R2//R3//R4//R5=15//20//15//50//8=(600/197)Ω
因此uab=iSR=9.85×600/197=30V。
(2)同理可得圖2-2-19(b)中的電壓uab
iS=iS1+iS2-iS4+iS5=4+8-17+3=-2A
R=R1//R3//R5=5//10//10=2.5Ω
uab=iS×R=-2×2.5=-5V
2-11 利用電源的等效變換,求圖2-2-21所示電路的電流i。
圖2-2-21
解:利用電源的等效變換可得圖2-2-22。
圖2-2-22
則有:i1=2.5/10=0.25A,i=i1/2=0.125A。
2-12 利用電源的等效變換,求圖2-2-23所示電路中電壓比uo/uS。已知R1=R2=2Ω,R3=R4=1Ω。
圖2-2-23
解:利用電源等效變換,對圖2-2-23中uS、R1、R2進行變換
uS′=(uS/R1)·[R1R2/(R1+R2)]=uS/2
R=R1R2/(R1+R2)=1Ω
等效圖如圖2-2-24所示。
圖2-2-24
對圖2-2-24建立KVL方程:iR+u3+2u3R4+iR4=uS/2;
其中u3=R3i,代入上式得:i=uS/10;
則有uo=2u3R4+R4i=2×uS/10+uS/10=3uS/10;
所以uo/uS=3/10=0.3。
2-13 圖2-2-25所示電路中R1=R3=R4,R2=2R1,CCVS的電壓uc=4R1i1,利用電源的等效變換求電壓u10。
圖2-2-25
解:將原電路圖2-2-25右邊回路等效為一個受控電壓源和電阻的串聯,等效圖如圖2-2-26所示。
圖2-2-26
其中R=(R3+R4)//R2=(2R1)//(2R1)=R1;
對圖2-2-26回路建立KVL方程
(R1i1+Ri1+uCR/R2)=uS,即2R2i1+4R1i1×R1/(2R1)=uS;
解得:i1=uS/(4R1);
所以u10=uS-R1i1=uS-uS/4=3uS/4。
2-14 試求圖2-2-27(a)、(b)的輸入電阻Rab。
圖2-2-27
解:(1)設圖2-2-27(a)中電流參考方向如圖2-2-28(a)所示,對回路建立KVL方程
uab=R2i-μu1+R1i=R2i-μ(R1i)+R1i=(R1+R2-μR1)i
所以a,b端的輸入電阻:Rab=uab/i=R1+R2-μR1。
圖2-2-28
(2)設圖2-2-27(b)電路中電流參考方向如圖2-2-28(b)所示,由回路KVL、KCL方程可得
uab=R1i1+R2i2=R1i1+R2(i1+βi1)
所以a,b端的輸入電阻
Rab=uab/i1=R1+R2(1+β)
2-15 試求圖2-2-29(a)、(b)的輸入電阻Ri。
圖2-2-29
解:(1)圖2-2-29(a),在1、1′兩端施加電壓uS,干路電流如圖2-2-30(a)所示。
建立KCL方程:i1+βi1+i-uS/R2=0;
其中i1=-uS/R1,代入方程得:[(1+β)/R1+1/R2]uS=i;
所以
圖2-2-30
(2)圖2-2-29(b),在1、1′兩端施加電壓uS,干路電流如圖2-2-30(b)所示。
則有:u1=-uS,uS=R1i1-μu1=R1i1+μuS,i1=i-uS/R3;
整理得
2-16 圖2-2-31所示電路中全部電阻均為1Ω,求輸入電阻Ri。
圖2-2-31
解:右邊5個電阻構成的回路是電橋回路,因電阻相等,電橋平衡,所以可將最右邊的電阻看成開路,原電路可依次等效為如圖2-2-32所示。
圖2-2-32
建立KVL方程:u=1.6i-1.2i=0.4i,所以Ri=u/i=0.4Ω。
- 2020年中國史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7年考研英語閱讀100篇及歷年真題詳解(英語二)
- 林肇信《環境保護概論》(修訂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蔡繼明《微觀經濟學》(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練習+模擬試題】
- 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245二外法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北京外國語大學215翻譯碩士德語[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汝宜紅《物流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19年外貿業務員《外貿業務基礎理論(含英語)》過關必做習題集(含歷年真題)
- 廈門大學707社會學原理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孫茂竹《管理會計學》(第7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357英語翻譯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溫州大學人文學院909英語教學法[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張志偉《西方哲學史》(第2版)配套題庫【考研真題精選+章節題庫】
- 天津外國語大學242二外日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14年國際商務師《國際商務理論與實務》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