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簡答題

1.簡述反應時的影響因素。[統考2010年研]

答:(1)反應時是指刺激作用于有機體之后到明顯反應開始所需要的時間。反應時是心理學研究中最重要的反應變量和指標之一。

(2)影響反應時的因素可以分為外部因素和機體因素兩大類:

外部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a.刺激呈現的感覺通道:不同的感覺通道的刺激的反應速度存在差異。

b.刺激的物理特征:刺激物的大小、形狀、顏色等會影響到反應時的長短。

c.刺激物的復雜程度:刺激物的復雜程度會影響到反應時。

d.刺激呈現的位置:不同的呈現位置會影響到反應時。

e.刺激的時間特性和空間特性:時間和空間因素的累加會影響到反應時。

f.其他來自環境和實驗儀器方面的因素也會影響到反應時。

機體因素包括:機體的適應水平、被試的準備狀態、額外動機、被試的年齡、練習、個體差異等。

2.簡述知覺定勢。[中科院2005年研]

答:知覺并不僅僅是對視網膜所接受刺激的反映,它同時也反映了接受者的意向。由于過去經驗、記憶、期望、暗示和周圍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的意愿或偏差,即受到啟動或定勢的影響,必然會使得接受者以特定的方式來組織視覺輸入的刺激。

知覺定勢是由過去經驗和環境中事物之間的關系而產生的對感知世界的一種知覺啟動。知覺定勢是自上而下的加工過程,通過建立的假設和過去經驗提出一般的組織策略,并把這些策略應用到整個圖形,這些策略便會影響到個體對細節和部分的知覺。表現為對特定知覺對象作特定組織、選擇等活動的準備。由先前的知覺活動形成并決定此后同類知覺活動的趨勢。如,重復(10次~15次)感知兩個大小不等的球后,人對兩個大小相等的球卻知覺為不相等。這就是過去的知覺對當前對象的知覺給予的定勢錯覺的影響。作為一種普遍現象的知覺定勢,不僅能在觸摸物體時表現出來,而且在視昕覺領域也能表現出來。該現象的存在說明知覺活動對知覺者主體狀態有依存性,而知覺者的主體狀態又是由以前作用十知覺主體的刺激造成的。

知覺定勢能夠促進非理想條件下,如客體受到背景刺激的遮擋或重疊等的知覺。定勢對個體的知覺是很重要的,因為環境中的刺激通常是難辨認的或不完全的。而基于過去經驗的預期,使得個體能夠產生有意義的知覺。

3.恒定刺激法測量差別閾限的兩類回答和三類回答技術。[天津師范大學2006年研]

答:恒定刺激法中,刺激通常由5~7個刺激組成,在實驗過程中維持不變。采用恒定刺激法測量差別閾限時,首先要確定標準刺激和比較刺激。標準刺激與每一個比較刺激組成一對刺激,每對刺激按隨機方式呈現,要求被試將比較刺激和標準刺激進行比較,以口頭報告的方式表示。

(1)較早的方法是讓被試作三類反應,即“重”“相等”和“輕”這三類反應。求得50%的次數被判斷比標準刺激重的比較刺激和50%的次數被判斷比標準刺激輕的比較刺激,分別作為相等地帶的上、下限,由此計算差別閾限,即三類回答技術。

(2)如果只要求被試作“重”和“輕”這兩類反應時,標準和比較刺激相繼呈現,其中一半次數標準刺激在前,一半次數標準刺激在后。在這種情況下,取75%次感覺重于標準刺激的比較刺激作為相等地帶的上限,取25%次感覺重于標準刺激的比較刺激作為相等地帶的下限。由此計算75%的差別閾限,即二類回答技術。

4.能否將一個多因素的實驗設計分解為多個單因素的實驗設計?指出原因并舉例說明。[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研]

答:不能。

(1)因為多因素實驗中,當存在兩個及以上自變量時,就可以分析探討變量之間的交互作用。如果把多因素實驗設計分解成多個單因素的實驗設計時,就無法對交互作用進行分析探討,從而可能會失去有價值的結論。另外,多因素實驗設計具有效率高、實驗控制好等優點。

(2)舉例說明

沃林頓和韋斯克蘭茨(warrington& weiskrantz,1970)用不同的方式對遺忘癥患者和控制組被試(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進行記憶測驗,并從交互作用中得到了改變科學家對記憶看法的重大發現。

他們的實驗有兩個自變量,一個是記憶缺陷的存在與否,另一個是測驗的類型。

記憶測驗有兩類:外顯記憶測驗和內隱記憶測驗。前者只是簡單地要求被試盡可能多地回憶出詞匯,而后者則是讓被試看一些模糊的單詞(單詞中的每一個字母都被擦掉了一部分,測驗前被試根本不可能辨認出這些單詞)。然后要求被試勾畫出這些詞并說出來(這些詞均在學習階段呈現過)。

實驗結果發現,控制組被試在外顯的自由回憶測驗中,其作業成績優于遺忘癥患者;而在詞匯辨認測試時兩者一樣。也就是說,當記憶用內隱的方式加以測試時,遺忘癥患者與正常被試之間的差異便不復存在了。實驗結果發現了兩個自變量的交互作用。

如果上述實驗改成兩個單自變量實驗,無非得到這樣的結果:遺忘癥患者的記憶比控制組被試差(混合了外顯測驗和內隱測驗);內隱測驗成績比外顯測驗好(混合了遺忘癥患者和控制組被試)。從單變量實驗中很難得出什么有價值的結論。而一旦實驗成為多自變量,兩個自變量間的交互作用便強烈地暗示出:遺忘癥患者對應于外顯測試的記憶受損,但是對應于內隱測試的記憶則不受影響,這就說明兩種測試很可能對應了本質上不同的兩套記憶系統。

5.簡述開窗實驗的范式及特點。[浙江大學2005年研]

答:開窗實驗是現代認知心理學的一種新的實驗方法,是反應時實驗的一種新形式。它用于測量一項認知作業中的某個信息加工階段所需的時間。減法和加因素法反應時實驗難以確定某個特定加工階段所需的時間,需間接地通過兩種作業的比較才能得到,且該加工階段也要通過嚴密的推理才能被確認。開窗實驗則能較直接地測量每個加工階段的時間,較明顯地看出這些加工階段。它通過對某種認知作業的分析,可以把每種認知成分所經歷的時間過程比較直接地估計出來,故比減法和加因素法反應時實驗具有更大的優越性。

漢米爾頓(Hamilton,1997)和霍克蘭(Hockley,1981)的字母轉換實驗是采取開窗實驗的一個范例。實驗中,給被試呈現1~4個英文字母并在字母后面標上一個數字,如“F+3”,“KENC+4”等。當呈現“F+3”時,要求被試說出英文字母即“I”,亦即將F轉換為I,而“KENC+4”實驗中,先會出現“4個字母+4”的指示,然后四個字母一個一個地繼時呈現,由被試按鍵自行控制。被試第一次按鍵就可看見第一個字母K,同時開始計時,接著被試要求做出聲轉換,說出LMNO,然后再按鍵看第二個字母E,再做轉換。如此循環直至四個字母全部呈現并做出總的回答,計時隨之停止。出聲轉換的開始和結束均在時間記錄中。根據這種實驗的反應時數據,可明顯看出完成字母轉換作業的三個加工階段:從被試按鍵看到一個字母到開始出聲轉換的時間為編碼階段,被試對所看到的字母進行編碼并在記憶中找到該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被試按規定進行轉換所用的時間即為轉換階段;從出聲轉換結束到按鍵看下一個字母的時間為儲存階段,被試將轉換的結果儲存到記憶中,有時還需將前面的轉換結果加以復述和歸并。在四個刺激字母實驗里,可獲得幾個數據,從中可看到完成字母轉換的整個過程和經過的所有加工階段。通過對數據的歸類處理則可得到總的實驗結果。

開窗實驗通過對字母轉換作業的分析,可把每一種認知加工成分所經歷的時間都比較直接地估計出來,因而它比反應時的相減法和相加因素法具有更明顯的優點,但“開窗”實驗也存在一些問題。實驗將認知過程人為地分為幾個階段,但這幾個階段是否相互獨立卻值得懷疑。比如可能在后一個加工階段出現對前一個加工階段的復查,儲存階段有時還包含對前面字母的轉換結果的提取和融合,不能分離開來。

6.下表是從某人格測驗研究報告中摘錄的一些數據,試結合表中提供的信息解釋影響信度系數的因素。[統考2011年研]

表 內部一致性信度

表 重測信度

【分析】此題屬于圖表分析題??疾炝诵哦鹊挠绊懸蛩?。不僅需要考生了解有哪些因素影響信度系數,而且還要能夠通過圖表分析,這些影響因素是如何表現在圖表中的。難度稍大,需要考生仔細思考。

答:信度指的是測量結果的穩定性程度。換句話說,若能用同一測量工具反復測量某人的同一種心理特質,則其多次測量的結果間的一致性程度就叫信度,有時也叫測量的可靠性。

其影響因素如下:

(1)被試方面,就單個被試而言,被試的身心健康狀況、應試動機、注意力、耐心、求勝心、作答態度等會影響測量誤差,就被試團體而言,整個團體內部水平的離散程度以及團體的平均水平都會影響測量信度。團體內水半彼此差異越大,以相關為基礎計算出來的信度值必然會大。同樣使用KR-20心理學專業學生的信度系數要小于于綜合大學學生樣本的信度值。

(2)主試者方面,就施測者而言,若他不按指導手冊中的規定施測,或故意制造緊張氣氛,或給考生一定的暗示、協助等,則測量信度會大大降低;就閱卷評分者而言,若評分標準掌握不一,或前緊后松,甚至是隨心所欲,則也會降低測量信度。

(3)施測情境方面,在實施測驗時,考場是否安靜,光線和通風情況是否良好,所需設備是否齊備,桌面是否合乎要求,空間闊窄是否恰當等等都可能影響到測量的信度。

(4)測量工具方面,以測驗為代表的心理與教育測量工具是否性能穩定是測量工作成敗的關鍵。一般地,試題的取樣、試題之間的同質性程度、試題的難度等是影響測驗穩定性的主要因素。

(5)兩次施測的間隔時間,在計算重測信度和穩定性與等值性系數時,兩次測驗相隔時間越短,其信度值越大;間隔時間越長,其他因素帶來影響的機會就多,因而其信度值就可能越小。綜合大學學生樣本B的重測信度因為測驗時間間隔長,所以信度值要小于綜合大學學生樣本A的信度值。

(6)測驗的評分與計分。適用不同的信度計算方法得出來的信度系數會不一樣。比如心理學專業的大學生用分半法計算的男女生各自的內部一致性系數要大于使用KR-20計算出來的方法。

7.解釋受測者的心理測驗分數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統考2012年研]

答:測驗分數的解釋涉及兩個問題:第一,如何看待測驗分數的意義;第二,如何將測驗分數的意義告知給受測試者。

在解釋測驗分數的意義時,應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主試應充分了解測驗的性質和功能,測驗使用者必須具備心理測驗的基本知識與概念。

(2)對導致測驗結果原因的解釋應慎重,謹防片面極端。為了能對分數作出有意義的解釋,必須將個人在測驗前的經歷或背景因素考慮在內。

(3)必須充分估計測驗的常模和效度的局限性,一定要依據從最相近的團體、最相匹配的情境中獲得資料。

(4)解釋分數應參考其他有關資料。測驗分數不是了解學生的唯一資料,為正確了解其心理特質尚需參考其他有關資料。

(5)對測驗分數的解釋應以“一段分數”來解釋,而不應以“特定的數值”來解釋。倘若使用確切的分數,應說明這些分數不是精確的指標,而是我們對某人真實分數的大體估計。

(6)對來自不同測驗的分數不能直接加以比較。如需加以比較,必須將二者放在統一的尺度上。

8.簡述心理測驗編制的基本過程。[統考2013年研]

答:編制心理測驗一般包括以下步驟:

(1)確定編制目的,明確測量對象,測量的心理功能是什么,以及測量的用途。

(2)編訂測量計劃:確定測量覆蓋的內容范圍,以及在每個內容點上的權重。

(3)編輯測量項目:收集測量資料,選擇測量項目的形式,編寫測量的項目。

(4)預測與項目分析:通過預測來估計項目的難度與區分度,以進一步篩選項目。

(5)合成測驗:選擇合適的項目,編排項目并編制復本。

(6)測量的標準化:包括實測內容、實測過程、測量評分和解釋測量分數的標準化。

(7)鑒定測量:確定測量的信度系數和效度系數。

(8)編寫測量使用說明書:說明書應包括測量目的,功能,理論依據,測量內容和方法,評分方法,信度,效度等內容。

9.簡述統計假設檢驗中兩類錯誤的定義及其關系。[統考2009年研]

答:(1)統計檢驗中兩類錯誤即α錯誤和β錯誤。

α錯誤是指當零假設成立時,拒絕零假設犯的“棄真”錯誤,也叫I型錯誤;

β錯誤是指當零假設不成立時,未拒絕零假設所犯的“取偽”錯誤,也叫型錯誤。

(2)α錯誤和β錯誤相互之間的關系

α+β不一定等于1。因為a與β是在兩個前提下的概率。α是拒絕H0時犯錯誤的概率(這時前提是“H0為真”);β是接受H。時犯錯誤的概率(這時“H0為假”是前提),所以α+β不一定等于1。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α與β不可能同時減小或增大。

統計檢驗力。1-β反映著正確辨認真實差異的能力。統計學中稱(1-β)為統計檢驗力。假如真實差異很小時,某個檢驗仍能以較大的把握接受它,就說這個檢驗的統計檢驗力比較大。

10.在一項研究中,讓幼兒在自由活動的條件下自己選擇游戲類型。游戲類型分為安靜型和運動型,50名幼兒做出的選擇如下表。請檢驗不同性別的幼兒選擇游戲方式的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t240.05=2.06,

t480.05=2.02,t490.05=2.01,χ210.05=3.84,χ220.05=5.99,χ230.05=7.81)[統考2011年研]

表 幼兒游戲方式選擇的數據表

【分析】本題考察了χ2檢驗的應用。χ2檢驗屬于一種非參數檢驗。在心理學研究中很多的數據不符合參數檢驗的條件。適用非參數檢驗則可以得到一定可信度的檢驗結果。因為這種檢驗應用比較頻繁,所以非參數檢驗也是出題者偏愛的類型。這樣的題目需要掌握基本的公式,并多加練習。

答:因為為小樣本,所以采用χ2檢驗

(1)建立假設

H0:不同性別的幼兒選擇游戲方式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H1:不同性別的幼兒選擇游戲方式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整理數據并計算χ2

整理數據如下表所示:

(3)自由度為df=(2-1)×(2-1)=1,比較計算得到的χ2值與臨界值的大小χ2>χ210.05=3.84,拒絕H0。

因此,不同性別的幼兒選擇游戲方式的差異在0.05水平上具有統計學意義。

11.根據下列方差分析表回答問題

(1)計算交互作用A×B的自由度和它的均方值。

(2)檢驗因素B及A×B的顯著性。[統考2012年研]

答:(1)計算A×B的自由度、均方

A×B的自由度為71-66-1-2=2,均方值為SSAXB/[(a-1)(b-1)]=26/2=13

(2)檢驗B以及A×B的顯著性。

求出B以及A×B的F值、自由度,

F(B)==12/2.91=4.12

F(AxB_)==13/2.91=4.47

查表可以得出結論,F<F0.05(1.120)=5.15,所以因素B在0.05水平上不顯著;FA×B>F0.05(2.120)=3.8,所以A×B在0.05水平上顯著。

12.研究者欲研究某城市居民環境保護的動機類型(A因素:短暫動機、長遠動機)和環保行為(B因素:宣傳、批評、治理)對所在社區環境質量的影響。研究者采用組間設計,每種處理方式下研究了10位成年居民,下面是尚未填寫完畢的研究結果的方差分析表。請給出方差分析表中對應的數值。[統考2013年研]

答:(1)總離差平方和是由組間離差平方和與組內離差平方和構成,其中組間離差平方和包括A、B兩因素的離差平方和,以及AxB的離差平方和。所以=280+48+120+540=988。

(2)應明確,該實驗設計屬于兩因素被試間設計,總共有2×3=6種實驗條件,a和b分別為因素A、B的水平數,那么根據公式,=df(A×B)=(a-1)×(b-1)=2×1=2。

(3)組內自由度為N-ab,故=60—2×3=54。

(4)組內MS=SS/組內自由度=540/54=10。

(5)因素A的F值等于A因素MS/組內MS,故=280/10=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化县| 天津市| 磐安县| 乌拉特中旗| 南京市| 甘孜县| 东光县| 将乐县| 东方市| 乌兰察布市| 陇川县| 连平县| 乐亭县| 珲春市| 扶余县| 长沙县| 赞皇县| 忻城县| 吉首市| 海城市| 紫阳县| 丁青县| 乐清市| 伊金霍洛旗| 曲松县| 禄丰县| 定南县| 马尔康县| 鹤岗市| 江华| 宁晋县| 竹山县| 德令哈市| 蒙山县| 姚安县| 兴业县| 长顺县| 布拖县| 将乐县| 乌拉特中旗| 佛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