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18年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典型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385字
- 2021-06-11 17:37:46
第二章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1 復習筆記
【知識框架】

【考點難點歸納】
考點一:農民群眾斗爭風暴的起落 ★★★
1.太平天國農民戰爭
(1)金田起義和太平天國的建立
清政府的黑暗統治和沉重的封建剝削,以及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使得中國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日益加深,殘酷的壓迫和剝削,激起人民群眾進行反抗斗爭。太平天國運動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爆發的。
1851年1月,洪秀全率領拜上帝教教眾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1853年3月,定都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國農民政權的建立。1856年上半年太平天國達到了軍事上的全盛時期。
太平軍所進行的戰爭,是一次反對清政府腐朽統治和地主階級壓迫、剝削的正義戰爭。
(2)《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
①《天朝田畝制度》是最能體現太平天國社會理想和這次農民起義特色的綱領性文件,實際上是一個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中心的比較完整的社會改革方案,體現了廣大農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強烈愿望,具有進步意義。但是,它并沒有超出農民小生產者的狹隘眼界,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軍占領地區也并未能付諸實行。
②《資政新篇》是太平天國后期頒布的社會發展方案,具有資本主義色彩,但未能付諸實施。
(3)從天京事變到太平天國敗亡
①1856年,發生了太平天國內部互相殘殺的天京事變,嚴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國的領導和軍事力量,成為太平天國由勝轉衰的分水嶺。
②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被湘軍攻破,太平天國起義失敗。
2.太平天國農民斗爭的意義與失敗的原因和教訓(見表2-1)
表2-1 太平天國農民斗爭的意義與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考點二:洋務運動的興衰 ★★★
1.洋務事業的興辦(見表2-2)
表2-2 洋務事業的興辦

2.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及失敗(見表2-3)
表2-3 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及失敗

考點三:維新運動的興起和夭折 ★★★★
1.戊戌維新運動的開展
(1)維新派倡導救亡和變法的活動
19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迫切要求擺脫束縛,開辟中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甲午中日戰爭慘敗后,中國社會出現了一股強勁的變法思潮,并形成變法運動,又稱維新運動。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等為主要代表人物的資產階級維新派,通過多種方法宣傳其維新主張,具體內容見表2-4。
表2-4 維新派宣傳其維新主張的主要方法

(2)維新派與守舊派的論戰
維新派與守舊派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論戰,論戰主要圍繞以下問題展開:①要不要變法;②要不要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③要不要廢八股、改科舉和興西學。
這場論戰實質上是資產階級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它進一步開闊了新型知識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也使得西方資產階級社會政治學說在中國得到進一步的傳播,戊戌變法運動的帷幕隨之拉開。
(3)曇花一現的百日維新
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了“明定國是”諭旨,宣布開始變法,并在此后的103天中,發布了上百道變法詔令,除舊布新,史稱“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其具體內容見表2-5。
表2-5 百日維新的具體內容

戊戌變法的措施,在經濟方面,制定了一些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政策;在政治方面,給予人民一定程度的言論、出版、結社的自由;在文教方面,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改造舊學、傳播西學的措施。所有這些都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產階級文化思想的傳播。但是變法詔令沒有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改革,沒有向資產階級開放政權。
2.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和教訓(見表2-6)
表2-6 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和教訓

- 大數據營銷與創業實踐
- 史鐵強《大學俄語(7)(東方新版)》學習指南【詞匯短語+課文精解+全文翻譯+練習答案】
- 移動購物行為及其執行意向機制研究
- 2019年新托福核心詞匯全突破【附高清視頻講解】(下)
- 網絡營銷(第3版)
- 現代通信技術概論(第4版)
- 政府經濟職能研究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830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溝通技巧與團隊合作(微課版·第4版)
- 陳振明《公共管理學》(第2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通信工程專業導論
- 服用紡織品性能與應用
-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805漢語語言學基礎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機電控制技術基礎及創新實踐
- 楊可楨《機械設計基礎》(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修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