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貨幣銀行學考研真題(含復試)與典型題詳解[附贈兩套模擬試題]
- 圣才電子書
- 8字
- 2021-05-21 21:15:55
第3章 利息與利率
3.1 考點難點歸納
1.利息與利率
利息是借貸關系中借入方支付給貸出方的報酬。
利率是一定時期內利息額與貸出資本總額的比率,體現著生息資本增值的程度,是衡量利息量與本金之比的尺度。
2.利息的本質
(1)威廉·配第:利息報酬說,利息是因暫時放棄貨幣的使用權而獲得的報酬。
(2)約翰·洛克:利息報酬說,利息是因承擔風險而獲得的報酬。
(3)達德利·諾思:資本租金說,利息是資本的租金。
(4)約瑟夫·馬西:利息源于利潤說,利息是利潤的一部分。
(5)亞當·斯密:利息剩余價值說,利息一部分源于利潤,一部分源于其他收入。
(6)納騷·西尼爾:節欲說,利息是借貸資本家節欲的報酬。
(7)約翰·克拉克:邊際生產力說,利息取決于資本邊際生產力的大小。
(8)歐文·費雪:人性不耐說,利息是不耐的指標。
(9)凱恩斯:流動性偏好說,利息是放棄流動性的報酬。
(10)馬克思:利息產生于作為資本的使用,利息是剩余價值的一部分。
3.利率的種類
(1)按照借貸期內利率是否浮動可劃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
固定利率指在整個借貸期限內,利率不隨市場上貨幣資金供求狀況而變化,由借貸雙方事先約定。一般適用于借貸期限較短或市場利率變化不大的情況。
浮動利率:指借貸期限內,隨市場利率的變化情況而定期進行調整的利率,多用于較長期的借貸及國際金融市場。
(2)按照利率的表示方法可劃分為:年利率、月利率與日利率。
年利率是以年為單位計算利息,多以本金的百分之幾表示。
月利率是以月為單位計算利息,多以本金的千分之幾表示。
日利率是以日為單位計算利息,多以本金的萬分之幾表示。
(3)按照利率的作用可劃分為:基準利率和差別利率。
基準利率指帶動和影響其他利率的利率,也叫中心利率。
差別利率是指針對不同的貸款種類和借款對象實行的不同利率,一般按貸款期限、行業、項目、地區的不同分別設置,受到基準利率制約和影響。
(4)按照利率的決定方式可劃分為:官定利率、公定利率與市場利率。
官定利率是一國金融管理部門或中央銀行所規定的利率。
公定利率是由金融機構同業公會確定的利率。
市場利率是指由市場因素決定的利率,通常由借貸資本的供求關系直接決定并由借貸雙方自由議定。
(5)按照信用行為的期限長短可分為:短期利率和長期利率。
短期利率一般指融資時間在一年以內的利息率,包括期限在一年以內的存款、貸款利率和各種有價證券的利率。
長期利率一般指融資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利息率,包括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存款、貸款和各種有價證券的利率。
(6)按照利率的真實水平可劃分為: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
名義利率是指考慮了物價變動(通貨膨脹)因素的利率。
實際利率是扣除通貨膨脹率因素的利率。
簡略的公式為: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實際利率。
4.收益資本化
收益資本化指將各種有收益的資產通過收益與利率的對比推算出它相當于多大的資本金額的一種方法。
公式:B=P·r。其中,B代表收益;P代表本金;r代表利息率。
5.單利與復利
單利指本金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復計息的計算方式。復利指本金所生利息加入本金重復計息的計算方式。
公式:單利I=P×R×n,S=P(1+R×n)。
復利S=P(1+R)n,I=S-P=P[(1+R)n-1]。
S是終值,I為利息,P為本金,R為利率,n為期限。
6.現值與終值
現值指未來現金流按一定的折現率折合到現在的價值。而終值是投資期末的價值。
7.利率的決定
(1)實際利率論:認為實際因素即生產率和節約率決定利率,即S=I決定了均衡利率。其中投資是利率的減函數,儲蓄是利率的增函數。
(2)貨幣供求論:即流動性偏好論,認為貨幣供求相等時決定均衡利率。其中貨幣需求與利率成反比,貨幣供應是由中央銀行決定的外生變量,不受利率影響。
(3)可貸資金論:認為利率決定于可貸資金供求的均衡。其中借貸資金需求來自某期間投資流量和該期間人們希望保有的貨幣余額,與利率成負相關關系;借貸資金的供給來自于同一期間的儲蓄流量和該期間貨幣供給量的變動,與利率成正相關關系。
(4)IS-LM理論:認為由收入與利率同時決定。IS曲線代表產品市場的均衡,向下傾斜;LM曲線代表貨幣市場的均衡,向上傾斜。當IS曲線與LM曲線交于一點時,決定了均衡利率和收入。
(5)馬克思的理論:認為利息是利潤在不同資本家之間的分配,決定于利潤率和分配狀況。
(6)其他影響因素:資金供求狀況,物價變動幅度,國際經濟環境,經濟政策。
8.利息的作用
(1)對儲蓄:替代效應為正,收入效應為負,總效應是二者之和。
(2)對投資:通過影響投資成本,有負效應。
(3)對貨幣需求:通過影響持有貨幣的成本或機會成本,有負效應。
(4)對貨幣供給:通過影響現金漏損率和超額準備金,有正效應。
(5)對匯率:通過影響資本流動。對即期匯率有正效應,對遠期匯率有負效應。
(6)對金融資產價格:通過影響期望回報率,有負效應。
9.利率期限結構及理論
利率期限結構指壞賬的風險相同,期限不同的金融資產收益率之間的關系,是在一個時點上因期限差異而產生的不同的利率組合。
理論有:(1)預期理論。認為長期利率是預期未來短期利率的函數,它等于當前短期利率與預期的未來短期利率的幾何平均數。即預期利率上升時長期利率將高于短期利率。
(2)風險溢價理論。認為在預期收益一致的基礎上,由于長期債券風險較大,必須加上風險溢價,因此長期利率多大于短期利率。
(3)市場分割理論。認為長期債券與短期債券市場是分割開的,因此長期利率與短期利率分別由兩個市場上的供求決定。
10.利率的一般結構
利率的一般結構指在特定時點由普遍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所決定的不同的利率組合。它考察了時間以外的因素對利率變動的影響,包括違約風險、稅收、交易成本和證券自身權利義務特點的區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