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15年中國傳媒大學826藝術綜合[專業碩士]考研真題及詳解

一、填空

1.宮廷燕樂是隋唐時期音樂成就的代表,其代表作品是見諸于許多文學作品中的 

【答案】《霓裳羽衣曲》

【解析】隋唐音樂文化成就以宮廷燕樂為最高代表。當時的宮廷音樂,除典禮、祭祀所用的雅樂之外,還有用于宴享活動的音樂,稱為“燕(宴)樂”或“俗樂”。它的主體部分是歌舞大曲,代表作品是成曲于唐天寶年間的《霓裳羽衣曲》。

2.德國作曲家  被認為是貝多芬之后最重要的交響曲作曲家,他的《c小調第一交響曲》被人稱為“貝多芬第十交響曲”。

【答案】勃拉姆斯

【解析】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創作了《c小調第一交響曲》,被世人稱為“第十號交響曲”。“第十號”是指本曲續接于貝多芬“不朽的九大交響曲”,成為第十首著名交響曲之意。

3.清代戲曲聲腔發展最輝煌的成就是  的形成。

【答案】京戲

【解析】清代戲曲聲腔劇種發展的大勢是由雅而趨俗。昆曲衰落,梆子、皮黃等聲腔劇種崛起,結束了傳奇時代,開辟了“亂彈”的時代。以南北曲為骨干的曲牌聯綴的音樂體制日趨衰微,代之而起的是板式變化體的聲腔劇種的廣泛流行。清代戲曲聲腔發展的最輝煌的成果是京戲的形成。嘉慶、道光間,活躍在北京城里的四個徽班——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實力最為強大,劇目和表演各有特長,各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為京戲形成打下基礎。

4.西方現代舞的創始人公認為是美國女舞蹈家 

【答案】伊莎多拉·鄧肯

【解析】伊莎多拉·鄧肯是美國著名現代舞蹈家,美國現代舞的先驅人物。她對當時古典芭蕾僵化、刻板的狀態不滿,尋找理想的舞蹈表現方式。她的藝術特點是從古希臘藝術中尋找靈感,追求自然,和著音樂起舞。鄧肯認為舞蹈的本質應該通過人體動作表現人類的精神,用最自由的身體表現最高的智慧。她認為動作來源于人體的“太陽神經叢”。她最著名的代表作有:《馬賽曲》《國際歌》《少女死亡之舞》等。鄧肯一直被現代舞蹈家們奉為精神領袖,被譽為“現代舞之母”。

5.著名畫家倪瓚是  代人。

【答案】

【解析】倪瓚,元末明初畫家、詩人,與黃公望、王蒙、吳鎮合稱“元四家”。倪瓚擅畫山水、墨竹,早年畫風清潤,晚年變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以側鋒干筆作皴,名為“折帶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數筆,逸氣橫生;書法從隸入,有晉人風度,亦擅詩文。其存世作品有《漁莊秋霽圖》《六君子圖》《容膝齋圖》等,著有《清閟閣集》。

6.根據老舍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我這一輩子》的導演是 

【答案】石揮

【解析】石揮,20世紀30~40年代從事話劇創作已經有巨大名聲,在電影角色創作上也取得出色成就。《我這一輩子》是其編導的杰作。該片是建國前現實主義影片的一種集中展現,該片既有《一江春水向東流》式史述的敘事結構和對比手法,又有《馬路天使》的隱喻手法與表現手法,也有《神女》式的省儉場面過渡方式。

7.象征主義戲劇《青鳥》的作者是 

【答案】梅特林克

【解析】比利時戲劇作家梅特林克戲劇的出現,標志著象征主義戲劇流派進入了成熟階段。其作品主要有《馬蘭娜公主》《群盲》《佩列阿斯與梅麗桑德》《丁泰琪之死》《青鳥》等。1911年,梅特林克憑借《青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8.戲劇史上第一部戲劇理論經典是亞里士多德的 

【答案】《詩學》

【解析】古希臘戲劇是人類戲劇的第一個高峰,亞里士多德的《詩學》是戲劇史上第一部戲劇理論經典。在該著作中,亞里士多德提出,戲劇的本質是通過運用動作來模仿人類的生活。

9.《電影的本性》的作者是 

【答案】克拉考爾

【解析】德國著名電影理論家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是公認的西方寫實主義最具代表性的電影理論家。《電影的本性》是其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作品,在書中他建立起一個完整而嚴密的電影理論體系。他認為只有拿著攝影機到現實生活中去發現和拍攝那些有典型性的偶然世界,才能拍出符合電影本性的影片。

10.小說《金陵十三釵》的作者是 

【答案】嚴歌苓

【解析】《金陵十三釵》,嚴歌苓著,描寫了發生在南京大屠殺時期的故事。小說名中“金陵”指南京,“十三釵”指的是故事中13位俠肝義膽的妓女,把13個風塵女子放置于一種特殊的文化和道德背景之下,進行心靈的剖析和人性的拷問。

二、名詞解釋

1.法國印象電影

答:印象派電影出現的時間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當時法國電影瀕臨滅亡,為了改變這種狀況,20年代,以路易·德呂克為首,包括阿倍爾·岡斯、謝爾曼·杜拉克、讓·愛浦斯坦等人組成了法國電影流派——印象派。印象派電影受印象派繪畫影響,其特點是注重營造氛圍,追求造型美和視覺效果,而不注重情節,以風景或背景作為影片中的重要角色,追求造型美、新奇的視覺形象和新穎的拍攝角度。其代表作有杜拉克1922年拍的《微笑的布德夫人》、岡斯的《車輪》和《拿破侖傳》、萊皮埃的《黃金國》、愛浦斯坦的《紅色旅店》等。這些影片都有故事情節,有的還不乏庸俗的趣味,但其中往往有某些場面在造型風格上較有特色,并明顯的表現了印象派畫家對光的處理辦法的影響。印象派電影一般被認為是先鋒派電影的前奏。

2.謝鐵驪與《早春二月》

答:謝鐵驪,江蘇淮陰人,是中國第三代電影導演的代表人物,是國家有突出貢獻的50位電影藝術家之一,第14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其代表作有《暴風驟雨》《早春二月》《智取威虎山》《海霞》《知音》等。《早春二月》根據柔石的中篇小說《二月》改編,講述了對革命感到失望的知識青年蕭澗秋應好友陶慕侃之邀來芙蓉鎮教書,后因北伐憤然離去的故事。影片以現實主義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反映了他們的苦悶與彷徨。編導謝鐵驪在“五四”以來的革命文學中選擇這部作品搬上銀幕是很有意義的,在電影反映知識分子題材方面填補了一個空白。《早春二月》最大的成就表現在“左”傾文藝思潮喧囂之時,它在題材上和主題上均有重大突破。

3.山水畫

答:山水畫是以自然風景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中國傳統畫科。其支科雖僅有山水與屋木(一稱界畫)兩種,但名山大川、風景佳勝、田野村居、城市園林、樓觀舟橋、歷史名勝均可入山水畫。中國山水畫不但表現了豐富多采的自然美,更集中體現了中國人的自然觀與社會審美意識。它是在中國畫歷史進程中得到突出發展的畫科,在元代以后的畫史上具有尤為重要地位。山水畫的分類:勾勒設色、金碧輝煌、富于裝飾意味者稱青綠山水或金碧山水;純以水墨描繪者稱水墨山水或墨筆山水;以水墨為主的略施淡赭淡青適于表現朝暉夕陽者稱淺絳山水或淡著色山水;以水墨勾皴淡色打底并施青綠等敷蓋色者稱小青綠山水;幾無水墨純以彩色圖繪者稱沒骨山水。

4.氣韻生動

答:“氣韻生動”或“氣韻,生動是也”,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畫的形象具有一種生動的氣度韻致,顯得富有生命力,繪畫作品應有生命的生氣流轉和風韻的生動傳神,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及精神面貌。“氣韻生動”是中國古代美術品評的標準和重要美學原則——“六法論”之一。原為衡量畫中人物形象,后擴至其他題材作品,乃至某一繪畫的形式因素。“氣韻”指的是作為主客體融一的形象形式的總的內在特質,能夠表現出物我合一的生動氣韻,至今仍是繪畫和整個造型藝術的最高目標之一。

5.景觀設計

答:景觀設計泛指對所有建筑外部空間進行的環境設計,又稱風景或室外設計。它巧妙地結合利用環境中的自然要素與人工要素,創造出融合于自然、源于自然而又勝于自然的室外環境。景觀設計雖然是建立在環境藝術設計概念之上的藝術設計門類,但它所蘊含的內容卻涉及到美術、建筑、園林和城市規劃四個方面。景觀設計最通俗的解釋就是美化環境景色,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的空間視覺形象為主要內容的藝術設計。它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環境系統設計,它的環境系統是以園林設計所涵蓋的內容為基礎,其設計概念是以城市規劃設計總攬全局的思維方法為主導,其設計系統是以美術與建筑專業的構成要素為主體。

6.音色

答:音色或稱音品,是指聲音的感覺特性。不同的人聲和不同的聲響都能區分為不同的音色。不同的發聲體由于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根據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聲音強度的情況下,也能區分出是不同樂器或人發出的。音色的不同取決于不同的泛音,每一種樂器、不同的人以及所有能發聲的物體發出的聲音,除了一個基音外,還有許多不同頻率(振動的速度)的泛音伴隨,使人能辨別出是不同的樂器甚至不同的人發出的聲音。“音質”包含聲音的音高、音調和音色。

7.象征主義

答:象征主義是19世紀末始于文學,后影響到戲劇、繪畫、哲學等領域的藝術思潮。文學中象征派有宣言,有理論,美術中的象征主義只是一種藝術傾向。象征主義藝術家強調主觀精神的表現,反對寫實主義對自然的客觀摹寫。他們認為人的內心世界是不明確的、難以把握的,只能通過象征的手法,用寓意和象征性的而又具體可感的形象來隱喻主題和情感,暗示微妙和神秘的內心世界,通過形象來尋找外在事物與內心世界的對應關系,帶有神秘主義色彩。象征主義反映了當時一種不正視現實、向神秘的精神世界尋求靈感和啟迪的思想傾向。

8.包豪斯的設計理念

答: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國魏瑪成立的一所設計學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現代設計教育、有完整的設計教育宗旨和教學體系的學院,其創始人是德國著名建筑設計師、設計理論家沃爾特·格羅皮烏斯。包豪斯的設計理論主要有三個基本觀點:藝術與工藝技術的和諧統一;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它對于現代設計乃至人類文明創造的貢獻是巨大的,特別是它的設計對教育有著深遠的影響,其教育體系至今仍被世界大多數國家沿用。

9.新武俠片

答:新武俠電影是中國電影的一種獨特類型,通過鏡頭化的語言與戲劇化的情節,深入展示了中國武俠文化的精髓與內涵,并且通過電影這種世界語言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最具特色的武俠文化,源于中國春秋時期的俠義精神,是貢獻于世界電影的特色類型。第一部中國武俠電影,是1925年拍攝的《女俠李飛飛》。從20年代開始嘗試后就幾乎沒有斷絕的武俠片走向世界電影類型譜系,并獲得普遍認可。為了區別于1928年由《火燒紅蓮寺》為代表的“神怪武俠片”,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末期胡金銓、張徹拍攝的武俠片,以及九十年代徐克、程小東導演的《黃飛鴻》《新龍門客棧》《東方不敗》等,均被定義為“新武俠電影”。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使中國武俠電影真正走向世界。

10.網絡劇

答:網絡劇是專門為電腦網絡制作的,通過互聯網播放的一類網絡連續劇,一般分單元劇和連續劇。網絡劇與電視劇的區別主要是播放媒介不同。傳統電視劇的播放媒介主要是電視,網絡劇的主要播放媒介是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網絡設備。隨著時間的發展,網絡劇和電視劇同播的現象越來越多,用戶可以通過電視及互聯網設備觀看到最新一集的劇情。

三、簡答題

1.以《爸爸去哪兒了?》為例,談談真人秀節目拍攝過程中使用多機位的意義和作用。

答:戶外真人秀設備的種類越來越豐富,技術設備的需求也越來越繁雜。《爸爸去哪兒》開辟了戶外真人秀多機位拍攝和大制作的先河。

(1)多機位增強體驗感

做真人秀的核心趨勢是增強體驗感。《爸爸去哪兒》第一季中運用了40多臺機位,72小時不間斷拍攝,第二季拍攝規模又有所增加。如今戶外真人秀的制作陣仗愈加龐大,《奔跑吧兄弟》劇組使用了100余臺DV設備以及40余臺GoPro,湖南衛視第四季度推出的真人秀《一年級》使用了120余臺機位。多機位使用的目的即實時記錄,多角度捕捉真人秀嘉賓的各種情緒與行為,從而讓觀眾沉浸于節目中。

(2)多機位提高拍攝效率

多機位拍攝避免了節目拍攝過程中出現意外阻礙拍攝進程,克服單機位NG的缺點。單機位在遇到現場突發狀況時,被攝對象需要按照拍攝腳本重復拍攝,一個動作的表現,通常需要重復好幾遍才能營造出多機位的效果,因而更容易出錯,影響拍攝效率。而多機位可以從不同角度對節目中明星嘉賓的動作進行拍攝,假如一個鏡頭不能用,還有其他機位更多的鏡頭可供選擇,節目基本上一次性錄完,大大提高了拍攝和制作的效率。

(3)全方位多角度捕捉細節

多機位拍攝可以對現場嘉賓的動作、表情、言語等細節從不同角度,全方位地進行捕捉,甚至可以捕捉到偶然發生的精彩瞬間,從非常規的角度對明星隱私進行窺探,滿足了觀眾收視的獵奇心理,也增強了節目整體的趣味性,使觀眾能夠保持對本節目很好的收視黏性。

(4)多機位會增加制作成本

多機位記錄拍攝必然使綜藝節目的成片比急劇增加。一般綜藝節目時長僅90分鐘左右,但戶外真人秀一個機位一天的拍攝量就有8到10小時。如何管理海量素材,統籌各個鏡頭,從幾百個小時素材中剪出一檔精彩的節目,給節目制作者提出了巨大挑戰。

2.簡述“敘事蒙太奇”的含義及其類型。

答:敘事蒙太奇是將鏡頭按照事件開端、發生、發展、高潮、結局的時間順序,邏輯順序或因果關系組接在一起,它能連接敘述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和結果。敘事蒙太奇最為常見的類型,包括線性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和重復蒙太奇。

(1)線性蒙太奇

線性蒙太奇指按照事件邏輯順序連續敘事。

(2)平行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指兩條或兩條以上不同時間或空間的情節線索并列出現,分別敘述,而又最終統一于同一主題。

(3)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又稱“交替蒙太奇”,指同一時間內的若干條線索齊頭并進,它們之間有密切的因果關系,相互推進,交替頻繁,最終匯合在一起。

(4)重復蒙太奇

重復蒙太奇指影片中有一定寓意的鏡頭或場面等在影片中特定的位置一再出現,造成強調、呼應、對比、渲染等效果。

四、論述題

電視藝術體現了現代科學技術與藝術的結合,結合具體案例說明并做分析。

答:電視藝術是科學與藝術的兼容。由于科學與藝術的兼容,使得電視藝術具有了特殊的傳播媒介和表現形式,形成了獨特的電視藝術語言,構成了特有的美學形態,如多機拍攝、現場編輯、同期完成,創造出了《舞蹈》《夢界》等優秀的電視藝術片。電視技術與藝術的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技術的發明與進步是電視藝術產生和發展的動因

技術的發明與進步是電視藝術產生和發展最初的最基本的動因。20世紀上半葉,通過無線電波的方式實現了聲畫傳播,這種最初只是應用于軍事和科學研究方面的技術卻給20世紀后半葉人們的審美娛樂帶來了一場劃時代的革命。在這樣一個新的技術平臺上,從新聞信息的傳播開始,逐步發展到傳播各種現成的藝術:音樂、舞蹈、美術、戲劇、電影、文學等,它為人們觀賞這些藝術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更重要的是,電視以其鮮明的聲畫合一的語言、以獨特的時空綜合的形式構造出一種全新的藝術樣式—電視藝術,構成了人們新的審美娛樂對象。

(2)電視藝術的創造對科學技術的依賴性

就藝術創造的具體表達而言,電視藝術的創造確實表現出對于特定的技術手段和有表現力的聲畫符號的依賴。電視作為一種聲畫藝術的創造,離不開基本的攝影、錄音乃至編輯、制作等種種必要的設備和技術,為了追求“逼真”的視聽藝術的效果,需要講究嚴格的技術規范和具體的技術要求。但是,藝術的追求本質上不是僵硬的技術規范所能體現的,它必然還有著更多的情感和趣味的尺度與要求,而后者才是更為根本的。

(3)適應電視制作與傳播技術的特性影響著電視藝術創造的類型化生產

就藝術的社會生產體制而言,適應電視制作與傳播技術的特性,電視藝術的創造也明顯地表現出類型化生產的特點。電視節目的定時、批量的制作,既在形態上帶來了電視節目的欄目化和類型化,更在創作方法上形成一種操作化和程序化的特點。然而,這種生產體制上的特點是否能夠真正促進電視藝術的創造,還需要假以時日,靠實踐來檢驗。

總之,在電視藝術的創作中,技術既延展了藝術的創造技能,卻又不免遏制了藝術的思維和想象;技術既擴大了藝術在大眾傳播環境里的活動范圍,又主動地把大眾日常生活引入藝術活動。就像丹尼爾·貝爾所說的,“過去,藝術是一種經驗,現在,所有的經驗都要成為藝術。”事實上,電視創作對技術的迷信勢必造成對于藝術本性的扼殺,甚至以技術的眼光來抵消審美的判斷,造成電視藝術本性的蛻變。

推薦閱讀
  1. 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242二外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2. 朱啟臻《農村社會學》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第2版)
  3. 中國人民大學802經濟學綜合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17小時高清視頻】
  4. 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939西方經濟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5. 北京大學數學系《高等代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下冊)
  6. 孫培青《中國教育史》(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7. 王樂夫《公共管理學》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8. 竺乾威《公共行政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第3版)
  9. 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633行政管理歷年考研真題(含復試)匯編
  10. 中山大學244法語(二外)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11. 2020年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經典教材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2. 朱永濤《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入門》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名校考研真題)+模擬試題】(第3版)
  13. 張如畫《設計色彩與構成》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14. 中國政法大學701法學綜合(含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法學)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28小時高清視頻】
  15. 尹伯成《宏觀經濟學簡明教程》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名校考研真題)+模擬試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绿春县| 新邵县| 和静县| 邢台市| 郑州市| 林州市| 新闻| 福鼎市| 九寨沟县| 贡山| 诸暨市| 安丘市| 古浪县| 阿城市| 赤峰市| 包头市| 本溪| 临泽县| 丰顺县| 德兴市| 柏乡县| 会理县| 会泽县| 利川市| 凤城市| 芦溪县| 灌南县| 黔西| 南和县| 德保县| 故城县| 镇远县| 五华县| 台中县| 武陟县| 肥西县| 伽师县| 始兴县| 略阳县| 闻喜县| 沙坪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