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3003字
- 2021-06-04 16:55:25
第2章 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中國當代文學理論建設
2.1 復習筆記
一、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基石
(一)藝術活動論
1.文學活動論的來源
馬克思主義首先把文學藝術理解為人的一種活動,并建立了“文學活動論”。馬克思實際上把文學藝術看成是人的活動,即人的生活活動。
2.馬克思主義“異化勞動”的觀點
馬克思在考察資本主義的發展的時候,發現人的異化和人的勞動的“異化”,“異化勞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人同勞動產品的異化。
(2)人同勞動本身的異化。
(3)人同人的類本質的異化。
(4)人同人的異化。
3.人的生活活動和動物的生命活動是不同的
(1)動物的生命活動是一種無意識的對自然的被動的適應過程,純粹是為了維持生命的本能活動。
(2)人的生活活動用馬克思的話來說是以“自由自覺”為基本特性的。
①“自由”,是指人的活動是建立在關于人對對象世界的規律認識的基礎上的,是有意識的,并以理性為指導的;
②“自覺”,是說人的活動是有目的的、有計劃的、能動的。
4.人的生活活動的特性
人的生活活動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即通過主體的活動,把自己的本質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體現在客體當中,使客體成為人的本質力量的確證和展示。
(二)藝術交往論
馬克思在其政治經濟學著作中,交往的思想被突出地提出來。特別是在論述生產、消費、分配、交換(流通)的相互關系中,馬克思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
(三)藝術生產論
1.藝術生產論的形成
文學活動作為人的活動之一,一旦進入現代資本運行的社會,就成為一種藝術生產活動,因此馬克思就隨著時代的發展把文學活動理解為“藝術生產”活動。
2.馬克思的“藝術生產”概念的多種意義
(1)把物質生產與作為精神生產的藝術生產相比較,并不專指某一特定歷史時期的藝術現象。
(2)同時論述物質生產與藝術生產的不平衡關系,認為藝術的一定繁盛期不與社會的一般發展成比例。
(3)藝術生產是指實際的藝術創作過程。
(4)專指在資本發展時期,一切藝術生產是為資本創造價值,一切藝術品都具有商品的屬性。
(四)藝術反映論
1.馬克思主義從哲學的存在與意識的相互關系理論出發,把文學活動看成是一種人的主體對于客體的認識與反映。
2.馬克思和恩格斯所闡述的這個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被運用于對文學活動性質的解說。表現在:
(1)列寧用“反映”這個詞說明了文學是對于生活的反映。
(2)文學反映論的觀點在毛澤東那里,得到了更直接和更鮮明的表述
(五)文學審美意識形態論
1.文學審美意識形態論的產生
馬克思、恩格斯根據歷史唯物主義,把文學藝術納入到他的整個社會結構理論中,明確指出文學藝術是生產關系總和構成的社會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是上層建筑中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2.文學審美意識形態論的特點
把文學藝術看成是“審美意識形態”,意味著文學藝術是社會意識形態的變體。它既具有意識形態的性質,又具有審美的性質,是這兩者的有機結合。
(六)人民文學論
“人民文學”應該是文學“人民性”的豐富展開。
1.不能將“人民文學”簡單地理解為文學題材問題。
2.不能簡單地把“人民文學”理解為是一個認識問題。
3.不能簡單地把“人民文學”理解為抽象的概念。
【知識點引申】
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對文學研究的作用:①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十分重視一種具體的思想、文化現象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可以從宏觀的角度上闡釋文學發生、發展的原因并對文學變化的方向作出解釋,同時也可以揭露作品深層的社會含義,這對于文學研究是有價值的;②社會的變化可以改變社會主體觀念和思想,但“它們的形式與風格、類型和實際文學標準的形成究竟其社會起因何在罕有確實可靠的論證”。(摘自韋勒克《文學理論》)
二、中國當代的文學理論建設
(一)以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指南
1.以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指南的原因
馬克思主義包含著深刻的哲學觀和豐富的歷史知識,是人類經驗的總結。毫無疑問,中國當代的文學理論建設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
2.“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兩層含義
(1)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就是要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指導。
(2)必須以馬克思、恩格斯所創立的,由列寧、毛澤東和一些學者豐富、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為指導。
(二)中國特色
中國當代的文學理論應當具有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也只有同世界各國的民族文化相結合才能生根、發芽、成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應注意以下兩點:
1.必須以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和現實經驗作為土壤去培植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使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能夠同中國的生動的實際相結合。
2.必須吸收中國傳統的文學理論遺產,尋求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中國傳統文學理論的結合點。
(三)當代性
建設中國當代的文學理論,必須具有當代性,體現時代精神。中國當代文學理論具有當代性并體現時代精神,須做到以下幾點:
1.必須在研究中國當代文學發展情況的基礎上,概括當代社會主義文學實踐的新經驗,回答當代社會主義文學運動提出的新問題。
2.必須面對20世紀西方文論的挑戰。
3.隨著科學的發展,20世紀出現了許多新的學科,這些新學科反映了20世紀科學的新成果。這些新興的學科,作為理論都可以轉化為方法,用以研究文學現象,從而創建文學理論新的分支,這樣才能把文學理論提高到當代科學的水平上來。
『名家名論』
動物和它的生命活動是直接同一的。動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動區別開來。它就是這種生命活動。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人的活動是自由自覺的活動:“勞動過程結束時所取得的成果在勞動開始時就已存在于勞動者的觀念中了,已經以觀念的形式存在著了。”
——馬克思:《資本論》
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
——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
當藝術生產一旦作為藝術生產出現,它們(指藝術形式——引者)就再不能以那種在世界史上劃時代的、古典的形式創造出來。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
作家所以是生產勞動者,并不是因為他生產觀念,而是因為他使出版他的著作的書商發財,也就是說,只有在他作為某一資本家的雇傭勞動者的時候,他才是生產的。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
生產直接是消費,消費直接是生產。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對方。可是同時在兩者之間存在著一種中介運動。生產中介著消費,它創造出消費的材料,沒有生產,消費就沒有對象。但是消費也中介著生產,因為正是消費替產品創造了主體,產品對這個主體才是產品。產品在消費中才得到最后完成。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
托爾斯泰的思想,是我們的農民起義的弱點和缺點的一面鏡子,是家長制農村的軟弱和勤勞莊稼漢的習以為常的懦弱的反映。
——列寧:《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
藝術作為意識形態現象,其特殊實質就在于這種“審美方面”。
意識形態原則上只有在各種表現中——作為哲學意識形態、政治意識形態、法的意識形態、道德意識形態、審美意識形態——才會現實地存在。
——阿·布洛夫:《美學:問題和爭論》
作為觀念形態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的反映的產物?!嗣裆钪斜緛泶嬖谥膶W藝術原料的礦藏,這是自然形態的東西,是粗糙的東西,但也是最生動、最豐富、最基本的東西;在這點上說,它們使一切文學藝術相形見絀,它們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文藝作品中反映出來的生活卻可以而且應該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更強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帶普遍性。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333教育綜合[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18考研英語閱讀完形翻譯全突破
- 沈宗靈《法理學》(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饒立華《電子媒介新聞教程:廣播與電視》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5版)章節習題精編詳解
- 2020年英語專業考研基礎英語翻譯高分特訓100篇
- 杭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839教育管理學(二)[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北京師范大學877中國語言文學綜合[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回憶版)匯編
- 2020年保險碩士《435保險專業基礎》[專業碩士]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北京大學數學系《高等代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上冊)
- 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實務(中級)》(2016年修訂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聊城大學外國語學院616基礎英語(含語言學及英美文學基礎知識)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14年經濟師《房地產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講義、真題、預測三合一
- 王衛國《民法》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經濟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財政學部分)》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模擬試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