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稅務碩士(MT)[專業碩士]考試專用教材
- 圣才電子書
- 7字
- 2021-05-27 10:30:48
第五章 稅收效應
第一節 稅收效應的概念和分類
一、稅收效應的概念
稅收效應是指政府課稅所引起的各種經濟反應。
政府課稅除為滿足財政所需外,總是要對經濟施加某種影響。但其影響的程度和效果如何,不一定會完全符合政府的最初意愿,納稅人對政府課稅所作出的反應可能和政府的意愿保持一致,但更多的情況可能是與政府的意愿背道而馳。比如課稅太重或課稅方式的不健全,都可能使納稅人不敢去盡心盡力地運用他的生產能力。又如政府課征某一種稅,是想促使社會資源配置優化,但執行的結果可能是社會資源配置更加不合理。凡此種種,都可歸于稅收的效應。
二、稅收效應的分類
稅收效應在理論上常分為正效應與負效應、微觀效應與宏觀效應、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中性效應與非中性效應等。
1.正效應與負效應
某稅的開征必定使納稅人或經濟活動作出某些反應。如果這些反應與政府課征該稅時所希望達到的目的一致,稅收的這種效應就是正效應;如果課稅實際產生的經濟效果與政府課稅目的相違背,稅收的這種效應就是負效應。
2.微觀效應與宏觀效應
稅收的微觀效應是指政府征稅對納稅人的各種經濟行為所產生的效應,主要反映在稅收對納稅人的生產行為、消費行為、儲蓄行為、勞動投入和投資行為的影響與作用。
稅收的宏觀效應是指稅收對整個國民經濟產生的影響和效果,主要包括稅收的平衡效應、協調效應、調節效應、穩定效應四個方面。
3.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
稅收的收入效應,是指政府征稅,不干擾相對價格,僅僅削弱納稅人的支付能力或減少其可支配收入,而不產生額外的效率損失。稅收的收入效應是由于課稅減少了納稅人的可支配收入,改變了納稅人的預算約束,從而對納稅人的經濟行為產生的影響。
當相對價格由于政府征稅而發生變化時,生產決策與消費決策發生改變,這種效應就是稅收的替代效應。稅收的替代效應一般會導致經濟的低效率或無效。稅收的替代效應是指由于課稅改變了一種經濟行為相對于另一種經濟行為的相對價格和機會成本,從而引起納稅人用一種行為代替另一種行為,即稅收引起的納稅人在經濟行為間選擇的效應。
4.中性效應與非中性效應
中性效應是指政府課稅不打亂市場經濟運行,即不改變人們對商品的選擇,不改變人們在支出與儲蓄之間的抉擇,不改變人們在努力工作還是休閑自在之間的抉擇。長期以來的一種流行的觀點,即稅收應保持中性,不對納稅人的經濟選擇或經濟行為產生任何影響,這種觀點被稱為“稅收中性觀點”。
與中性效應相反,非中性效應是指政府課稅影響了經濟運行機制,改變了個人對消費品、勞動、儲蓄和投資等的抉擇,進而影響到資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公共抉擇等。
稅收中性實際上只是一種理論上的描述,或者說是建立完善稅制的努力方向,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并不存在。稅收作為國家強制和無償占有社會產品的方式,總會對納稅人的經濟選擇或經濟行為發生影響,對資源配置、經濟穩定和經濟增長產生作用。也就是說,稅收實際上是“非中性”的。
- 2020年英語專業考研基礎英語閱讀理解高分特訓100篇
-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707新聞傳播史論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朱福惠《憲法學原理》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廈門大學出版社)
- 皮連生《教育心理學》(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河南大學333教育綜合[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希爾《國際商務》(第7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闞建全《食品化學》(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張志偉《西方哲學史》(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簡史》筆記和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新修訂本)
- 侯欣一《中國法律思想史》(第4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716綜合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易綱《國際金融》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中國政法大學701法學綜合(含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法學)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28小時高清視頻】
- 孫祁祥《保險學》(第4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孫致禮《新編英漢翻譯教程》(第2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