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13年管理類聯考真題及詳解

一、論證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論證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對該論證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評論。(論證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求是: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并前后一致,有無各種明顯的邏輯錯誤,論證的論據是否成立并支持結論,結論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

一個國家的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是該國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軟實力是評判一個國家國際地位的要素之一,所以如何增強軟實力就成了各國政府高度關注的重大問題。

其實,這一問題不難解決。既然一個國家的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是該國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要增強軟實力,只需搞好本國的文化建設并向世人展示就可以了。

文化有兩個特性,一個是普同性,一個是特異性。所謂普同性,是指不同背景的文化具有相似的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如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都肯定善行,否定惡行;所謂特異性,是指不同背景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方式,如西方文化崇尚個人價值,東方文化固守集體意識。正因為文化具有普同性,所以一國文化就一定會被他國所接受;正因為文化具有特異性,所以一國文化就一定會被他國所關注。無論是接受還是關注,都體現了該國文化影響力的擴大,也即表明了該國軟實力的增強。

文化作品當然也具有文化的本質屬性。一篇小說、一出歌劇、一部電影等,雖然一般以故事情節、人物形象、語言特色等藝術要素取勝,但在這些作品中,也往往肯定了一種生活方式,宣揚了一種價值觀念。這種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不管是普同的還是特異的,都會被他國所接受或關注,都能產生文化影響力。由此可見,只要創作更多的具有本國文化特色的文藝作品,那么文化影響力的擴大就是毫無疑義的,而國家的軟實力也必將同步增強。

【邏輯錯誤分析】

(1)作者由“一個國家的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是該國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出“只需搞好本國的文化建設并向世人展示就可以增強軟實力”,邏輯錯誤,文化影響力是國家軟實力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2)文中提到“正因為文化具有普同性,所以一國文化就一定會被他國所接受;正因為文化具有特異性,所以一國文化就一定會被他國所關注”過于絕對。普同性也可能會減弱他國的關注,特異性也可能會阻礙他國接受。

(3)文中提到“文化影響力的擴大,即表明了該國軟實力的增強”邏輯錯誤,與第一點相同。

(4)文中提到“這種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不管是普同的還是特異的,都會被他國所接受或關注”過于絕對,我國的很多作家的作品都未能得到國際上的認可。

(5)文中提到“只要創作更多的具有本國文化特色的文藝作品,那么文化影響力的擴大就是毫無疑義的”,邏輯錯誤,與第一、三點相同。

(6)整體而言,本文將雙向選擇的文化接受過程理解為單向的文化輸出,顯然對文化影響力、軟實力等名詞的理解很不準確,自然無法進行有效論證。

【參考范文】

缺乏說服力的“軟實力”之辯

本文作者的論證邏輯非常簡單,即通過發展文藝創作增強文化影響力,以提高文化軟實力,這種思路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作者在論證中犯下了一些重大邏輯錯誤,導致論證無效,以下將分條指出。

其一,存在嚴重的將必要條件混同為充分條件的錯誤。這一點在文中總共出現了三次,分別混淆了軟實力與文化影響力、文化影響力與文化傳播、文化傳播與文藝創作。以上三對關系中,后者分別是前者的必要不充分條件,因此不能由后者直接推出前者。譬如軟實力的增強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國家外交政策的正當性等,建設并展示本國文化雖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但只做到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

其二,論證多為主觀臆斷,缺乏事實依據。文中提到文化具有普同性便一定會被他國所接受,具有特異性便一定會被他國所關注,真實情況其實并非如此。單從邏輯角度而言,普同性也可能會減弱他國的關注,特異性也可能會阻礙他國接受。而事實上,文化也分為表層的文化符號和深層的文化思維,特異的文化符號被他國接受后,可能反而會增強他國的文化影響力。比如熊貓、功夫都是我國所特有的文化符號,但美國好萊塢拍攝出《功夫熊貓》電影后,反而借此擴大了在中國的電影市場,擴大了他們的影響力。由此可見,提升文化軟實力,只做到讓別人接受一點文化符號是遠遠不夠的。

其三,文中論證過于絕對,夸大了文化接受的效果。文中提到“這種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不管是普同的還是特異的,都會被他國所接受或關注”,但實際上文化接受者對于所接受的文化是具有選擇權的。比如我國的飲食文化涉及到一些特殊的食材,會引起個別國家的反感,進而拒絕接受。文化傳播是雙向選擇的過程,僅僅表現自己是不夠的,還需要結合實際需求進行包裝。

最后,文章的論證結構并不合理。任何嚴肅的討論都需要嚴肅的定義,本文中作者沒有給出任何關于軟實力的定義,而人們對于軟實力的認知又可能有較大偏差,這會給作者的論證造成嚴重障礙。另外,文章論證的方式是單線的,缺乏充分的論據作為支撐,難以讓人信服。

總而言之,本文的論證實際上是無效的,但其表達出的以文化作品為窗口展現文化,以增強文化軟實力,這種方式并非是不可取的。隨著西方先進藝術思想的傳入,我國越來越多的文化作品開始與西方美學相結合,但遺憾的是,很少有中西結合的作品能產生化學反應,絕大部分仍停留在“表里不一”的階段。我們必須堅持這種文化傳播路線,吸收借鑒西方文化的同時弘揚傳統文化,從而有效地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名師點評】

本文最大的亮點在于,不僅按照題目的要求指出來原文的錯誤,還從原文錯誤的論證中提取出了有價值的信息,進而指出了提升軟實力的有效方法,令人耳目一新。本文在結構上仍采用了傳統的陳列式結構,通過“第一”“第二”鋪陳觀點,環環相扣,對原文中邏輯漏洞的把握全面而到位。在語言上,作者的語言準確精煉,有理有據,頗具說服力。在內容上,本文通過舉例指出原文的邏輯錯誤,生動形象,非常值得借鑒。

二、論說文:根據下述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論說文,題目自擬。

20世紀中葉,美國的波音和麥道兩家公司幾乎壟斷了世界民用飛機的市場,歐洲的飛機制造商深感憂慮。雖然歐洲各國之間的競爭也相當激烈,但還是采取了合作的途徑,法國、德國、英國和西班牙等決定共同研制大型寬體飛機,于是“空中客車”便應運而生。面對新的市場競爭態勢,波音公司和麥道公司于1997年一致決定組成新的波音公司,以抗衡來自歐洲的挑戰。

【破題立論】

本題材料所表達的核心內容非常明確,那就是“合作”。最簡單的行文思路,是由合作這一主題延展開,回答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三個問題,并以文采取勝。若想更進一步,可以從材料中提煉出更多的信息,如“以合作促進競爭”、“合作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主動合作與被動合作”等。再進一步,則可以結合實際或我國的傳統文化,與材料中的案例進行比較,最終得出較為深刻的結論。

【參考范文】

淺談合作

十四、十五世紀的歐洲,曾出現過一種稱為包買主的生產方式,它是將生產資料分配給多個手工業者,通過他們的共同合作來完成生產任務。這可以看做現代商業合作的雛形。而如今,合作已不只是一種商業運營方式,而逐漸變為一種精神,成了推動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巨大動力。

以眾人之力起事者,無不成也。不妨看看我們周圍,許多領域都是以合作為基石的。科研工作需要良好的團隊互相配合,如果僅靠一個人“鉆”,又怎能出成果?一項政策出臺以后,也需要各個部門合作去實施,否則這項政策就是空中樓閣。開辦一家企業,如果沒有員工們齊心合作,企業就無法獲得生存和發展……關于合作的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這點自不必贅述。

但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卻并不代表能夠成功合作。曾記否,戰國時期縱橫家名噪一時,合縱連橫震動天下,但關東六國勾心斗角,信陵君竊符救趙只是蒼白的個例,最終秦風出崤山,一掃六合。關東六國并非不知合作,但國家、個人的利益往往遮住了他們的雙眼,最終紛紛滅于強秦之手。故蘇洵在《六國論》中總結道:“滅六國者六國也,而非秦也。”合作總會面臨著諸多困難。各方的利益如何協調?領導權如何分配?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往往會變成聯盟的死穴。

那么我們該如何有效的合作呢?管鮑之交名傳千古,但初時人們并不這樣認為。兩人曾經合伙做過生意,分利的時候,管仲總要多拿一些,別人都為鮑叔牙鳴不平,鮑叔牙卻能體諒管仲家貧而不以為意。此后,管仲三次被拉上戰場,又三次逃跑,人們不恥其行,勸鮑叔牙與之絕交,但鮑叔牙卻能理解管仲的孝母之心而不為所動。而當管仲失敗被擒,鮑叔牙又竭力向公子小白推薦,最終使管仲得以施展才華。鮑叔牙堪稱為人友的典范,但他的所作所為完全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那便是“理解”。理解是合作的前提,是信任的基石,是合作得以維持并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即便波音、麥道等大公司也難以獨善其身,走上了合作的道路。既然投身競爭是我們無法逃避的命運,那么便讓我們懷著一顆理解的心去尋求合作,在競爭與合作中勇往直前。

【名師點評】

本文結構嚴謹完整,行文條理清晰,逐層深入,內容豐富,語言流暢,事例典型。標題雖貌不驚人,但無形中擴展了文章的表現內容。全文共五個自然段,分別談論了合作的性質、合作的重要性、合作的困難、合作的方法以及合作的號召,立意寬廣但內容緊湊,是難得的考場佳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市| 射阳县| 甘南县| 洪江市| 兴仁县| 塔城市| 阜新市| 湾仔区| 弥渡县| 海口市| 射阳县| 波密县| 北辰区| 浑源县| 澄城县| 漾濞| 岱山县| 永昌县| 正阳县| 邹平县| 南召县| 庆云县| 涟源市| 桐庐县| 丰顺县| 喀喇沁旗| 开江县| 新野县| 永安市| 安吉县| 宁南县| 图们市| 杭锦后旗| 潮州市| 张家口市| 沿河| 石景山区| 南江县| 宜宾市| 丁青县| 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