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民事糾紛的解決途徑

【考點一】經濟糾紛的概念和解決途徑(★)

經濟糾紛是指市場經濟主體之間因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的矛盾而引起的權益爭議,包括平等主體間和不平等主體間兩類。

(一)平等主體(橫向關系,“民告民”)

平等民事主體之間出現經濟糾紛時,屬于民事糾紛,可以選擇仲裁或民事訴訟。

(二)不平等主體(縱向關系,“民告官”)

不平等主體之間出現糾紛時,屬于行政糾紛,可以選擇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真題演練】

【例題】甲公司長期拖欠乙公司貨款,雙方發生糾紛,期間一直未約定糾紛的解決方式,為解決該糾紛,乙公司可采取的法律途徑是(  )。[2015年真題]

A.提起行政訴訟

B.提請仲裁

C.提起民事訴訟

D.申請行政復議

【答案】C

【解析】本案屬于民事糾紛法律糾紛,因此排除AD兩項;當事人之間一直未約定糾紛解決方式,說明當事人之間不存在仲裁協議,排除B項。

【考點二】仲裁(★★★)

(一)仲裁的概念和特征

1.仲裁的概念

仲裁是指由經濟糾紛的各方當事人共同選定仲裁機構,對糾紛依法定程序作出具有約束力的裁決的活動。

2.仲裁的特征

仲裁具有三個要素或者特征:

(1)仲裁以雙方當事人自愿協商為基礎。

(2)仲裁由雙方當事人自愿選擇的中立第三者(仲裁機構)進行裁判。仲裁機構是民間性的組織,不是國家的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對經濟糾紛案件沒有強制管轄權。

(3)仲裁裁決對雙方當事人都具有約束力。

(二)仲裁的適用范圍

《仲裁法》適用范圍如表1-8所示。

表1-8 仲裁適用范圍

(三)仲裁的基本原則

(1)自愿原則: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2)依據事實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決糾紛的原則。

(3)獨立仲裁原則:仲裁機構不依附于任何機關而獨立存在,仲裁依法獨立進行,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4)一裁終局制度: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即裁后不得再裁或再訴)。

(四)仲裁機構——仲裁委員會

仲裁委員會是有權對當事人提交的經濟糾紛進行審理和裁決的機構。

仲裁委員會不按行政區劃層層設立,仲裁委員會獨立于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沒有隸屬關系,仲裁委員會之間也沒有隸屬關系。

(五)仲裁協議

1.形式

仲裁的進行以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為條件。口頭達成仲裁的意思表示無效。

2.內容

仲裁協議可以在糾紛前達成,也可以在糾紛后達成,其內容應包括:

(1)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2)仲裁事項;

(3)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3.仲裁協議的效力

仲裁協議一經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

(1)仲裁協議的無效

仲裁協議對仲裁事項或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當事人可以補充協議;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

(2)有效的仲裁協議

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未聲明有仲裁協議的,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人民法院“首次開庭前”提交仲裁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起訴,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未對人民法院受理該案提出異議的,視為放棄仲裁協議,人民法院應當繼續審理。

(3)對仲裁協議的效力存在異議

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時,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應當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提出。

4.仲裁協議的獨立性

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如買賣合同解除,但雙方仍可就違約金等發生的爭議事項根據仲裁協議申請仲裁)

(六)仲裁裁決

1.仲裁管轄

仲裁不實行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由當事人協議選定仲裁委員會。

2.仲裁庭

仲裁庭由3名或者1名仲裁員組成。

當事人約定由3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的,應當各自選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1名仲裁員,第3名仲裁員由當事人共同選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第3名仲裁員為首席仲裁員。當事人約定由1名仲裁員成立仲裁庭的,應當由當事人共同選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

3.仲裁員的回避

仲裁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必須回避,當事人也有權提出回避申請:

(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3)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仲裁的;

(4)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

【相關鏈接】行政訴訟也采取回避制度。

4.開庭

仲裁應當開庭進行;當事人協議不開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據仲裁申請書、答辯書及其他材料作出裁決。

5.不公開

仲裁不公開進行;當事人協議公開的,可以公開進行,但涉及國家秘密的除外。

6.當事人的和解

申請仲裁后,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庭根據和解協議作出裁決書,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請。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撤回仲裁申請后又反悔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申請仲裁。

7.仲裁庭的調解

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可以”(而非必須)先行調解。當事人自愿調解的,仲裁庭應當調解。

調解不成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制作調解書或者根據協議的結果制作裁決書,調解書與裁決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發生法律效力。在調解書“簽收前”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8.仲裁裁決

仲裁裁決應當按照多數仲裁員的意見作出(如3:0或者2:1);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時(如1:1:1),裁決應當按照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

【知識拓展】不能形成多數意見(形成3種不同意見):裁決應當按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

(1)仲裁裁決書的生效時間: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注意: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發生法律效力)。

(2)仲裁裁決的強制執行: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可以按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真題演練】

【例題1】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下列糾紛中,當事人不能提請仲裁的有(  )。[2016年真題]

A.貨物運輸合同糾紛

B.收養糾紛

C.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D.繼承糾紛

【答案】BD

【解析】BD兩項屬于與人身有關的糾紛,不能提請仲裁。

【例題2】下列糾紛中,當事人可以提請仲裁的有(  )。[2018年真題]

A.王某和趙某的繼承糾紛

B.張某與丙公司的商品房買賣糾紛

C.甲公司與乙公司的貨物保管糾紛

D.孫某和李某的離婚糾紛

【答案】BC

【解析】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下列糾紛不能提請仲裁: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A項屬于繼承糾紛,D項屬于婚姻糾紛,不適用仲裁。

【例題3】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下列關于一裁終局原則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2015、2016年真題]

A.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B.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可就同一糾紛向原仲裁委員會申請復議

C.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可就同一糾紛向司法行政機關申請復議

D.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答案】AD

【解析】一裁終局原則,即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即裁后不得再裁或再訴。

【例題4】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下列關于仲裁協議效力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2017年真題]

A.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

B.當事人口頭達成的仲裁協議有效

C.仲裁協議對仲裁事項或者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當事人又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

D.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答案】ACD

【解析】B項,仲裁協議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口頭達成仲裁的意思表示無效。

【例題5】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下列關于仲裁協議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2015年真題]

A.仲裁協議可以書面形式訂立,也可以口頭形式訂立

B.仲裁協議對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當事人又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

C.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只能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

D.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

【答案】B

【解析】A項,仲裁協議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口頭達成仲裁的意思表示無效。B項,仲裁協議對仲裁事項或者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當事人可以補充協議;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C項,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D項,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例題6】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下列關于仲裁協議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2016年真題]

A.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應當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提出

B.當事人雙方沒有訂立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C.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

D.仲裁協議可以采用書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頭形式

【答案】ABC

【解析】D項:仲裁協議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口頭達成仲裁的意思表示無效。

【例題7】甲、乙因買賣貨物發生合同糾紛,甲向法院提起訴訟。開庭審理時,乙提出雙方簽有仲裁協議,應通過仲裁方式解決。對該案件的下列處理方式中,符合法律規定的是(  )。[2009年真題]

A.仲裁協議有效,法院駁回甲的起訴

B.仲裁協議無效,法院繼續審理

C.由甲、乙協商確定糾紛的解決方式

D.視為甲、乙已放棄仲裁協議,法院繼續審理

【答案】D

【解析】作為平等民事主體的當事人之間發生的經濟糾紛,只能在仲裁或者民事訴訟兩種方式中選擇一種解決爭議。有效的仲裁協議可排除法院的管轄權,只有在沒有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或者當事人放棄仲裁協議的情況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轄權,這在法律上稱為或裁或審原則。題中,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法院起訴未聲明有仲裁協議,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提交仲裁協議的,法院應當駁回起訴,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

【例題8】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下列關于仲裁協議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2016年真題]

A.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

B.仲裁協議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

C.仲裁協議可以在糾紛發生后達成

D.仲裁協議由當事人自愿達成

【答案】ABCD

【解析】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B項,仲裁協議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口頭達成仲裁的意思表示無效;C項,仲裁協議可以在糾紛發生前達成,也可以在糾紛發生后達成;D項,仲裁的自愿原則。

【例題9】下列關于仲裁協議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2014、2016年真題]

A.仲裁協議一經依法成立就具有法律約束力

B.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

C.當事人對仲裁協議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

D.當事人對仲裁協議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法院作出裁定

【答案】ABCD

【解析】A項,仲裁協議一經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B項,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CD兩項,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例題10】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仲裁協議必備內容的有(  )。[2013年真題]

A.仲裁事項

B.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C.選定的仲裁員

D.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答案】ABD

【例題11】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2018年真題]

【答案】

【解析】仲裁庭有權確認合同的效力。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例題12】經濟糾紛案件當事人只能向糾紛發生地仲裁機構提請仲裁。(  )[2018年真題]

【答案】×

【解析】仲裁不實行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仲裁委員會由當事人協議選定。

【例題13】根據《仲裁法》的規定,關于仲裁裁決書生效時間的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2013年真題]

A.自送達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B.自簽發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C.自開庭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D.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答案】D

【解析】仲裁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拓展】仲裁調解書自當事人“簽收”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

【例題14】下列關于仲裁審理的表述中,符合仲裁法律制度規定的有(  )。[2011年真題]

A.除當事人協議外,仲裁開庭進行

B.仲裁員不實行回避制度

C.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D.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可以先行調解

【答案】ACD

【解析】A項,仲裁應當開庭進行,當事人協議不開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據仲裁申請書、答辯書及其他材料作出裁決。B項,仲裁員符合相關情形的,應實行回避制度。C項,申請仲裁后,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D項,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可以先行調解;當事人自愿調解的,仲裁庭應當調解。

【例題15】甲、乙因合同糾紛申請仲裁,仲裁庭對案件裁決未能形成一致意見。關于該案件仲裁裁決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規定的有(  )。[2010年真題]

A.應當按照多數仲裁員的意見作出裁決

B.應當由仲裁庭達成一致意見作出裁決

C.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時,按照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裁決

D.仲裁庭不能形成一致意見時,提請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

【答案】AC

【解析】仲裁裁決應當按照多數仲裁員的意見作出;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時,裁決應當按照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

【例題16】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時,裁決應當按照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  )[2018年真題]

【答案】

【解析】裁決應當按照多數仲裁員的意見作出,少數仲裁員的不同意見可以記入筆錄。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時,裁決應當按照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考點三】民事訴訟(★★★)

(一)適用范圍

當事人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發生糾紛,可以提起民事訴訟。適用于《民事訴訟法》的案件具體包括5類:

(1)因民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等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發生的民事案件,如合同糾紛、房產糾紛、侵害名譽權糾紛等案件。

【相關鏈接】與人身有關的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能提請仲裁。

(2)因經濟法、勞動法調整的社會關系發生的爭議,法律規定適用民事訴訟程序審理的案件,如企業破產案件、勞動合同糾紛案件等。

【相關鏈接】勞動爭議,不能提請仲裁。

(3)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選民資格案件和宣告公民失蹤、死亡等非訟案件。

(4)按照督促程序解決的債務案件。

(5)按照公示催告程序解決的宣告票據和有關事項無效的案件。

(二)審判制度

1.合議制度

(1)一審: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除適用簡易程序、特別程序(選民資格案件及重大、疑難的案件除外)、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外,一律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選民資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難的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

(2)二審: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不包括陪審員)組成合議庭。

(3)合議庭的成員,應當是3人以上的單數。

【相關鏈接】仲裁庭由3名或者1名仲裁員組成。

2.回避制度

參與某案件民事訴訟活動的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是案件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或者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者與案件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應當自行回避。

3.公開審判制度

(1)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或者行政案件,除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公開審理案件,應當在開庭前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以便群眾旁聽。)

(2)公開審判包括審判過程公開和審判結果公開兩項內容,不論案件是否公開審理,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相關鏈接】仲裁不公開進行;當事人協議公開的,可以公開進行,但涉及國家秘密的除外。

4.兩審終審制度

(1)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而非作出)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超過上訴期沒有上訴的,該第一審判決發生法律效力。

(2)二審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判決、裁定。對終審判決、裁定,當事人不得上訴。如果發現終審判決確有錯誤,可以通過審判監督程序予以糾正。

(3)兩審終審制度的例外:

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審理的案件,實行一審終審。

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一審判決、裁定,為終審判決、裁定。

【相關鏈接】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即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訴訟管轄

實行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

【相關鏈接】仲裁由當事人選定仲裁委員會,不適用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

1.級別管轄

根據案件性質、案情繁簡、影響范圍,來確定上、下級法院受理第一審案件的分工和權限。大多數民事案件均歸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2.地域管轄

地域管轄又分為一般地域管轄、特殊地域管轄和專屬管轄等。管轄的特殊情況:協議管轄、共同管轄和選擇管轄。

(1)一般地域管轄(普通管轄)

通常實行“原告就被告”原則,即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但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對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或者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2)特殊地域管轄(特別管轄)

以訴訟標的所在地、法律事實所在地為標準確定管轄法院。

(3)專屬管轄

法律強制規定某類案件必須由特定的法院管轄,其他法院無權管轄,當事人也不得協議變更。

特殊地域管轄與專屬管轄的具體內容如表1-9所示。

表1-9 特殊地域管轄與專屬管轄

(4)協議管轄(合意管轄或者約定管轄)

雙方當事人在合同糾紛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發生之前或發生之后,以協議的方式選擇解決他們之間糾紛的管轄法院。

(5)共同管轄和選擇管轄

兩個以上法院都有管轄權(共同管轄)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法院起訴(選擇管轄);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轄。

(四)調解制度

(1)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愿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堅持不愿調解的,應當及時裁判。

(2)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但不應久調不決。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的案件,婚姻等身份關系確認案件以及其他根據案件性質不能調解的案件,不得調解。

(3)除特別情況外,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制作調解書。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五)判決和執行

1.判決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以及依法不準上訴或者超過上訴期沒有上訴的判決,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是終審的判決,也就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

2.執行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文書: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

對于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則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法院執行。

【真題演練】

【例題1】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有權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017年真題]

【答案】×

【解析】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例題2】因確認股東資格糾紛引起的民事訴訟,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017年真題]

【答案】

【解析】因確認股東資格糾紛引起的民事訴訟,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例題3】根據民事訴訟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關于公開審理制度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2018年真題]

A.涉及商業秘密的民事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B.不論民事案件是否公開審理,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C.涉及國家秘密的民事案件應當不公開審理

D.涉及個人隱私的民事案件應當不公開審理

【答案】ABCD

【解析】公開審判制度是指法院的審判活動依法向社會公開的制度。法律規定,法院審理民事或行政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不論案件是否公開審理,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例題4】根據民事訴訟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關于公開審判制度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2017年真題]

A.涉及商業秘密的民事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B.不論民事案件是否公開審理,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C.涉及國家秘密的民事案件應當不公開審理

D.涉及個人隱私的民事案件應當不公開審理

【答案】ABCD

【解析】ACD三項,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B項,公開審判包括審判過程公開和審判結果公開兩項內容,不論案件是否公開審理,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例題5】下列案件中,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  )。[2011年真題]

A.公民名譽權糾紛案件

B.企業與銀行因票據糾紛提起訴訟的案件

C.納稅人與稅務機關因稅收征納爭議提起訴訟的案件

D.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勞動合同糾紛提起訴訟的案件

【答案】ABD

【解析】適用于《民事訴訟法》的案件具體有5類:因民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等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發生的民事案件;按照公示催告程序解決的宣告票據和有關事項無效的案件;因經濟法、勞動法調整的社會關系發生的爭議,法律規定適用民事訴訟程序審理的案件;按照督促程序解決的債務案件;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選民資格案件和宣告公民失蹤、死亡等非訴訟案件。ABD三項均適用于《民事訴訟法》;C項適用于《行政訴訟法》。

【例題6】根據民事訴訟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法院中,對因票據糾紛提起的民事訴訟享有管轄權的是(  )。[2015年真題]

A.出票人住所地法院

B.持票人住所地法院

C.票據出票地法院

D.票據支付地法院

【答案】D

【解析】因票據糾紛提起的民事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例題7】甲企業得知競爭對手乙企業在M地的營銷策略將會進行重大調整,于是到乙企業設在N地的分部竊取乙企業內部機密文件,隨之采取相應對策,給乙企業在M地的營銷造成重大損失,乙企業經過調查掌握了甲企業的侵權證據,擬向法院提起訴訟,其可以選擇提起訴訟的法院有(  )。[2010年真題]

A.甲住所地法院

B.乙住所地法院

C.M地法院

D.N地法院

【答案】ACD

【解析】根據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題中,侵權行為實施地是N地(N地的分部實施竊取行為),侵權結果發生地是M地(乙企業在M地的營銷策略),被告是甲企業。

【例題8】根據民事訴訟法律制度的規定,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一定期間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該期間是(  )。[2013年真題]

A.5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答案】C

【解析】當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例題9】關于民事訴訟與仲裁法律制度相關內容的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2012年真題]

A.民事經濟糾紛實行或裁或審制度

B.民事訴訟與仲裁均實行回避制度

C.民事訴訟實行兩審終審制度,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

D.民事訴訟實行公開審判制度,仲裁不公開進行

【答案】ABCD

【解析】有效的仲裁協議可排除法院的管轄權,只有在沒有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或者當事人放棄仲裁協議的情況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轄權,這在法律上稱為或裁或審原則。民事訴訟的審判制度包括:合議制度;回避制度;公開審判制度;兩審終審制度。仲裁的基本原則:自愿原則;依據事實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決糾紛的原則;獨立仲裁原則;一裁終局原則。仲裁不公開進行。當事人協議公開的,可以公開進行,但涉及國家秘密的除外。仲裁員有某些情形的,必須回避,當事人也有權提出回避申請。

【例題10】審理民事案件,不論案件是否公開審理,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2014年真題]

【答案】

【考點四】訴訟時效(★★★)

(一)訴訟時效的概念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而失去訴訟保護的制度。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消滅的是勝訴權,即喪失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權利人的實體權利并不消滅,即時效屆滿后,債務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訴訟時效的期間、計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斷的事由由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無效。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二)訴訟時效期間

(1)普通訴訟時效期間:3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最長訴訟時效期間。

訴訟時效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三)訴訟時效的中止和中斷

表1-10

(四)不適用訴訟時效的情形。

(1)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2)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3)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4)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名師點撥】區分訴訟時效中止和中斷的方法:訴訟時效中止強調“暫停”,而訴訟時效中斷強調“清零”,即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真題演練】

【例題1】2017年11月份甲與乙公司之間發生租賃合同糾紛,甲公司請求保護其民事權利訴訟時效期間不超過(  )年。[2018年真題]

A.3

B.4

C.2

D.1

【答案】A

【解析】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例題2】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下列關于訴訟時效期間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2015年真題]

A.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B.訴訟時效期間可發生中止或者中斷

C.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權利人喪失勝訴權

D.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

【答案】ABC

【解析】D項,按照《民法總則》的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亦屬于一般糾紛,適用3年的普通訴訟時效期間。

【例題3】根據民事法律制度的規定,過了訴訟時效期限,權利人喪失(  )。[2015年真題]

A.上訴權

B.申訴權

C.勝訴權

D.實體權

【答案】C

【解析】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權利人喪失的是勝訴權,即喪失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權利人的實體權利并不消滅,債務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間時效限制。

【例題4】對始終不知道自己權利受侵害的當事人,其最長訴訟時效期間是(  )。[2012年真題]

A.2年

B.5年

C.20年

D.30年

【答案】C

【解析】根據民事法律制度對最長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均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法院不予保護。

【例題5】根據民事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關于訴訟時效期間中止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2015年真題]

A.引起訴訟時效期間中止的原因出現時,訴訟時效期間暫時停止計算

B.引起訴訟時效期間中止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C.引起訴訟時效期間中止的原因是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致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

D.訴訟時效期間中止只能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

【答案】ABCD

【解析】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致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暫時停止計算。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秀| 筠连县| 镇雄县| 南陵县| 景德镇市| 永善县| 北安市| 攀枝花市| 厦门市| 文水县| 梅河口市| 白朗县| 秦皇岛市| 灵石县| 霍州市| 秭归县| 扶沟县| 兴义市| 柘城县| 莆田市| 凤城市| 通榆县| 高平市| 黑山县| 万荣县| 灵石县| 区。| 安宁市| 眉山市| 湛江市| 望都县| 平塘县| 炎陵县| 革吉县| 宁海县| 同心县| 普格县| 库尔勒市| 平塘县| 乐昌市| 凤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