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六章 公共部門戰略管理

6.1 復習筆記

一、公共部門戰略的含義與功能

1.公共部門戰略的含義

(1)戰略與公共部門戰略的含義

戰略的含義

戰略是一種計劃,一種有意識、有預謀的行動程序,一種處理某種局勢的方針;戰略是一種計策,是在特定環境下威脅和戰勝競爭對手的一種具體的“手段”;戰略是一種模式,是反映組織一系列行動的模式;戰略是一種定位,是一個組織在自身環境中所處的位置;戰略是一種觀念,它體現組織中人們對客觀世界固有的認識方式。

公共部門戰略的含義

公共部門戰略是指公共部門在對自己所處的環境進行考察和審視的基礎上,對組織的目的、長遠發展目標、政策策略、實施步驟進行的謀劃和安排,是對組織在社會中的位置進行的定位。

(2)戰略的構成要素與公共部門戰略的核心內容

戰略的構成要素包括:

a.戰略思想,是指導戰略制定和實施的基本思想,是整個戰略的靈魂,對戰略目標、戰略重點、戰略對策起統帥作用。

b.戰略目標,是戰略決策的核心問題,也是戰略管理的核心問題。公共組織圍繞戰略目標提出戰略對策和戰略重點,并予以實現。

c.戰略重點,是對戰略目標實現有決定意義和重大影響的關鍵部位、環節和部門。

d.戰略階段,是指戰略實施過程劃分的若干個階段。一個長期戰略規劃,必須分步實施,逐步推進和實現戰略目標。

e.戰略對策,是為實現戰略思想和戰略目標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或手段。

公共部門戰略的核心內容包括:

公共部門戰略的核心內容是確定該部門存在的目的、基本使命以及主要目標等根本性問題。公共部門管理應以戰略為導向,通過戰略管理來引導公共部門的活動朝著既定的戰略方向發展。公共部門戰略導向的主要內涵:

a.根據組織戰略確定環境動態分析的重點,保持管理環境、管理目標、管理能力的長期協調;

b.根據組織戰略決定服務項目和市場選擇,以確定公共部門未來的服務領域或生存空間;

c.根據組織戰略決定重大資源的配置,將資源分配給那些能夠建立或充分發揮競爭優勢的關鍵領域,并注重其他領域的協同配合,適時地采取戰略行動;

d.根據組織戰略決定組織結構調整,使組織模式與戰略模式保持一致,使戰略目標的實現有可靠的組織保證;

e.根據組織戰略決定組織的中短期的經營方針,將組織的戰略使命與每一個工作小組、每一個職工工作目標聯系起來。

(3)公共部門戰略管理的特點

公共部門戰略管理是前瞻性的面向未來的管理

公共部門戰略是在對組織環境發展變化趨勢預測和把握的基礎上,為公共組織未來的發展設立愿景、規劃藍圖,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方式,以實現新的長遠的發展。

公共部門戰略管理是著重于較長遠的、總體的謀略

公共部門戰略是以公共組織的全局為對象,面向未來,根據公共組織總體發展的需要而制定的,具有全局性和長遠性。

公共部門戰略管理是組織尋求成長和發展機會及識別威脅的過程

公共部門戰略管理的一個基本宗旨,是利用外部機會和化解、回避外部威脅。它關注的是組織外部環境變化對組織發展的影響,在識別外部環境給組織帶來的機會和威脅的基礎上,把握機遇,迎接挑戰,作出反應,以促進組織成長與發展。

公共部門戰略管理是直覺和理性分析的結合

公共部門戰略決策和戰略管理依靠科學方法和理性分析,但也離不開經驗和直覺判斷,因此它是直覺和理性分析的結合。

公共部門戰略管理是持續性與循環性的過程

公共組織的外部環境是不斷變化的,組織應持續不斷地關注內部與外部事變及發展趨勢,以便及時地作出調整。戰略管理的目標便是組織能夠具有適應變化的能力,持續不斷地對外在環境作出反應。

2.公共部門戰略管理的功能

(1)公共部門管理的戰略導向關系到公共組織的興衰存亡;

(2)公共部門戰略管理有助于應對現代社會公共管理更加復雜和不確定的環境;

(3)公共部門戰略管理有助于應對公共部門角色的變化;

(4)公共部門戰略管理有助于應對國際化和國際競爭力的挑戰;

(5)公共部門戰略管理有助于應對公共利益的挑戰。

二、公共部門戰略的制定

1.戰略規劃及其在公共部門的應用

(1)戰略規劃及其內容

戰略規劃是指組織高層管理者在分析和解讀組織環境的基礎上,產生組織戰略的努力與過程。戰略規劃的目的在于識別環境對組織的挑戰,指導組織對此做出反應,以適應環境和獲取更大、更長遠的發展。戰略規劃的結果是形成組織的戰略計劃。戰略計劃的內容包括:

戰略范圍。規定本組織與社會環境因素之間發生作用的范圍,即說明要達到哪一方面的目標。

資源部署。闡明如何部署資源。

戰略說明。說明本戰略范圍的機會與威脅。

最佳協調作用。在戰略范圍內,要使資源部署與競爭優勢相互協調。

(2)戰略規劃在公共部門的應用

涉及全國(省)戰略規劃的應用。這是較高層次的應用,通常需要廣泛的公民參與,并且戰略規劃應有賴于高度的組織之間的合作與協調。

以部門為基礎的策略性長期規劃。這種規劃關注部門戰略目標與計劃。

以部門為主的戰略議題管理。這種規劃是在戰略規劃中選擇特定議題,而非作全面性的戰略規劃。

2.戰略規劃的步驟

(1)啟動制定戰略規劃過程并取得一致意見

這個環節的主要工作是就戰略規劃的重大問題,如戰略規劃的價值、需要介入的單位和人員、特定的步驟以及方法等,達成初步共識。

(2)確認組織的權限與使命

確認組織的職權范圍,審視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和在法定權限范圍內。同時,要確認組織的使命即組織存在的目的。戰略規劃的主要工作在于明確組織的使命及其價值。規劃者要在利害關系人分析的基礎上明確組織的使命。

(3)分析組織的內外環境

對組織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狀況進行分析,認清組織的優勢與劣勢和所面臨的機會與威脅,為組織戰略的確定提供客觀依據。

(4)SWOT分析

SWOT分析是通過了解自己組織的優勢與劣勢,把握外部機會,規避外部威脅,從而制定良好戰略的分析方法。SWOT分析的關鍵是進行優勢與劣勢、機會與威脅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行動戰略。

SWOT分析的步驟如下:

列出組織的關鍵外部機會;

列出組織的關鍵外部威脅;

列出組織的關鍵內部優勢;

列出組織的關鍵內部劣勢;

將內部優勢與外部機會相匹配,形成優勢——機會(SO)戰略;

將內部劣勢與外部機會相匹配,形成劣勢——機會(WO)戰略;

將內部優勢與外部威脅相匹配,形成優勢——威脅(ST)戰略;

將內部劣勢與外部威脅相匹配,形成劣勢——威脅(WT)戰略。

經過SWOT分析,一個組織可以有不同的戰略匹配和選擇。

(5)提出組織面臨的戰略問題

在對組織內外環境分析的基礎上,將組織面臨的戰略問題(可能是一個服務方向的選擇問題,也可能是一個重要的人事問題)呈現出來。在環境分析、認清組織的優勢與劣勢和來自外部的威脅與機會后,要將組織面臨的戰略問題逐一羅列出來,并按優先順序予以排列,這是提出和形成組織戰略的基礎。

(6)制定與選擇戰略方案

針對提出的戰略問題,制定并選擇解決戰略問題的方案。戰略方案的選擇是在綜合分析各種可能戰略方案的基礎上,依據組織發展的使命和內外條件,從中選擇一個適合組織發展使命的、可行的戰略方案。

三、公共部門戰略的實施

1.戰略實施的含義

(1)戰略實施的定義

戰略實施是指建立和發展公共組織的行動能力和機制,將戰略構想轉化為現實績效的過程。

(2)戰略規劃與戰略實施的區別

戰略規劃是在行動之前部署力量,戰略實施則是在行動中管理和運用力量。戰略規劃重視目標的有效性,戰略實施則關注效率。戰略規劃是一種思維過程,戰略實施則是行動過程。戰略規劃需要協調的是少數人,戰略實施則需要更廣泛的行動者之間的協調。

2.戰略實施的主要內容

(1)編制戰略實施計劃

通過編制具體的執行計劃,把戰略規劃規定的戰略目標、戰略重點、戰略階段、戰略對策具體化,變成各部門階段性的、可操作的目標與計劃。

(2)編制戰略實施計劃的要求

要與戰略目標方向一致,以確保戰略目標實現;

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切實可行;

要統籌考慮,全面安排;

要積極可靠,留有余地。

(3)建立有效的組織結構

公共部門組織結構應根據實施戰略規劃的要求進行調整,建立能適應戰略管理需要的新型組織結構。

美國管理學家托馬斯·H,彼得斯和小羅伯特·H·沃特曼提出了能適應戰略時代新型組織結構的三大要求:

履行基本職能的效率要求;

不斷創新的要求;

確保面臨重大威脅時能作出起碼程度的反應,以避免僵化的要求。

(4)抓住戰略實施的關鍵

灌輸戰略觀念。實施戰略計劃,推行戰略管理,必須把灌輸戰略觀念、學習戰略思維作為首要任務。

建設管理團隊。現代組織已將大量注意力放在人力資源的開發上,并將其作為運用戰略管理的關鍵要素,將管理團隊的建設看作是戰略管理取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加強管理團隊建設要做到:

a.選擇或培訓能勝任新戰略實施的領導人;

b.組建戰略管理小組;

c.整合組織成員的文化;

d.使組織成員都相信戰略所指向的目標是有用的,隨著該戰略的實施所帶來的變化將使組織長期受益。

(4)關注利害關系人

戰略管理應特別重視利害關系人,因為利害關系人的態度和行為會直接影響組織戰略的選擇與實施。戰略規劃執行必須有主管人。對主管人要加強教育和管理,要教育他們樹立全局觀念,以組織整體利益為重;要盡量用既有利于組織又有利于重要利害關系人的方式解決他們的問題,適當照顧他們的利益;要加強組織紀律性,嚴懲因個人私利而妨礙戰略規劃執行者。

(5)控制戰略實施過程

在戰略實施過程中加強控制工作,目的在于及時發現和糾正戰略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偏差和失誤,保證戰略實施正常進行和戰略目標順利實現。從戰略管理整體來看,控制戰略實施的過程,關鍵在于建立一個靈敏有效的反饋控制機制。控制戰略實施過程主要包括:

建立控制系統,確定控制關鍵因素和控制標準。實施新戰略需要在戰略、管理、操作三個層次上都進行控制,故控制系統應涵蓋三個層次,形成一個反應靈敏、運轉協調的有機整體。

監測戰略實施環境和工作進展情況,發現問題,找出原因。在戰略實施過程中,要監測環境變化,了解構成現行戰略的機會與威脅、優勢與劣勢等是否發生變化,發生何種變化,因何發生變化。同時要衡量工作的進展情況,發現工作差距。

研究采取措施,糾正偏差,保證戰略方針實施和目標實現。在戰略檢查與績效衡量的基礎上,針對戰略實施中存在的問題,研究采取相應的對策,以解決問題,糾正偏差,保證戰略順利執行和戰略目標的實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阳县| 大城县| 高安市| 汉川市| 买车| 瑞安市| 富源县| 皮山县| 阿巴嘎旗| 丹江口市| 邻水| 黎城县| 巴彦淖尔市| 阳山县| 惠东县| 清丰县| 寻乌县| 应用必备| 连云港市| 射阳县| 沙雅县| 新乡县| 黄浦区| 昌邑市| 凤台县| 静乐县| 德钦县| 建宁县| 两当县| 綦江县| 金溪县| 类乌齐县| 彰化县| 渝北区| 新绛县| 利川市| 达孜县| 文化| 淮南市| 丹江口市| 西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