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章 金融調控與金融監管

第一節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一、單項選擇題

1.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在于(  )。[2011年中國建設銀行真題]

A.貨幣供給過度導致貨幣貶值

B.發生財政赤字,或者推行財政赤字政策

C.銀行發生信用膨脹

D.國際收支長期順差

【答案】A

【解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在于貨幣供給過度導致貨幣貶值。

2.一般而言,物價水平年平均上漲率不超過2%~3%的是(  )。

A.爬行通貨膨脹  

B.溫和通貨膨脹

C.惡性通貨膨脹  

D.奔騰式通貨膨脹

【答案】A

【解析】爬行通貨膨脹的物價水平年平均上漲率是1%~3%;溫和通貨膨脹的是3%~6%;嚴重通貨膨脹的是6%~9%;奔騰式通貨膨脹的是10%以上;惡性通貨膨脹的是100%以上。

3.通貨膨脹的基本標志是(  )。[中國建設銀行真題]

A.出口增長  

B.物價上漲 

C.投資增長  

D.消費膨脹

【答案】B

【解析】通貨膨脹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是在一定時間內一般物價水平的持續上漲的現象。無論是西方經濟學還是馬克思主義貨幣理論,均把物價上漲作為通貨膨脹的基本標志。

4.通貨膨脹率是衡量(   )的宏觀經濟目標。[中國農業銀行安徽分行真題] 

A.經濟增長  

B.充分就業   

C.國際收支平衡  

D.物價穩定

【答案】

【解析】通貨膨脹率是指物價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衡量的是物價穩定。

5.為治理通貨膨脹,中央銀行一般會在市場上(  )。[中國建設銀行真題]

A.出售有價證券 

B.購入有價證券

C.加大貨幣投放量  

D.降低利率

【答案】A

【解析】通常采取緊縮性貨幣政策措施治理通貨膨脹。緊縮性貨幣政策措施包括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再貼現率、公開市場賣出證券、直接提高利率。在通貨膨脹時期,中央銀行一般會在公開市場向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出售有價證券,從而達到緊縮信用,減少貨幣供給量的目的。

6.在證券市場中,因通貨膨脹帶來的風險是(  )。[中國人民銀行真題]

A.違約風險  

B.利率風險  

C.購買風險  

D.流動性風險

【答案】C

【解析】物價的變化導致的資金實際購買力的不確定性,稱為購買風險,或通貨膨脹風險。

7.壟斷性企業為了獲取壟斷利潤而人為提高產品售價,由此引起的通貨膨脹屬于(  )通貨膨脹。[中國建設銀行真題]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進型

C.供求混合型

D.結構型

【答案】B

【解析】寡頭企業和壟斷企業為保持利潤水平不變,依靠其壟斷市場的力量,運用價格上漲的手段來抵消成本的增加;或者為追求更大利潤,以成本增加作為借口提高商品價格,從而導致價格總水平上升,由此引起“利潤推進型通貨膨脹”,它屬于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的一種。

8.“價格對供求反應靈敏,過度需求通過價格的變動得以消除,價格總水平明顯地、直接地上漲”,這種現象屬于(  )。[2013年中國建設銀行]

A.非預期性通貨膨脹 

B.預期性通貨膨脹

C.隱蔽型通貨膨脹

D.公開型通貨膨脹

【答案】D

【解析】公開型通貨膨脹是指在較為完善的市場機制條件下,由于價格對供求反應靈敏,過度需求通過價格的變動得以消除,通貨膨脹通過一般物價上漲形式表現出來。

9.治理通貨緊縮,凱恩斯主義認為刺激經濟的有效手段是實行(  )。[中國建設銀行真題]

A.國際收支逆差政策  

B.增加收入政策

C.赤字財政政策  

D.收入指數化政策

【答案】C

【解析】凱恩斯主義認為治理通貨緊縮的有效手段包括下列兩個方面: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即增加貨幣供應量,壓低利率,以刺激投資與消費;赤字財政政策,即政府要用舉債的辦法發展經濟,擴大有效需求。

10.當名義利率低于通貨膨脹率,不合算的行為是(  )。[中國工商銀行真題]

A.貸出貨幣

B.借入貨幣  

C.購買商品  

D.貯藏商品

【答案】A

【解析】名義利率=實際利率+通貨膨脹率,當名義利率低于通貨膨脹率,實際利率為負值時,貸出貨幣得不償失。

二、多項選擇題

1.治理通貨膨脹的財政政策一般有(  )。[農村信用社真題]

A.緊縮政府的支出

B.增加稅收,提高稅率或降低起征點

C.減少公共投資

D.減少有效需求

【答案】ABCD

【解析】在通貨膨脹下,社會總需求大于總供給,應實行緊縮的財政政策,主要通過提高稅收,減少政府支出等手段限制消費和投資,從而達到抑制社會總需求的目的。一方面通過提高稅收,增加財政收入;另一方面削減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

2.通貨緊縮的成因有(  )。[中國人民銀行真題]

A.生產能力總體性過剩   B.貨幣供應量急劇減少

C.政府緊縮財政政策 

D.社會總需求的過度增長

E.貨幣供應量增加

【答案】ABC

【解析】通貨緊縮是指貨幣供應量少于流通領域對貨幣的實際需求量而引起的貨幣升值,從而引起的商品和勞務的貨幣價格總水平的持續下跌現象。從理論上講,通貨緊縮可能的成因包括:社會生產能力總體性過剩;投資和消費預期變化;政府緊縮預算,削減支出;技術進步和放松管制;匯率因素;貨幣政策變動;金融體系效率低下或信貸過度擴張產生大量不良投資也會引起通貨緊縮。

3.下列各項中,屬于通貨緊縮的財富收入再分配效應的有(  )。[浦發銀行真題]

A.實物資產的持有者受損,現金資產將升值

B.固定利率的債權者獲利,而債務人受損

C.通貨緊縮使企業利潤減少,一部分財富向居民轉移,通貨緊縮使企業負債的實際利率上升,收入進一步向個人轉移

D.政府財富向公眾轉移

【答案】ABCD

【解析】通貨緊縮的財富收入再分配效應包括:實物資產的持有者受損,現金資產將升值;固定利率的債權者獲利,而債務人受損;通貨緊縮使企業利潤減少,一部分財富向居民轉移,通貨緊縮使企業負債的實際利率上升,收入進一步向個人轉移;政府財富向公眾轉移。

4.通貨緊縮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有(  )。[中國人民銀行真題]

A.加重債務人的負擔  

B.加重債權人的負擔

C.抑制消費

D.促進消費  

E.物價上漲

【答案】AC

【解析】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都屬于貨幣領域的一種病態,但通貨緊縮對經濟發展的危害比通貨膨脹更嚴重。通貨緊縮一旦發生,如若處理不當,會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不良影響。通貨緊縮會加重債務人負擔,抑制消費,增加銀行不良資產,甚至形成經濟衰退,陷入惡性循環。

第二節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一、單項選擇題

1.關于貨幣政策的基本特征,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中國建設銀行真題]

A.貨幣政策主要是直接調控政策

B.貨幣政策主要是間接調控政策

C.貨幣政策是宏觀經濟政策

D.貨幣政策是調節社會總需求的政策

【答案】A

【解析】貨幣政策主要是間接調控政策而不是直接調控政策。貨幣政策一般不采用或少采用直接的行政手段來調控經濟,而主要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調整“經濟人”的經濟行為,進而調控經濟。

2.下列屬于緊縮性貨幣政策操作的是(  )。[中國工商銀行真題]

A.發行央行票據

B.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C.降低再貼現率

D.在公開市場上進行現券買斷操作

【答案】A

【解析】BCD三項均屬于擴張性貨幣政策操作。發行央行票據,可以從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暫時收回一部分資金,從而起到適度緊縮貨幣的作用,屬于緊縮性貨幣政策操作。

3.再貼現政策屬于(  )。[中國銀行真題]

A.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

B.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

C.直接信用控制 

D.間接信用指導

【答案】A

【解析】中央銀行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準備金、再貼現和公開市場業務;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包括不動產信用控制、消費信用控制和證券市場信用控制等;補充性貨幣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和間接信用指導。

4.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穩定物價、充分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和平衡國際收支。在經濟學中,關于充分就業的正確說法是(  )。[中國建設銀行真題]

A.社會勞動者100%就業

B.所有有能力的勞動力都能隨時找到任何條件的工作  。

C.存在摩擦性失業,但不存在自愿失業

D.存在摩擦性失業和自愿失業

【答案】D

【解析】充分就業是指在某一工資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獲得了就業機會。充分就業并不等于全部就業或者完全就業,而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失業。但所有的失業均屬于摩擦性的和季節性的。在充分就業情況下,仍然會存在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

5.中央銀行在市場中向商業銀行大量賣出證券,從而減少商業銀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引起貨幣供應量減少、市場利率上升,中央銀行動用的貨幣政策工具是(  )。[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真題]

A.公開市場業務

B.公開市場業務和存款準備金率

C.公開市場業務和利率政策 

D.公開市場業務、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政策

【答案】A

【解析】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活動。

二、多項選擇題

1.經濟蕭條時期,政府可以選擇的貨幣政策有(  )。[2011年中國建設銀行真題]

A.降低法定準備金率

B.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賣出政府債券

C.降低再貼現率

D.提高再貼現率

【答案】AC

【解析】經濟蕭條時期,貨幣政策應該適度放松。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工具有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降低再貼現率、降低利率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政府債券等。

2.公開市場業務作用于經濟的途徑有(  )。[中國銀行真題]

A.結構調節效果

B.宣示效果

C.通過影響利率來影響經濟

D.通過影響存款準備金來影響經濟

E.借款成本效果

【答案】CD

【解析】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活動。公開市場業務作用于經濟的途徑有:通過影響利率來影響經濟: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證券,增加證券總需求,使證券價格上升;貨幣供應也隨之擴大,利率下降,刺激投資增加,對經濟產生擴張性影響。反之,則對經濟產生收縮性影響。通過影響銀行存款準備金來影響經濟:中央銀行若買進商業銀行的證券,則直接增加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超額準備金,進而改變貨幣乘數,使貨幣供應按乘數擴張,刺激經濟增長;反之則相反。

3.下列屬于間接信用控制的貨幣政策工具的有(  )。[中國農業銀行真題]

A.道義勸告

B.證券市場控制

C.消費者信用控制

D.窗口指導

E.貸款限額

【答案】AD

【解析】間接信用控制具體包括:道義勸告;窗口指導。BC兩項屬于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E項屬于直接信用控制的貨幣政策工具。

4.為了擴大有效需求,保證經濟穩定增長,我國宏觀調控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有(  )。[2010年農村信用社真題]

A.加大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促進投資需求較快增長

B.調整收入分配政策,開拓城鄉居民的消費市場

C.千方百計擴大出口,積極有效利用外資

D.降低利率,實施消費信貸,刺激消費需求

【答案】ABCD

【解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以及出口政策調控是我國宏觀調控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AB兩項是財政政策,C項是出口政策,D項是貨幣政策。

5.間接信用控制的貨幣政策工具的優點有(  )。[中國銀行真題]

A.比較靈活  

B.缺乏法律約束力  

C.節省費用

D.缺乏靈活性 

E.法律約束力強

【答案】AC

【解析】間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利用道義勸告、窗口指導等辦法間接影響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間接信用控制貨幣政策工具的優點是比較靈活并且節省費用;缺點是缺乏法律約束力。

6.《國務院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我國今后貨幣政策的中介指標有(  )。[中國農業銀行真題]

A.貨幣供應量

B.信用總量

C.同業拆借利率

D.銀行超額儲備金率

E.匯率

【答案】ABCD

【解析】1994年《國務院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我國今后貨幣政策中介指標主要有:貨幣供應量、信用總量、同業拆借利率和銀行超額儲備金率。目前在實際工作中,中介指標主要監測貨幣供應量和以商業銀行貸款總量、貨幣市場交易量為代表的信用總量。

第三節  金融風險與金融危機

一、單項選擇題

1.按金融風險的性質劃分,金融風險可以分為(  )。[中國銀行真題]

A.系統性金融風險和非系統性金融風險

B.信用風險和道德風險

C.國家風險和企業風險

D.國內金融風險和國外金融風險

【答案】A

【解析】金融風險是指任何有可能導致企業或機構財務損失的風險。按性質劃分,可分為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按形態劃分,可分為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環境風險、政策風險、國家風險與轉移風險;按主體劃分,可分為金融機構風險、企業金融風險、居民金融風險和國家金融風險;按地域劃分,可分為國內和國際金融風險。

2.金融風險是指金融機構在貨幣資金的借貸和經營過程中,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使得(  )發生偏差,從而發生損失的可能性。[中國銀行真題]

A.預期利率和實際利率

B.預期風險和實際風險

C.預期投入和實際投入

D.預期收益和實際收益

【答案】D

3.不能通過多樣化投資策略來分散和回避的風險被稱為(  )。

A.市場風險

B.非系統性風險

C.系統性風險 

D.道德風險

【答案】C

【解析】金融風險按性質劃分為系統性和非系統性金融風險。系統性金融風險不能通過多樣化投資策略來分散和回避,因此又稱為不可分散風險;非系統性風險則可以通過分散化投資來規避,因此又稱為可分散風險。

4.如果一國出現了短期利率、資產價格的急劇、短暫、超周期的惡化,則說明該國出現了(  )。[中國工商銀行真題]

A.貨幣危機

B.銀行危機

C.外債危機

D.系統性金融危機

【答案】D

【解析】狹義的金融危機也就是系統性金融危機,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即短期利率、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二、多項選擇題

1.影響金融風險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

A.宏觀經濟政策

B.經濟周期波動

C.政治因素

D.市場競爭的加劇

E.人為因素

【答案】ABCD

【解析】影響金融風險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宏觀經濟政策;經濟周期波動;金融資產價格的波動;市場競爭的加劇;金融機構的微觀決策和管理失誤;經濟一體化和金融國際化;政治因素、自然因素等。

2.金融風險的高杠桿性表現為(  )。[2011年交通銀行真題]

A.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率高  

B.金融機構的注冊資本金要求高

C.金融體系的風險傳染快 

D.金融機構資產的流動性高

E.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

【答案】AE

【解析】與工商企業相比,金融企業負債率明顯偏高,財務杠桿大,導致負外部性大。此外,金融工具日新月異,衍生金融工具有以小博大的高杠桿效應,也伴隨著高度的金融風險。

3.為防止金融泡沫,必須通過有效的(  )來控制金融機構的經營風險。[中國銀行真題]

A.外部監管  

B.內部自律  

C.行業互律  

D.社會公德  

E.個人反省

【答案】ABCD

【解析】金融泡沫是指一種或一系列的金融資產在經歷了一個連續的漲價之后,市場價格大于實際價格的經濟現象。為防止金融泡沫,必須通過有效的外部監管、內部自律、行業互律以及社會公德來控制金融機構的經營風險。

第四節  金融監管及其協調

一、單項選擇題

1.金融監督最根本的目標是(  )。

A.維護公眾對銀行業的信心

B.保障金融體系的安全

C.提高金融業的競爭力

D.維護金融業公平競爭

【答案】B

【解析】金融監管的最根本目標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與安全。

2.傳統金融監管的重點是(  )。[中國建設銀行真題]

A.商業銀行

B.證券公司

C.保險公司

D.資本市場

【答案】A

【解析】對商業銀行的監管是傳統監管的主要著力點,也是當今監管工作中的重點。

3.作為監管當局分析銀行機構經營穩健性和安全性的一種方式,非現場監督的資料收集的基礎是單個銀行的(  )。[中國農業銀行真題]

A.具體事件  

B.問題反映  

C.單一報表  

D.合并報表

【答案】D

【解析】非現場監督是監管當局針對單個銀行在合并報表的基礎上收集、分析銀行機構經營穩健性和安全性的一種方式。所以,單個銀行的合并報表是非現場監督的資料收集的基礎。

4.審慎監管就是監管當局要(  )評估銀行機構的風險。[中國農業銀行真題]

A.最低限度地

B.最大限度地

C.一般限度地

D.適當限度地

【答案】B

【解析】審慎監管是金融監管的基本原則,是指監管部門以防范和化解銀行業風險為目的,通過制定一系列金融機構必須遵守的周密而謹慎的經營規則,客觀評價金融機構的風險狀況,并及時進行風險監測、預警和控制的監管模式。

5.下列哪一項是金融穩定的重要條件?(  )[中國工商銀行真題]

A.價格穩定

B.銀行穩定

C.保險穩定

D.股市穩定

【答案】A

【解析】價格穩定是金融穩定的重要條件;銀行穩定是金融穩定的核心;金融穩定是金融安全的基礎。

二、多項選擇題

1.我國金融體系中的金融監管機構是(  )。

A.中國保監會

B.中國人民銀行

C.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D.中國證監會

【答案】ABD

【解析】金融監管機構在我國金融體系中包括:中國人民銀行、保監會、證監會和銀監會,即“一行三會”。

2.從世界各國的傳統來看,金融監管模式主要有(  )

A.分業經營、分業監管

B.分業經營、集中監管

C.混業經營、集中監管

D.混業經營、分業監管

E.分業與混業相結合

【答案】AC

【解析】分業經營是指銀、證、保、信托的經營相分離,并由不同的監管機構進行分業監管;在混業化程度高的國家,實施功能型監管,即由一個監管機構不同部門管理不同行業。

3.金融監管的原則是由金融監管的目標決定的,目前,得到各國公認的原則主要有(  )。

A.安全、有效性原則  

B.流動性原則

C.統一性原則 

D.公正、公開、公平原則

【答案】AD

【解析】金融監管要達到預期的目的,順利實現既定的目標,必須遵循的原則主要有:公正、公平、公開原則,適度原則,獨立原則,依法管理原則,效率原則以及動態原則。

4.銀行監管的基本方法包括(  )。[中國銀行真題]

A.直接監管 

B.間接監管 

C.非現場監督 

D.現場檢查 

E.并表監管

【答案】CDE

【解析】銀行監管指政府對銀行的監督與管理,即政府或權力機構為保證銀行遵守各項規章、避免不謹慎的經營行為而通過法律和行政措施對銀行進行的監督與指導。其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市場準入、日常經營和市場退出;非現場監督;現場檢查;并表監管;監管評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伦旗| 平山县| 玉树县| 桂林市| 保康县| 剑川县| 昌乐县| 安阳市| 正蓝旗| 瑞昌市| 晋宁县| 台南市| 绥江县| 浮山县| 乌恰县| 乌苏市| 建湖县| 翼城县| 特克斯县| 五原县| 运城市| 玛纳斯县| 泽普县| 罗定市| 长治县| 阳朔县| 体育| 东安县| 贺兰县| 惠水县| 葫芦岛市| 宁夏| 大城县| 苏尼特左旗| 策勒县| 延寿县| 长宁县| 额尔古纳市| 凉山| 成安县| 茂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