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課后習題詳解

1簡釋下列概念:

(1)稀缺

答:稀缺是指在給定的時間內,相對于人的需求而言,經濟資源的供給總是不足的。人類消費各種物品的欲望是無限的,而用來滿足人類欲望的經濟物品卻是有限的。相對于人類的無窮欲望而言,經濟物品或生產這些經濟物品所需要的資源總是不足的。正因為稀缺性的客觀存在,就存在著資源有限和人類欲望及需求無限之間的矛盾。這樣,就導致經濟學家們從經濟學角度來研究使用有限的資源來生產什么、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經濟學研究的問題和經濟物品都是以稀缺性為前提的。

從稀缺性出發,西方經濟學一般認為,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研究任務就是:“研究人們如何進行抉擇,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產性資源(土地、勞動、資本品、技術知識)來生產各種商品并把它們分配給不同的社會成員消費?!蓖瑫r,對稀缺資源應從動態的觀點來認識。歷史上,許多資源曾經被視為自由取用的資源,如空氣、水,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人口的增加,人類需要的不斷提高,也變得越來越稀缺。

(2)自由物品

答:自由物品是指人類無需通過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陽光、空氣等,其數量是無限的。自由物品是相對于經濟物品而言的。

(3)經濟物品

答:經濟物品即稀缺物品或供給有限的物品,是指人們不能自由取用的,為獲取它必須付出某種代價的物品。經濟物品在人類社會中是最重要的,但它的數量是有限的。

(4)生產可能性邊界

答:生產可能性邊界是指社會使用既定生產資源所能生產的各種產品的最大數量組合。也就是說,生產可能性邊界表示在技術知識和可投入品數量既定的條件下,一個經濟體所能得到的最大產量,同時也可以代表可供社會利用的物品和勞務的不同組合。生產可能性邊界反映了資源稀缺性的特征。

(5)自給經濟

答:自給經濟是指自己消費本身生產的大部分物品,只有少數商品用來交換。如在原始社會中,人們消費本身生產的大部分物品。

(6)計劃經濟

答:計劃經濟是指由政府做出有關生產和分配的所有重大決策,即政府通過資源所有權和實施經濟政策的權力來解決基本經濟問題的經濟制度。計劃經濟的基本特征是生產資料歸政府所有,經濟的管理實際上像一個單一的大公司。在這種體制下,用計劃來解決資源配置和利用問題。產品的數量、品種、價格、消費和投資的比例、投資的方向、就業及工資水平及經濟增長速度等等均由中央當局的指令性計劃來決定。生產的產品也由國家統一分配。這種體制從理論上也許可以證明,資源能夠達到最優配置和有效利用。但實踐證明,這種體制不能解決資源配置問題,效率較低。

(7)市場經濟

答:市場經濟指以市場機制為基礎來配置社會資源的一種運行方式和調節手段。市場經濟的實質,是利用市場機制的作用進行社會資源的配置和生產力布局;以市場為中心環節來構建經濟流程;用價格信號調節社會生產的產品種類和數量,協調供求關系;通過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調節社會生產比例以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市場經濟有以下五個共同特征:市場經濟是貨幣經濟;市場經濟是自主經濟;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市場經濟是開放性經濟。

(8)混合經濟

答:混合經濟是指既帶有市場成分也帶有指令成分的經濟制度,即是政府和私人部門按照一定的原則制定決策的經濟制度?;旌辖洕奶卣魇欠稚Q策和集中決策相結合,也就是說,混合經濟中決策單位的動力既可以是自身的經濟利益,也可以是社會目標信息傳遞;既有價格自發的波動,又有計劃指令的反饋。

在混合經濟中,通過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經濟社會解決生產什么和生產多少、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基本問題,在市場機制出現錯誤時,則通過政府干預來促進資源利用的效率、增進社會公平和維持經濟穩定增長。

(9)微觀經濟學

答:微觀經濟學是以單個經濟主體(作為消費者的單個家庭或個人,作為生產者的單個廠商或企業,以及單個產品或生產要素市場)為研究對象,研究單個經濟主體面對既定的資源約束時如何進行選擇的學科。微觀經濟學的核心內容是論證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原理。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內容主要包括:消費理論或需求理論、廠商理論、市場理論、要素價格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理論等。由于這些理論均涉及市場經濟和價格機制的作用,因而微觀經濟學又被稱為市場經濟學。

(10)宏觀經濟學

答:相對于“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是一種現代的經濟分析方法。它以國民經濟總體作為考察對象,研究經濟生活中有關總量的決定與變動,解釋失業、通貨膨脹、經濟增長與波動、國際收支與匯率的決定與變動等經濟中的宏觀整體問題,所以又稱之為總量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的中心和基礎是總供給-總需求模型。具體來說,宏觀經濟學主要包括總需求理論、總供給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及宏觀經濟政策等內容。

(11)實證經濟學

答:實證經濟學是指那些企圖擺脫或排斥一切價值判斷,只研究經濟本身的內在規律,并根據這些規律來分析和預測經濟行為效果的經濟學。實證經濟學用來描述經濟現象“是什么”以及社會經濟問題實際上是如何解決的,其方法旨在揭示有關經濟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和因果關系。

(12)規范經濟學

答:規范經濟學是指那些依據一定的價值判斷,提出某些分析和處理經濟問題的標準,并以此樹立起經濟理論的前提,作為經濟政策制定的依據的經濟學。規范經濟學研究的問題涉及倫理信條和價值判斷,它研究經濟活動“應該是什么”以及社會經濟問題應該是怎樣解決的,其方法通常要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基礎,提出某些準則作為經濟理論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據,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這些準則。

(13)內生變量和外生變量

答:數學經濟模型一般是用由一組變量所構成的方程式或方程組來表示的,變量是經濟模型的基本要素。變量可以被區分為內生變量、外生變量和參數。在經濟模型中,內生變量指該模型所要決定的變量。而外生變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決定的已知變量,它是模型據以建立的外部條件。內生變量可以在模型體系內得到說明,外生變量決定內生變量,外生變量本身不能在模型體系內得到說明。參數指數指通常不變的變量,也可以理解為可變的常數。參數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決定的,參數也可以被看成是外生變量。例如,在下面均衡價格決定模型中:

Qd=α-βP

Qs=-δ+γP

其中,Q和P是模型所要決定其數值的變量,稱為內生變量。α、β、δ和γ的數值是由模型的外部條件所決定的,被稱為外生變量,又由于它們的數值不變,所以也被稱為參數。外生變量α、β、δ和γ的值,將決定內生變量Q和P的值。

(14)存量和流量

答:(1)存量是指在一定時點上存在的變量的數值,如某一時點的資產和負債的狀況或持有的資產和負債。存量具有時點的基本特征。

(2)流量是一定時期內發生的變量變動的數值,反映一定時期內經濟價值的產生、轉換、交換、轉移或消失,它涉及機構單位的資產負債的增減的數量、構成或價值的變化。大多數流量是交易流量,如總消費;另一類是非交易流量或稱其他流量,主要包括資產數量的非交易變化,如自然災害等非生產性因素引起的資產變動量;以及市場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價值變化,即重估價反映的資產、負債、凈值變化的流量。流量具有時期特征,即流量的數值大小與時期的長短有關。

(3)有存量就一定有流量與之對應,而有流量并非一定有存量與之對應,如工資、利息、進口、出口等就沒有與之相對應的存量。

(15)局部均衡

答:局部均衡是不考慮所分析的商品市場或經濟體系內某一局部以外因素的影響時,這一局部所達到的均衡狀態,是經濟體系中單獨一個消費者、一個商品市場或要素市場、一家廠商或一個行業的均衡狀態。局部均衡分析即只考慮這個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因素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最終如何達到均衡狀態。如在研究某商品市場的均衡時,就可假設其他各商品的供給、需求及價格不變,而只考慮該商品的價格和銷售量如何由它本身的供給和需求兩種相反力量的作用以達到均衡。局部均衡分析都是以“其他情況不變”的假設為基礎的,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這并不影響它對很多問題研究的有效性。在一定的合理假設下,不但可以達到說明問題的目的,而且可使問題簡單化、明了化。特別是當把所研究的變量限于兩個經濟因素時,可以借助數、表、圖進行綜合分析,達到較好的效果。馬歇爾的價格論和分配論就是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礎上的。但在研究一些綜合性問題時,局部均衡分析是不夠的,此時,必須運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16)一般均衡

答:一般均衡是指所有相關市場上的供求(比如商品市場、勞動力市場、信貸市場等)都同時實現平衡時的一種狀態。一般均衡同時決定了所有相關市場的價格和供求數量。一般均衡分析考察的是所有的居民戶、企業和市場如何同時相互作用,以解決如何生產,生產什么和為誰生產的問題。

2你認為研究人們的消費問題是屬于微觀經濟學還是宏觀經濟學的對象?

答:微觀經濟學以單個經濟單位(居民戶、廠商以及單個產品市場)為考察對象,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經濟變量如何決定。而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活動作為考察對象,研究社會總體經濟問題以及相應的經濟變量是如何決定的及其相互關系。總經濟問題包括經濟波動、經濟增長、就業、通貨膨脹、國家財政、進出口貿易和國際收支等。

研究人們的消費問題既可能是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也可能是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如果研究的是家庭消費函數,則是個體分析,因為它是研究消費和家庭收入的關系,這屬于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如果是研究社會消費函數,則是總體分析,因為它研究的是整個社會的消費和國民收入的關系,這屬于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3經濟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錢購買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答案】D

【解析】經濟物品是指人類必須通過努力才能得到的物品,是最重要的,但數量有限。這說明經濟物品不僅是有用的,而且還是稀缺的。A項,有用的物品如空氣,它在一般情況下是自由物品,而不是經濟物品;B項,稀缺的物品并不一定要通過人類的勞動才能得到;C項,要用錢購買的物品不一定是必須借助生產資源通過人類加工出來的。

4一國生產可能性曲線以內一點表示( ?。?/p>

A.通貨膨脹

B.失業或者說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

C.該國可能利用的資源減少以及技術水平降低

D.一種生產品最適度產出水平

【答案】B

【解析】生產可能性曲線上所有的點都表明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在生產可能性曲線以內的點表示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生產可能性曲線以外的點是不能實現的,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源。

5生產可能性曲線說明的基本原理是( ?。?/p>

A.一國資源總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經濟資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則只有減少Y物品的生產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產

C.改進技術引起生產可能性曲線向內移動

D.經濟能力增長唯一決定于勞動力數量

【答案】B

【解析】生產可能性曲線是反映有限的資源如何在各種產品間配置。在資源充分利用的情況下,如果要增加一種物品的生產就必須減少另一種物品的生產。

6下列命題中哪一個不是實證經濟學命題?( ?。?/p>

A.1982年8月美聯儲把貼現率降到10%

B.1981年美國失業率超過9%

C.聯邦所得稅對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會保險稅的課稅基數現在已超過30000美元

【答案】C

【解析】實證經濟學回答“是什么”的問題,研究實際經濟體系是怎樣運行的,它對經濟行為作出有關的假設,根據假設分析和陳述經濟行為及其后果,并試圖對結論進行檢驗。規范經濟學回答“應當是什么”的問題,根據一定的社會價值判斷標準,對一個經濟體系的運行進行評價,并進一步說明一個經濟體系應當怎樣運行,以及為此提出相應的經濟政策。可知,ABD三項屬于實證經濟學命題,而C項屬于規范經濟學命題。

7生產可能性曲線向內、向外移動表示什么?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移動?

答:(1)生產可能性曲線可朝原點方向向外或向內移動。向外移動表示經濟社會能生產更多的產品和服務,向內移動則表示經濟社會只能生產更少的產品和服務。

(2)生產可能性曲線之所以發生移動,其原因在于:

經濟制度變動。一項新的經濟制度如果能給人們提供更多激勵或促進專業化分工,就會增加經濟產出。

經濟資源變動。如發現了更豐富的礦藏,就會在同樣制度和技術條件下生產更多產品。

生產技術變動。如一項技術革新或引進一項更先進技術,也許會使產量翻番。

8以下問題中哪一個不屬于微觀經濟學所考察的?( ?。?/p>

A.一個廠商的產出水平

B.失業率的上升或下降

C.聯邦貨物稅的高稅率對貨物銷售的影響

D.某一行業中雇用工人的數量

【答案】B

【解析】微觀經濟學以單個經濟單位(居民戶、廠商以及單個產品市場)為考察對象,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經濟變量如何決定,ACD三項都屬于微觀經濟學所考察的,B項屬于宏觀經濟學所考察的。

9什么是經濟理性主義?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是符合這個原則的,有沒有“非理性”或“反理性”行為,自私自利和損人利己是理性的還是反理性的,為什么?您給出的答案是實證性的還是規范性的?

答:(1)經濟理性主義是指作為經濟決策的主體(家庭、企業和政府)都充滿理智,遵從利益最大化的原則。既不會感情用事,也不會輕信盲從,而是精于判斷和計算,其行為符合始終如一的偏好判斷。

(2)日常生活中,符合經濟理性主義的行為主要有消費者消費某種商品以達到自身效用最大的滿足,生產者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行為等。消費者理論的基本假設就是效用最大化;生產者理論的基本假設就是利潤最大化。無論是效用最大化還是利潤最大化都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設這個基礎之上的。

(3)日常生活中,有時候也存在“非理性”或“反理性”行為。比如,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就屬于“非理性”或“反理性”。

(4)自私自利和損人利己是理性的,因為行為人損害了別人的利益,但是自己得到了利益,符合理性人的假定。

(5)給出的答案是實證性的,因為沒有作出價值判斷,即沒有分析這種行為到底好不好。

10你覺得市場經濟中是否存在一些公認的重要原理?

答:市場經濟中,存在一些公認的經濟原理,主要包括:

(1)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有效的激勵會鼓勵人們刻苦研究,努力經營,積極工作。

(2)一些經濟現象之間有相互交替關系。例如,平等和效率之間、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存在一定的交替關系。

(3)人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比較成本和收益,力求以最小的成本或代價獲取最大的收益或滿足。

(4)分工和交易可改善人們的福利。專業化分工可提高人們經濟活動的效率,但分工離不開交換,否則人們難以獲得分工給自己帶來的利益。

(5)市場是聯系人類分工和交易的紐帶,不僅給經濟活動提供信息,還能使經濟活動的主體在市場競爭中增加活力。

(6)制度是協調人們從事有序的市場經濟活動必不可少的行為規則。符合理性人假定要求的制度,能有效規范人們的市場經濟行為,減少交易中的摩擦和成本,降低不確定性,增強可預見性。

(7)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合理定位和適度干預。個人財產權的切實保護,市場經濟制度的切實執行,社會經濟的平穩健康運行,經濟發展計劃的制訂和落實,都需要政府來起作用。政府要用好的制度來引導和規范人們的行為,以保障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阳市| 天水市| 肥西县| 巍山| 手机| 山东| 彰化县| 怀柔区| 梅河口市| 东至县| 祁阳县| 修文县| 宣汉县| 名山县| 葵青区| 隆化县| 兴国县| 金山区| 青冈县| 遵化市| 临潭县| 江阴市| 庆云县| 仁化县| 东光县| 梅河口市| 宾阳县| 玉龙| 惠州市| 军事| 婺源县| 西乌| 合山市| 盐池县| 原阳县| 伊春市| 正镶白旗| 会同县| 滦南县| 抚宁县| 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