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經濟法法律關系

1.簡述經濟法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答:國家經濟調節關系從邏輯結構上分析,其內部都包含著固定的、必不可少的一些基本構成要素。國家經濟調節關系的邏輯結構反映到法律關系中,便形成國家經濟調節法律關系的構成。這種構成包括國家經濟調節法律關系主體、內容和客體,統稱法律關系三要素。

(1)經濟法法律關系主體

經濟法法律關系主體,簡稱經濟法主體,亦即國家經濟調節法律關系主體,它是指受經濟法調整的國家經濟調節關系的參加者即當事人,是國家經濟調節管理活動中權利義務的承受者。

(2)經濟法法律關系客體

經濟法法律關系客體是指經濟法主體雙方在國家經濟調節管理中的權利、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

(3)經濟法法律關系的內容

經濟法法律關系中的有關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構成經濟法法律關系的內容。經濟法法律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即為國家經濟調節中的權利和義務,它包括國家經濟調節管理主體的權利義務和各種被調節主體的權利義務。

2.簡述國家經濟調節(管理)主體的種類和職權。

答:國家經濟調節(管理)主體的種類和職權如下:

(1)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最高行政機關,以及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

它們都是經常性經濟調節管理主體,職責全面。

國家最高權力機關

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是最高國家經濟調節管理主體。中國的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它是中國最高的綜合經濟調節管理主體。

國家最高行政機關

國家最高行政機關負責組織實施國家最高權力機關關于全國總的和重大的經濟調節決策,對最高權力機關負責和接受其監督。中國最高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務院。

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及地方國家行政機關

地方國家權力機關,是地方綜合經濟調節管理主體,主要行使地方經濟調節管理決策權和監督權。

地方國家行政機關即地方政府,是地方綜合經濟調節管理主體。其經濟調節管理職權主要是全面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工作。它們在地方性經濟調節管理活動中同本地區內外有關方面發生法律關系,成為法律關系主體。

(2)國家經濟管理機關

國家經濟管理機關,是指中央及各級地方政府中設立的行使經濟管理職能的行政機關,如計劃、財政、稅務、金融、物價、外貿、外匯等職能機構和工業、農業、商業等經濟類行業部門管理機構,擔負著適用經濟法調節社會經濟的任務,屬于經常性和專門性國家經濟調節管理主體。

(3)特別設立專司經濟法實施的機構

典型的是專設的反壟斷主管機構。

社會中介組織(非政府組織)是較為特殊的經濟調節管理主體。現代國家經濟調節實際上是國家在履行一種社會職能,國家應當允許和提倡民間組織也參與調節活動,或者將部分調節職能交由民間組織擔任。在這種情況下,這些非政府組織便成為經濟調節主體。

3.簡述被調節(被管理)主體的種類及其權利義務

答:(1)被調節(被管理)主體的含義及種類

基本被管理主體,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個體經營者和其他個人等社會經濟活動參加者,他們是國民經擠活動的基本單位、基本細胞。被管理主體可分為經常性基本被管理主體與非經常性基本被管理主體。

經常性基本被管理主體包括各種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個體經營者等;

非經常性基本被管理主體通常是指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普通個人。其中,企業和經濟組織可以主要分為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

(2)被調節主體享有的權利和義務

權利

a.各被調節被管理主體有權不予執行和抵制超越法律的實體性和程序性規定的調節管理行為;

b.對于法有據的調節管理措施,在其實施中,被管理主體也享有諸如知情權、建議權,監督權,對非指令性措施是否執行的自由決定權,對非法侵害自己或社會公眾正當權益行為的舉報權、控訴權等。

義務

a.遵守國家政策、法律,依法納稅,服從國家各有關主管機關的監督管理等義務;

b.按照國家經濟調節的各種基本方式,主要是在市場規制和宏觀引導調控等方面,服從和遵守有關政策法律;

c.對于國家強行性和約束性的調節管理措施,如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政策和法律,必須嚴格執行;對于指導性調節管理措施,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覺主動調整自己的經濟活動計劃和行為。

4.經濟法應當怎樣規制國家經濟調節權以防止權利濫用?

答:(1)國家經濟調節權內容

國家經濟調節權,是指國家經濟調節主體在進行國家調節過程中享有的權利與義務,具體包括:

國家經濟調節決策權

國家經濟調節決策權,是指國家機關及其負責人員對于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目標及實現目標的措施、步驟等作出選擇和決定的權利。

組織實施權

組織實施權,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對國家經濟決策組織實施過程中的各種權利。

經濟糾紛與違法犯罪調處權

經濟糾紛與違法犯罪調處權,是指對社會經濟活動的各種參加者(基本被管理主體)及國家各級經濟管理機關和工作人員(經濟管理主體),在經濟活動和經濟調節管理活動中發生的糾紛和違法犯罪行為,進行調解、仲裁、查處和審判的權利。

(2)防止權利濫用

為了避免國家經濟調節主體權利濫用,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規制:

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原則,強化經濟管理主體的義務意識。

法律規定和國家上級機關交給他們的經濟調節管理權利,它們必須積極、正確行使,不得懈怠,更不得隨意放棄;對于他們的被管理者來說,他們負有依法調節管理、不得濫用職權的義務。

設置濫用國家經濟調節權濫用的責任制度。

經濟法應當明確國家經濟調節權的界限與范圍,避免國家經濟調節管理機關公權力濫用的局面出現;出現越權或濫用職權,應追究國家經濟管理機關負責人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或者刑事責任。

充分保障被管理主體行使權利。

國家經濟調節權濫用直接侵害被管理主體的各項利益,因而,應當切實保護被管理主體行使各項經濟法設定權利的便利性和暢通性,同時輔以其他法律規范賦予其的廣泛權利,對于國家經濟調節權濫用造成的損失,積極通過行政訴訟、行政復議等手段彌補,并追究濫用權力機關的其他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权县| 威海市| 仪征市| 承德市| 冷水江市| 札达县| 乐东| 深州市| 怀仁县| 东乌珠穆沁旗| 仁化县| 洛浦县| 霍城县| 南郑县| 自治县| 宁陕县| 奉节县| 许昌市| 岳阳市| 乐清市| 东乡| 昌都县| 宜城市| 玛纳斯县| 通江县| 调兵山市| 内丘县| 儋州市| 宝应县| 哈密市| 新乐市| 嘉鱼县| 金秀| 常德市| 雅安市| 泽州县| 常宁市| 图片| 堆龙德庆县| 武定县| 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