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2 課后習題詳解

1文學活動與生活活動是怎樣的關系?文學活動在生活活動中處在什么位置?

答:(1)文學活動與生活活動的關系

生活活動是以生產活動為基礎的人類生存、繁衍和發展的活動系統的總稱。它是社會發展的前提,也是人類得以發展、延續的基礎。人的生活活動是文學活動的前提,其對文學活動而言,具有美學意義。

生活活動導致人與對象之間的詩意情感關系

人的感覺可以發展成為一種詩意情感的關系,文學藝術正是人的感覺中這種詩意情感高度發展的產物。在世界中,只有人才能以具有詩意情感的文學藝術方式去感受事物。

生活活動導致人的自覺能動的文學創造

文學作為人的一種活動形態,它是一種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的自覺能動的創造,在這種創造中,可以達到感性與理性的統一。

生活活動使文學成為人的本質力量的確證

文學活動作為一種審美活動,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確證。通過創造和欣賞文學,人的本質力量可以盡情地展現出來。

(2)文學活動在生活活動中的位置

文學活動屬于精神活動的范疇,雖然從根本上受物質實踐活動的支配,但同時也反過來影響物質實踐活動。

文學作為意識形態性的精神活動,則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質經濟基礎之上,并為該經濟基礎服務,也可以稱之為觀念性的上層建筑,與物質經濟基礎的聯系具有間接性。

總之,文學活動作為一種審美精神活動,在人的生活活動中處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識形態特征。

2簡述文學活動四種理論視角各自的依據,以及評析各自有可能具有的局限性。

答:文學活動的四種理論視角分別以文學活動的四個要素為依據。美國文論家艾布拉姆斯提出了文學活動涉及作品、作家、世界和讀者四個要素的觀點,這與對文學活動四階段的論述基本吻合。

(1)從世界角度出發的再現論(現實主義)

世界作為文學活動的基本要素之一,主要指文學活動所反映的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客觀世界包括自然萬物與社會的歷史與現實。主觀世界既包括人的思想情感,也包括宗教信仰意義上的超驗世界。

文學無法脫離世界單獨存在。強調世界在文學創作中的作用,有其合理的方面,但不能認為它就是文學的全部,應對文學還應進行整體和全面的理解。

(2)從作者角度出發的表現論(浪漫主義)

在文學活動中,作者通過文學創作來表達他的感受和感情,并試圖以此喚起讀者相應的感受和感情,因而,文學活動也是作者的表現活動;作者,同樣是文學活動的基本要素之一。

在西方,強調文學與作者的聯系,進而強調作品表現功能的表現論文學思想產生較晚。其真正產生歸因于18、19世紀之交的浪漫主義思潮。

(3)從作品角度出發的本體論(形式主義)

文學反映的世界并不等于世界本身,同時,文學表達的情感也不同于作者內心的實際感受,這兩種不同要在作品中顯現出來。因此,作品是文學活動的基本要素之一。

貫穿20世紀的形式主義文論對傳統文學理論重內容輕形式、重作品描寫的世界的傾向是一次革新。但結構主義思潮將文學結構提高到絕對自主的地位,強調作品的獨立性和自足性,幾乎徹底取代了作者的重要性,作品本體論達到了偏激的程度。作品作為文學的一個組成要素,被推崇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4)從讀者角度出發的接受論(接受美學主義)

文學活動包括文學讀者進行閱讀鑒賞的活動。只有經過讀者閱讀鑒賞,作者創作的文本才能實現其價值。因此,讀者是文學活動的又一個基本要素。

總之,文學活動所涉及的世界、作家、作品和讀者四個基本要素只具有相對的可分性,在實際的文學活動過程中,卻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作用、融為一體的。只有在對文學活動的整體觀照中,才可能準確而全面地把握它的本質特征。

3簡要評述文學起源問題上的“勞動說”,作為生產活動的勞動的重要性和文藝有何關系?

答:在文學理論史上,關于文學起源的說法主要有“巫術發生說”,“宗教發生說”,“游戲發生說”和“勞動說”四種。其中“勞動說”是馬克思主義文藝起源的重要命題。即馬克思認為,文學起源于人的生產勞動,最早的文學藝術作品產生于人類的勞動過程。而把勞動作為文學發生的起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勞動提供了文學活動的前提條件

人類的生產活動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動的前提,這一方面在于人要滿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從事其他活動,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這種生產活動中生成的;其次,勞動產生了文學活動的需要。

(2)勞動構成了文學描寫的主要內容

遠古時代遺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寫了當時人們勞動生活的內容。如《擊壤歌》中寫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它寫出了早期農耕生活中人們自給自足、隨遇而安的歷史情況;

(3)勞動制約了早期文學的形式

各民族最早的文學體裁是詩,而詩在當時是必須吟唱的,而且它以載歌載舞的方式來傳達。因此早期的文藝是詩、樂、舞三位一體的結合體。這種早期文藝的形式同勞動過程直接相關。原始人將勞動動作和被狩獵的動物的動作衍化為舞蹈,勞動時的號子與呼喊發展為詩歌,而勞動時發出的各種聲音和體現的節奏,則為原始人提供了音樂的靈感。詩、樂、舞三位一體實則是勞動過程中這幾種藝術形式的萌芽因素統一在一起的反映。

4試辯證說明文學發展的諸種原因。

答:文學發展在最終意義上是受經濟制約的,但文學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它的發展變化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文學發展的動因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認識:

(1)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意識形態與之相適應

意識形態的變革往往首先表現在政治領域中,政治意識形態的變革,又進一步對文學意識形態提出相應的變革要求。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中,藝術的變革就與政治上的變革要求直接相關;在中國,“五四”新文學運動也可以找到政治上革新要求的影響,它們都不是由經濟直接推動的文學變革。

(2)文學發展有著自身體系化的要求和發展慣性

文學發展有著相對的獨立性以及自身的一些特征,如詩歌文體對于韻律、句式的一些調整,小說文體在敘事模式上的一些演進,大都是文學發展自身規律在起作用,與經濟的關系不明顯。

(3)承認經濟狀況與文學變化發展非一一對應的同時,應看到經濟的影響是可以反映在文學領域中的

古希臘城邦制國家以市民作為公民主體,它的戲劇藝術很早就步入了發達階段。而古代中國是農業社會,農民居住分散,閑暇時間不多,也沒有建立商品消費的生活模式,這使中國戲劇長期停留在巫術儀式、儺戲階段。在歐美國家,長篇小說產生在文藝復興之后,幾百年來,成果豐碩,它與版權法等經濟法規的推行直接相關。從上述方面,可見經濟因素對文學發展的直接影響。

總之,推動文學發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情況下,可能有著不同的起主導作用的原因。在這種種原因中,有些與經濟因素相關,有些則沒有直接關系。但在最終決定意義上,經濟因素是文學發展的終極原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囊谦县| 临颍县| 托克托县| 凌源市| 淮安市| 桐庐县| 永修县| 宕昌县| 益阳市| 永嘉县| 重庆市| 绥宁县| 盱眙县| 自贡市| 多伦县| 武义县| 彭山县| 宝坻区| 西充县| 闻喜县| 安西县| 北安市| 昌邑市| 九龙坡区| 长海县| 宜丰县| 巨野县| 衡山县| 阿坝县| 信阳市| 新干县| 迁西县| 北安市| 镇安县| 临夏县| 深州市| 西城区| 阿克| 定西市| 潜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