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云澤《中國新聞傳播史》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4415字
- 2020-11-15 12:23:38
1.3考研真題詳解
一、名詞解釋
1進奏院狀[中國傳媒大學2013、2009年研]
答:進奏院狀是指我國唐代不定期地由派駐首都的進奏院向地方藩鎮傳發的、介紹朝廷政事動態和各項消息原始狀態的報紙,是官報的雛形,其性質接近于后來的“邸報”。內容主要涉及皇帝的起居活動、詔旨,官吏任免事項,臣僚們的章奏以及其他軍事政治方面的重要信息。特點主要有:①它是不定期地由首都向地方傳發的,其讀者對象主要是地方的藩鎮和諸道長官;②它在行文上還保留有某種官文書的痕跡,但不同于一般的官文書,它所提供的官方信息往往早于正式的官文書;③它所提供的信息,絕大多數屬于朝廷的政事活動;④它所提供的信息不少是進奏官們自行采集的,有一些則是從他們獲得的朝廷動態消息中篩選出來的。
2開元雜報[華中師大2013、2008研;清華大學2006研;四川大學2003研]
答:開元雜報是指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朝廷每日分條發布的有關皇帝與百官動態的朝政簡報,屬于進奏院狀一類的古代報紙。無正式名稱,沒有刊期和報頭,不是印刷品。這種朝政簡報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動態在封建階級內部更廣泛地傳播。唐人孫樵《經緯集》的《讀開元雜報》一文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數十幅的簡明朝政公報的抄件,并稱之為“開元雜報”。新聞史學界的多數學者認為它是一種類似于“進奏院狀”、“邸吏報狀”之類的報紙。它說明,中國開始有報紙的時間不會晚于唐玄宗開元年間。
3邸報[人大2009研;南開大學2005研;陜西師范大學2005研]
答:邸報又稱進奏院狀報、朝報、邸狀、邸吏狀、邸吏狀報等,是指在政府中樞部門統一管理下統一發布的正式官報。它發源于唐代的進奏院狀報,在宋代開始被稱為“邸報”,并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邸報是實行高度中央集權制度的封建社會的產物,是維護和鞏固封建統治的工具,內容受到當局嚴格的控制,主要涉及皇帝的詔旨、皇帝的起居、官員的任免、臣僚的章奏,戰報及刑罰等。宋代邸報的讀者主要是政府官員和一般士大夫知識分子。
4定本制度[中國傳媒大學2011年研]
答:“定本”制度是我國最早的新聞檢查制度,是為中央集權服務的。“定本”是指經官方審定的邸報樣本,是根據進奏官采集來的各種發報材料,經本院監官編好,送請樞密院或當權的宰相審查通過后產生的。進奏官們必須根據這一樣本進行發報,不得超出范圍。“定本”制度起始于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曾兩度取消,都在不久后恢復,由此一直沿用到宋末。“定本”制度的制定和執行,加強了當局對邸報的控制,迫使進奏官們只能按照當局允許發布的內容進行傳報活動。
5小報[中國傳媒大學2008年研]
答:“小報”是中國新聞史上最先出現的民間報紙,產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是一種以刊載新聞和時事性政治材料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報紙,沒有報頭和固定名稱。它的發行人包括邸吏、使臣、在省寺監司等政府機關內工作的中下級官員和從事書籍印售工作的“書肆之家”,報道的內容主要是皇帝的詔令,臣僚的議疏章奏等。小報的出版為讀者提供了不少官報所不載的和禁止刊載的新聞和文件,成為邸報的重要補充,但由于它觸犯了統治者的議論朝廷之禁和新聞泄露之禁,所以受到了查禁。
6報房京報[四川大學2008研;中國社會科學院2007研;人大2006研;鄭州大學2005研]
答:報房京報是指由北京的民營報房定期印刷出版、公開銷售于民間的、以營利為目的的報紙。它發端于明末,盛于清代。報房京報的內容基本上是宮門抄、皇帝諭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特點主要有:①是沒有官報之名的官報;②是“邸報”的翻版;③沒有自己采寫的新聞和言論,沒有標點和標題。在近代報紙產生以前,民間報房出版的這種京報,是臣民們獲知朝政和國家大事的主要消息來源。報房京報是一種與近代報刊最為接近的古代新聞傳播工具,也是中國古代報紙的最完備形式。
7轅門抄[北大2008研]
答:轅門抄是清朝一種以報道地方官場消息為主的非官方的報紙,出版于各省省會和一些重要的府城,由熟悉當地官場情況的抄報人和報房采寫編印發行。無報頭,不定期發行,內容包括上諭、江藩牌示和出版者自行采錄的官場信息。上諭部分比例較小,主要是人事任免之類;江藩牌示部分主要是省內各級官吏的差委任免,官場消息部分比較復雜。轅門抄旨在為官紳們提供他們關心的地方官場信息,彌補京報的不足。在近代新聞事業傳入初期,不少報刊都辟有摘錄轅門抄的欄目,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二、簡答題
1簡析小報出現的背景與意義。[華科2006研]
答:“小報”始見于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非官方報紙。這種報紙為讀者提供了不少官報所不載的和官方禁止發表的文件和新聞,滿足了他們對朝廷人事變動和政事活動消息的需求,成為“邸報”的一個重要的補充。在傳報一般消息的同時,“小報”經常被政府官員中的在野的一派所利用,刊載一些對當權者不利的消息和時事性政治材料。“小報”的產生和盛行,是宋代新聞傳播活動發展的一個全新的現象,具有重要的意義。
(1)“小報”出現的背景
①“小報”產生于統治集團內部,且屢禁不止,與宋朝中央集權的削弱有直接關系。
②宋代文化空前進步,理學、文學、史學、藝術以及科學技術領域碩果累累,二程、朱熹、歐陽修、蘇軾、司馬光及沈括等優秀人物,享譽千古,為“小報”創造了文化條件。
③精神追求越發迫切,宋朝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有了強烈的文化需要,國民閑暇的生活,審美趣味,生活情趣,都促成了宋朝的文化高度繁榮,給予“小報”豐富的資源。
④經濟的繁榮和物質生活的富足,為“小報”的產生創造了物質條件。
⑤活字印刷為“小報”的產生創造了技術條件。
⑥封建王朝對官報嚴厲控制,人們很難通過官方傳媒了解時局變化的真實情況,這就特別需要在官方信息渠道之外,另辟新的信息來源。
(2)宋代“小報”是中國新聞史上最早出現的帶有一定民間性質的報紙,其重要意義主要包括:
①“小報”是一種從11世紀初葉起就風行社會的非官方的報紙。這種報紙為讀者提供了不少官報所不載的和官方禁止發表的文件和新聞,成為“邸報”的一個重要補充。
②在傳報一般消息的同時,“小報”也經常被政府官員中在野的一派所利用,刊載一些對當權者不利的消息和時事性政治材料。在民族矛盾尖銳的時候,“小報”還常常被主戰派官員和各階層的愛國人士用來刊載一些呼吁抵御外侮、要求懲治漢奸的大臣奏疏和前方克敵制勝的消息。
③“小報”突破了官方對新聞傳播的壟斷和封鎖,打破了官方“邸報”的一統天下,滿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識分子對朝廷政事信息的需求。
2簡述中國封建王朝對朝廷官報的一般管理措施。[華科2005研]
答:中國古代官報是在封建官僚機構內部發行的政府官報,其管理、發行,是與古代歷朝封建行政制度緊密相連的。古代合法的報紙基本上是官報,按官營體制運作。自唐代有原始形態官報后,各朝主管報紙和發行的機構如圖1-1所示。
(1)唐朝官報的管理措施
唐朝的進奏院狀是古代官報的雛形。其傳播系統的邸、進奏院是各藩鎮節度使在首都設立的辦事機構,負責人進奏官由地方派遣,只對各自的藩鎮長官負責,不受朝廷的管轄,任務是為所代表的長官呈遞章奏,下達文書,也為地方了解、匯集和通報朝廷和全國的政治消息。
(2)宋朝官報的管理措施
宋朝的中央官報——邸報在政府中樞部門的統一管理下統一發布,負責發布工作的是都進奏院,由門下省的給事中負責領導,主要是收受和傳遞官文書,進奏官由地方委派。
圖1-1各朝主管報紙和發行的機構示意圖
①新聞審查。由中書省、門下省的檢正、檢詳官負責宋代官報的內容審定,決定稿件的取舍。皇帝和進奏官有時也部分參與,對涉及災異、軍情、朝廷機密等方面的信息和未經批準公布的臣僚章疏,都限制發布。
②“定本”制度。進奏官必須根據樞密院或當權宰相審查通過后的官報樣本統一發報。
③宋朝的官報經復制和傳抄后可以在社會上公開發售。
(3)元朝無正式官報
元代沒有官報和發行系統,中書省負責官方的新聞傳播活動,將匯集的政事信息上達于最高統治者。地方官員主要通過下行的官文書獲知朝廷的信息。
(4)明代的傳抄發行體系:層層抄傳
①官報的發布體制。官報通過一個周密的體系由中央政府統一安排發布和抄傳,其過程包括:
a.通政司匯集各類章奏和地方上報的消息;
b.六科收集和發布有關的詔旨和章奏;
c.提塘選抄這些詔旨和章奏,復制后傳發到省,省發到府縣。
除了層層傳遞和官員轉抄于同僚與親友之間的方式之外,還有一種互相借閱和互相寄看的方式。
②對新聞傳播的限制。明代雖然沒有制定專門的法規,但《明會典》中對新聞傳播有諸多禁令。天啟以后各朝,禁止在邸報上抄傳的包括:
a.與皇帝及當權大臣觀點相悖的稿件;
b.軍事機密;
c.涉及誅戮大臣事件的章奏;
d.各種機密。
(5)清代:明代發行體系的沿襲
①官報發行體制
清朝參考明代的官報發行體制,經通政使司、六科、提塘繼續在全國發行官報。通政使司是收受臣僚章奏的機關,六科是發抄皇帝諭旨和臣僚章奏的機關,提塘主要負責官報的抄傳發行。
②清代的兩種提塘:京塘和省塘
a.京塘是各省設在北京的提塘,由兵部負責管理,任務主要是收受和轉呈地方上報的公文,收受和下達中央各部院發給本省的一般公文等,還發行“邸報”。
b.省塘是指駐在各省省會的提塘,專門負責京省之間官文書和官報的傳遞工作。
③官報內容控制
清朝皇權高度集中,官報的抄傳發行工作,包括諭旨和奏章的發抄,往往由皇帝做最后決定。清初禁止“胥役市販”閱讀官報,主要在官僚機構內部流通。
三、論述題
1試論中國古代“邸報”在維護政府統治中的作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08研]
答: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報紙的國家,最先出現的是官報,也就是邸報。邸報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名稱,比如“狀”、“狀報”、“報”、“邸吏報”、“朝報”、“邸抄等。
關于古代報紙的出現,學術界有著不同的說法,但是當代新聞界總體肯定的一點是源于唐代,最有代表性的是著名新聞史學家方漢奇先生,他認為報紙源于唐代。20世紀80年代,史學研究者在現存的敦煌文物中發現了兩份唐代的進奏院狀,這被認為是現存的中國最古老的報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原始報紙。
由此可以說,自唐代起,“邸報”這一古代報紙開始出現并不斷發展。作為封建王朝傳播新聞信息的主要手段,直至清王朝覆滅后才退出歷史舞臺。邸報的存在為維護封建統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作為一種傳播媒介,邸報的主要社會功能是傳播人需要的信息,而這些信息主要是政治方面的。為了加強“邸報”傳報活動的管理,使有關限制傳報的禁令得到貫徹,在宋代還實行過“定本”制度。所謂“定本”,指的是根據進奏官采集來的各種發報材料,經本院監官編好,送請樞密院或當權的宰相們審查通過后產生的“邸報”樣本。進奏官們必須根據這一樣本進行發報。由此,邸報在維護封建統治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2)邸報被歷代封建王朝用作宣揚王權、頒施恩德、獎寵官員、推行政策的工具,是封建統治者進行意識形態控制,維護統治地位的重要手段。
(3)邸報成為躋身仕途的封建知識分子的必讀教本,為封建官僚體系的平穩運行發揮著紐帶作用。
(4)歷代封建王朝都將邸報作為修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 云南大學世界史基礎歷年考研真題(回憶版)匯編
- 王黎欽《機械設計》(第5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英語專業英美文學考研真題詳解
- 劉家林《中國新聞史》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劉雄《社會保險通論》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朱新蓉《金融市場學》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吳式穎《外國教育史教程》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910法學綜合二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16考研政治沖刺必備六韜三略:六大密押專題與終極預測3套卷
-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354漢語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聊城大學外國語學院809翻譯與寫作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20年英語專業考研英漢翻譯高分特訓100篇
- 2016年MBA/MPA/MPAcc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高分指南·MPAcc會計學(第5版)
- 劉守華《民間文學教程》(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964英美文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