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章 人內傳播與人際傳播

1自我傳播(人大2015年研)、內向傳播(西南大學2016年研;中國政法2013年研)、人內傳播(華中農大2011年研;湖南大學2010年研;武漢理工2010年研)

答:自我傳播又稱內向傳播、內在傳播或人內傳播,是指個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體內部進行信息處理的活動。自我傳播一般是由感受刺激、神經傳導、大腦活動和肌體反應等若干環節和要素構成的,而這些環節和要素同時也是人的身體所固有的功能。自我傳播的特點有:自我傳播不是孤立的,它的兩端都與外部過程保持著銜接關系;它的輸入源泉是外部環境,輸出的對象也是外部環境。自我傳播在本質上是對社會實踐活動的反映,具有鮮明的社會性和實踐性。自我傳播不是對外部世界的消極、被動的反應,而是積極能動的反映。自我傳播是其他一切傳播活動的基礎,任何一種其他類型的傳播,都必然伴隨著自我傳播的環節,自我傳播的性質和結果,也必然會對其他類型的傳播產生重要的影響。

2人際傳播(湖北大學2017年研;同濟大學2014年研;西南大學2014年研;河北大學2014年研;北師2013年研;蘭州大學2013年研;山西大學2013年研;上海交大2012年研;華科2011年研)

答:人際傳播是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傳播活動,也是由兩個個體系統相互連接組成的新的信息傳播系統。人際傳播是一種最典型的社會傳播活動,也是人與人社會關系的直接體現,對個人和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人際傳播的特點有:人際傳播傳遞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靈活;人際傳播的信息的意義更為豐富和復雜;人際傳播雙向性強,反饋及時,互動頻度高;與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相比,人際傳播屬于一種非制度化的傳播。人際傳播的重要動機之一是自我認知和相互認知,其中相互認知的程度依賴于自我表達的充分程度。

3親身傳播(上海交大2007年研)

答:親身傳播是指以語言為主要手段,以人體自身為媒介的個人對個人的傳播。親身傳播最常見的是兩個人面對面的交談,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言語傳播,如面對面交談、遠距離電話會談等;文字傳播,如私人信件、電報、傳真、E-mail、手機短信等;體態語言傳播,如手勢、眼神、面部表情等;信號傳播,如革命時期地下工作者的窗外懸掛物、海上航行時的信號旗等。親身傳播的最大特點是信息傳播有明確的對象,屬于定向傳播。其好處是傳播信息針對性強,反饋快,互動快,可以迅速調整傳播內容和方法。與其他傳播方式相比,親身傳播的不足之處在于傳播面窄,傳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4主我/客我(北郵2011年研;浙江工業大學2011年研)

答:主我和客我理論最早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G.H.米德提出,是研究作為心理過程的人內傳播的最重要的理論之一。米德在研究人的內省活動時發現,自我意識對人的行為決策具有重要影響,而自我可以分解為兩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方面:一方面是作為意志和行為主體的“主我”(I),它通過個人對事物的行為和反應具體表現出來;另一方面是作為他人的社會評價和社會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它是自我意識的社會關系性的體現。人的思維、內省活動就是一個“主我”和“客我”之間雙向互動的傳播過程,互動的介質是信息,即“有意義的象征符”,“主我”與“客我”的互動形成了人的自我。

5“自我互動”理論(華南理工2016年研;湖南大學2015年研;清華大學2011年研;南開大學2011年研;廈門大學2010年研)

答:“自我互動”理論認為,人能夠與自身進行互動,即自我互動(self interaction)。該理論由現代象征互動理論的集大成者布魯默在1968年出版的《象征互動論》中提出。他認為,人是擁有自我的存在,人在將外界事物和他人作為認識和行動的對象的同時,也把自己作為認識和行動的對象。在這個過程中,人能夠與自己進行溝通與傳播,并能夠對自己采取行動。“自我互動”在本質上是與他人的社會互動的內在化。布魯默的這個觀點說明,人內傳播是現實社會傳播關系的反映,通過自我互動或自我傳播,人能夠在與社會、他人的聯系上認識自己、改造自己,不斷實現自我的完善和發展。

6“鏡中我”(華中師大2018年研;人大2015年研;北師2014年研;上海理工2014年研;上海交大2012年研;湖南大學2012年研)、庫利的“鏡中我”理論(清華大學2009年研;北師2008年研)

答:“鏡中我”理論(the looking-glass self)由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庫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會組織》一書中提出,是指個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自我”的認識,而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態度或評價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人的自我是在與他人的聯系中形成的,這種聯系包括三方面:關于他人如何“認識”自己的想象;關于他人如何“評價”自己的想象;自己對他人的這些“認識”或“評價”的情感。“鏡中我”也是“社會我”,傳播是“鏡中我”形成的主要機制,它不僅是個人社會化的途徑,而且是將整個社會連成一個整體的紐帶。庫利關心的焦點是人際傳播,對大眾傳播沒有給予充分關注。

7初級群體、首屬群體(中國傳媒大學2018年研)

答:初級群體(primary groups)又稱首屬群體、直接群體,是個人最早參與社會生活的基本群體,即具有親密的面對面交往與合作關系的群體,與次級群體相對。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提出。初級群體是以感情、習俗和倫理維系的群體,其成員人數較少,具有親密的人際關系,經常進行面對面的交往互動。家庭、鄰里、兒童游戲伙伴等都屬于初級群體。一切復雜的社會結合的產生與社會結構的形成,均以初級群體為基點和基礎。

8次級群體

答:次級群體(secondary groups)又稱次屬群體、間接群體,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社會目的而建立起來的群體,與初級群體相對。由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提出。學校、公司、社團、政府等社會組織中的工作群體等都屬于次級群體。次級群體不受血緣或地緣的限制,它是基于一定的社會需要而組成的,對成員有選擇性。次級群體內部有嚴格的組織結構和規章制度,群體成員的活動有明確的規范,成員間的聯系是以社會分工為基礎的,所以成員之間主要是角色關系。次級群體是個體拓展社會活動領域和增強活動能力的標志,其接觸不一定是直接的,而往往經由多種中間環節。

9基模

答:基模是指人的認知行為的基本模式,或者稱心智結構、認知結構、認知導引結構。基模最常見的類型有涉及個體人物的人物基模、涉及事件程式的事件基模、涉及社會角色的角色基模等。不同類型的基模能幫助處理不同類型的信息,對我們的認識、判斷和行為反應起著重要的制約作用。基模的特點有:基模是人與生俱來的行為模式之一,但是隨著人的成長可以發展和改造;基模是一種知識分類體系,呈層化結構,類似于一個樹形圖;基模是知識的集束或有機的聯合;基模的功能是在遇到新的信息時,通過動員和組織原有的知識和經驗、補足新的要素來進行處理、對新信息的性質做出判定,預測其結果,以確定對新信息的反應。因此,一般也認為基模具有預測和決策控制功能。

10羅伯特·阿克塞爾羅德基于基模理論的信息處理過程模式

答:羅伯特·阿克塞爾羅德的信息處理過程模式由美國學者羅伯特·阿克塞爾羅德于1973年在《認知與信息處理過程的基模理論》中提出。基模是指人的認知行為的基本模式,或者稱心智結構、認知結構、認知導引結構。可以對該模式做如下理解:當接觸到一個新的事件或者信息時,頭腦中的相關基模就會被激活,參與到信息處理的每個環節當中。當新信息的各項特征與認知基模相吻合的時候,人傾向于按照原有的解釋和態度來對它。當新信息與認知基模有不吻合之處時,人會對新舊信息的各特征進行比較,補足新的信息,確定新的解釋和態度。新信息的處理結果對認知基模會產生兩種影響:如果處理結果與原有基模相吻合,會起到強化原有基模的作用;如果有矛盾之處,則會修改原有基模,形成新的認知基模。作為每次信息處理的結果,都會作為分析、推理或判斷的依據參與到下一個信息處理過程中。

11“詳盡分析可能性”理論

答:“詳盡分析可能性”理論由社會心理學家理查德·佩蒂等在研究說服性信息傳播之際提出,其具體內容如下:每個人都會以兩種不同方式處理信息,一種是沿“核心路徑”處理信息,即以詳盡的方式,用演進的思考來處理信息;另一種是沿“邊緣路徑”處理信息,即以較為簡單粗略的方式來處理信息。詳盡分析發生的概率與當事人的動機和能力有關。在同一信息處理的過程中,上述兩個路徑也許是同時存在的。一般認為,由“核心路徑”的詳盡信息處理所引起認知結構或基模的變化更深刻。

推薦閱讀
  1. 北京外國語大學245二外日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2. 薩爾瓦多《國際經濟學》(第11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3.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357英語翻譯基礎歷年考研真題及模擬試題詳解(含2010~2014年真題)
  4. 尹伯成《西方經濟學簡明教程》(第7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5.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插圖修訂版)
  6. 賈俊平《統計學》(第7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7. 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8. 吳式穎《外國教育史教程》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9. 朱新蓉《貨幣金融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10. 馬海濤《中國稅制》(第9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11. 武漢大學《分析化學》(第5版)(下冊)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12. 深圳大學管理學院942管理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13. 中國海洋大學數學科學學院432統計學[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14. 孫培青《中國教育史》(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5. 趙相林《國際私法》(第3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37小時高清視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山县| 兴义市| 乐昌市| 错那县| 阿瓦提县| 伽师县| 锦州市| 祥云县| 磴口县| 平潭县| 宁都县| 香河县| 台安县| 黄大仙区| 大丰市| 楚雄市| 丰城市| 社会| 沅江市| 吴江市| 呼图壁县| 旌德县| 大姚县| 新巴尔虎右旗| 神池县| 宜州市| 淳安县| 襄樊市| 阳原县| 琼中| 砀山县| 蓬溪县| 兴化市| 巩义市| 化隆| 庐江县| 沾化县| 广汉市| 师宗县| 奎屯市| 五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