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考試歷年真題與典型題詳解—寫作分冊
- 圣才電子書
- 3753字
- 2021-05-21 21:07:00
2009年管理類聯考真題及詳解
一、分析下面論證在概念、論證方法、論據及結論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
1000是100的十倍。但是當分母大到上百億的時候,作為分子的這兩個數的差別就失去了意義。在知識經濟時代,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識,都是滄海一粟。這使得在培養與選拔人才時,知識尺度也變得毫無意義。
現代網絡技術可以使你在最短的時間內查詢到你所需要的任何知識信息,有的大學畢業生因此感嘆何必要為學習各種知識數年寒窗。這不無道理。傳授知識不應當繼續成為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功能。學校知識需要記憶,記憶能力,是淺層次的大腦功能,人們在思維方面的差異不在于能記住什么,而是在于能提出什么。素質教育的真正目標,是培養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知識與此種能力之間沒有實質性聯系,否則就難以解釋,具備與愛因斯坦相同知識背景的人有的是,為什么唯獨他發現了相對論。碩士、博士這些知識頭銜的實際價值一直受到有識之士的質疑,道理就在這里。
“知識就是力量”這一曾經激勵了幾代人的口號,正在成為空洞的歷史回聲,這其實是時代的進步。
(論證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點是: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并前后一致,有無各種明顯的邏輯錯誤,該論證的論據是否支持結論,論據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要注意分析的內容深度、邏輯結構和語言表達。)
【邏輯錯誤分析】
(1)強加因果。文中由“在知識經濟時代,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識,都只是滄海一粟”推出“在培養與選拔人才時知識尺度變得毫無意義”屬于強拉因果。每個人掌握的知識相對于知識總量當然是微不足道的,但這并不代表學習知識是毫無意義的,因為知識的運用還需要發揮人的作用。此外,文中由現代網絡技術的便捷性推出“傳授知識不應當繼續成為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功能”也是錯誤的,網絡只能查找知識,不能幫助理解知識,因此不能完全替代教育。
(2)論證過于片面。文章由“具備與愛因斯坦相同知識背景的人有的是,但唯獨他發現了相對論”推出“知識與能力之間沒有實質性的聯系”過于絕對。只有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只能證明愛因斯坦的知識背景是他發現相對論的必要不充分條件。同樣,文中還由知識需要記憶推出知識只需要記憶,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培養與訓練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過程。知識不等于能力,不意味著知識與能力沒有關系。
(3)對“知識就是力量”一句的理解有誤。該句肯定的是知識的社會價值與歷史作用,具有豐富的內涵,而本文論證的是知識在選拔人才方面變得不那么重要了,這并不代表知識本身失去力量。
【真題范文】
何謂知識的力量?
本文作者站在“知識就是力量”的反面,通過論證網絡信息技術降低了知識的重要性,使得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取代知識,成為培養與選拔人才的核心標準。但由于作者對“知識就是力量”的理解存在偏差,且存在強加因果、主觀臆斷等邏輯錯誤,因此該論證并不能使人信服。
首先,原文強加因果,邏輯混亂。文中由“在知識經濟時代,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識,都只是滄海一粟”推出“在培養與選拔人才時知識尺度變得毫無意義”,但兩者之間沒有任何實質性聯系。無論在什么時代,每個人掌握的知識相對于知識總量都是微不足道的,但知識的運用還需要發揮人的作用,因此選拔人才時必須考察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水平。此外,文中由現代網絡技術的便捷性推出“傳授知識不應當繼續成為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功能”也是錯誤的,網絡只能查找知識,不能幫助理解知識,因此不能完全替代教育。
其次,原文論證多為主觀臆斷,缺乏事實論據,過于片面。文中提到“現代網絡技術可以使你在最短的時間內查詢到你所需要的任何知識信息”,這是不可能的,網絡上的信息紛繁復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篩選辨別,越是高級的知識越是如此,不一定比其他方法省時省力。同樣,碩士、博士這些知識頭銜的實際價值受到質疑,主要集中在文憑是否能代表知識和能力,而不是因為知識與能力無關。作者的主觀臆斷,使文章的可信度大大下降。
再次,知識理解上存在偏差。文中提到“記憶能力是淺層次的大腦功能”,由此認為記憶知識是不重要的,但淺層不代表不關鍵。記憶作為一種基本的心理過程,代表著人過去的經驗,這對辨別事物、解決復雜問題起著關鍵性作用,是人類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另外,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并不是單純的能力問題,如果沒有相應的知識做基礎,愛因斯坦也無法通過觀察計算得出結論,由此更無法證明知識與能力無關。
最后,文章最重要的問題是對“知識就是力量”的理解過于片面,使得論證方向出現了問題。作者認為“知識就是力量”代表著要讓人們多學習,以知識作為選拔人才的核心標準,但事實非常復雜。“知識就是力量”是要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的氛圍,將學習知識作為改變個人、國家命運的手段,這里的知識范圍極廣,是對生活中所有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總結。農業生產有知識、科技創新有知識、國防建設有知識,這一切的知識都是為了將具體的經驗抽象出來,從而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而不只局限于培養和選拔人才。知識的力量只有在運用于實踐時才能發揮出來,這與作者的核心觀點并無沖突。
綜上所述,本文的論證缺乏有效性。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少部分高學歷“人才”不會運用知識的現狀,為此,我們應當優化教育方式,多角度考核人才,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
【名師點評】
本文是一篇結構整齊的應試佳作。引論部分,精確概括了原文的論證環節及問題所在,簡練明確,態度鮮明。主體論證部分共四段,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鋪陳開來,先分后總,由小及大,思路清晰,邏輯性強。結論部分首尾呼應的同時,指出原文的積極意義,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值得借鑒。
二、以“三鹿奶粉事件所想到的”為題,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議論文。
【破題立論】
本題為命題作文,這類作文在今年的考試中比較少見。命題作文由于題目完全一致,主題和情感基調也往往相同,因此,決定作文質量的就是寫作的深度和文筆了。“三鹿奶粉事件”主要涉及的就是食品安全和商家誠信問題,更深一步還有企業監管機制問題,將其抽象化可以總結出責任、誠信等關鍵詞,以此為要點延展出整篇文章,是本題的可取之道。
【參考范文】
“由三鹿奶粉事件”所想到的
2008年6月,當人們還沉浸在“5·12”大地震的傷痛中時,食品安全問題又如海嘯般襲來,“三鹿毒奶粉”事件的曝光,使全國都處于震驚與恐慌之中。一夜之間,三聚氰胺就從化工領域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了毒害嬰兒的兇手,而“三鹿”這一連續11年領跑奶粉產業的龍頭,也毫無疑問的被輿論譴責碾碎,成為不良商家的代名詞。我們在憤慨之余,也不得不對整個事件做出思考,食品安全問題該如何解決?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民以食為天”的傳統。無論大街小巷,只要走幾步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小餐館,這便是我國飲食文化的一種表現了。但可怕的是,我們對食品安全領域的重視程度一直都很低,也似乎未曾想過一旦出現問題,將會造成多么恐怖的后果。中國有句俗話,“不干不凈,吃了沒病”,這也成為了黑心企業自欺欺人的依據,每個奶粉廠都覺得自己只放了一點添加劑,不會有事,但積少成多,最終釀成了結石嬰兒的慘劇。而這慘劇,不過是企業不擇手段追求利潤的縮影。不注重產品的質量,侵害消費者的權益,背棄社會公德,這已經成為許多企業的生存方式。
人無信不立。誠信之于企業就如名譽之于個人,決定著企業發展的高度。一個企業如果能始終恪守誠信的原則,嚴格把關產品的質量,那么無形中它的隱性財富——品牌形象就會漸漸樹立,從而吸引大量穩定的消費用戶。中華百年老店“同仁堂”恪守“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嚴把質量關,藥材雖貴但始終不摻假、不偷工減料,以百年如一日的誠信品質和品牌聲譽贏得了所有中國人的信任和敬重。海爾董事長張瑞敏帶領職工砸掉76臺冰箱,轟動一時,三年之后海爾就捧回了我國冰箱行業的第一塊國家質量金獎,最終成長為全球白電第一品牌。世界頂級皮具奢侈品愛馬仕,創立至今始終對品牌質量嚴格把關,選用最上乘的皮革材料,由皮具專家手工精心制作,工藝裝飾、紋路細節無不力求完美,這才是愛馬仕百年輝煌的堅實基礎。
對比之下,三鹿事件反映出來的,則是三鹿經營者濫用品牌誠信,社會責任感缺失,不僅給消費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也使企業蒙受滅頂之災。更為遺憾的是,三鹿并非特例。為何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黑心商家層出不窮?恐怕監管機制的不完善、食品安全預防不力才是滋生同類問題的土壤。我國食品安全監督存在著農產品難以溯源追責、檢查技術落后、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執行部門辦事不力等眾多問題,如果不加解決,必然會從根本上動搖民眾對監管者的信心,從而產生更為嚴重的后果。在誠信缺失、道德缺失、監管缺失的條件下,必須先加強立法,扎緊制度的“籬笆”。
總而言之,食品安全問題事關重大,企業和有關部門必須喚醒心中的責任感與良知,共同努力解決這類問題。只有這樣,企業才能興,國家才能盛。
【名師點評】
本文對“三鹿奶粉”事件的分析頗見深度,立意清晰,從企業和監管者兩個方面入手,分析了食品安全問題屢屢發生的原因所在,很有說服力。此外,文章還通過大量實例,生動形象地指出誠信對企業的作用,點出了企業健康的發展之路。結尾處作者再次發出號召,點明主旨,使文章結構更加完整。全文結構嚴謹,條理清晰,語言流暢,事例典型,值得所有考生借鑒。
- 中級財務會計:第二版(21世紀高等繼續教育精品教材·會計系列)
- Web滲透測試與防護(慕課版)
- 投資學原理及應用(第5版)
- Microsoft Project 2003項目管理與應用
- 國際關系學院國際關系與國際法專業(含723國際關系與國際法專業基礎、813國際關系與國際法專業綜合)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工業工程
- 2019年江西省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David Nunan《第二語言教與學》配套題庫【課后練習+章節題庫(含名校考研真題)+模擬試題】
- 中級財務會計學習指導
- 劉意青《簡明英國文學史》課后習題詳解
- 高寧《漢日翻譯教程》(修訂版)課后習題詳解
- 數字經濟背景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經濟效應研究
- 中國文化要略
- 新編房屋建筑學
- 形勢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