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藝術碩士歷年真題詳解作者名: 圣才電子書本章字數: 5473字更新時間: 2020-11-06 19:27:16
2013年中國傳媒大學826藝術綜合[專業碩士]考研真題及詳解
一、填空
1.《匈牙利狂想曲》是著名的鋼琴家 專門為鋼琴而作的。
【答案】李斯特
2.《十面埋伏》是 獨奏曲,它能描繪金戈鐵馬的戰爭場面。
【答案】琵琶
3.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 是一出悲劇。
【答案】《俄狄浦斯王》
4.雨果創作的 是浪漫主義戰勝古典主義的標志性作品。
【答案】歐那尼
5.清乾隆年間,人們把昆曲視為“正聲”,把昆曲以外的梆子腔、弋陽腔、皮黃腔等地方戲稱為 。
【答案】亂彈
6.成龍主演的 等影片,奠定了功夫喜劇片在香港商業電影中的主流地位。
【答案】《蛇形刁手》
7.影片《溫別爾托·D》是 流派的代表作。
【答案】意大利新現實主義
8.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是 導演的作品。
【答案】蔡楚生、鄭君里
9.《葛蓓莉婭》是一部浪漫主義的 作品。
【答案】芭蕾舞劇
10.達·芬奇、米開朗基羅、 被譽為“文藝復興三杰”。
【答案】拉斐爾
二、名詞解釋
1.節奏
答:節奏是音樂最基本的表現手段,是指音響的長短、強弱、輕重等有規律的組合,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樂曲結構的主要因素,能夠使樂曲體現出情感的波動起伏,增強了音樂的表現力。任何音樂,無論是龐大的交響樂,肅穆的宗教歌唱,還是簡樸的鄉村民歌,都具有節奏。音樂的奧妙之一在于這種周期性律動的無限多樣性: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各有不同的強拍循環周期,它們構成了音樂的不同格調。音樂的節奏和速度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不同的速度直接影響了音樂的性格。
2.現代西方演劇學派
答:現代西方演劇學派是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和布萊希特的史詩劇理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是說:表演藝術的任務是根據劇本要求在舞臺上再現角色形象,但是要把形象體現得真實和深切就要求演員從自我出發,設身處地,通過意識達到下意識、徹底化身為角色,這就是說,在舞臺上要在角色的生活環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樣正確地、合乎邏輯地、有順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樣去想、希望、企求和動作。布萊希特的史詩劇理論是說:表演反對演員盡可能的進入角色,代之以敘事文學和敘事詩所采用的手法,對劇中事件進行批判性、自在從容的觀察,即間離效果。其具體手段如:事先說明結果以免造成懸念、超然平靜的表演風格、避免采用任何旨在使觀眾忘記自己是在看戲的手段,即不引起錯覺的布景等等。這兩種體系為表演藝術提供了理論依據,對于表演藝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南。
3.悲劇
答:悲劇起源于古希臘,由酒神祭祀中的酒神頌歌演變而來,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闡釋悲劇是對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模仿,魯迅解釋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悲劇的特征是:深刻的戲劇沖突,主人公進行斗爭,歷經磨難最后犧牲毀滅,悲劇行動發展對主人公造成悲慘結果,對主人公崇高的人道主義倫理審美價值和理想給以肯定。悲劇代表作有: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等。
4.古裝新戲
答:古裝新戲是指在辛亥革命后,由梅蘭芳首創演出的一種旦角穿古裝并以歌舞為主的京劇劇目。古裝新戲是在改良思潮影響下對中國古典戲曲的頭面服飾和舞臺角色進行改良以適應新社會的發展,梅蘭芳在他的新戲如《天女散花》《霸王別姬》等劇中,進一步發展了古裝新戲在藝術革新方面的特色,同時其他一些旦行著名演員如馮子如、歐陽予倩等也進行了類似的革新實踐。他們對京劇藝術的發展,特別是對旦角行當藝術的表現力起到了豐富和提高的作用。
5.30年代詩意現實主義
答:詩意現實主義是法國30年代以后出現的一種電影創作傾向,影片大都以法國的現實生活特別是下層人民的生活為題材,遵循人道主義和人性論,主張在表現日常生活真實圖景的同時,通過各種電影手段表達出某種詩情畫意。詩意現實主義鼎盛時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讓·雷諾阿。雷諾阿最重要的影片是《幻滅》和《游戲規則》,通過諷刺資產階級百無聊賴的生活狀態揭示出說謊和爾虞我詐是戰前法國社會生活不可違背的規則,誰企圖違反規則,誰就會成為犧牲品。
6.電視時間
答:電視時間是指作用于觀眾感受的屏幕時間形態,一種假定的、藝術的時間形態,是現實時間、屏幕時間、心理時間三方面結合的復合形態。屏幕時間打破了現實時間的連續性,在鏡頭的時空跳躍中給觀眾造成幻覺——即觀眾感受的主觀時間、心理時間。在單個鏡頭中,時間是客觀的,前后鏡頭的組接才能表現真正的意義,從而產生不同的時間含義。在屏幕上通過鏡頭的蒙太奇剪接,現實時間可以被縮短和省略,又可以通過鏡頭的重復、放慢、停滯將現實時間延伸,屏幕上的過去、現在、未來以及主觀的回憶、想象等等,都可以通過鏡頭蒙太奇進行倒敘、交錯,從而產生藝術的意義。
7.固定鏡頭
答:固定鏡頭是指攝影機以固定機位、固定焦距、固定方向、固定角度拍攝的鏡頭,當然被攝對象可以是靜態的,也可以是動態的。固定鏡頭是一種靜態造型方式,它的核心就是畫面所依附的框架不動,但是它又不完全等同于美術作品和攝影照片。畫面中人物可以任意移動、入畫出畫,同一畫面的光影也可以發生變化。固定鏡頭的作用有:有利于表現靜態環境,客觀紀錄和表現被攝主體的運動速度和節奏變化,靜態造型引發趨向于靜的心理反應,給觀眾以深沉、莊重、寧靜等感覺。當然固定鏡頭也有缺點,比如視點單一,視域區受到畫面框架的限制,固定畫面框架內的造型元素相對集中和穩定,所以一個鏡頭很難實現構圖的變化。
8.群舞
答:群舞是指一般由四人以上表演的多人舞,從表演的性別上分為女子群舞、男子群舞、男女大群舞,從內容構成上分為情節性和抒情性。它可以是一個獨立的舞蹈作品,也可以是舞劇中的一個片段,舞劇中的群舞片段通常要服務于舞劇性格的塑造和情節的推進。群舞的特點是動作整齊、風格一致、通過舞蹈隊形、畫面的更迭變化,不同速度、力度、幅度的舞蹈動作和姿態的發展,表現出較強的工作感染力。群舞在中國舞蹈中最常見,這類作品除以群舞為基本組成因素外,有時也在群舞中穿插獨舞、雙人舞,以突顯群眾中的某個或者幾個人物,并從藝術上通過變化、對比增強美感。
9.書畫同源
答:書畫同源是中國傳統書畫理論中的一個重要觀點,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中國文字與繪畫在起源上有相通之處,二是指書法與繪畫在表現形式方面尤其是筆墨運用上具有共同的規律性。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第一次從理論上論述了書畫同源的問題,他認為在造字之時,書畫同體而未分。書、畫的區分來自目的的不同,文字的作用在于傳意,繪畫的作用在于見形:字學六體中的鳥書也就是畫。
周官教國子以六書,其中的象形,就是畫的意思,由此可以知道書畫本是異名而同體的事物,張彥遠的論述反映了早期對于書畫同源的認識。書畫同源的觀點在當代中國書畫創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影響,成為中國民族形式的重要審美標準之一。
10.青花
答:青花是青花瓷的簡稱,屬于釉下彩裝飾代表品種,是用一種含鈷的顏料繪制在胚體表面,再施一層透明釉,經1300度的高溫燒造而出,釉下透出青藍色顏色,視覺效果清新典雅、明快清麗。元代的景德鎮青花日臻成熟,到了明清極為繁盛。景德鎮的青花最為著名,燒造出大量青花成品。在青白釉下畫青花裝飾,整體效果協調統一,給人以清澈透亮之感,典雅質樸的特點受到人們的喜愛。不同時代的青花具有不同的特點,比較著名的有:酣暢淋漓的宣德青花,典雅飄逸的成華青花,結構嚴謹的雍正青花,樸實自然的民間青花。
三、簡答題
1.《中國好聲音》作為一檔選秀類節目,其制作采取了抬高入選門檻、不搞海選、將評判權交予專業人士投票等與選秀節目不同的做法。您認為這種思路對節目起到了什么作用?為什么?
答:《中國好聲音》作為一檔選秀類節目,在2012年暑假可謂是掀起了一陣收視狂潮,大街小巷無不在談論著節目中風格迥異的選手。與當下的其他的選秀類節目相比,中國好聲音以“高門檻、不海選、將評定權交給評委”的電視節目制作理念賺足了受眾的眼球。以下將從三方面談談其制作理念對節目制作的意義及作用:
(1)打破原有電視制作理念,創新節目制作形式與體驗
縱觀近些年充斥我國電視熒屏的選秀類節目,普遍存在著單一化、同質化、類型化的電視節目制作理念,以2005年掀起中國選秀熱潮的《超級女聲》為例,首先樹立了草根化、平民化的節目制作理念,通過低門檻、多回合的海選環節為有夢想的普通百姓提供了施展藝術才華的舞臺。不可否認的是在這種多回合的海選累積效應中,對于節目的推廣、持續引起受眾關注確實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之后所有選秀節目盲目跟風,一窩蜂效仿的狀況不得不使這一制作理念陷入了俗套的境地。《中國好聲音》的出現恰好為同類節目的創新引來了一縷清風,使得受眾眼前一亮,拓展了受眾的審美體驗。
(2)改變票選形式,將評定權交給評委
在以往的電視選秀節目中,選手的去留掌握在大眾評審手中,這種做法凸顯了受眾本位的節目理念,但是民主的背后存在一定隱憂,不少媒體曝光了短信投票的幕后真相,票數造假引起了大眾對于節目可信度、公信力遭到質疑。《中國好聲音》將評定權交給評委這一做法,恰好避免了觀眾投票造假這一問題,反而凸顯了評委的專業水準,加之四位評委的低姿態、平民意識以及真誠地給予選手意見指導,更是強化了節目的品牌塑造,二者相得益彰,提升了節目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3)“高門檻、不海選”,堅守電視節目高品質
以往很多選秀節目打著低門檻,每個人都有實現明星夢的旗號,通過進行一系列海選活動,將選手的特點進行無限制放大,以此滿足受眾的獵奇心理,最終將選秀類節目引向了娛樂至死的境地,《中國好聲音》反其道而行之,采用“高門檻、不海選”的做法,反而贏得了受眾的追捧,提高了節目的美譽度。
總之,《中國好聲音》“高門檻不海選”的制作理念,平衡了當前的電視藝術生態,為當前選秀類節目過度同質化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節目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其創新的理念值得肯定。
2.簡要闡述藝術發展中繼承與創新的辯證關系。
答:藝術發展中繼承與創新是辯證統一的關系,藝術的創新離不開繼承,繼承的終極追求是創新。誠如李可染所說:“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打進去是繼承,打出去是創新”。
(1)定義辨析
①繼承是前代藝術對后代藝術的巨大影響以及后代藝術對前代藝術的積極成果的繼承保留,繼承包括藝術作品中思想內容的繼承、藝術作品形式的繼承、藝術種類和藝術創作方法的繼承。社會物質生活發展的連續性和藝術本身的性質決定了藝術發展需要繼承。
②創新是一切時代、一切藝術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規律,從藝術作品來說,它包括藝術作品內容的創新和藝術作品形式的創新;從藝術家的角度來說,創新可以表現為對他人的超越和對自我的超越。從創新的程度來說,創新可以區分為同一藝術風格延續中的創新與不同藝術風格轉變中的創新,藝術家思想情感的獨特性和欣賞者的審美需求決定了藝術需要創新。
(2)藝術發展中繼承與創新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①創新是繼承的目的
離開創新的繼承是復古主義,只有以創新為目的的繼承才是科學批判的繼承。
②繼承是創新的基礎
離開繼承的創新是虛無主義,只有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才是成功的創新。著名畫家齊白石說過,繪畫在于“似與不似之間,不似為欺世,太似為媚俗”。
綜上所述,任何時代、任何民族的藝術都是在繼承與創新的辯證統一中向前發展,這是藝術自身運動的一個普遍規律。
四、論述題
結合具體作品,分析其中象征手法的運用。
答:象征是藝術創作手法之一,指創作者借助于某一具體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藝術家某種深邃的思想,或表達某種特殊意義的事理的藝術手法。在藝術創作中,象征手法可以用一個具體事物的形象去滿足一個較為抽象的感性符號,產生豐富的含義,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1)借彼物理,抒我心胸
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作中,是一個將胸中之竹的想象物化為手中之竹的具象的過程,而在這具象中孕育著創作者的情感,表達某種象征性的寓意,創作者往往會托物言志,以象征、隱喻的創作手法表達自己的真切感受與情感。
魯迅在《故鄉》中描寫隱晦的天氣、冷風、荒村、不再是一個純粹的物理環境,而是象征、浸染著作者悲涼的心理空間。
在李白的“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中以大鵬、云帆寓情,象征著作者想要掙脫一切束縛的自由超脫的意象世界。南唐后主李煜一首懷念故國的《虞美人》中說道:“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在這里借用朱顏象征江山易改,“改”字點出了全詞題旨,是悲恨的根源,最后詞人把難以說明的亡國之恨全部納入一個“愁”字。
(2)建構內容,推進敘事
象征手法的運用不僅能夠表現作者的情思,還能夠使特定的具象蘊含特殊的含義,進而推進敘事,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當四姨太假裝懷孕的事情暴露后,從此失寵,被關在屋子里,當她在屋里聽到老爺在別的姨太太那里捶腳的聲音時,心里充滿了孤獨和失落之情,在這里,捶腳的聲音隱喻著在那個特殊年代的壓抑環境以及對于男性權威的象征。
(3)表達主題,產生寓意
在藝術作品中,創作者還會通過象征性的創作手法來構建作品的主題,隱喻作品深層次的含義,例如畢加索的《亞威農少女》,用不規則的幾何圖形構造出少女的形象,以一種變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繪了在法西斯獸行下,人民恐懼痛苦和死亡的悲慘情景。湯姆·泰克沃的電影《羅拉快跑》為了強調和贊美羅拉,紅色的運用達到了極致。羅拉的紅發猶如一名奧林匹克運動員手中高攀的紅色火把,而她之外的眾人生活在一個黯淡的、乏味的黑白世界中,兩者形成鮮明對比,象征著她熾熱的愛情,表達了影片的主體。
總之,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中,經常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情愫和思想,產生深刻的含義,對藝術作品深層表達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 高銘暄《刑法學》(第7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 2020年高等代數考點歸納與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曹明海《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吳漢東《法學通論》(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程恩富《現代政治經濟學新編》配套模擬試題及詳解
- 朱玉賢《現代分子生物學》(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張良《公共管理學》(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附高清視頻講解】
-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插圖修訂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楊可楨《機械設計基礎》(第6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楊長江《國際金融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經濟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題庫【歷年真題(視頻講解)+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朱玉賢《現代分子生物學》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第4版)
- 齊明山《行政學導論》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李富有《國際金融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