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

一、名詞解釋

中國作家協會

答:中國作家協會,簡稱中國作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各民族作家自愿結合的專業性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作家、文學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繁榮文學事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社會力量。前身是1947年7月23日在北平成立的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簡稱全國文協)。首任主席是茅盾,副主席是丁玲、柯仲平。協會設職能部門5個,并相繼創辦《文藝報》《人民文學》等機關報刊,建立中央文學研究所、創作委員會等機構。1953年9月,全國文協召開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茅盾任主席,周揚、丁玲、巴金、柯仲平、老舍、馮雪峰、邵荃麟任副主席。大會通過的章程規定:“中國作家協會是以自己的創作活動和批評活動積極地參加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和建設事業的中國作家和批評家的自愿組織。”同年10月,文協正式更名為中國作家協會。周揚為作協黨組書記,邵荃麟為副書記。

二、簡答題

簡述五六十年代的“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

答:在五十年代中后期,當代已經出現能體現此時期“文學主潮”的作家群,他們成為此時期的中心力量。根據這一期間權威文學批評,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各種會議對創作的評述,以及中國作協主持的階段性文學狀況總結,可以確認這個時期“中心作家”大致有柳青、趙樹理、杜鵬程、郭小川、賀敬之、李季、魏巍、楊朔、劉白羽、老舍、曹禺、郭沫若等人。“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體現出一些新的特征,主要有:

(1)從出身的地域,以及生活經驗、作品取材等的區域而言,出現了從東南沿海到西北、中原的轉移趨勢。

(2)這一時期“中心作家”的多數人,認定文學寫作與參加左翼革命活動是同一事情的不同方面。文學被看做是服務于革命事業的一種獨特的方式。

(3)這一時期作家的“文化素養”,也與“五四”及以后的現代作家有著不同的側重。五六十年代的“中心作家”,大多學歷不高,在文學寫作上的準備普遍不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分宜县| 阿拉善右旗| 周宁县| 海阳市| 宁陵县| 巴中市| 宜州市| 保山市| 颍上县| 建阳市| 霍州市| 湘西| 五家渠市| 盐津县| 翁源县| 凤山县| 高安市| 都昌县| 交城县| 晋宁县| 凯里市| 靖江市| 台南市| 朔州市| 普洱| 湘阴县| 西和县| 上高县| 泸定县| 潜江市| 迁西县| 佛冈县| 蓬安县| 井陉县| 封开县| 嘉义县| 洪洞县| 颍上县| 长武县| 新平| 崇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