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注冊城鄉規劃師《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過關必做1200題(含歷年真題)
- 圣才電子書主編
- 26169字
- 2021-05-20 14:40:32
第二節 《城鄉規劃法》主要內容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下列關于規劃區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2012年真題]
A.規劃區是指城市和建制鎮的建成區以及因城鄉建設和發展需要,必須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
B.在規劃區內進行建設活動,應當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的規定
C.界定規劃區范圍屬于城市、鎮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
D.城市、鎮規劃區內的建設活動應當符合規劃要求
【答案】A
【解析】A項,《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規劃區,是指城市、鎮和村莊的建成區以及因城鄉建設和發展需要,必須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規劃區的具體范圍由有關人民政府在組織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中,根據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統籌城鄉發展的需要劃定。
2.《城鄉規劃法》與《城市規劃法》比較,沒有出現的規劃類型是( )。[2013年真題]
A.近期建設規劃
B.分區規劃
C.城鎮體系規劃
D.詳細規劃
【答案】B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城鄉規劃,包括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第十二條、第十三條又規定了全國城鎮體系規劃和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第三十四條還規劃了近期建設規劃。這就形成了本法所法定的城鄉規劃體系,體系中的各類規劃就是受法律保護的法定規劃。
3.根據《城鄉規劃法》,城鄉規劃包括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 )。[2013年真題]
A.村莊和集鎮規劃
B.鄉規劃和村莊規劃
C.鄉村發展布局規劃
D.新農村規劃
【答案】B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城鄉規劃,包括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4.下列是某者根據《城鄉規劃法》制定的《實施辦法(草案)》中的有關條款,其中不合法的是( )。[2009年真題]
A.經批準的城鄉規劃應當及時公布
B.沒有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地塊,不得進行土地有償出讓
C.工業用地的規劃條件由規劃部門會同國土部門共同規定
D.在鄉、村規劃區內違法建設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除
【答案】C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八條規定,城鄉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及時公布經依法批準的城鄉規劃。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公開的內容除外。第三十八條規定,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前,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提出出讓地塊的位置、使用性質、開發強度等規劃條件,作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組成部分。未確定規劃條件的地塊,不得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劃條件未納入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該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無效。第六十五條規定,在鄉、村莊規劃區內未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5.《城鄉規劃法》規定,在城鄉規劃管理工作中,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的法定行政權范圍是指城市、鎮和村莊的( )范圍。[2009年真題]
A.規劃區
B.規劃控制區
C.建成區
D.行政區
【答案】D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一條規定,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
6.根據《城鄉規劃法》,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 )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2012年真題]
A.本行政區域內
B.本行政區域規劃區內
C.本行政區域建成區內
D.本行政區域建設用地范圍內
【答案】A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一條規定,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
7.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由( )組織編制。[2009年真題]
A.省人民政府
B.市人民政府
C.縣人民政府
D.鎮人民政府
【答案】C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五條規定,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8.下列關于詳細規劃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2012年真題]
A.修建性詳細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
B.修建性詳細規劃是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建設項目規劃許可的依據
C.控制性詳細規劃是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建設項目規劃許可的依據
D.控制性詳細規劃應對所在地塊的建設提出具體的安排和設計
【答案】C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二十一條規定,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和鎮人民政府可以組織編制重要地塊的修建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應當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
9.下列關于城市新區開發建設的說法中,符合《城鄉規劃法》規定的是( )。[2009年真題]
A.城市新區應當設在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以外
B.在城市規劃區內,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選址不受條件限制
C.各新開發區應當享受特殊扶持政府,獨立實行規劃管理
D.城市新區的開發和建設應當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和時序
【答案】D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三十條規定,城市新區的開發和建設,應當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和時序,充分利用現有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嚴格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體現地方特色。在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以外,不得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城市新區。
10.按照國家規定需要有關部門批準或者核準的建設項目,以劃撥方式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在報送有關部門批準或者核準前,應當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核發( )。[2012年真題]
A.選址意見書
B.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C.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D.國有土地使用證
【答案】A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三十六條規定,按照國家規定需要有關部門批準或者核準的建設項目,以劃撥方式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在報送有關部門批準或者核準前,應當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核發選址意見書。
11.在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進行出讓地塊建設用地規劃管理程序中,不符合《城鄉規劃法》規定的是( )。[2012年真題]
A.地塊出讓前——依據修建性詳細規劃提供規劃條件作為地塊出讓合同的組成部分
B.用地申請——提供建設項目批準、核準、備案文件地塊出讓合同建設單位用地申請表
C.用地審核——現場踏勘,征詢意見核驗規劃條件核定建設用地范圍審查建設工程總平面圖
D.行政許可——領導簽字批準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答案】A
【解析】A項,《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三十八條規定,在城市、鎮規劃區內以出讓方式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前,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提出出讓地塊的位置、使用性質、開發強度等規劃條件,作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組成部分。未確定規劃條件的地塊,不得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
12.下列關于規劃條件的敘述,不符合《城鄉規劃法》的是( )。[2012年真題]
A.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提出規劃條件
B.未確定規劃條件的地塊,不得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
C.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在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中,可對作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組成部分的規劃條件進行調整
D.規劃條件未納入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該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無效
【答案】C
【解析】C項,《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三十八條規定,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在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后,建設單位應當持建設項目的批準、核準、備案文件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領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不得在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中,擅自改變作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組成部分的規劃條件。
13.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鎮人民政府在城鄉規劃實施管理中具有依法核發( )的職能。[2009年真題]
A.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
B.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C.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D.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答案】C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條規定,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鎮人民政府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14.某村公共設施建設項目向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經鎮人民政府審核后核發了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該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在行政監督檢查中認定鎮人民政府的行政行為違法,其原因是( )。[2012年真題]
A.鎮人民政府未向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報和備案
B.鎮人民政府無權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C.村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應直接向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D.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沒有授權鎮人民政府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答案】B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一條規定,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鄉、鎮人民政府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15.某村在村莊規劃區內建設衛生所,按程序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由( )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2012年真題]
A.省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B.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C.鄉、鎮人民政府
D.村委會
【答案】B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一條規定,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鄉、鎮人民政府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16.某建設單位擬占用甲村土地建設一座小學,建設單位應當依照有關規定辦理( )手續后,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2009年真題]
A.選址
B.農用地轉用審批
C.農用地確認所有權審批
D.村民會議核準
【答案】B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一條規定,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建設,不得占用農用地;確需占用農用地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后,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17.城市、多元化規劃區內進行臨時建設的,應當經( )批準。[2009年真題]
A.城市、縣人民政府
B.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C.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建設主管部門
D.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土地主管部門
【答案】B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四條規定,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臨時建設的,應當經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批準。臨時建設影響建設規劃或者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實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等的,不得批準。臨時建設應當在批準的使用期限內自行拆除。臨時建設和臨時用地規劃管理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18.下列選項中,( )行政行為的時效不符合法律規定。[2012年真題]
A.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公告不少于30天
B.規劃行政許可審批一般自申請之日起20天
C.規劃行政復議自知道行政行為之日起60天
D.竣工驗收資料備案在竣工驗收后3個月
【答案】D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五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對建設工程是否符合規劃條件予以核實。未經核實或者經核實不符合規劃條件的,建設單位不得組織竣工驗收。建設單位應當在竣工驗收6個月內,向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報送有關竣工檔案資料。
19.建設單位應當在竣工驗收后( )個月內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報送有關竣工驗收資料。[2009年真題]
A.2
B.4
C.6
D.8
【答案】C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五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對建設工程是否符合規劃條件予以核實。未經核實或者經核實不符合規劃條件的,建設單位不得組織竣工驗收。建設單位應當在竣工驗收后6個月內,向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報送有關竣工檔案資料。
20.根據《城鄉規劃法》,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定期對( )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采取論證會、聽證會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公眾意見。[2012年真題]
A.城市總體規劃
B.控制性詳細規劃
C.修建性詳細規劃
D.近期建設規劃
【答案】A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六條規定,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修改,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定期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采取論證會、聽證會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公眾意見。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鎮人民代表大會和原審批機關提出評估報告并附具征求意見的情況。
21.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涉及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 )內容的,應當先修改總體規劃。[2012年真題]
A.強制性
B.控制性
C.重要性
D.關鍵性
【答案】A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八條規定,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涉及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的,應當先修改總體規劃。
22.“在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發放后,因依法修改城鄉規劃給被許可人合法利益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的規定出自( )。[2009年真題]
A.《行政許可法》
B.《國家賠償法》
C.《城鄉規劃法》
D.《物權法》
【答案】C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五十條規定,在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發放后,因依法修改城鄉規劃給被許可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23.根據《城鄉規劃法》,對未依法取得選址意見書的建設項目核發建設項目批準文件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應依法給予( )。[2009年真題]
A.行政處罰
B.行政處分
C.行政處理
D.行政處置
【答案】B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六十一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①對未依法取得選址意見書的建設項目核發建設項目批準文件的;②未依法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確定規劃條件或者改變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依法確定的規劃條件的;③對未依法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的建設單位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
24.依據《城鄉規劃法》的規定,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發現違法建設,作出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限期拆除的決定后,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設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責成有關部門采取( )等措施。[2009年真題]
A.加倍罰款
B.沒收建筑物
C.沒收違法收入
D.強制拆除
【答案】D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六十八條規定,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限期拆除的決定后,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設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責成有關部門采取查封施工現場、強制拆除等措施。
25.不符合城市規劃中環保節能,保護耕地原則的是( )。
A.絕不能以任何借口侵蝕耕地
B.促進各種資源、能源的節約和綜合利用
C.落實低碳排放、節能減排、節地、節水等措施
D.確保我國15億畝的耕田數量不能減少、質量不能下降
【答案】D
【解析】環保節能,保護耕地的原則就是要高度重視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切實考慮城鄉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問題,加大生態保護和建設力度,努力改善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加強對環境污染的防治,促進各種資源、能源的節約和綜合利用,落實低碳排放、節能減排、節地、節水等措施,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發生,絕不能以任何借口侵蝕耕地,確保我國18億畝的耕田數量不能減少、質量不能下降,以保障城鄉規劃建設能夠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26.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城鄉規劃管理體制的是( )。
A.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B.省、自治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C.鄉、鎮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D.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答案】C
【解析】城鄉規劃管理體制包括:①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②省、自治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③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④鄉、鎮人民政府。《城鄉規劃法》沒有授權鄉、鎮人民政府設有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27.遵循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和城鄉特色風貌的原則,一定要努力保護和保持城鄉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傳統風貌,維護歷史文化遺產的( ),不搞城鄉建設形象的千篇一律,體現城鄉風貌的各具特色。
A.真實性和完整性
B.完整性和科學性
C.真實性和優先性
D.不可替代性
【答案】A
【解析】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和城鄉特色風貌的原則就是要切實加強對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保護,以及對歷史文化街區、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包括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和城鄉特色風貌保護應當遵循科學規劃、嚴格保護的原則,保持和延續其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維護歷史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關系。
28.城市、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組織編制和報批,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核發工作等由( )負責。
A.鄉、鎮人民政府
B.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C.省、市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D.省、自治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答案】B
【解析】《城市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二十一條規定,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和鎮人民政府可以組織編制重要地塊的修建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應當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第四十條規定,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鎮人民政府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第四十一條規定,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鄉、鎮人民政府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29.《城鄉規劃法》沒有授權沒有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的是( )。
A.國務院
B.省、自治區政府
C.城市、縣人民政府
D.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
【答案】D
【解析】城鄉規劃管理體制包括:①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②省、自治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③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④鄉、鎮人民政府。《城鄉規劃法》沒有授權鄉、鎮人民政府設有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30.以下關于省、自治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的職責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對舉報或控告的受理、核查和處理
B.負責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的組織編制和報批
C.對全國城鄉規劃編制、審批、實施、修改的監督檢查和實施行政措施
D.負責建設項目選址建議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的核發
【答案】A
【解析】B項,《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二條規定,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用于指導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C項,第十三條規定,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報國務院審批。D項,第三十七條規定,在城市、鎮規劃區內以劃撥方式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經有關部門批準、核準、備案后,建設單位應當向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提出建設用地規劃許可申請,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核定建設用地的位置、面積、允許建設的范圍,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31.《城鄉規劃法》規定,鄉規劃、村莊規劃,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并報( )審批。
A.國務院
B.上一級人民政府
C.本級人民政府
D.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答案】B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三條規定,城市和鎮應當依照本法制定城市規劃和鎮規劃。城市、鎮規劃區內的建設活動應當符合規劃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本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切實可行的原則,確定應當制定鄉規劃、村莊規劃的區域。在確定區域內的鄉、村莊,應當依照本法制定規劃,規劃區內的鄉、村莊建設應當符合規劃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鼓勵、指導前款規定以外的區域的鄉、村莊制定和實施鄉規劃、村莊規劃。
32.根據《城市規劃法》規定,鄉規劃、村莊規劃由( )根據本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切實可行的原則,確定應當制定鄉規劃、村莊規劃的區域。
A.市級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B.省級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C.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D.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答案】D
【解析】根據《城市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三條規定,鄉規劃、村莊規劃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本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切實可行的原則,確定應當制定鄉規劃、村莊規劃的區域。在確定區域內的鄉、村莊規劃,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村莊規劃應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同意后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33.以下有關城鄉規劃基本原則說法錯誤的是( )。
A.城鄉規劃要遵循城鄉統籌、合理布局、節約土地、集約發展的原則
B.城鄉各項建設活動必須依照城鄉規劃進行,否則,就會帶來城鄉建設的盲目、無序、混亂,后患無窮
C.要遵循環保節能、保護耕地的原則就絕不能以任何借口侵蝕耕地,確保我國18億畝的耕田數量不能減少、質量不能下降
D.要加強對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就不可以加強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現代化建設
【答案】D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條規定:①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應當遵循城鄉統籌、合理布局、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和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②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資源、能源節約和綜合利用,保護耕地等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傳統風貌;③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區域人口發展、國防建設、防災減災和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34.根據《城鄉規劃法》的規定,下列不屬于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職責的是( )。
A.負責對舉報或控告的核查但不必處理
B.負責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的組織編制和報批,部門規章的制定,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等級的審查和許可
C.負責報國務院審批的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報批有關工作
D.負責對全國城鄉規劃編制、審批、實施、修改的監督檢查和實施行政措施
【答案】A
【解析】《城鄉規劃法》第十一條規定,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根據本法規定,主要負責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的組織編制和報批,部門規章的制定,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等級的審查和許可,報國務院審批的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報批有關工作,對舉報或控告的受理、核查和處理,對全國城鄉規劃編制、審批、實施、修改的監督檢查和實施行政措施等。
35.《城鄉規劃法》規定,( )負責全國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
A.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B.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C.省、自治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D.鄉、鎮人民政府
【答案】B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一條規定,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
36.根據《城鄉規劃法》的規定,(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
A.省級
B.市級
C.縣級
D.鄉級
【答案】C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一條規定,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
37.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由( )負責組織編制。
A.縣所在市人民政府的規劃行政管理部門
B.縣級人民政府
C.鎮人民政府
D.縣所在市人民政府的房產管理部門
【答案】B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五條規定,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由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后附審議意見及修改情況一并報送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經鎮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后附審議意見及修改情況一并報送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38.我國城鄉規劃管理體制中主要負責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和本行政區內城市總體規劃、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總體規劃的報批有關工作的是( )。
A.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B.省、自治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C.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D.鄉、鎮人民政府
【答案】B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六條規定,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的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的總體規劃,在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前,應當先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交由本級人民政府研究處理。
39.建設單位申請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時,應報送的有關文件須包括( )。
A.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及附件
B.建設基地的土地使用權權屬證件
C.國有土地使用權權屬證件
D.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及附件
【答案】A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三十八條規定,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后,建設單位應當持建設項目的批準、核準、備案文件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領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40.下列關于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的職責表述中錯誤的是( )。
A.負責城市、鎮總體規劃的組織編制
B.負責對區域內城鄉規劃編制、審批、實施、修改的監督檢查
C.負責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的核發
D.負責城市、鎮總體規劃以及鄉規劃和村莊規劃的報批有關工作
【答案】A
【解析】根據《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主要職責包括:①城市、鎮總體規劃以及鄉規劃和村莊規劃的報批有關工作;②城市、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組織編制和報批;③重要地塊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組織編制;④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核發;⑤對舉報或控告的受理、核查的處理,對區域內城鄉規劃編制、審批、實施、修改的監督檢查等。直轄市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還負責對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等級的審查和許可工作。
41.在城鄉規劃的內容中,基本農田和綠化用地則屬于( )。
A.省域城鎮體系規劃
B.鄉規劃
C.城市、鎮總體規劃
D.村莊規劃
【答案】C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七條規定,城市、鎮總體規劃應當包括城市、鎮的發展布局,功能分區,用地布局,綜合交通體系,禁止、限制和適宜建設的地域范圍,各類專項規劃等。其中,規劃區范圍、規劃區內建設用地規模、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農田和綠化用地、環境保護、自然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以及防災減災等內容,屬于強制性內容。在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中合理確定城市、鎮的發展規模、步驟和建設標準。城市總體規劃還應對城市更長遠的發展作出預測性安排。
42.《城鄉規劃法》對城鄉規劃的編制和審批程序作了明確的規定,其中城市總體規劃應由( )組織編制。
A.城市人民政府
B.城市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C.直轄市人民政府
D.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答案】A
【解析】《城鄉規劃法》第十四條規定,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后,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43.下列規劃中,( )應當包括城鎮空間布局和規模控制,重大基礎設施的布局,為保護生態環境、資源等需要嚴格控制的區域等。
A.省域城鎮體系規劃
B.城市、鎮總體規劃
C.鄉規劃和村莊規劃
D.全國城鎮體系規劃
【答案】A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三條規定,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報國務院審批。省域城鎮體系的規劃內容應當包括城鎮空間布局和規模控制,重大基礎設施的布局,為保護生態環境、資源等需要嚴格控制的區域。
44.根據《城鄉規劃法》規定,包括城市、鎮的發展布局,功能分區,用地布局,綜合交通體系,禁止、限制和適宜建設的地域范圍等各類專項規劃的是( )。
A.鄉規劃
B.省域城鎮體系規劃
C.村莊規劃
D.城市、鎮總體規劃
【答案】D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七條規定,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城市、鎮的發展布局,功能分區,用地布局,綜合交通體系,禁止、限制和適宜建設的地域范圍,各類專項規劃等。
4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由( )審批。
A.直轄市人民政府
B.直轄市人民政府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
C.國務院
D.國務院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
【答案】C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六條規定,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后附審議意見及修改情況一并報送國務院審批。
46.以下有關城鄉規劃編制與審批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城鄉規劃報送審批后,應當依法將規劃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論證會、聽證會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專家和公眾的意見
B.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批準前,應當組織專家和有關部門進行審查
C.城鄉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城鄉規劃的具體編制工柞
D.編制城鄉規劃,應當具備國家規定的勘察、測繪、氣象、地震、水文、環境等基礎資料
【答案】A
【解析】A項,《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二十六條規定,城鄉規劃報送審批前,組織編制機關應當依法將城鄉規劃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論證會、聽證會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專家和公眾的意見。公告的時間不得少于三十日。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充分考慮專家和公眾的意見,并在報送審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見采納情況及理由。
47.根據《城鄉規劃法》的規定,以下有關城鄉規劃編制審批程序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城市、鎮重要地塊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
B.鄉、村規劃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C.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
D.直轄市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后附審議意見及修改情況一并報國務院審批
【答案】A
【解析】A項,《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二十一條規定,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和鎮人民政府可以組織編制重要地塊的修建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應當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
48.《城鄉規劃法》關于依法科學、民主地制定城鄉規劃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城鄉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城鄉規劃的具體編制工作
B.城鄉規劃報送審批前,應當依法將規劃草案予以公布,開采取論證會、聽證會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專家意見
C.編制城鄉規劃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的規定,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標準
D.國家鼓勵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增強城鄉規劃的權威
【答案】D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二十四條規定,城鄉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城鄉規劃的具體編制工作。編制城鄉規劃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的規定,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標準;第二十五條規定,編制城鄉規劃,應當具備國家規定的勘察、測繪、氣象、地震、水文、環境等基礎資料。第二十六條規定,城鄉規劃報送審批前,組織編制機關應當依法將規劃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論證會、聽證會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專家和公眾的意見。
49.根據《城市規劃法》規定,由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并由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報國務院審批的是( )。
A.全國城鎮體系規劃
B.省城建設用地規劃
C.城市總體規劃
D.直轄市歷史文物保護規劃
【答案】A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二條規定,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用于指導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
50.根據《城鄉規劃法》規定,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 )。
A.城市總體規劃
B.省域城鎮體系規劃
C.全國城鎮體系規劃
D.鎮總體規劃
【答案】B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六條規定,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的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的總體規劃,在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前,應當先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交由本級人民政府研究處理。
51.根據《城鄉規劃法》規定,下列關于城鄉規劃的編制和審批程序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城市、鎮重要地塊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
B.鄉規劃和村莊規劃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C.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
D.直轄市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后附審議意見及修改情況一并報送國務院審批
【答案】A
【解析】A項,《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二十一規定,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和鎮人民政府可以組織編制重要地塊的修建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應當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
52.根據《城鄉規劃法》的規定,下列關于鄉、村莊規劃內容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對城市更長遠的發展做出預測性安排
B.應當包括城鎮空間布局和規模控制,重大基礎設施的布局
C.本行政區域內的村莊發展布局
D.合理確定城鄉、村莊的發展規模、步驟和建設標準
【答案】C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八條規定,鄉規劃、村莊規劃應當從農村實際出發,尊重村民意愿,體現地方和農村特色。鄉規劃、村莊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規劃區范圍,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電、垃圾收集、畜禽養殖場等農村生產、生活服務設施、公益事業等各項建設的用地布局、建設要求,以及對耕地等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防災減災等的具體安排。鄉規劃還應當包括本行政區域內的村莊發展布局。
53.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完成后,上報上級政府審批須依法經哪個機構審查同意?( )
A.市委全會審查同意
B.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同意
C.同級人大或其常務會審查同意
D.專門成立的專家評審委員會審查同意
【答案】C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四條規定,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后,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54.在城鄉規劃實施的原則中,屬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城鄉規劃時遵循的原則內容的是( )。
A.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量力而行,尊重群眾意愿
B.優先安排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
C.結合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優先安排供水、供電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為周邊農村提供服務
D.因地制宜節約用地,發揮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
【答案】A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二十八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量力而行,尊重群眾意愿,有計劃、分步驟地組織實施城鄉規劃。
55.實施城市、鎮總體規劃的關鍵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的是( ),它是總體規劃的分階段實施安排和行動計劃,是落實總體規劃的重要步驟。
A.修建性詳細規劃規定的制定和實施
B.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定的制定和實施
C.近期建設規劃規定的制定和實施
D.歷史文物保護規劃規定的制定和實施
【答案】C
【解析】近期建設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是實施城市、鎮總體規劃的關鍵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總體規劃的分階段實施安排和行動計劃,是落實總體規劃的重要步驟。只有通過近期建設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才能妥善地協調城鄉規劃與其他相關規劃的關系,實事求是地安排具體的建設時序和重要的建設項目,從而保證總體規劃的有效實施。
56.城市、縣、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以及( ),制定近期建設規劃。
A.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B.國民意愿和社會發展規劃
C.國民經濟和國民意愿
D.國民經濟和社會體制
【答案】A
【解析】《城鄉規劃法》把近期建設規劃作為城鄉規劃實施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步驟,意義深遠。強調了它是城鎮近期土地出讓和開發建設的重要依據,是有效落實總體規劃的重要保障和關鍵環節。城市、縣、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近期建設規劃。
57.近期建設規劃的重點內容不包括( )。
A.重要基礎設施
B.公共服務設施
C.新型產業的工廠
D.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設
【答案】C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三十四條規定,城市、縣、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近期建設規劃,報總體規劃審批機關備案。近期建設規劃應當以重要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設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內容,明確近期建設的時序、發展方向和空間布局。近期建設規劃的規劃期限為五年。
58.根據《城鄉規劃法》的規定,城鄉規劃實施管理制度不包括( )。
A.建設項目選址規劃管理
B.文化建設規劃管理
C.建設工程規劃管理
D.建設用地規劃管理
【答案】B
【解析】《城鄉規劃法》對建設項目選址、建設用地、建設工程、鄉村建設的行政審批和許可,作出了以核發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作為法律憑證來實施城鄉規劃、建立規劃管理制度和依法行政的明確規定:①建設項目選址規劃管理;②建設用地規劃管理;③建設工程規劃管理;④鄉村建設規劃管理;⑤臨時建設和臨時用地規劃管理。
59.在城市、鎮規劃區內以劃撥方式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經由批準、核準、備案后,建設單位提出建設用地規劃許可申請,由( )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A.鄉鎮人民政府
B.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C.省、自治區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D.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答案】D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三十七條規定,在城市、鎮規劃區內以劃撥方式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經有關部門批準、核準、備案后,建設單位應當向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提出建設用地規劃許可申請,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核定建設用地的位置、面積、允許建設的范圍,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60.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確需占用農用地的在辦理用地審批手續前需要辦理( )。
A.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B.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C.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D.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答案】A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一條規定,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鄉、鎮人民政府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在鄉、村莊規劃區內使用原有宅基地進行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的規劃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建設,不得占用農用地;確需占用農用地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后,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61.臨時建設和臨時用地規劃管理的具體辦法,由( )制定。
A.國務院城鄉建設主管部門
B.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
C.鄉鎮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D.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答案】D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四條規定,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臨時建設的,應當經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批準。臨時建設影響近期建設規劃或者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實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等的,不得批準。臨時建設應當在批準的使用期限內自行拆除。臨時建設和臨時用地規劃管理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62.城鄉規劃確定的用地在規劃實施過程中禁止擅自改變用途,這些用地不包括( )。
A.鐵路
B.住宅
C.垃圾填埋場
D.機場
【答案】B
【解析】《城鄉規劃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城鄉規劃確定的鐵路、公路、港口、機場、道路、綠地、輸配電設施及輸電線路走廊、通信設施、廣播電視設施、管道設施、河道、水庫、水源地、自然保護區、防汛通道、消防通道、核電站、垃圾填埋場及焚燒廠、污水處理廠和公共服務設施的用地以及其他需要依法保護的用地,禁止擅自改變用途。
63.結合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優先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不包括( )。
A.廣播電視
B.幼兒園
C.學校
D.豪華高爾夫球場
【答案】D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二十九條規定,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應當優先安排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妥善處理新區開發與舊區改建的關系,統籌兼顧進城務工人員生活和周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村民生產與生活的需要。鎮的建設和發展,應當結合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優先安排供水、排水、供電、供氣、道路、通信、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和學校、衛生院、文化站、幼兒園、福利院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為周邊農村提供服務。
64.根據《城鄉規劃法》規定,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可以在城鄉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以外作出規劃許可
B.應當因地制宜、節約用地,發揮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引導村民合理進行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C.城市新區的開發和建設,應當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和時序,充分利用現有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嚴格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體現地方特色
D.應當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量力而行,尊重群眾意愿,有計劃、分步驟地組織實施城鄉規劃
【答案】A
【解析】A項,《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二條規定,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不得在城鄉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以外作出規劃許可。
65.根據《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的規定,下列關于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近期建設規劃的規劃期限為四年
B.近期建設規劃應當以重要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設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內容
C.只有通過總體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才能保證近期建設規劃的有效實施
D.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屬于近期建設規劃
【答案】B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三十四條規定,城市、縣、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近期建設規劃,報總體規劃審批機關備案。建設規劃應當以重要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設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內容,明確建設的時序、發展方向和空間布局。建設規劃的規劃期限為五年。
66.《城鄉規劃法》規定,城市、鎮總體規劃的實施要靠( )的制定和實施來落實。
A.近期建設規劃
B.總體規劃
C.詳細規劃
D.城市分區規劃
【答案】A
【解析】城市、鎮總體規劃的實施是要靠近期建設規劃的制定和實施來落實的。近期建設規劃的規劃期限為5年,這就能夠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的5年計劃相一致,有利于近期建設規劃的具體落實和有效施行。
67.根據《城鄉規劃法》的規定,在城市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實施規劃時應遵循的原則不包括( )。
A.統籌兼顧進城務工人員生活和周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村民生產與生活的需要
B.應當優先安排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
C.妥善處理新區開發與舊區改建的關系
D.應當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和時序
【答案】D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二十九條規定,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應當優先安排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妥善處理新區開發與舊區改建的關系,統籌兼顧進城務工人員生活和周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村民生產與生活的需要。
68.《城鄉規劃法》規定,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后,建設單位應當持建設項目的批準、核準、備案文件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領取( )。
A.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B.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C.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
D.建設工程監管許可證
【答案】B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三十八條規定,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后,建設單位應當持建設項目的批準、核準、備案文件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領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69.根據《城市規劃編制辦法》的規定,下列關于城市編制組織的有關內容的表述,錯誤的是( )。
A.修建性詳細規劃可以由有關單位依據按照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建設主管部門提出的規劃條件,委托城市規劃編制單位編制
B.控制性詳細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依據已經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或者城市分區規劃組織編制
C.承擔城市規劃編制的單位,應當取得城市規劃編制資質證書,并在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城市規劃編制工作
D.城市人民政府應當依據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組織制定總體規劃
【答案】D
【解析】D項,《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三十四條規定,城市、縣、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近期建設規劃,報總體規劃審批機關備案。
70.根據《城鄉規劃法》規定,( )修改的前提條件包括“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定期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采取論證會、聽證會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公眾意見”。
A.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
B.控制性詳細規劃
C.修建性詳細規劃
D.鄉規劃、村莊規劃
【答案】A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六條規定,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組織編制機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定期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采取論證會、聽證會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公眾意見。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鎮人民代表大會和原審批機關提出評估報告并附具征求意見的情況。
71.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修改涉及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的,應當先修改( )。
A.省級城鄉規劃
B.全國各城鄉規劃
C.全國城市規劃
D.總體規劃
【答案】D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八條規定,修改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對修改的必要性進行論證,征求規劃地段內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并向原審批機關提出專題報告,經原審批機關同意后,方可編制修改方案。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涉及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的,應當先修改總體規劃。
72.根據《城鄉規劃法》的規定,經依法審定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不得隨意修改,確需修改的,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 )。
A.向本級人民政府申請
B.向上一級人民政府申請
C.采取聽證會等形式聽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D.對原規劃的事實狀況進行總結
【答案】C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五十條規定,經依法審定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不得隨意修改。確需修改的,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采取聽證會等形式,聽取利害人關系人的意見;因修改給利害關系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73.城市、縣、鎮人民政府修改近期建設規劃的,應當將修改后的近期建設規劃報( )備案。
A.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B.總體規劃審批機關
C.省、自治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D.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答案】B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九條規定,城市、縣、鎮人民政府修改建設規劃的,應當將修改后的建設規劃報總體規劃審批機關備案。
74.修改涉及( )的應當先向原審批機關提出專題報告,經同意后方可編制修改方案。
A.總體規劃控制性內容
B.總體規劃發展性內容
C.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
D.總體規劃實施性內容
【答案】C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七條規定,修改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前,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對原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并向原審批機關報告;修改涉及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的,應當先向原審批機關提出專題報告,經同意后,方可編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應當依照本法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和第十六條規定的審批程序報批。
75.根據《城鄉規劃法》的規定,對城鄉規劃工作的監督檢查不包括( )。
A.公眾對城市規劃的監督
B.人民代表大會對城市規劃的監督
C.上一級人民政府對城市規劃的監督
D.行政監督檢查
【答案】C
【解析】《城鄉規劃法》對城鄉規劃工作的監督檢查的規定主要包括:①行政監督檢查;②人大對城鄉規劃工作的監督;③公眾對城鄉規劃工作的監督。
76.根據《城鄉規劃法》的規定,下列關于城市修建性詳細規劃的修改內容表述中錯誤的是( )。
A.確需修改的,應當采取聽證會等形式,聽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B.應當對原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并向原審批機關報告
C.因修改給利害關系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D.需要經過一定的法定程序
【答案】B
【解析】B項,《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八條規定,修改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修改應當對修改的必要性進行論證,征求規劃地段內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并向原審批機關提出專題報告,經原審批機關同意后,方可編制修改方案。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修改涉及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的,應當先修改總體規劃。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4個選項符合題意)
1.《城鄉規劃法》對( )的主要內容作了明確規定。[2013年真題]
A.全國城鎮體系規劃
B.省域城鎮體系規劃
C.城市、鎮總體規劃
D.城市、鎮詳細規劃
E.鄉規劃和村莊規劃
【答案】BCE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三條規定,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報國務院審批。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城鎮空間布局和規模控制,重大基礎設施的布局,為保護生態環境、資源等需要嚴格控制的區域。第十七條規定,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城市、鎮的發展布局,功能分區,用地布局,綜合交通體系,禁止、限制和適宜建設的地域范圍,各類專項規劃等。第十八條規定,鄉規劃、村莊規劃應當從農村實際出發,尊重村民意愿,體現地方和農村特色。鄉規劃、村莊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規劃區范圍,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電、垃圾收集、畜禽養殖場所等農村生產、生活服務設施、公益事業等各項建設的用地布局、建設要求,以及對耕地等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防災減災等的具體安排。鄉規劃還應當包括本行政區域內的村莊發展布局。
2.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有明確規定,下列不屬于強制性內容的是( )。[2012年真題]
A.禁止、限制和適宜建設的地域范圍
B.規劃區內建設用地規模
C.規劃區內人口發展規模
D.水源地
E.環境保護
【答案】AC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七條規定,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城市、鎮的發展布局,功能分區,用地布局,綜合交通體系,禁止、限制和適宜建設的地域范圍,各類專項規劃等。規劃區范圍、規劃區內建設用地規模、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農田和綠化用地、環境保護、自然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以及防災減災等內容,應當作為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
3.下列連線中,其內容是由該法律規定的是( )。[2013年真題]
A.土地出讓權的獲得與開發《土地管理法》
B.確定土地用途《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C.確定建設用地性質《城鄉規劃法》
D.房地產轉讓《土地管理法》
E.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答案】CE
【解析】C項,《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三章城鄉規劃的實施規定了有關確定建設用地性質的內容。ADE三項,《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章第一節土地使用權出讓規定了有關土地出讓權的獲得與開發以及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的內容,第四章第二節規定了有關房地產轉讓的內容。B項,《土地管理法》第四條規定了有關確定土地用途的內容。
4.根據《城鄉規劃法》,( )的組織編制機關,應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定期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2013年真題]
A.省域城鎮體系規劃
B.城市總體規劃
C.控制性詳細規劃
D.近期建設規劃
E.鎮總體規劃
【答案】ABE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六條規定,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組織編制機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定期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采取論證會、聽證會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公眾意見。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鎮人民代表大會和原審批機關提出評估報告并附具征求意見的情況。
5.《城鄉規劃法》規定“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在規劃區內進行建設,必須遵守本法”,這是規定了《城鄉規劃法》適用范圍。指出下列各項適用范圍哪些是符合《城鄉規劃法》規定的?( )
A.確定了《城鄉規劃法》適用的地域范圍
B.確定了《城鄉規劃法》適用的管理對象范圍
C.確定了《城鄉規劃法》適用的行為范圍
D.確定了《城鄉規劃法》適用的管理目標范圍
E.確定了《城鄉規劃法》適用的授權范圍
【答案】AC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二條規定,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在規劃區內進行建設活動,必須遵守本法。本法所稱規劃區,是指城市、鎮和村莊的建成區以及因城鄉建設和發展需要,必須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城鄉規劃法》適用的地域范圍是“規劃區內”,行為范圍是“制定和實施”以及“進行建設”。
6.在城鄉規劃體系中,城市規劃、鎮規劃可分為( )。
A.城鎮體系規劃
B.鄉規劃
C.詳細規劃
D.總體規劃
E.村莊規劃
【答案】CD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二條規定,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在規劃區內進行建設活動,必須遵守本法。本法所稱城鄉規劃,包括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7.在城鄉規劃體系中,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同屬于( )。
A.城鎮體系規劃
B.城市規劃
C.鄉規劃
D.鎮規劃
E.村莊規劃
【答案】BD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二條規定,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在規劃區內進行建設活動,必須遵守本法。本法所稱城鄉規劃,包括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8.《城鄉規劃法》規定了城鄉規劃制定和實施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其基本原則包括( )。
A.城鄉統籌、合理布局、節約土地、集約發展的原則
B.先建設后規劃的原則
C.公共安全、防災減災的原則
D.環保節能,多占耕地的原則
E.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和城鄉特色風貌的原則
【答案】ACE
【解析】城鄉規劃的基本原則:①城鄉統籌、合理布局、節約土地、集約發展的原則;②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③環保節能,保護耕地的原則;④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和城鄉特色風貌的原則;⑤公共安全、防災減災的原則。
9.在城鄉規劃管理體制中,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包括( )。
A.負責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的組織編制和報批
B.對舉報或控告的受理、核查和處理
C.負責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的核發
D.對全國城鄉規劃編制、審批、實施、修改的監督檢查和實施行政措施
E.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等級的審查和許可
【答案】ABDE
【解析】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即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根據《城鄉規劃法》規定,主要職責:①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的組織編制和報批;②部門規章的制度,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等級的審查和許可;③報國務院審批的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報批有關工作;④對舉報或控告的受理、核查和處理;⑤對全國城鄉規劃編制、審批、實施、修改的監督檢查和實施行政措施等。
10.根據《城鄉規劃法》的規定,城鄉規劃管理體制之中,關于鄉、鎮人民政府規劃管理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鎮人民政府負責鎮總體規劃的組織編制
B.鄉、鎮人民政府負責鄉規劃、村莊規劃的組織編制
C.《城鄉規劃法》授予鄉、鎮人民政府設有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D.鎮人民政府負責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組織編制
E.鄉、鎮人民政府對鄉、村莊規劃區內的違法建設實施行政處罰
【答案】ABDE
【解析】C項,《城鄉規劃法》第二十二條規定,鄉、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鄉規劃、村莊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村莊規劃在報送審批前,應當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同意。
11.《城鄉規劃法》對城鄉規劃的主要規劃內容作了明確的規定,其城鄉規劃的內容包括( )。
A.全國城鎮體系規劃
B.省域城鎮體系規劃
C.城市總體規劃
D.鄉規劃和村莊規劃
E.鎮總體規劃
【答案】BCDE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城鄉規劃,包括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12.《城鄉規劃法》規定,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主要負責城市、鎮總體規劃以及鄉規劃和村莊規劃的報批有關工作,( )的核發,對舉報或控告的受理、檢查和處理,對區域內城鄉規劃編制、審批、實施、修改的監督檢查和實施行政措施等。
A.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B.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C.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
D.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E.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答案】BCDE
【解析】《城鄉規劃法》(2915年修訂版)第四十條規定,對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和規劃條件的,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鎮人民政府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第三十六條規定,按照國家規定需要有關部門批準或者核準的建設項目,以劃撥方式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在報送有關部門批準或者核準前,應當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核發選址意見書。第四十一條規定,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鄉、鎮人民政府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第三十七條規定,在城市、鎮規劃區內以劃撥方式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經有關部門批準、核準、備案后,建設單位應當向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提出建設用地規劃許可申請,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核定建設用地的位置、面積、允許建設的范圍,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13.在城鄉規劃的審批程序中,需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后附審議意見及修改情況一并報送國務院審批的規劃是( )。
A.全國城鎮體系規劃
B.省域城鎮體系規劃
C.鎮總體規劃
D.直轄市城市總體規劃
E.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
【答案】BD
【解析】A項,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由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并由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報國務院審批。B項,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后附審議意見及修改情況一并報送國務院審批。C項,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由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后附審議意見及修改情況一并報送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經鎮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后附審議意見及修改情況一并報送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D項,直轄市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經本級人民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后附審議意見及修改情況一并報送國務院審批。E項,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14.鄉規劃和村莊規劃應當包括( )。
A.農村生產建設的用地布局
B.綜合交通體系
C.對耕地等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防災減災等的具體安排
D.農村生活服務設施
E.農村公益事業
【答案】ACDE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十八條規定,鄉規劃、村莊規劃應當從農村實際出發,尊重村民意愿,體現地方和農村特色。鄉規劃、村莊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規劃區范圍,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電、垃圾收集、畜禽養殖場所等農村生產、生活服務設施、公益事業等各項建設的用地布局、建設要求,以及對耕地等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防災減災等的具體安排。鄉規劃還應當包括本行政區域內的村莊發展布局。
15.對于近期建設規劃來說,其重點內容是( )。
A.重要基礎設施建設
B.高收入居民住房建設
C.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D.生態環境保護
E.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設
【答案】ACDE
【解析】《城鄉規劃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城市、縣、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近期建設規劃,報總體規劃審批機關備案。建設規劃應當以重要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設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內容,明確建設的時序、發展方向和空間布局。建設規劃的規劃期限為五年。
16.根據《城鄉規劃法》的規定,要求按照原規劃的審批程序重新報批的是( )。
A.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修改
B.全國各市的規劃
C.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
D.鄉規劃、村莊規劃修改
E.城市、縣、鎮人民政府修改的近期建設規劃
【答案】AC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七條規定,修改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前,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對原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并向原審批機關報告;修改涉及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的,應當先向原審批機關提出專題報告,經同意后,方可編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應當依照本法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和第十六條規定的審批程序報批。第四十八條規定,修改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對修改的必要性進行論證,征求規劃地段內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并向原審批機關提出專題報告,經原審批機關同意后,方可編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依照本法第十九條、第二十條規定的審批程序報批。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涉及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的,應當先修改總體規劃。修改鄉規劃、村莊規劃的,應當依照本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審批程序報批。第四十九條規定,城市、縣、鎮人民政府修改建設規劃的,應當將修改后的建設規劃報總體規劃審批機關備案。
17.根據《城鄉規劃法》規定,( )修改后給利害關系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A.修建性詳細規劃
B.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
C.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D.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E.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答案】AB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五十條規定:①在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發放后,因依法修改城鄉規劃給被許可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②經依法審定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不得隨意修改;確需修改的,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采取聽證會等形式,聽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因修改給利害關系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18.監督檢查是城鄉規劃實施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哪些是屬于行政監督檢查的內容?( )
A.城市人大或其常委會對城鄉規劃實施情況的檢查
B.各級政府及其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其管轄范圍內城鄉規劃實施情況的檢查
C.國家和省級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各城市主管部門執法情況的檢查
D.城市中的單位和個人對違反城鄉規劃行為進行監督和檢舉
E.各級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內部機構和工作人員的執法情況進行監督
【答案】BCE
【解析】行政監督檢查包括縣級人民政府及其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對下級政府及其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執行城鄉規劃編制、審批、實施、修改情況的監督檢查。也包括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對城鄉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的監督檢查,并對有權采取的措施作了明確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