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公共管理學科綜合水平考試大綱及指南》(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4078字
- 2020-11-22 12:57:27
5.2 課后習題詳解
1.簡述公共倫理的含義和特征。
答:(1)公共倫理的含義
公共倫理是指用以規范公共管理主體行為、以保證公益事業的公正性、合理有效地實現公益事業目標的準則體系。
(2)公共倫理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①非強制性。公共倫理由于其作用于人的內心,直接影響人的內心精神世界,不同于法律政令,不具有國家意志的屬性,也得不到權力的保障,沒有設立專門機構按照嚴格的制度進行,而是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內心信念等力量來實施社會管理職能,因此它是一種非強制性的管理,這種管理雖然是無形的,卻是廣泛的、深刻的、強有力的。
②廣泛滲透性。公共倫理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意識,是實踐精神把握世界的方式,是對人之為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它從現實利益關系的角度,特別是從現實生活中個人對待社會整體利益、群體利益的角度去調節人們的各種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因此公共倫理的管理作用的范圍比法律和政治等制度化管理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廣泛滲透性、悠久的歷史。
③義務本位性。公共倫理一般是以義務為基準而制定的,因而它主要以義務性規范為核心,而不是以權利性規范為主體。人們對公共倫理義務的承擔是以對道德的自覺認同為前提,并不是謀求相應或對等的權利。人們對公共倫理義務的恪守也不是以謀求權利或獲得相應的補償為前提,一般含有某種程度的自我犧牲精神。
④靈活性。政治和法律等強制性管理,都具有制度化的特征,對人和社會的管理要通過專門的機構、專職人員、既定的程序和比較嚴厲的措施來執行,具有強制性和權威性。公共倫理則不同,它可以在任何場合,通過任何組織和個人,以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
2.簡述公共倫理的基本功能。
答:公共倫理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產生于一定社會經濟基礎,并對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關系起到能動的反作用。公共倫理的基本功能包括:
(1)導向功能
公共倫理的導向功能是指公共組織的倫理規范對公眾活動起到的引導作用。公共倫理作為一種管理行為的準則,必然在約束組織行為和個體行為的同時,也引導公眾的行動。公共倫理是現實社會的主體道德,內容具有社會的公共性和示范性。因為它所依據的是國家和社會公認的、共同的道德觀和理想,因此,公共倫理的共同原則和基本精神具有社會普遍性,直接對社會大眾具有示范效應和導向作用,并影響民風和民俗。這種通過善惡評價所造成的社會輿論和壓力,一方面使人們形成明確的善惡評價標準,對人們的行為產生巨大的導向作用,使公眾知道不能做什么,同時也告訴公眾應當做什么;不但是約束公眾的某些行為,同時也是鼓勵公眾的某些行為。另一方面使組織成員形成揚善抑惡的情感和對一定理想和信念的堅定信心。
(2)規范功能
公共倫理是作用于公共組織從行為到結果的一系列的倫理準則和價值判斷。這些準則和價值判斷的特點是:以善惡來認識、評價和把握公共組織過程中擔任組織角色的組織行為,通過外在的輿論評價和內心信念的體驗以及一定的制度約束,形成強大的規范影響,引導和約束公共組織系統的運行和組織管理者的行為,即通過倫理規范限定組織活動的范圍、行為模式,使組織管理的全過程程序化、規范化。
作為公共組織倫理核心的道德規范本身就是對行政管理者行為的界定和約束,而權力角色自身的角色意識和人格追求又直接對其自律品質的形成起指導、監督和自我評價作用。在公共組織行為進行過程中,公共倫理對于符合公共組織要求的情感、信念和政府組織行為,予以激勵和強化;對于不符合公共倫理要求的情感、欲念則予以糾正或弱化。
(3)凝聚功能
公共倫理是獲取民心和民意的重要手段,從某種程度上它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治亂興衰。因為公共倫理是整個社會道德的表率,其倫理取向展示著社會的倫理導向。公共組織人員作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的行政管理者,角色倫理的制定和實施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公共倫理的規范作用就是使公共組織系統中的個人與個人之間建立一種廣泛、友好和信任的人際關系,改善人與人、人與組織、組織與社會的相互關系,成為公共組織主體與公共組織對象之間溝通的橋梁,使全國上下同心同德,形成凝聚力。
(4)選擇功能
倫理選擇,是指公共組織在一定倫理意識支配下,以社會或公眾的利益為標準,在不同的價值準則或善惡沖突之間做出的自覺、自主、自控的抉擇,是對組織的行為動機、意圖、目的和行為方式、過程、結果的選擇。這一功能要求在發生組織行為之前,要從優化管理的目的出發,進行組織的行為選擇;并依據組織責任的倫理要求,對組織行為動機、方式和結果等進行檢查。在組織選擇中,公共項目評估就不僅體現了對經濟的選擇,也體現了倫理價值目標的選擇。選擇的價值尺度和標準是關鍵問題,從根本上講,利益和利益關系是影響組織主體進行政府組織選擇的決定性因素,并成為一切組織倫理現象的基礎。
3.簡述公共責任制度的類型。
答:公共責任制度基本類型主要包括:
(1)無限責任制。責任者對自己的行為承擔全部責任,由其本身完全承擔其行為所帶來的收益或可能遭到的損失。由于公共管理的后果帶有溢出效應,所以公共管理行為的后果不應該完全由公共人員承擔。所以即使是一些采取無限責任制的國家,責任者所負責任也往往限于一些具體的事例和具體的公共管理領域,特別是限于一些影響不大的事情。
(2)無責任制。無責任制是指無論公共管理怎么做,引起的損失無論有多大,個人均不負管理責任。這種責任制的優點在于可以使公共管理者發揮更大的主觀能動性,但在現代社會無責任制的應用是很有限的。
(3)有限責任制。有限責任制是指責任者只對自己的行為承擔部分的責任。有限責任制在各國的行政賠償法所規定的對公共管理人員的行政追償制度中,表現得相當明顯。
4.簡述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的本質及其作用。
答:(1)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規范的本質
①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或稱職業道德規范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
a.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規范作為對公共管理人員及其管理行為的道德要求,根植于公共管理過程中的倫理關系,是反映公共管理職業倫理關系及其客觀要求的行為規范。
b.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規范作為客觀的社會關系的反映形式,作為客觀的公共道德關系和公共管理要求的反映形式,是公共管理人員及管理體系各部門對公共道德關系主觀認識的結果,它必然包含著公共管理人員作為道德主體的抽象、概括、判斷等思維活動,并以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概念、范疇、判斷等主觀形式表現出來。
②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規范是他律與自律的統一。
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規范的他律性來自于公共道德的社會歷史本質,而公共道德規范的自律性則是公共管理人員主體性充分發揮的結果。他律與自律的統一,是公共道德規范內在本質的現實展現。
(2)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規范的作用
①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規范的一般作用
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規范作為正式的制度安排,與法律規范一起共同規范、約束公共管理活動中的各種關系,這種作用是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規范作為社會治理工具的一般作用。
a.對公共管理過程中特定道德秩序有維護作用;
b.對以法律規范為主的其他社會規范作用有補充作用;
c.對社會有教育和示范作用;
d.對文化的傳承和開創有促進作用。
e.能夠促進經濟基礎的發展和進一步鞏固,并影響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②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規范對公共管理人員的作用
a.對公共管理人員行為的導向作用。公共管理人員在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意識支配下,以社會或公眾的利益為標準,在不同的價值準則或善惡沖突之間作出的自覺、自主、自控的抉擇,是對自己行為動機、意圖、目的和行為方式、過程、結果的選擇。
b.對公共管理人員行為的規范作用。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規范是對公共管理人員實施治理的正式制度安排,公共管理人員一旦進入公共管理的過程,就必須遵守這些道德規范,并且只有當公共管理人員的行為符合這些規范體系時,才能真正被社會所接受,進而實現管理效能的最大化。
c.對公共管理人員行為的調整作用。在公共管理活動中,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對于符合該道德要求的情感、信念和管理行為予以激勵和強化;對于不符合該道德要求的情感、欲望則予以糾正或弱化,特別是當出現認識錯誤、方式或方法失當時,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能夠糾正行為者某種自私觀念和偏頗情感,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向和方式,以避免產生違背管理責任要求的后果。
5.簡述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
答: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包括:
(1)作為一個執行政治任務的特殊職業群體,公共管理者必須有政治方面的職業道德要求,具體內容包括:
①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有堅定的信念和理想,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熱愛祖國,維護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熱愛人民,密切聯系群眾,傾聽群眾呼聲,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反對特權思想和官僚主義。
②清正廉潔,艱苦樸素。主持正義,秉公辦事,廉潔自律,克己奉公,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嚴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親屬;嚴禁以權謀私、損公肥私;厲行節約,勤儉辦事。
③顧全大局,團結協作。樹立全局觀念,識大體,顧大局,確保政令暢通,不得各行其是;團結協作,敢于負責,不推諉和扯皮。
④忠誠老實,實事求是。光明磊落,言行一致,敢講真話;從實際出發,深入調查研究,注重實效,反對主觀主義和形式主義。
(2)作為一個公共服務的特殊職業群體,公共管理者必須有工作方面的職業道德要求,具體內容包括:
①遵紀守法,依法管理。增強法制觀念,提高遵紀守法和執行法律、政令的自覺性,嚴守紀律、嚴守機密;依法執行公務,不得以言代法、以權代法、徇私枉法。
②忠于職守,勤奮工作。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熱愛本職工作,忠實履行職責,講求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按時完成工作任務,不得擅離崗位、玩忽職守和貽誤工作。
③刻苦學習,精通業務。加強自身素質修養,不斷學習理論知識、法律知識和本職位所需的業務知識,努力掌握現代辦公技術,精通本職業務,提高服務本領。
④謙虛謹慎,文明禮貌。正確對待成績和榮譽,不驕傲自滿,隨時糾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在執行公務或工作期間,儀表端莊,衣著整潔,言談舉止禮貌、熱情、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