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迎旗《學前教育概論》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6538字
- 2021-05-28 19:19:51
2.2 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一、選擇題
1教育的本質特征是( )。
A.社會活動
B.人類社會的活動
C.人類自發的活動
D.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答案】D
【解析】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社會性活動,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性活動,教育區別于其他社會活動的本質特征是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性活動,是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目標的社會活動,ABC三項不是教育的本質特征,不當選。教育的本質特征是培養人的活動,因此答案選D。
2在廣義的教育中,受教育者是指( )。
A.所有在校學生
B.學齡兒童
C.所有的學習者
D.知識經驗不足的人
【答案】C
【解析】在廣義的教育中,受教育的對象非常廣泛,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身份、不分職業背景,凡是進入學習過程的人都成為受教育者。ABD三項都涵蓋在所有的學習者中,不屬于廣義的受教育者,不當選,因此答案選C。
3教育發展的方向是( )。
A.全民教育
B.終身教育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現代化
【答案】A
【解析】全民教育是指對社會全體民眾所提供的教育。全民教育是保證每個國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權利,并且必須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它以普及義務教育實行之。全民教育可使每個人獲得自由和發展的能力,是社會擺脫貧困、實現繁榮的必要選擇,同時又是促進社會文明道德、控制人口、提高人口質量和改善環境狀況的先決條件,因此,是教育發展的方向,因此答案選A。
4( )已成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導思想,給整個教育帶來了革命。
A.全民教育
B.終身教育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現代化
【答案】B
【解析】終身教育是指人們在一生各階段當中所受各種教育的總和,是人所受不同類型教育的統一綜合。包括教育體系的各個階段和各種方式,既有學校教育,又有社會教育;既有正規教育,也有非正規教育。主張在每一個人需要的時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終身教育是適應科學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發展要求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現代人的一生應該是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一生。終身教育思想已成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導思想,因此答案選B。
5幼兒教育的中心任務是( )。
A.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B.確保幼兒心理健康
C.全面促進幼兒素質和諧發展
D.使幼兒獲得一定的知識
【答案】C
【解析】發展包括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二者必須協調發展。幼兒教育也必須要保證幼兒各方面的和諧發展,將全面促進幼兒素質和諧發展作為其中心任務,ABD三項較為片面,不足以概括幼兒教育的中心任務,因此答案選C。
6幼兒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取決于( )。
A.環境因素
B.社會政治制度
C.社會文化水平
D.生產力發展水平
【答案】D
【解析】生產力是人類社會存在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推動力。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的政治、文化、教育等因素變革的最深層的根源和最終的決定力量。幼兒教育作為教育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也同樣受制于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的發展影響幼兒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首先,生產力水平決定了國家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另外,社會生產力水平制約幼兒教育規模,而生產力的發展速度制約幼兒教育的發展速度,因此答案選D。
7我國幼兒教育的基本出發點是( )。
A.對幼兒實施全面發展教育
B.對幼兒開展智力教育
C.保護幼兒健康成長
D.對幼兒進行道德教育
【答案】A
【解析】對幼兒實施全面發展教育是我國幼兒教育的基本出發點,也是我國幼兒教育法規所規定的幼兒教育的任務,因此答案選A。
8對兒童活動的正確理解是( )。
A.讓兒童盡情地隨意玩耍
B.按老師規定的程序活動
C.為了讓兒童舒展筋骨
D.在活動中促進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
【答案】D
【解析】活動性原則要求學前教育以活動為主導,以活動貫穿整個教育過程,以活動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可見,兒童活動即在活動中促進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
9游戲是幼兒的( )。
A.自發學習
B.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習
C.自我學習
D.有目的性的學習
【答案】A
【解析】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呈現出以下特點:學習的目標是隱含的;學習方式是潛移默化的;學習的動力來自幼兒內部。從這三個特點可以得出,游戲是幼兒自發的學習,因此答案選A。
二、簡答題
1簡述幼兒教育的意義。
答:幼兒教育是指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其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促進生長發育,提高身體素質
幼兒教育根據幼兒生長發育的特點,著眼幼兒身體素質的提高,有計劃地為幼兒創設一個讓其身心愉快的環境,在培育幼兒良好性格的同時,合理地安排營養保健和一日生活,科學地組織體育鍛煉,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增強其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等,幫助幼兒增強體質,健康地成長,為將來成為體魄健壯的社會成員打下基礎。
(2)開發大腦潛力,促進智力發展
幼兒期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幼兒階段開發大腦的潛力,充分發展智力,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少研究證明,幼兒期是語言、形狀知覺、音感等發展的敏感期,在這時期施以適宜的教育,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推遲教育的話,效果將大打折扣。
(3)發展個性,促進人格的健康發展
人的個性、性格、思想道德和行為習慣都是在一定的教育影響下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幼兒期如果受到良好教育,就能形成許多好習慣。
(4)培育美感,促進想象力、創造性的發展
幼兒天性愛美。由于幼兒思維、情感的特點,他們喜歡用形象、聲音、色彩、身體動作等來思考和表達。幼兒教育以美熏陶、感染幼兒,滿足其愛美的天性,萌發其美感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欲望,發展他們藝術的想象力、創造力,促進健全人格的形成。
總之,幼兒教育擔負著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重任,對幼兒個人、社會、國家民族和諧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2現代社會對幼兒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幼兒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培養全面素質
從世界學前教育的發展目標來看,其目標從以往的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轉向重視體、智、德、美諸方面的全面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的“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專題報告提出:“21世紀最成功的勞動者,將是最全面發展的人,是對新思想和新機遇最開放的人。”
(2)重視培養競爭意識、競爭道德、競爭能力
現代社會要求幼兒從小學會與自己的過去競爭、不斷完善自我、不斷超越自我、具備與他人競爭的能力和心理素質。21世紀的中國,市場經濟將更加發達,社會將進一步表現出競爭性、開放性、創造性、變化性和冒險性等特征。為了更好地適應將來的社會,幼兒教育必須在現有的目標中滲透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要重視培養幼兒大膽探索、不怕吃苦、不迷信權威、勇敢追求和冒險的品格。
(3)重視培養幼兒開闊的眼界、寬廣的胸懷、開放性的思維習慣
幼兒教育要鼓勵幼兒認識變化、適應變化、促進變化,為幼兒適應未來變化萬千的社會打下基礎。
(4)重視培養創新精神
未來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和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經濟時代是以知識為資本、智能為財富,以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為基本特征的,學會學習和不斷創新將成為未來社會的時代精神。幼兒成長和進入未來的信息化時代唯一的通行證就是學會學習,有不斷創新的能力和精神。這種能力和精神要從幼兒開始培養。這就要求幼兒教育目標中加強對幼兒創新精神的培養。
三、論述題
1試述陳鶴琴的幼兒教育思想。
答:陳鶴琴是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他的幼兒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反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兒教育,提倡適合國情的中國化幼兒教育
陳鶴琴批評當時的幼兒園不是抄襲日本就是模仿歐美,生搬外國的教材、教法,全然不顧中國國情。他堅決主張幼兒教育要適合我國的國情。同時,他積極地推進為中國平民服務的、培養民族的新生一代的幼兒教育,指出這是中國求進步,擺脫半封建半殖民地狀況,發展進步合理的社會之需要。
(2)反對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陳鶴琴先生反對埋沒人性的、讀死書的死教育。在抗戰時代,他抱著實驗新教育的使命,創建了活教育。其教育的三大目標是——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陳鶴琴的活教育體系,對中國幼兒教育的各方面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①教育觀
陳鶴琴先生指出,要遵照活教育的精神辦幼兒園,必須“以自動代替被動”,必須是幼兒“自動的學習、自發的學習”,自己去動手用腦獲得知識,教師必須尊重幼兒的自主性,不能搞傳統的注入式,消極地管束幼兒等。這樣的要求體現了一種全新的教育觀,對舊教育的沖擊是十分巨大的。
②教育目標
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應當是育人,培養國家民族所需要的新生一代,培養像陳鶴琴所指出的那種身體健康、能建設、能創造、能合作、能服務的“現代中國人”。
③教育方法
實現活教育目標的教育方法,如陳鶴琴所說:“非從‘做’做起來不可”,應當是“做中教,做中學”。
④教育內容
以大自然、大社會為活教材,與實際緊密地結合。同時,活教育“做”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幼兒園最好的教育內容。
⑤教育原則
陳鶴琴提出的活教育的十七條原則,體現了尊重幼兒的主體性,重視幼兒動手動腦,重視直接經驗的價值等思想,奠定了幼兒園教育原則的基礎。
(3)幼兒園課程理論
①課程的中心
陳鶴琴反對幼兒園課程脫離實際,主張根據兒童的環境——自然的環境,社會的環境制作幼稚園課程系統的中心,讓兒童能充分地與實物和人接觸,獲得直接經驗。
②課程的結構
陳鶴琴先生認為“應當把幼稚園的課程打成一片,成為有系統的組織。”雖然他把課程內容劃分為:健康活動、社會活動、科學活動、藝術活動、文學活動等五項,但這五種活動是一個整體,如人的手指與手掌,手指只是手掌的一部分,其骨肉相連,血脈相通,因此被稱為“五指活動”。
③課程的實施
他強調以幼兒經驗、身心發展特點和社會發展需要作為選擇教材的標準;反對實行分科教學,提倡綜合的單元教學,以社會自然為中心的“整個教學法”;主張游戲式的教學。
④重視幼兒園與家庭的合作
陳鶴琴十分重視家庭對幼兒的影響,積極主張幼兒園與家庭合作來教育幼兒。
陳鶴琴先生極其豐富的幼兒教育思想和實踐是我國幼兒教育的寶貴財富。在我國幼兒教育深入改革的今天,學習和研究他的思想和教育理論,繼承和發揚他為幼兒教育事業奮斗的精神,對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幼兒教育理論體系具有重大的意義。
2試述影響學前教育的社會因素。
答:學前教育是一種社會活動,它與眾多的社會因素有著直接與間接的關系,學前教育的發展受到社會眾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包括生存環境、經濟、政治、文化、人口等社會因素。
(1)生存環境
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是復雜的、多變的,環境分為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
①物質環境
物質環境由天然環境和人工環境所組成。氣候、山、河、空氣、水等為天然環境;城市、農村的建設,工作勞動環境條件,個人居住條件等為人工環境。學前教育作為人類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質環境是學前教育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②精神環境
精神環境又稱非物質環境或社會環境,它是指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以及社會信息。學前兒童不論在家庭中、在幼兒園中,還是接觸其他社會生活中,都在不斷地接受精神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包括父母及家庭成員的表率,家庭生活氣氛等。
(2)經濟
經濟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為學前教育提供了經濟條件,并對學前教育發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①經濟發展是學前教育發展的物質基礎,為學前教育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②經濟發展決定著學前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
③經濟發展引發的經濟結構的變革影響著學前教育結構的變化;
④經濟發展水平制約著學前教育的內容和手段,知識傳播是一定歷史階段中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反映,教育手段同樣是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的反映。
(3)政治
學前教育作為人類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受到政治的影響,主要表現為:
①政府權力機關及職能部門對學前教育的重視與領導是發展學前教育的決定條件。歷史事實充分說明:一個地區或部門的權力機構和領導人的態度、意志對該地區學前教育發展與改進起著決定性作用。如果他認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并大力支持發展學前教育的話,則該地區的學前教育將會有與眾不同的發展。
②不同社會制度下接受學前教育的程度不同。我國學前教育在亞太地區屬于比較好的,統計資料顯示,2008年我國3~6歲幼兒入園率為47.3%,部分城市幼兒入園率早就達到100%,農村幼兒入園率稍低但發展迅速。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欣欣向榮正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
(4)文化
廣義而言,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而言,文化是指社會的精神文化,即社會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藝術、文學、宗教、傳統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種復合體。學前教育作為教育的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文化對學前教育的影響一般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①文化是經濟政治作用于學前教育的中介,即文化傳導一定的經濟政治的要求,反映一定的政治經濟的性質與水平,如輿論文章、書籍、影視導向正是現實文化反映政治,政治的要求影響學前教育。
②文化還可以主動地、相對獨立地影響學前教育,如傳統文化觀念,外國文化滲入都不是現實經濟的反映,但卻在影響著學前教育。
(5)人口
人口是在一定地區和時間內的人的群體,組成人口整體不單純以數量顯示,還有著多種關系和區別,如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民族從屬、勞動種類、年齡區分與趨向。人口對學前教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人口對學前教育發展戰略目標及其戰略重點的影響。人口影響學前教育發展戰略目標和發展戰略重點。例如,由于我國人口增長快,給學前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很多困難。
②人口對教育結構的影響。人口對學前教育結構的影響表現為接受學前教育的幼兒數要隨著人口的變化而調整;人口也對學前教育橫向結構,即各級各類園所比例等產生影響。
③人口對教育區域布局的影響。人口低速增長,教育規模可以小,經費可以節省;人口增長速度跳動過大,則對教育規模和經費產生影響。例如,由于我國農村人口比例大,增長快,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使得學前教育難以普及,更難以深入偏遠山區。
3試述新時期幼兒園在實現雙重任務的過程中遇到的挑戰。
答:我國幼兒園是學制的基礎階段,與其他各級各類學校一樣,應該使受教育者在體、智、德、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但是,幼兒園又是一種社會公共育兒機構,具有福利性,因此,它還擔負著其他學校教育機構所沒有的為家長服務的特殊任務。幼兒園的雙重任務體現了幼兒園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獨特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幼兒園在實現雙重任務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戰。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對幼兒身心素質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現代科技的飛躍發展使社會進入了以知識、信息為主要生產動力的時代。國家提出了“科教興國”的戰略決策,這一切使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幼兒教育必須從素質教育入手,從教育思想到教育的內容、形式、方法等全面地進行改革,否則,幼兒園是難以跟上時代的步伐,使幼兒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一代新人的。
(2)為家長服務的范圍不斷擴大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體制的日益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意識、價值觀念等空前多樣化,生活節奏加快,時間意識增強,人員流動量增大。在這種形勢下,幼兒教育機構類型單一、服務范圍狹窄、機制不靈活的現狀就不可避免地和社會的需求不相適應。這在客觀上要求各種幼兒教育機構在辦園形式、管理制度、收托時間、保育范圍、運作機制等各方面走向多樣化,更加靈活和方便,并更能適合家長工作、學習、生活方面的特點和需要。
(3)家長對幼兒教育認識不斷提高,要求幼兒園具有更高的教育質量
幼兒家長通過耳聞目睹,對幼兒教育在人一生發展中的重要意義的認識不斷提高。他們不僅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吃得好、長得好,更希望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幼兒園質量的高低成為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提高保育和教育質量成了幼兒園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幼兒園只有教育質量高,才會生源充足,家長滿意,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總之,幼兒園要更好地完成雙重任務,使家長滿意、社會滿意,就必須順應社會的發展和變化,對自身的運行機制進行調整和改革,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這樣幼兒園才能應對新的挑戰,才能更好地實現其雙重任務。
- 陳憲《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第4版)課后習題詳解
-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會工作學院812社會學專業綜合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432統計學[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王天一《外國教育史》(修訂本)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陳慶云《公共政策分析》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朱眉華《社會工作實務手冊》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張成福《公共管理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修訂版)
- 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263日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翦伯贊《中國史綱要(增訂本)上》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王福川《土木工程材料》(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魏華林《保險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易綱《貨幣銀行學》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周葉中《憲法》(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閩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914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