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篇 經濟基礎知識

第一章 政治經濟學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哪位經濟學家首先提出“政治經濟學”一詞。(  )[2011年中國建設銀行真題]

A.蒙克萊田

B.配第

C.亞當·斯密

D.李嘉圖

【答案】A

【解析】蒙克萊田在1615年出版的《獻給國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經濟學》一書中首先使用“政治經濟學”一詞。此后,由配第創始,亞當·斯密集大成,李嘉圖最后完成的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

2.生產資料是指(  )。[中國農業銀行真題]

A.勞動資料和生產工具

B.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

C.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

D.勞動資料和勞動手段

【答案】B

【解析】生產資料是人們從事物質資料生產所必需的一切物質條件,生產資料是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

3.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中,創造商品使用價值的是(  )。

A.具體勞動

B.抽象勞動

C.簡單勞動

D.復雜勞動

【答案】A

【解析】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中,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造商品的價值。

4.社會主義再生產的實質是(  )。[中國銀行真題]

A.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B.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發展社會生產力

D.滿足勞動者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

【答案】B

【解析】再生產包括物質資料再生產和生產關系再生產,本質是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5.在社會主義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2011年農村信用社真題]

A.公有制經濟

B.股份制經濟

C.國有經濟

D.集體經濟

【答案】C

【解析】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在社會主義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6.社會再生產就其內容來講包括(  )。

A.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

B.外延式擴大再生產和內涵式擴大再生產

C.物質資料的再生產和生產關系的再生產

D.生產資料的再生產和消費資料的再生產

【答案】C

【解析】社會再生產就其內容來講包括物質資料的再生產和生產關系的再生產。

7.經濟基礎是(  )。

A.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B.一切經濟關系的總和

C.所有生產關系的總和

D.一定社會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

【答案】D

【解析】經濟基礎是指同一定生產力發展階段相適應,在一定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

8.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是(  )。

A.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

B.以按勞分配為原則,以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成果為特征

C.以共同富裕為目標

D.以上都正確

【答案】D

【解析】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以按勞分配為原則,以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成果為特征,以共同富裕為目標的一種經濟制度。

9.平均利潤率是(  )。[招商銀行真題]

A.社會剩余價值總量與社會預付總資本的比率

B.社會剩余價值總量與社會預付可變資本的比率

C.部門剩余價值總量與部門預付總資本的比率

D.部門剩余價值總量與部門預付可變資本的比率

【答案】A

【解析】平均利潤率是社會剩余價值總量同社會預付總資本的比率。

10.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形成后,市場價格波動的中央是(  )。

A.價值

B.成本價格

C.壟斷價格

D.生產價格

【答案】D

【解析】在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形成前,價值是市場價格波動的中央;而在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形成后,生產價格是市場價格波動的中央。商品的生產價格是由部門平均生產成本和社會平均利潤構成的價格,是價值的轉化形式。生產價格形成后,市場價格將圍繞生產價格而上下波動,這只是價值規律作用形式的變動。

11.商品的二因素包括(  )。[2014年黑龍江省農信社]

A.價格

B.使用價值

C.價值

D.流通方式

【答案】BC

【解析】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價值和價值。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承擔者。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是本質因素,其實體是抽象勞動。

12.下列關于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說法,正確的是(  )。[中國銀行真題]

A.有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有使用價值

B.有使用價值的東西就有價值

C.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D.沒有價值的東西就沒有使用價值

【答案】C

【解析】使用價值與價值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使用價值是價值的前提,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會有價值;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寓于使用價值之中。

13.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有制形式具有多元化的特點,這是由(  )決定的。

A.社會主義經濟本質上是市場經濟

B.初級階段還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發展不平衡

D.產權關系不明晰

【答案】C

【解析】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低、發展不平衡的特點決定了所有制形式必然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

14.只要存在商品經濟,就必然存在的經濟規律是(  )。[中國建設銀行真題]

A.市場競爭規律

B.價值規律

C.剩余價值規律

D.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

【答案】B

【解析】價值規律存在的經濟條件是商品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基本經濟規律。

15.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是(  )。[2007年中國建設銀行真題]

A.發展社會生產力

B.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C.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

D.實現共同富裕

【答案】B

【解析】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是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ACD項是社會主義的本質。

16.我國國有企業采取股份制形式的主要目的是(  )。[交通銀行真題]

A.開辟新的融資渠道,廣泛籌措資金

B.促進政企分開,轉換經營機制,增強企業活力

C.積極培養,發展股票市場

D.實現規模經濟,推進企業集團化

【答案】B

【解析】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種主要實現形式,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股份制有利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

17.在生產關系體系中,決定生產關系性質的是(  )。[2011年農村信用社真題]

A.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

B.人們在直接生產過程中的相互關系

C.產品分配關系

D.人們在交換和消費過程的相互關系

【答案】A

【解析】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是生產關系最主要的方面,決定了生產關系的性質。

18.市場機制的核心機制是(  )。[2011年山西省農村信用社真題]

A.競爭機制

B.供求機制

C.價格機制

D.利率機制

【答案】C

【解析】市場機制是以價格為核心的各種市場內在功能的總稱。它是以經濟利益為動力,主要通過市場供求、競爭和價格等有規律的作用,調節資源配置的一種經濟機制。

19.個別企業勞動生產率越高,單位時間生產的商品數量增多,因此(  )。[2011年農村信用社真題]

A.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越少,價值總量不變

B.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值總量增加

C.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變,價值總量不變

D.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變,價值總量增加

【答案】D

【解析】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和一定時間內勞動創造的價值總量的含義是不同的。一定時間內同一勞動創造的價值總量應是若干單位商品價值量之和。因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是不變的。但個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則意味著這個商品生產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商品數量的增加,因而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商品價值總量增加。

20.下列選項中是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的是(  )。

A.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

B.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

C.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

D.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矛盾

【答案】A

【解析】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指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在私有制條件下,各個商品生產者使用自己的生產資料進行生產,生產什么,生產多少,生產出來的產品的處置,都是私人的事情。因此,他們的勞動是私人勞動。但是,商品生產者存在著社會分工,他們生產出的產品是用于交換即用于滿足社會需要的,他們每個人的勞動又都是社會總勞動的一部分,因此,他們的勞動又是社會勞動。在私有制條件下,商品生產者的勞動首先表現為私人勞動,若使私人勞動轉化成社會勞動,必須在市場上進行商品交換并獲得成功。然而,由于生產具有盲目性,就使得某些商品或全部或部分賣不出去,從而使商品生產者的勞動或全部或部分得不到社會的承認。由此,導致了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

2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的確立主要依靠(  )。[中國工商銀行真題]

A.憑借行政力量的支持

B.產業結構調整

C.限制其他經濟的發展

D.公有制經濟自身在競爭中的優勢

【答案】D

【解析】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質以及它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決定的。公有制經濟必須在競爭中不斷增強自己的優勢,從而鞏固和提高自身的主體地位。

二、多項選擇題

1.生產過程中的三要素是指(  )。

A.勞動

B.勞動工具

C.勞動資料

D.勞動對象

【答案】ACD

【解析】勞動、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是生產過程的三要素。

2.下列不屬于按勞分配的有(  )。[2010年江蘇省農村信用社真題]

A.個體勞動的個人收入

B.農村專業戶的個人收入

C.私營企業中勞動者的工資收入

D.國有企業中勞動者的工資收入

【答案】ABC

【解析】按勞分配,是分配個人消費品的社會主義原則。即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的社會扣除以后,把勞動量作為個人消費品分配的主要標準和形式,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ABC三項中生產資料均不屬于公有性質。

3.下列各項中,屬于資本循環中資本的職能形式的是(  )。[2011年招商銀行真題]

A.貨幣資本

B.生產資本

C.商品資本

D.權益資本

【答案】ABC

【解析】資本循環順次經過了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階段,分別地采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實現了價值的增值。

4.在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中,公有制經濟所占的比例,1978年為99.1%,1997年為75.8%;而非公有制經濟所占的比例,1978年為0.9%,1997年為24.2%。這表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  )。[2011年農村信用社真題、中國農業銀行真題]

A.堅持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B.國民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

C.非公有制經濟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得到了很大發展

D.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已經完成,市場經濟體制得以完善

【答案】AC

【解析】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一降一升,反映了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非公有制經濟在現階段的發展。

5.在人類歷史上,最早只知道石油可用來做燃料,以后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又發現了石油可以通過進一步提煉成為許多化工產品,這說明(  )。[2010年農村信用社真題]

A.商品的使用價值是不斷變化的

B.同一件商品往往具有多種使用價值

C.使用價值是商品最本質的屬性

D.隨著人類實踐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會發現商品越來越多的使用價值

【答案】ABD

【解析】任何商品的用途都不是單一的,因而它就有多種使用價值,而且其使用價值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擴充。使得商品的使用價值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C項表述錯誤,價值是商品的最本質屬性。

6. 市場的要素包括(   )。[2010年江蘇省農村信用社真題]

A.市場空間位置

B.市場的主體

C.市場的客體

D.市場的組織方式

【答案】BCD

【解析】構成市場經濟的五個基本要素:市場主體;市場客體;市場構成;市場法規;政府宏觀調控。

7.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視察南方的談話中闡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有(  )。[2011年中國建設銀行真題]

A.關于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思想

B.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思想

C.關于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的思想

D.關于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答案】BCD

【解析】1992年春,鄧小平在視察南方的談話中科學地總結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基本實踐和基本經驗,從理論上深刻地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對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深遠意義。BCD三項為鄧小平l992年視察南方談話時提出來的。A項“關于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思想”是鄧小平在1980年提出的。

8.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價值形式的發展經歷的四個階段是(  )。[中國農業銀行真題]

A.簡單的價值形式

B.等價形式

C.擴大的價值形式

D.貨幣形式

E.一般價值形式

【答案】ACDE

【解析】商品的價值不能自我表現,必須在兩種商品的交換中通過另一種商品表現出來。在商品交換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隨著商品交換從偶然的行為逐步擴大成為經濟生活中的重要環節,商品的價值形式也逐步發展。從簡單的、個別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發展到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再發展到一般價值形式,最后發展到貨幣形式。

9.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資本、土地、勞動等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貢獻進行分配的一種方式,這種分配方式(  )。

A.是與市場經濟相聯系的一種分配制度

B.是與生產資料公有制相聯系的一種分配制度

C.是以承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和產權界定清晰為前提的一種分配制度

D.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經濟效率

【答案】ACD

【解析】按要素分配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要素的使用者根據各種生產要素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揮的貢獻的大小,按照一定比例,對生產要素的所有者支付相應的報酬的一種分配方式。它是與市場經濟相聯系的一種分配制度,是以承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和產權界定清晰為前提的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經濟效率的分配方式。與生產資料公有制相聯系的分配制度應該是按勞分配。

10.下列各項中,屬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的特點的有(  )。 [交通銀行真題]

A.按勞分配中的“勞”不是直接的社會勞動

B.按勞分配中的勞動量按照勞動者實際付出的勞動量來計量

C.按勞分配在全社會范圍內按統一標準實現

D.按勞分配必須通過商品貨幣形式實現

【答案】AD

【解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的特點有:按勞分配沒有在全社會范圍內按統一標準實現,而是以企業為單位進行;按勞分配中的“勞”不是直接的社會勞動,不能用每個勞動者實際付出的勞動時間來衡量,而要用社會承認的價值量衡量,即只能以商品交換實現的價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勞動量為尺度;按勞分配所分配的不是現實生活消費品,而是貨幣收入,勞動者以貨幣購買消費品時使按勞分配的實現程度受到市場機制的制約,即還必須通過商品貨幣形式實現;按勞分配也不是公有制企業唯一的個人收入分配方式,而是有其他分配方式與之并存。

11.下列關于利息的理解正確的是(  )。[中國銀行真題]

A.利息只存在于資本主義經濟關系中

B.利息只存在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中

C.利息屬于信用范疇

D.利息的本質是對價值時差的一種補償

E.利息就本質而言,是剩余價值的特殊表現形式

【答案】CDE

【解析】利息,從其形態上看,是貨幣所有者因為發出貨幣資金而從借款者手中獲得的報酬;從另一方面看,是借貸者使用貨幣資金必須支付的代價。馬克思主義認為利息實質上是利潤的一部分,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

12.我國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本途徑是(  )。[中國銀行真題]

A.沒收官僚資本

B.改造民族資本

C.改造農業和手工業中的個體私有制

D.財政投資建立國有企業

E.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

【答案】ABC

【解析】我國通過實行工業化,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成功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并通過沒收官僚資本使國有資本占優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西县| 区。| 新疆| 上蔡县| 聂荣县| 措美县| 海口市| 普定县| 宜兰市| 临夏市| 孟州市| 建阳市| 朝阳区| 铜梁县| 即墨市| 长子县| 当雄县| 萝北县| 福贡县| 景德镇市| 阜新市| 孟津县| 玉龙| 东方市| 扎兰屯市| 加查县| SHOW| 七台河市| 冷水江市| 稻城县| 兴文县| 大关县| 阜康市| 房山区| 荃湾区| 常州市| 桐庐县| 大洼县| 偏关县| 疏附县| 大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