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課后習題詳解

1如何認識太平天國農民戰(zhàn)爭的意義和失敗的原因、教訓?

答:(1)太平天國農民戰(zhàn)爭的意義

太平天國農民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準備時期的重要事件。

a.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秩序,動搖了清王朝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加速了清王朝的衰敗。

b.反抗并有力地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捍衛(wèi)了國家獨立和民族利益。拒絕承認不平等條約和禁止鴉片走私,并與外國侵略勢力勇敢作戰(zhàn)。

c.沖擊了孔子和儒家經(jīng)典的正統(tǒng)權威,瓦解了封建思想與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統(tǒng)治的精神支柱。

太平天國農民戰(zhàn)爭歷時14年、轉戰(zhàn)18省,是中國舊式農民戰(zhàn)爭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農民戰(zhàn)爭的新的歷史特點。

a.《天朝田畝制度》的主張,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會的基礎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體現(xiàn)了廣大農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強烈愿望,是對以往農民戰(zhàn)爭中“均貧富”“等貴賤”和“均平”“均田”思想的發(fā)展和超越,具有進步意義。

b.《資政新篇》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這反映了太平天國某些領導人在后期試圖通過向外國學習來尋求出路的一種努力。因此,太平天國起義具有了不同于以往農民戰(zhàn)爭的新的歷史特點。

太平天國農民戰(zhàn)爭對日后反帝反封建的啟迪和鼓舞。

a.在19世紀中葉的近代亞洲民族解放運動中,太平天國起義“時間最久、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深”,它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一道,有力地沖擊了西方殖民主義者在亞洲的統(tǒng)治。

b.對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啟示和激勵。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就以“洪秀全第二”自居,贊揚和宣傳太平天國的斗爭精神,決心武力反清。

(2)太平天國農民戰(zhàn)爭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動搖了清王朝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有力地打擊了西方資本主義侵略者,顯示了農民階級的反抗精神和戰(zhàn)斗力量,然而,其失敗的原因和教訓是深刻的。

農民階級不是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無法克服小生產者所固有的階級局限性,缺乏科學思想理論的指導,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因而無法從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確的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

太平天國后期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集團自身腐敗現(xiàn)象的滋生,領導集團的一些人在生活上追求享樂,在政治上爭權奪利。

太平天國軍事戰(zhàn)略上出現(xiàn)了重大失誤,比如,沒有解決好與捻軍這一抗清斗爭主力的關系,沒有同他們結成同盟,以致丟失了在北方賴以發(fā)展的良機,使北伐軍艱難支撐直至失敗;在天京被圍困的情況下死守孤城,拒絕“讓城別走”,導致太平天國的最后覆滅。

太平天國是以宗教來發(fā)動、組織群眾的,但是,拜上帝教教義不僅不能正確指導斗爭,而且給農民戰(zhàn)爭帶來了危害。在太平天國后期,洪秀全甚至認為“天生真命主,不用兵而定太平一統(tǒng)”,夢想以虛幻的力量代替農民起義者自身的努力。

太平天國也未能正確地對待儒學。他們開始時把儒家經(jīng)書籠統(tǒng)地斥之為“妖書”,后來雖主張將“四書”“五經(jīng)”刪改后加以利用,但原封不動地保留了儒學中的封建綱常倫理原則。

太平天國的領袖們不承認不平等條約,這是很正確的。但他們不能把西方國家的侵略者與人民群眾區(qū)別開來,而是籠統(tǒng)地把信奉天父上帝的西方人都視為“洋兄弟”,這說明他們對于西方資本主義侵略者還缺乏理性的認識。

太平天國起義及其失敗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由于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農民階級雖然具有強大的力量,但是不能擔負起領導反帝反封建斗爭取得勝利的重任,單純的農民戰(zhàn)爭不可能完成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

2如何認識洋務運動的性質和失敗的原因、教訓?

答:(1)洋務運動的性質

洋務運動是清朝封建統(tǒng)治階級中的地主階級洋務派為了維護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而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既具有進步性,也具有落后的保守性。

(2)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

洋務運動具有封建性。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洋務派企圖在不改變中國固有的制度與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產技術為手段,來達到維護和鞏固中國封建統(tǒng)治的目的,這就嚴重限制了洋務運動的發(fā)展。

洋務運動對外國具有依賴性。西方列強依據(jù)種種特權,從政治、經(jīng)濟等各方面加緊對中國的侵略和控制,它們并不希望中國真正富強起來,而洋務派卻處處依賴外國,企圖以此來達到自強求富的目的,無異于與虎謀皮。

洋務企業(yè)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務企業(yè)雖然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但其管理卻仍是封建衙門式的,企業(yè)內部充斥著營私舞弊、貪污中飽、揮霍浪費等腐敗現(xiàn)象。

(3)洋務運動失敗的教訓

洋務運動的失敗說明,在不觸動封建專制統(tǒng)治、不擺脫外國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與控制的前提下,謀求通過局部的改革來發(fā)展本國資本主義,達到自強求富的目的是行不通的。

3如何認識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和失敗的原因、教訓?

答:(1)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

戊戌維新運動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維新派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高舉救亡圖存的旗幟,要求通過變法,發(fā)展資本主義,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維新派的政治實踐和思想理論,不僅貫穿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而且推動了中華民族的覺醒。

戊戌維新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良運動。維新派突破洋務派“中體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張用君主立憲制取代君主專制制度。戊戌維新運動雖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資本主義的君主立憲制度,其頒布的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經(jīng)濟等領域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制度。

戊戌維新運動也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在維新運動期間,維新派通過組織學會、創(chuàng)辦報刊、翻譯西書、開辦學堂,大力傳播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宣傳自由平等、社會進化觀念,批判封建君權和封建綱常倫理,開闊了人們的視野,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在維新派的推動下,文化界還形成了廣泛的文化革新運動。

維新派在改革社會風俗習慣方面也提出了許多新的主張。比如,維新派主張革除吸食鴉片及婦女纏足等惡俗陋習,提出“剪辮易服”的主張,倡導講文明、重衛(wèi)生等。

(2)戊戌維新運動失敗的原因

戊戌維新運動的失敗,主要是由于維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強大的守舊勢力的反對。

當時民族資本主義經(jīng)濟力量還十分微弱,民族資產階級的社會基礎相當狹窄。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維新派的勢力更是非常弱小,他們既沒有嚴密的組織,也不掌握實權和軍隊,更沒有去發(fā)動群眾,只能將希望寄托在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身上,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反對變法的守舊勢力卻相當強大,新舊勢力對比的差距預示著這場運動難以取勝。

維新派自身的局限性是這場運動失敗的重要原因,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a.不敢否定封建主義。他們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經(jīng)濟上雖然要求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卻未觸及封建主義的經(jīng)濟基礎——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他們雖然提倡學習西學,卻仍要打著孔子的旗號,借古代圣賢之名“托古改制”。

b.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他們雖然在大聲疾呼救亡圖存,卻又幻想西方列強能幫助自己變法維新,結果卻是處處碰壁。

c.懼怕人民群眾。維新派的活動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識分子的小圈子。他們不但脫離了人民群眾,而且懼怕甚至仇視人民群眾,因此,運動未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

(3)戊戌維新運動失敗的教訓

戊戌維新運動的失敗,不但暴露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同時也說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企圖通過統(tǒng)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富強,就必須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聯(lián)合統(tǒng)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戊戌維新的失敗再次暴露出清朝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與頑固,這使一部分人放棄改良主張,開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玉门市| 江川县| 濮阳市| 资中县| 色达县| 和政县| 金坛市| 镇坪县| 湖北省| 唐河县| 新营市| 赫章县| 浑源县| 黔西县| 南皮县| 金华市| 隆子县| 大港区| 鲜城| 常熟市| 邓州市| 正安县| 蓬莱市| 吐鲁番市| 福州市| 大方县| 石阡县| 丰台区| 大悟县| 贡山| 呼玛县| 兴城市| 达拉特旗| 武汉市| 嫩江县| 和平区| 天水市| 广水市| 陈巴尔虎旗| 颍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