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成人高考專科起點升本科《藝術概論》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6106字
- 2020-11-22 13:18:54
三、藝術活動的基本特征與性質
(一)藝術是一種審美的意識形態
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文化現象,它既具有一般意識形態的特性,同時又具有自身的審美特性,它是一種審美的意識形態。作為審美的意識形態,藝術與意識形態其他部門以及政治科學等均有著密切的聯系。
1.藝術與哲學
(1)哲學與藝術的相互關系
哲學作為人類理性認識的最高形式,主要是對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等領域中帶有普遍性的根本規律的研究,它主要通過美學這一中介對藝術產生影響。藝術也可以通過審美創造對哲學家的思維及思想產生啟迪,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哲學。
(2)哲學對藝術的影響
①哲學對藝術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對藝術家的影響。藝術家在從事創作活動時,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特定哲學思想的影響,并通過自己的藝術作品表現或流露出來。
②哲學對藝術的影響還表現在它能起到促進藝術潮流形成的作用。例如,作為現代主義文藝的重要流派之一的超現實主義,就是以法國唯心主義哲學家柏格森的直覺主義作為理論基礎的。
③哲學對藝術的影響是相對的,并不是每個藝術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露哲學觀點,更不是每個藝術作品都非得具有哲理性,它們之間的影響關系并不是絕對的。
(3)藝術對哲學的影響
藝術對哲學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藝術可以啟迪哲學家的思維,藝術作品也可以傳播特定的哲學思想。尤其是哲學家對藝術的思考,往往成為其哲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黑格爾、叔本華、尼采等均是如此。
2.藝術與宗教
(1)藝術與宗教的相互關系
藝術與宗教在其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的發展進程中也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二者在認識與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著相似之處。宗教長期利用藝術來宣傳宗教,客觀上促進了藝術的發展,同時藝術也在不斷影響著宗教。但宗教和藝術在思維方式和終極目的上的根本差異,決定了二者存在本質區別。
(2)宗教對藝術的影響
①宗教對藝術的推動
宗教往往利用藝術來進行宣傳,為藝術提供了宗教題材和內容。由于宗教常常利用藝術來形象地宣傳教義,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促進了藝術的發展,為許多藝術家提供了藝術實踐的舞臺,在客觀上起到了推動藝術發展的實際促進作用。
②宗教對藝術的阻礙
宗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藝術的發展,如中世紀歐洲的教會文學,其基本主題是宣傳基督教教義,宣揚“原罪”、禁欲主義和宿命論思想,產生了大量藝術水平低劣的福音故事、贊美詩、宗教劇等,使這個時期的藝術淪落為替宗教服務的“神學婢女”,極大地阻礙了中世紀歐洲文藝的發展,導致了中世紀文藝的普遍衰落。
(3)藝術對宗教的影響
①藝術影響宗教,推動宗教的發展,首先表現在參與宗教活動。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后,藝術仍然參與著宗教活動。從音樂來看,基督教有唱詩班,有多聲部的宗教歌曲,有管風琴彈奏的音樂,還有專門的彌撒曲、安魂曲等宗教音樂,這些都用于基督教各種不同的宗教儀式或宗教活動中。
②藝術與宗教的關系,還表現在宣揚宗教思想上。例如佛教傳入我國后,在唐代產生了“變文”這種宗教宣傳的新方式,它們將大量的佛經故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眾進行灌輸,在民間廣為流傳,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
3.藝術與道德
(1)道德的內涵
道德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倫理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道德具有社會性,它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變化。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總是建立在特定的經濟基礎之上。
(2)藝術與道德的關系
①聯系
藝術與道德的關系非常緊密,二者互相影響,具有內在的聯系。
a.一定社會的倫理道德總要通過藝術的內容和精神得以體現。
b.藝術以審美的方式,對道德觀念進行思考并加以表現,從而反過來進一步影響人們的道德觀念。
②區別
雖然藝術與道德之間有著特殊的關系,但是,作為兩種不同的文化現象,它們畢竟有著本質的區別。
a.從范圍來看,藝術不僅可以反映人們的道德關系,而且可以表現人們的政治關系、經濟關系、法律關系等等,所以,藝術是從更廣泛的范圍來反映人們的社會生活的。
b.從方式來看,道德是以概念、原則和規范來反映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藝術卻是以形象來具體地描寫、刻畫或表現這種關系的。
c.從評價標準來看,道德評價和審美評價之間也存在著差異。道德評價是依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標準對他人和自己的行為進行善惡、榮辱、正當或不正當等道德價值的評論和斷定;審美評價是審美主體從自己的審美經驗、審美情感和審美需要出發去把握審美對象并對其作出評定的綜合思維過程。
d.并非一切藝術作品都必須具有道德內容,對于那些具有道德內容的藝術作品來說,也需要“寓教于樂”,也就是將道德內容有機地融合在藝術形象之中,使其具有審美的教育作用。
(3)道德對藝術的影響
①道德對藝術的影響首先表現在一定時代和社會的倫理道德思想總是要通過藝術作品的內容和精神得以體現。
藝術作品常常包含有道德的內容,它通過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來反映人們的道德觀念。任何藝術,不管是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還是建筑、繪畫、音樂、舞蹈,總是一定時代的社會生活的反映,而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人們的道德風貌。
②道德對藝術的影響還表現在作家、藝術家的世界觀和道德觀對藝術創造有重大的影響。藝術是社會生活在作家、藝術家頭腦中反映的產物,因而在描寫和表現人們的道德面貌與道德生活時,必然要融入作家、藝術家自己的道德評價和道德判斷。換言之,通過藝術作品,我們可以感覺到作家、藝術家本人的道德觀。
(4)藝術對道德的影響
藝術對道德的作用,突出表現在藝術典型對民眾的道德示范作用上。
①由于藝術具有生動、感人的形象和特殊的魅力,因此,它對道德觀念的評價和道德行為的判斷具有很大的影響。一部優秀的藝術作品,可以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
②在藝術的影響下,社會道德意識和道德觀念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
4.藝術與政治
(1)藝術與政治的相互關系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反映,政治對于包括藝術在內的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領域各部分的影響是最為直接和廣泛的。藝術要接受政治的制約和影響,同時也可以對政治產生影響,二者是相互聯系和統一的關系。
(2)政治對藝術的影響
從整個社會歷史的發展來看,政治對于藝術有著巨大的影響。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而藝術則遠離經濟基礎,只有通過政治中介才能與經濟基礎聯系。因此,藝術必然要受到政治的巨大影響。政治包括國家的政權及其頒布的法律制度,還包括人們的政治立場和觀點,藝術在這兩個方面都受到政治的影響。
①國家的政權及其頒布的法律制度對藝術的影響
從國家政權來說,它必然要對文化(包括藝術)進行某種形式的管理,制定出某些成文或非成文的文化(包括藝術)政策,用以規范社會文化(包括藝術)活動,這在古今中外的國家中都一樣。
②人們的政治立場和觀點對藝術的影響
在有政治的社會中,超越政治的藝術家是不可能存在的,超越政治的藝術也是不可能存在的。任何藝術作品,都或多或少、或顯或隱、或直接或曲折地表現出一定的政治觀點或傾向性。
(3)藝術通過政治對經濟基礎的影響
中外藝術史上的大量事實可以證明,藝術主要通過政治中介反作用于經濟基礎。進步的藝術總是通過進步的政治來給經濟以積極影響,而沒落的藝術則是通過反動的政治為其經濟服務。
5.藝術與科學
(1)藝術與科學的相互關系
科學是人類社會的一種重要文化現象,它與藝術在本原上有許多一致之處,但兩者又有本質的區別。現代科學技術為藝術提供了新的物質技術手段、傳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藝術形式的產生和美學觀念的變化。在思維方式、價值追求等方面,藝術也一直對科學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
①藝術與科學的聯系
a.從人類文化史來看,藝術與科學之間早有聯系。
b.科學技術為藝術提供了新的物質技術手段、傳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藝術形式的產生和美學觀念的變化。
②藝術與科學的區別
藝術與科學之間確實又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對立的現象:
a.從實質上講,科學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知識總和,藝術是人類進行審美創造的最高形式。
b.從目的上講,科學求真,它的任務是揭示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藝術求美,它的任務是滿足人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審美需要。
c.從思維方式上講,科學主要運用抽象思維,強調理性因素;藝術主要運用形象思維,強調情感因素。
d.從具體操作來講,科學應當客觀冷靜地對待事物,準確地揭示事物的本來面目;藝術則是一種主觀色彩很濃的創造活動,它除了反映生活外還應當評價生活與表現情感。
e.從成果上講,科學理論應當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準;藝術作品則強調獨創性和個性。
(2)現代科學技術對藝術的影響
①現代科學技術對藝術的積極影響:
a.現代科學技術為藝術提供了新的物質技術手段,促使新的藝術種類和藝術形式的產生。
b.現代科學技術為藝術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環境和傳播手段,為藝術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天地。
c.藝術與技術、美學與科學的相互滲透,影響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d.科學領域的重大發現對藝術觀念和美學觀念產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例如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模糊數學等觀點和方法,已經被運用到藝術創造和藝術研究之中,成為某些藝術理論和藝術批評的理論依據和方法。
②現代科學技術對藝術的消極影響:
與此同時,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既促進了藝術的發展,也對藝術產生了某些消極的影響,如大眾傳播媒介帶來了通俗藝術的過度商品化和媚俗傾向,導致大眾審美水平降低等不良后果,成為當代社會和當代藝術面臨的問題。
(二)藝術活動的基本性質
藝術活動是以特有的藝術語言體系為媒介,以創造形象或意境滿足人類審美需求的精神文化活動。
(三)藝術活動的基本特征
藝術活動是一種創造、展現和體味具有內在意蘊的意象世界的活動,這種活動的基本特征表現為形象與理性的統一、情感與認識的統一、審美與意識形態的統一。
1.藝術活動的形象性
(1)形象的內涵
形象,是指事物的具體形狀或姿態,廣義的形象包括審美形象和審美情境與意境。審美形象是指藝術活動中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動的生動、具體、可感的人物和事物形象。
(2)藝術形象性的具體內涵
①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a.任何藝術作品的形象都是具體的、感性的,也都體現著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有機統一。
b.不同藝術門類中,藝術形象的這種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統一,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
②藝術形象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任何藝術形象都離不開內容,也離不開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機統一。藝術欣賞中,首先直接作用于欣賞者感官的是藝術形式,但藝術形式之所以能感動人、影響人,是由于這種形式生動鮮明地體現出深刻的思想內容。
③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中外藝術寶庫中存在著浩如煙海的文藝作品,這些作品中凡是成功的藝術形象,無不具有鮮明而獨特的個性,同時又具有豐富而廣泛的社會概括性。正因為集個性與共性的高度統一于一身,這些藝術形象才具有不朽的藝術生命力。
2.藝術活動的情感性
(1)情感的內涵
藝術中的情感即審美情感,是一種無功利的具有人類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藝術活動動機的生成、創造與接受過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時也是藝術創造的基本元素。
(2)藝術情感性的具體內涵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樂等心理形式,它反映著人對外部世界對象和現象的主觀態度。在藝術活動中,情感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講,一切藝術都是情感的藝術,沒有情感也就沒有藝術。在藝術創造和藝術欣賞中,情感始終起重要作用。
(3)情感的地位和作用
古今中外的許多藝術理論家,都對情感的作用和地位進行過論述。
①《毛詩序》認為,詩歌、音樂、舞蹈等藝術都是來自情感,“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②清代畫家孔衍栻說,他畫山水“不論大小幅,以情造景,頃刻可成”。
③羅丹也曾說:“藝術就是情感。”
④符號論美學的代表人物蘇珊·朗格把藝術定義為“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的創造”,她說:“一切藝術都是創造出來的表現人類情感的知覺形式。”
在整個審美認識、審美創造以至審美欣賞的過程中,情感始終起著重要的作用。對現實無動于衷、沒有豐富情感的人成不了藝術家。每一個成功的藝術形象都滲透和凝聚著創作主體真摯的情感。審美情感也是藝術區別于哲學或科學的標志。科學是以理服人的,藝術則要以情動人,情感因素是藝術形象具有感染力的主要原因。情感的真摯與強烈,可以增添作品的美感,增強感染人心的力量。
3.藝術活動的審美性
(1)藝術活動審美性的具體內涵
藝術活動的審美特性是區別于其他社會實踐活動以及意識形態活動的根本標志。藝術活動的審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義的,其意識形態特性是隱含在審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藝術的審美世界具有了更為廣闊和深邃的內涵。
(2)藝術活動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
①審美意識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人類的社會實踐,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人類終于完成了由實用向審美的過渡。藝術正是在這一進化歷程中產生,成為人類審美活動的最高形式。
②藝術美是藝術家對生活和自然中審美特征的能動反映,它是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產物,比現實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夠更加充分地滿足人的審美需要。與此同時,藝術又是人類審美意識物質形態化的表現。
(3)藝術活動的審美性是真、善、美的結晶
①藝術美高于現實美
藝術美之所以高于現實美,是由于通過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把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了藝術作品中。
②藝術美是真、善、美的結合
a.藝術欣賞的特殊性在于直觀感受性,即由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直接引發人的美感。人們欣賞藝術作品時,藝術作品中這種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已經融合了真、善、美的內涵。
b.藝術美要以真和善為前提,并通過審美性體現出藝術中這種真、善、美的統一。
第一,藝術中的“真”,并不等于生活真實,而是要通過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通過提煉和加工,使生活真實升華為藝術真實,即化“真”為“美”,通過藝術形象體現出來。
第二,藝術中的“善”,也并不是道德說教,同樣要通過藝術家的精心創作,使藝術家的人生態度和道德評價滲透到藝術作品之中,即化“善”為“美”,體現為生動感人、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
③藝術的審美性和“丑”的關系
a.生活中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惡、丑。生活中“丑”的東西,一旦進入了藝術,經過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同樣要通過審美特征將生活中的“丑”在藝術作品中體現出來。
b.在生活中既可以找到美的現象又可以找到丑的現象,在藝術中卻一概都以審美性表現出來。生活中的“丑”經過藝術家的能動創造變成了藝術美,事物本身“丑”的性質并沒有變,但是作為藝術形象的它已經具有了審美意義。
(4)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
①作為藝術的一種特性,藝術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脫離內容,它是二者的有機統一。每種藝術都有自己特殊的形式美,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每個藝術門類在運用形式美的規則方面,已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規律。
②藝術的這種形式美的法則并不是凝固不變的,藝術貴在創新,隨著藝術實踐的不斷發展,形式美的法則也在不斷變化和發展。藝術家們在自己的創作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尋找美的形式,從內容出發去選擇最恰當的形式以加強美感和藝術的表現力,從而使得藝術的形式美日益豐富和發展。
- 北京地區成人本科學士學位英語統一考試應試指南(第二版)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考博英語歷年真題及詳解
- 2019年成人高考專科起點升本科《高等數學(二)》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成人高考高中起點升專科、本科《英語》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考博英語歷年真題及詳解
- 法律碩士(非法學)聯考歷年真題分章歸類詳解
- DSE備考攻略
- 2020年江蘇省高考英語復習全書【命題分析+核心講義+歷年真題】
- 2017年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邏輯精選600題(20套全真試卷及詳解)
- 2016年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試題歸類解析及知識點清單:邏輯分冊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生物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4年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英語考試綜合輔導
- 2017年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邏輯歷年真題分類精解
- 2020年考博英語核心詞匯全突破【附高清視頻講解】(上)
- 陳慕澤2016年管理類聯考(MBA/MPA/MPAcc等)綜合能力邏輯精選420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