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伯成《西方經濟學簡明教程》(第8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2783字
- 2021-06-04 17:15:40
2.3 考研真題詳解
一、簡答題
1近年來,對于是否應該在中國大力發展私人轎車的爭論頗大,所涉及的范圍也相當廣。假定,某地的大多數居民認為,要對轎車進行適當限制,請分析以下幾種限制辦法的利弊,并請說明,根據經濟學的觀點,哪種方法相對有效。
(1)限制私人購車,私人買車要經過有關部門批準。
(2)提高轎車的價格。
(3)對私人購買轎車征收一次性附加稅或其他費用(如增容費等)。
(4)提高燃油稅。
(5)限制轎車的使用(如分雙號行駛,單日單號行駛,雙日雙號車行駛)[上海理工大學2003研]
答:(1)限制私人購車,私人買車要經過有關部門批準,其實際上就是實行購車的配額制度。在這種情況下,對車輛的需求大于供給,為了調節需求,實行配額制度,其實際上是限制了部分需求,這必然導致對獲得購買私家車批準權利的尋租。經濟理論認為,這種配額制度不僅造成由于市場非均衡帶來的社會福利的損失,而且尋租過程造成租金的損失遠遠大于市場非均衡的社會福利損失。
(2)提高轎車的價格,實際上就是對轎車出售實行最低定價。最低定價一方面造成社會福利的損失,并且這些損失的部分無法通過稅收的形式轉化為政府的收入。另一方面,最低定價造成供給大于需求,為了使供給等于需求,政府必須對于汽車生產廠家的生產規模進行限制,這必然導致尋租行為和黑市市場,尋租行為和黑市市場造成的社會福利損失可能更大。
(3)對私人購買轎車征收一次性附加稅或其他費用,實際上是提高了轎車的購買價格,這種稅收限制了需求,但能使得供給和需求自動均衡,并且部分福利損失轉化為政府的稅收。因此這種方式比第一、第二種方式都好。但是,一次性征稅只限制了私家車的購買,并不能限制私家車的使用。私家車對社會經濟的負面影響程度實際上并不是由擁有多少私家車量決定,而是由經常在公路上開的私家車有多少,也就是說私家車的使用量決定。
(4)提高燃油稅即限制了私家車的購買和使用。首先購買私家車不但要考慮私家車的當前價格,還要考慮未來維護和使用私家車的成本。因此提高燃油稅提高了私家車的使用成本,相當于提高了私家車的實際價格,并且這種福利損失一部分轉化為政府的稅收。另一方面,征收燃油稅還使私家車的成本和使用有關,因此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私家車的使用量。
(5)限制私家車的使用,實際上是通過行政管制的手段直接限制私家車的使用,這種方法在特殊時使用很有效,但作為一項政策則成本太高,這不僅僅涉及到經濟成本,更大程度上還涉及到社會成本,因此這種方法是最次的方法。
2結合圖形說明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的區別。[遼寧大學2005研]
答:供給是指生產者(廠商)在一定時期和一定價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夠提供的某種商品的數量。供給量的變動和供給的變動是有區別的。
商品本身價格變動所引起的供給數量的變化,稱為供給量的變動。供給量的變動在圖形上表現為在一條既定的供給曲線上點的位置移動。如圖2-10(a)所示,假設其他條件不變,在供給曲線S(非直線形)上,隨著商品價格的變動,點a、b、c之間的位置移動,即為供給量的變動。
當商品本身的價格既定時,由于其他因素(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其他商品的價格和對未來的預期等)的變動引起的供給量的變化,稱為供給的變動。供給的變動在圖形上表現為整條供給曲線的移動。如圖2-10(b)所示,假設商品本身的價格保持為P0,由于某種因素(如技術提高)使原來的供給曲線S0右移到S1表示供給增加;供給曲線從S0左移到S2表示供給減少。

圖2-10 供給量的變動和供給的變動
3請用恰當的經濟學原理解釋“谷賤傷農”和“薄利多銷”這兩種現象。[遼寧大學2004研]
答:(1)“谷賤傷農”的經濟學分析
“谷賤傷農”指風調雨順時,農民收獲的糧食數量增加,但是賣糧收入反而減少的現象。該現象的經濟學邏輯是: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糧食豐收使得糧食價格下降,并且糧食價格下降的幅度大于糧食產量增加的幅度。
造成“谷賤傷農”這種經濟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農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往往是小于1的,即當農產品的價格發生變化時,農產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彈性的。
如圖2-11所示,農產品的需求曲線D是缺乏彈性的。農產品的豐收使供給曲線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彈性的需求曲線的作用下,農產品的均衡價格大幅度地由P1下降為P2。由于農產品均衡價格的下降幅度大于農產品的均衡數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農民總收入量減少,總收入的減少量相當于圖2-11中矩形OP1E1Q1和OP2E2Q2的面積之差。

圖2-11 谷賤傷農的經濟學分析
(2)“薄利多銷”的經濟學分析
“薄利多銷”指價格下降,銷售量增加,收入提高的現象。該現象的經濟學邏輯是: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價格下降,銷售量增加,并且銷售量增加程度大于價格下降的程度。
造成“薄利多銷”這種經濟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往往是大于1的,即當這種商品的價格發生變化時,需求往往是富于彈性的。

圖2-12 薄利多銷的經濟學分析
如圖2-12所示,商品的需求曲線D是富于彈性的。當價格下降時,商品的需求上升,商品的需求量由Q1增加到Q2,在富于彈性的需求曲線的作用下,由于銷售量的增加幅度大于價格的下降幅度,最后致使總收入量上升,總收入的增加量相當于圖2-12中矩形OP1E1Q1和OP2E2Q2的面積之差。
二、計算題
1某公司A產品的市場需求函數為:QA=500-6PA+20Y+0.4PB,其中,PA、Y、PB分別是A產品的價格、消費者收入和B產品的價格。
(1)若PA=70,Y=20,PB=1300,這時A的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收入彈性系數、交叉價格彈性系數分別是多少?
(2)A是什么類型的產品?A和B是互補品還是替代品?[南京航天航空大學2004研]
解:(1)將PA=70、Y=20和PB=1300代入QA=500-6PA+20Y+0.4PB可得A產品的市場需求量為:QA=1000。
A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為:EP=-(ΔQA/ΔPA)·(PA/QA)=6×70/1000=21/50。
A產品的需求收入彈性系數為:EY=(ΔQA/ΔY)·(Y/QA)=20×20/1000=2/5。
A產品的交叉價格彈性系數為:E=(ΔQA/ΔPB)·(PB/QA)=(2/5)×(1300/1000)=13/25。
(2)因為A產品的需求收入彈性系數為正,所以A是正常品;因為A產品的交叉價格彈性系數為正,所以A和B是替代品。
2設某生產者面臨的反需求函數是

(1)計算價格P=60時的需求彈性,此時生產者是應該提高價格還是降低價格?說明其原因。
(2)計算價格P=20時的需求彈性,生產者此時是應該提高價格還是降低價格?亦說明其原因。[上海理工大學2007研]
解:由反需求函數可得出需求函數為:Q=(100-P)2,則ed=-(dQ/dP)·P/Q=(200-2P)·P/Q。
(1)當價格P=60時,根據需求函數可得出Q=1600,則該價格水平下的需求價格點彈性為:ed=(200-2×60)×60/1600=3。
此時,生產者應該降低價格,因為此時該商品富有彈性,降低價格會使生產者的收益增加。
(2)當價格P=20時,根據需求函數可得出Q=6400,則該價格水平下的需求價格點彈性為:ed=(200-2×20)×20/6400=1/2。
此時,生產者應該提高價格,因為此時該商品缺乏彈性,提高價格會使生產者的收益增加。
- 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851經濟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高而基考研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分冊(統考版)
- 劉海龍《大眾傳播理論:范式與流派》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何強《環境學導論》(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嚴強《公共行政學》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2020年英語專業考研基礎英語改錯高分特訓500句+100篇
- 劉海貴《新聞采訪教程》(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程守洙《普通物理學》(第5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16小時高清視頻】
- 上海海事大學外國語學院621綜合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14年經濟師《房地產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講義、真題、預測三合一
- 天津外國語大學448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靳希斌《教育經濟學》(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十二校《心理學基礎》(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插圖修訂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趙云澤《中國新聞傳播史》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