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法理學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經典教材課后習題+章節題庫(視頻講解)+模擬試題】
- 圣才電子書
- 4314字
- 2020-10-23 16:31:17
2013年中國人民大學623理論法學(法理學部分)考研真題及詳解[視頻講解]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2013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報考專業: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知識產權法
考試科目:623理論法學
法理學部分
一、名詞解釋(4×5=20分)
1.法的價值系統
2.政策性原則
3.法關系主體
4.法律責任
二、簡答題(1×10=10分)
1.簡述法產生的標志。
三、論述題(1×20=20分)
1.論述社會主義法對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參考答案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2013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報考專業: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知識產權法
考試科目:623理論法學
法理學部分
一、名詞解釋(4×5=20分)
1.法的價值系統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分析】難點:回答不全面。這個名詞在近些年的初試中并未考查過。
這是屬于法的價值一章的考點,在這一章中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包括:什么是法的價值(06年考過名詞解釋);法的目的價值和形式價值;什么是法的價值體系;法和正義、自由、平等、秩序之間是什么關系;法的價值沖突及其解決(10年簡答)。
簡化理解:法的價值系統實質上就是為什么要有法+應該有什么樣的法。
答:法的價值系統是指法律的各種價值要素基于法律的公正性和確定性追求而形成的有機整體,具體包括價值目標和價值屬性兩個子系統。法的價值目標往往涉及各種因素的考量,其中最常見的有自由、平等、安全和幸福等。法的價值屬性也涉及法律的方方面面,如法律的權威性、普遍性、穩定性、公開性、協調性、完整性等。
2.政策性原則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分析】這是屬于法的原則一章的考點。
難點:該知識點在近年來的初試中也未考查過。考生在答題時往往會遺漏——政策性原則的舉例:例如憲法中規定的“依法治國”原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婚姻法中實行“計劃生育”原則。
與政策性原則相對應,復習時一并掌握公理性原則:①根據原則產生的淵源、基礎,法的原則劃分為公理性原則和政策性原則。②公理性原則是指從社會關系的本質中產生出來,體現著全人類共同生活的基本要求、道德準則和正義標準,得到社會廣泛公認并被奉為法之準則的公理。③公理性原則體現的是法律的道德價值,例如民事活動中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
答:根據原則產生的淵源、基礎,法的原則劃分為公理性原則和政策性原則。政策性原則是國家在管理社會事務的過程中為實現某種長期、中期或近期目標而作出的政治決策。它往往是政治性的,主要表現法律的功利和利益權衡,例如,我國把“計劃生育”確立為基本國策,即為政策性原則之一例。
3.法關系主體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分析】這屬于法律關系一章中的考點。該章中,不同法律關系的類型是歷年真題中名詞解釋考查的重點,特別是調整性法律關系和保護性法律關系。
難點:這是一個基礎知識的考點,答題時注意要對我國法律關系主體進行簡要說明。
與法關系主體相對應,復習時一并掌握法關系客體:①法關系客體,又稱權利客體,是權利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②只有能夠滿足主體需要并得到國家法律確認和保護的客觀對象才能成為法律關系的客體;③法律關系的客體主要包括物、非物質財富和行為結果。
答:法律關系主體,又稱權利主體,即法律關系的參加者,是法律關系中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享有權利的一方稱為權利人,承擔義務的一方稱為義務人。法律關系的主體具有法律性和社會性。我國法律關系的主體主要包括自然人、組織和國家。
4.法律責任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分析】這是屬于法律責任一章的考點。
該考點是一個傳統的考點,07年簡答法律責任的概念和特征;02年論述什么是法律責任,法律責任與法律制裁關系如何。因此該題難度不大。
難點:需要記憶法律責任的特征。復習過程中要注意將法律責任的概念和特征作為一個簡答題來掌握,此外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包括:法律責任的構成要素(03年簡答)、法律責任的規則原則、免除和制裁作為論述題掌握。
答:法律責任是一種獨立的責任形式,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法律責任,與法律義務同義;狹義的法律責任,是指由于違背了相關法律義務或基于特定的法律聯系,有責主體應受譴責而必須承受的法律上不利負擔,這是一種追溯性的責任。狹義的法律責任有以下特征:①法律責任以違反法律義務為前提;②法律責任表明侵害行為的應受譴責性;③法律責任的必為性;④法律責任是一種不利負擔。
二、簡答題(1×10=10分)
1.簡述法產生的標志。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分析】這個知識點比較偏,考生在此題上容易產生較大的分數差距。
這屬于法的歷史發展一章的考點,以往考查的重點往往放在法的歷史類型、法律繼承和法律移植上。法產生的標志在復習的過程中往往容易被考生忽視。
由于法產生的標志需要掌握的知識的層次不多,答題時要盡量對三個標志進行充分的分析,避免因不全面而失分。
答:法的產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原來平等的氏族成員之間的關系演變為不平等的階級對立關系,氏族首領依靠傳統維持的道德式的權力演變為從社會中產生并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國家權力,依靠全體當事人自己解決糾紛的方式演變為依靠專門解決糾紛的機構——法庭、警察、監獄。法的產生的標志主要包括三個:
(1)國家的產生使正在形成的私有制獲得社會普遍承認的形式,并得到國家強制力的保證,從而使法這種新的行為規則具有物質后盾。
(2)出現權利與義務的劃分。在氏族制度內部,還沒有權利與義務的分別;參與公共事務,實行血族復仇或為此接受贖罪,究竟是權利還是義務這種問題,在印第安人看來,如同吃飯、睡覺、打獵究竟是權利還是義務的問題一樣荒謬。隨著私有財產和商品交換的出現,才有了“你的”、“我的”劃分,并與此相適應產生了權利與義務。
(3)出現專門解決糾紛的機關。在氏族制度內部,大多數爭端都由全體當事人自己解決,歷來的習俗把一切都調整好了。私有財產的出現使人們之間的糾紛的性質和數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起初是野蠻地、赤裸裸地占有公有的或其他人的財產,后來這種占有逐漸被披上合法化的外衣,由專門處理糾紛的機關運用國家權力解決,法的野蠻的行使方式變文明了。
三、論述題(1×20=20分)
1.論述社會主義法對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分析】這個知識點是法的理論與國家大政方針相結合的一個考點,對于考生來講,難度不大。
難點:綜合性很強,考生需要在回答出教材羅列的基本知識后,適當的加入自己的理解與思考。這樣才能獲得較高的分數。
答題思路:①首先明確黨的十七大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社會。我們討論該題時需要從這個邏輯起點出發,先梳理一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②結合法的作用和價值兩個知識點,說明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需要法治。③從法對社會建設影響的角度具體分析: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應該怎樣發揮社會主義法的作用。
答:(1)黨的十七大提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一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人民生活相對富裕的的社會,也是一種最終走向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社會理想。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的社會。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
②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公平正義的社會。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就是要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認的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
③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誠信友愛的社會。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
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充滿活力的社會。社會活力是社會進步、和諧的基礎條件。充滿活力,才能夠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
⑤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安定有序的社會。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
⑥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以上基本特征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體系。
(2)作為社會上層建筑,法可以通過發揮其社會作用、規范作用和思想影響作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對社會的和諧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此外,人類社會需要法律,需要法律發揮調整社會關系的作用,就是因為法律能保護和增進人類不斷追求的自由、公平與正義。因此,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法的作用與價值。
(3)社會主義法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加強社會主義法治:
①必須堅持民主法治。通過民主法治來保證社會和諧,需要穩步推進國家管理行為的法制化、規范化;適應社會新變化,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讓廣大人民群眾依據法律更大程度地參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
②必須堅持依法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以改革促進和諧、以發展鞏固和諧、以穩定保障和諧,而這三方面的統一都離不開社會主義法治。
③必須使社會建設和管理制度化、法律化,夯實社會和諧的法治基礎。社會主義法治可以保障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權利和利益,引導公民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④必須依法完善社會管理,保持社會安定有序。法治建設應當努力加強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穩定,推動服務型政府的建設,統籌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妥善處理社會矛盾。
⑤必須依法調整人與自然的和諧。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要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轉變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必須進一步加強人口發展、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法治建設。
⑥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精髓和靈魂,是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法律監督等法治領域的基本指導思想。其基本內涵可以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因此,必須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現創造思想意識條件。
綜上,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法的作用與價值,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 劉明華《新聞寫作教程》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上海海事大學外國語學院357英語翻譯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心理學(第三版)》(人教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全國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1小時高清視頻】
- 北京外國語大學215翻譯碩士德語[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20年英語專業考研基礎英語翻譯高分特訓100篇
- 徐恒鈞《材料科學基礎》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陳雨露《公司理財》(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葉青《刑事訴訟法學》(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程守洙《普通物理學》(第5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16小時高清視頻】
- 莊毓敏《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田運銀《國際貿易實務精講》(第5版)課后習題詳解
- 侯玉波《社會心理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211翻譯碩士英語[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學院242二外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