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藝術活動的功能

(一)藝術活動的功能

藝術活動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活動,對社會生活有多方面的作用和影響,但歸根結底,藝術活動是通過藝術創造——藝術作品——藝術欣賞這樣一個藝術活動的全過程,來影響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最終對社會生活發生多方面的作用和影響的。具體而言,藝術活動的社會功能主要包括審美認知功能、審美教育功能、審美娛樂功能。

1.審美認知功能

(1)概念

藝術活動的審美認知功能,指人通過藝術活動能夠獲得關于自然、社會的知識和信息。

(2)審美認知功能的兩個方面

藝術對于社會、歷史、人生具有審美認知功能。

a.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們歷來重視藝術的審美認知作用。

恩格斯在談到巴爾扎克的社會小說《人間喜劇》時,認為從這里所學到的東西“比從當時所有職業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那里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

b.列寧把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看成是“俄國革命的鏡子”。

c.除文學作品以外,其他藝術形式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種審美認知作用,如電影、電視劇等。

藝術對于許多的自然現象也同樣具有審美認知作用,可以幫助人們增長多方面的科學知識。

以電視藝術為例,專門以傳播科學知識為主要內容的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和探索頻道等,之所以在全世界擁有大量觀眾,是因為它們充分調動了電視的先進手段與藝術手法,將上至宇宙天體、下至地理生物的廣博內容,以形象生動、趣味雋永的方式深入淺出地介紹給廣大電視觀眾,使人們在欣賞電視精美畫面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學到許多科學文化知識。

(3)對藝術審美認知功能的評價

不足之處

藝術的認知功能在認識自然現象方面,比不上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在認識社會、歷史方面,藝術也不可能像社會學、歷史學那樣完備翔實地占有資料。

優越之處

a.藝術具有其獨特的認知功能——藝術的審美認知功能,它在幫助人們認識社會人生時,能夠發揮其他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b.藝術的認知作用是以藝術的審美價值為基礎的。在反映對象的本質特征時,表現出藝術家對社會人生的理解和評價;在真實描繪生活細節時,揭示出生活的本質規律;在反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反映人的思想、情感、情緒、愿望等主觀世界,使得藝術具有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不同的特殊審美認知功能。

c.藝術作品將生活真實升華為藝術真實,通過現象揭示本質,通過偶然揭示必然,通過個別顯示一般,通過客觀顯示主觀,使藝術的審美認知功能具有深刻的內涵。

2.審美教育功能

(1)概念

藝術活動的審美教育功能,主要是指人通過藝術活動,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思想上受到啟迪,在實踐上找到榜樣,在認識上得到提高。藝術審美能夠潛移默化地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發生深刻的變化,引導人們正確地理解和認識生活,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2)審美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中外古今的思想家、教育家、藝術家都十分重視藝術的審美教育作用。

我國古代教育思想很重視藝術在道德修養方面的重要作用。孔子以“禮樂相濟”的思想,創立了我國古代最早的教育體系,他以“六藝”(禮、樂、書、數、射、御)教授弟子,其中的樂就是詩、歌、舞、演、奏等的藝術綜合體。孔子認為,樂能夠陶冶人的性情和德行,通過藝術,可以把道德的境界和審美的境界統一起來。

西方美學史上,早在古希臘時期,柏拉圖就強調美育與德育的結合。

a.柏拉圖從奴隸主貴族的立場出發,認為《荷馬史詩》以及悲劇、喜劇的影響都是壞的,原因是這些藝術作品使人的理智失去控制、情欲得到放縱,他提倡“理智”的藝術,特別強調音樂的教育作用。

b.柏拉圖的弟子亞里士多德同樣重視藝術的教育功能,并比柏拉圖前進了一大步。亞里士多德認為,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格,情感、欲望和理智一樣,都是人性中固有的內容,同樣有得到滿足的權利,所以藝術應當具有三種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凈化”,三是“快感”,即藝術可以幫助人們獲得知識、陶冶性情、得到快感。

(3)藝術具備審美教育作用的原因

藝術之所以具有審美教育作用,是因為藝術作品不僅可以展示生活的外觀,而且能夠表現生活的本質特征和本質規律。藝術作品又總是飽含著藝術家的思想感情,蘊涵著藝術家對生活的理解、認識、評價和態度,滲透著藝術家的社會理想和審美理想,使欣賞者從中受到啟迪和教育。

(4)藝術的審美教育作用不同于其他類型教育的原因

藝術的審美教育作用不同于道德教育,更不同于其他類型的教育形式,這是因為藝術的教育功能是以審美價值為基礎的,具有美學的意義和藝術的魅力。

(5)藝術審美教育作用的特點

以情感人

以情感人是藝術教育與其他教育之間最鮮明的區別。藝術作品總是灌注著藝術家的思想情感,通過生動感人的藝術描繪,作用于欣賞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強烈的感染和熏陶。

潛移默化

藝術作品對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無強制的情況下,使欣賞者不知不覺地受到感染,心靈得到凈化。在藝術作品這種長期潛移默化作用下而形成的思想情操,常常具有更強的穩固性和延續性,并成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中最核心的組成部分。

寓教于樂

寓教于樂強調應把思想教育融合到藝術審美娛樂之中。

3.審美娛樂功能

(1)含義

藝術活動的審美娛樂功能,是指人在藝術審美活動中,能夠使身心得到調節,精神獲得愉悅。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產品,能夠給人們帶來審美的愉悅和心理的快感。

(2)藝術審美娛樂作用的重要性

重要性

藝術的審美娛樂性是藝術的獨特之處,“藝術使人們得到快樂,并使人們參與藝術家的創造。古希臘人早就注意到一種特殊的、什么也不像的審美快樂,并把它區別于肉欲的快樂,這種特殊的快樂是一種伴隨著藝術的所有功能,使其別具色彩的精神享受”。

學者對“藝術審美娛樂性”的論述

a.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認為,人的本能、情感和欲望有得到正當滿足的權利,藝術應當使人得到快感。

b.繼亞里士多德之后,古羅馬美學家賀拉斯更是明確提出藝術應當“寓教于樂,既勸諭讀者,又使他喜愛,才能符合眾望”。賀拉斯認為詩僅僅具有美感是不夠的,還必須具有魅力,戲劇也應當具有趣味,才能吸引觀眾。

(3)藝術審美娛樂作用的內涵

藝術作品之所以受人歡迎,在于它能給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精神需要有時甚至比人的物質需要更加強烈。

藝術審美娛樂功能使人們通過藝術欣賞得到積極的休息,從而更好地投入工作。

a.人無論是從事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需要在緊張的勞動之余,通過休息和娛樂來消除疲勞。藝術欣賞是一種令人陶醉的積極的休息方式,具有暢神益智的功能,藝術的這種功能甚至逐漸被運用到醫療方面。

b.20世紀50年代以來,音樂療法逐漸引起各國醫學界和音樂工作者的興趣和重視,美、英等國先后創辦了各種音樂醫療的刊物,運用音樂手段來治療某些病癥,并在這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美國某些高等院校還專門設立了藝術療法的學位。

c.西方現當代心理學的許多流派,都十分重視藝術對欣賞者深層心理的宣泄作用或凈化作用,認為藝術可以使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受到壓抑或無法實現的情緒、愿望、期待、理想,通過藝術創造的想象世界或夢幻世界得到完成和滿足。

d.美國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1908~1970)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種“高峰體驗”,在這一時刻里,人會感受到強烈的幸福、狂喜、頓悟、完美。他認為,“高峰體驗”尤其存在于人的高級精神活動之中,即人處在最佳狀態的時候感受到最高快樂的實現。

藝術審美娛樂功能還能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

a.通過藝術欣賞,人們不僅可以滿足精神上的審美需要,身心得到積極的休息,而且還可以從中受到教育和啟迪。

b.藝術的審美教育作用要做到“以情感人”和“潛移默化”,就必須通過“寓教于樂”來激勵人、感染人,將藝術的思想性寓于審美娛樂性之中。

4.三種功能是一個有機整體,不可分割

藝術的審美教育作用、審美認知作用和審美娛樂功能三者密不可分,是一個有機整體。尤其是藝術的審美教育作用,要做到“以情感人”和“潛移默化”,就必須通過“寓教于樂”來激勵人、感染人,將藝術的思想性寓于審美娛樂性之中。所以,我們應當把藝術的教育功能、認知功能、娛樂功能統一起來認識和理解,因為藝術的各種社會功能都是建立在藝術審美價值的統一基礎之上的。

(二)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我國先秦時期和西方古希臘時期,就已經注意到了藝術教育。當今時期,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日益提高,藝術教育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并受到了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

1.概念

(1)從狹義上講,“藝術教育”被理解為對于培養藝術家或專業藝術人才所進行的各種理論和實踐教育,如各種專業藝術院校正是如此,戲劇學院培養出編劇、導演和演員,音樂學院培養出作曲家、歌唱演員和器樂演奏員等。

(2)從廣義上講,“藝術教育”作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而不是為了培養專業藝術工作者。

(3)藝術教育作為美育的核心內容,對人們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開發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它可以豐富人的想象力,發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強人的創造力,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2.美育與藝術教育

(1)美育的提出

美育理論體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審美教育”)概念,源于18世紀德國美學家席勒。

(2)“美育”的發展

席勒《美育書簡》

席勒在《美育書簡》中,首次提出了“美育”這一概念,系統闡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僅僅從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來看待美育,而是從自然與人、感性與理性等基本哲學命題出發,從改變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獲得自由、和諧、全面的發展,實現人性的復歸這一更加廣闊的領域來論述美育。

我國“美育”的發展

a.我國最早公開將美育與德育、智育相提并論來提倡美育的是清末學者王國維。

b.中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更是大力倡導美育,把美育確定為其新式教育方針的內容之一,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美育實施設想,對美育的本質、內容、作用和實施途徑做了較系統的研究和闡述。

c.蔡元培還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張,認為這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他把西方康德、席勒的思想和中國古代美育傳統糅合到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美育思想。

(3)美育的核心

美育的核心是藝術教育

雖然美學理論關于美的形態有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劃分,實施美育的途徑又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區分,但普遍認為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手段。

由于藝術具有審美認知、審美教育、審美娛樂等獨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潛移默化、寓教于樂等特點,所以才使得藝術成為審美教育的主要內容和主要方式。

藝術美作為美的集中表現形態,對提高人創造美、欣賞美的能力,培養人的審美理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等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3.藝術教育的任務和目標

藝術教育的根本任務和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體表現為:

(1)普及藝術的基本知識,提高人的藝術修養。

當代社會中幾乎人人都離不開藝術,但要真正具備較高的藝術修養,就需要掌握藝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在藝術欣賞中不斷提高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把欣賞中的感性經驗上升為理性認識。

(2)健全審美心理結構,充分發揮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藝術教育之所以在整個教育中有著特殊地位與作用,是因為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審美心理結構,培養人們敏銳的感知力、豐富的想象力和無限的創造力。

藝術活動作為人的一種高級精神活動,能夠極大地促進人的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這種自由的精神活動中,人的創造力也得到充分的發揮。

(3)陶冶人的情操,培養完美的人格。

由于藝術是審美情感的集中體現,歷來的思想家、藝術家們,都強調通過藝術教育來培養人們美好、和諧的情感和心靈,從而實現完美人格的建構。

藝術教育作為美育的核心內容和主要手段,正是通過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靈,使人進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為一個具有高尚情操的人。這既是一個人獲得全面發展的保證,也是社會實現全面進步的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登县| 山东| 惠州市| 霞浦县| 乐清市| 健康| 景洪市| 汝州市| 油尖旺区| 罗城| 庄浪县| 黎城县| 清新县| 忻州市| 泰顺县| 保定市| 儋州市| 徐州市| 山阳县| 阜平县| 伊吾县| 长武县| 扬中市| 凤冈县| 永兴县| 息烽县| 滕州市| 沂源县| 鱼台县| 江源县| 宾川县| 谢通门县| 繁峙县| 鄂温| 五家渠市| 枣阳市| 宜阳县| 蛟河市| 常山县| 松滋市| 云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