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課后習題詳解

一、概念題

1.總收入(aggregate income)

答:總收入是指在一年中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和資本)在生產商品和勞務過程中所獲得的全部收入,它被認為是計量總產出的最好指標。因為對最終產品和勞務的支出,最終必然會作為收入流回生產要素所有者手中,收入的支付必然與對最終產品和勞務的支付相等。

2.總產出(aggregate output)

答:總產出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核算期內)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即全部生產部門生產的物質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之和,包括本期生產的已出售和可供出售的物質產品和服務、在建工程以及自產自用消費品和自制固定資產價值。總產出一般按生產者價格進行計算。

3.物價總水平(aggregate price level)

答:在本章中,物價總水平是指經濟社會中平均的物價水平。在經濟數據中,經常使用兩種物價總水平的指標。第一種是GDP平減指數(GDP deflator),它等于名義GDP除以實際GDP的商。一般而言,用物價指數作為衡量物價水平的指標,將基年的價格水平定義為100。另一個常用的衡量物價總水平的指標就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是通過給一個典型的城市居民在某一時期(例如一個月)所購買的一攬子商品和勞務定價得到的。作為度量物價總水平的指標,不管是CPI,還是GDP平減指數,都可以用于將名義值折算成實際值,這個結果可以用名義量值除以物價指數得到。

4.資產(asset)

答:資產即經濟資產,是指資產的所有權已經界定,其所有者由于在一定時期內對它們的有效使用、持有或者處置,可以從中獲得經濟利益的那部分資產。根據經濟周轉特性的不同,可以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等;根據存在的形態不同,可以分為金融資產與非金融資產,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

5.銀行(banks)

答:銀行是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儲蓄貸款協會、互助儲蓄銀行以及信用社。本書中所指的銀行是按美國的劃分標準來確定范圍的。在國內,銀行主要是指商業銀行,即利用多種金融負債籌集資金,經營多種金融資產業務,并在負債資產業務中利用負債進行信用創造,追求最大利潤,向客戶提供多功能、綜合性服務的金融企業。商業銀行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活動的中樞,對全社會的貨幣供給具有重要影響,是全社會資本運動的中心,并成為國家實施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途徑和基礎。商業銀行在現代經濟活動中所發揮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務、信用創造和調節經濟五項功能。

6.債券(bond)

答:債券是一種承諾在某一特定時期中定期支付的債務性證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籌措資金時,依法定程序向投資者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證券。債券在債券投資者(持有人)與債券發行人之間形成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為債務人,債券持有人為債權人,債券持有人享有按照約定條件收回本金和收取利息的權利,債券發行人負有按照約定條件償還本金和支付利息的義務。

債券作為一種證券,具有如下特征:償還性。債券有確定的償還期限,發行人必須按期償還本金,并按照約定利率支付利息。流通性。債券一般都可以自由轉讓,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或者在其他合法交易場所轉讓。低風險。債券到期必須還本付息,有確定的預期收益,市場價格波動相對較小,故投資風險較小;即使發債企業破產,債券持有人的債權也優先于股票持有人(股東)對企業清算財產的索取權。

債券有不同的種類,按發行主體的不同分為政府債券、企業(公司)債券、金融債券;按償還期限的不同分為長期債券、短期債券和中期債券;按照債券利率在償還期內是否變化分為固定利率債券和浮動利率債券;按照債券發行地的不同分為國內債券與國際債券等等。

7.預算赤字(budget deficit)

答:預算赤字是在某一特定時期內(一般是一年)政府支出超過其稅收收入的差額。

預算赤字是指在某一財政年度,政府計劃安排的總支出超過經常性收入并存在于決算中的差額。這個概念包含兩層意思:赤字不僅表現在預算的執行結果上,而且政府在安排國家預算時,就已有計劃、有目的地留下赤字缺口。這種赤字雖然是計劃安排的,但是這種赤字計劃可能是有目的地要實施一種擴張性財政政策,也可能是由于支出具有強烈的剛性,在稅收上不去的情況下,被迫留下的赤字缺口。

8.預算盈余(budget surplus)

答:預算盈余指預算中存在財政收入大于財政支出的情況。預算盈余是一種預算不平衡的狀態,不過它與預算赤字的不平衡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狀態。盈余表示財政寬松,赤字表示財政困難。嚴格地講,預算應是平衡的,不僅在計劃中是平衡的,而且在執行中和執行后也應是平衡的。但在某些時候,適當地使財政收入的安排大于財政支出是可以的。這時,就會出現預算盈余。

9.經濟周期(business cycles)

答:經濟周期是指經濟體中總產出向上或向下的波動。現代經濟學中關于經濟周期的論述一般是指經濟增長率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過程,而不是經濟總量的增加和減少。一個完整的經濟周期包括繁榮、衰退、蕭條、復蘇(也可以稱為擴張、持平、收縮、復蘇)四個階段。在繁榮階段,經濟活動全面擴張,不斷達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階段,經濟短時間保持均衡后出現緊縮的趨勢。在蕭條階段,經濟出現急劇的收縮和下降,很快從活動量的最高點下降到最低點。在復蘇階段,經濟從最低點恢復并逐漸上升到先前的活動量高度,進入繁榮。衡量商業周期處于什么階段,主要依據國民生產總值、工業生產指數、就業和收入、價格指數、利息率等綜合經濟活動指標的波動。經濟周期的類型按照其頻率、幅度、持續時間的不同,可以劃分為短周期、中周期、長周期三類。對經濟周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解釋,其中比較有影響的主要是純貨幣理論、投資過度論、消費不足論、資本邊際效率崩潰論、資本存量調整論和創新論。

10.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答:中央銀行是指在一個國家金融體系中居于中心地位的金融機構或組織,是統領一國金融機構體系、控制全國貨幣供給、實施國家貨幣政策的最高金融機構。

中央銀行的職能有:發行的銀行:發行貨幣。政府的銀行:代理國庫,充當國家出納,經手預算收支;政府金融代理人,代辦金融事務;執行金融的行政管理;為政府提供資金融通;保管黃金外匯儲備,買賣儲備。銀行的銀行:集中保管銀行準備金;組織全國范圍的清算;發放再貸款再貼現。

11.普通股(common stock)

答:普通股,“優先股”的對稱,是指股東享有平等權利和義務、不加特別限制、股利不固定的股票。其股息隨公司盈利多少而變動。它是股份公司發行股票時采用最多的一種形式。普通股股金構成股份公司股本的基礎。普通股持有人是公司的基本股東,享有廣泛的權利,如表決權、選舉與被選舉權、優先認股權、資產分配權、參與經營權等。普通股股東也比優先股股東承擔更多的義務和更大的風險。普通股的股息必須在先支付債券利息、優先股股息后才能分配。普通股的收益無充分保障,公司盈利多時,分到的股利便多;公司盈利少時,分到的股利便少,甚至沒有股利。在公司清算時,普通股對公司剩余資產的索取權排在債權人和優先股之后。

12.電子金融(e-finance)

答:電子金融是指利用電子設施來提供金融服務的一種新方式。例如,近些年來出現的網上銀行就是一種方便快捷的電子金融服務。

13.聯邦儲備體系(美聯儲)(Federal Reserve System,the Fed)

答:美國聯邦儲備體系,簡稱“美聯儲”,成立于1914年,是美國的中央銀行系統。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沒有建立自己的中央銀行系統。當時美國有3700多家國民銀行,它們都有發行銀行券的權利,貨幣供應極其混亂。1913年,國會通過了《聯邦儲備法》,根據這一法律,全國分為12個聯邦儲備區,每區設立1個聯邦儲備銀行。為了協調12個聯邦儲備銀行的活動,在首都華盛頓建立了最高聯邦儲備局(后改名為“聯邦儲備委員會”),作為聯邦儲備銀行的決策機構,同時還設立了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至此,美國中央銀行體系便產生了。

聯邦儲備系統幾經改革,不斷發展和完善,其中最重大的改革是20世紀30年代公布銀行條例和1980年國會通過《1980年緩和對存款機構的管理與貨幣管制法》(新銀行法)。20世紀30年代的改革,旨在擴大聯儲的權力,加強對銀行業的集中統一管理。具體內容是:于1933年和1935年分別頒布了兩個銀行條例,撤銷了聯邦儲備局而設立新的聯邦儲備委員會,用法律形式明確了聯邦儲備委員會的職權,聯邦儲備委員會有權調整會員銀行的法定準備金,并設立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20世紀80年代的新銀行法進一步加強了聯邦儲備委員會在金融領域中的作用,并在金融機構運用資金等方面放松了管制。其主要內容是:逐步取消聯邦儲備委員會對存款利率上限的限制,所有接受存款的金融機構都必須向聯邦儲備委員會繳納存款準備金,提高參加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金融機構所繳納保險費的限額,放寬對金融機構資金運用的限制。聯邦儲備委員會由7名委員組成,由總統征得參議院同意后任命,任期14年。主席和副主席由總統任命,任期4年。聯邦儲備銀行是執行貨幣政策的機構,股本由其所在區會員銀行認購,但后者無控制權。從所有制來說,它不是國家所有,但由于它執行發行貨幣、代理國庫、制定貨幣政策、管理金融等職能,盈余的80%以上都上繳財政部,所以它是中央銀行。12家聯邦儲備銀行是其所在地區的中央銀行。聯邦儲備銀行可在其區內設立自己的分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是聯邦儲備系統內部制定政策的中心部門,該委員會由7名聯邦儲備委員會委員和5名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組成。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也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主席。根據聯邦法律,在聯邦注冊的國民銀行必須參加聯邦儲備系統,成為會員銀行。另外,根據各州法律,在各州注冊的州銀行可自愿申請加入聯邦儲備系統。聯邦儲備系統的組織結構雖與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不同,但基本職能是一致的,即它是政府的銀行、銀行的銀行、發行的銀行,其主要職能是執行貨幣供應量政策、貼現政策、存款準備金制度,進行公開市場操作。

14.金融中介(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答:金融中介是金融中介機構連接貸款者(儲蓄者)與借款者(支出者)之間的間接融資過程。主要的金融中介機構可以分為三類:存款型機構(包括商業銀行、儲蓄貸款協會、互助儲蓄銀行以及信用社)、契約型儲蓄機構(包括人壽保險公司、財產保險公司以及養老基金)和投資型中介機構(包括金融公司、共同基金、貨幣市場共同基金)。

15.金融市場(financial markets)

答:金融市場是指以金融資產為交易對象而形成的供求關系及其機制的總和。它包括如下三層含義:一是它是金融資產進行交易的一個有形和無形的場所;二是它反映了金融資產的供應者和需求者之間所形成的供求關系;三是它包含了金融資產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運行機制,其中最主要的是價格(包括利率、匯率及各種證券的價格)機制。

(1)特征:交易對象是貨幣;交易者之間主要不是買賣關系,而是借貸關系;既有有形市場也有無形市場。

(2)發展趨勢:資產證券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

(3)功能:融通資金、調節資金、資金積累、配置資金、防范風險、反映經濟信息。

(4)參與主體主要包括政府部門、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其他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

(5)子市場:同業拆借市場、商業票據市場、可轉讓大額存單市場、短期國債市場、回購協議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二板市場、衍生金融產品市場。

16.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

答:財政政策是指國家為實現財政的各種功能而制定的一系列方針、措施、原則等的總稱。一定時期內的財政政策,包括稅收、財政支出、國家預算、國家債務等方面的政策,是國家為實現一定時期或更長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目標服務的。

17.外匯市場(foreign exchange market)

答:外匯市場是以不同種貨幣計值的金融資產交易的市場。外匯市場按其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外匯市場指的是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包括同一市場各銀行間的交易、中央銀行與外匯銀行間以及各國中央銀行之間的外匯交易活動,通常被稱為批發外匯市場。廣義的外匯市場是指由各國中央銀行、外匯銀行、外匯經紀人及客戶組成的外匯買賣、經營活動的總和。包括上述的批發市場以及銀行同企業、個人間外匯買賣的零售市場。

外匯市場的主要功能在于:(1)通過外匯市場的外匯儲備買賣和貨幣兌換業務,使各國間債權債務關系的貨幣清償和資本的國際流動得以形成,實現購買力的國際轉移;(2)外匯市場集中了各國政府、企業、公司等單位的閑置資金,并對國際貿易中進出口商進行借貸融資,從而加速了國際資金周轉,調劑國際資金余缺;(3)外匯市場所擁有的發達的通信設施及手段,將世界各地的外匯交易主體聯成一個網絡,縮短了世界各地間的遠程貨幣收付時間,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4)進出口商利用市場中的遠期外匯買賣業務,可有效的避免或減少因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從而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此外,外匯市場提供的各種外匯資金的供求信息及其價格動態,有助于各國政府和企業據以正確地進行有關決策。

18.匯率(foreign exchange rate)

答:匯率又稱“外匯匯率”、“匯價”或“外匯行市”,是一國貨幣單位與另一國貨幣單位之間的兌換比例。

匯率如同商品價格一樣,受供求關系的制約。某種貨幣供不應求時,其匯率便上升。此外,匯率還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1)國際收支的影響,尤其是貿易收支與資本項目的順差與逆差直接影響到匯率的變動;(2)利率的影響;(3)一國政治經濟局勢的影響;(4)政府貨幣政策的影響。如通貨緊縮,導致利率上升,對該貨幣的需求上升,于是貨幣匯率也上升。

19.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答:國內生產總值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內的居民和單位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所生產的用于最終使用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的總和。它是按國土原則計算的,即在本國經濟領土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服務,不論由誰生產、歸誰所有,都要計入。

20.通貨膨脹(inflation)

答:通貨膨脹即物價水平的持續上漲。通貨膨脹最初指因紙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的實際需要量而引起的貨幣貶值現象。紙幣流通規律表明,紙幣發行量不能超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銀貨幣量,一旦超過了這個量,紙幣就要貶值,物價就要上漲,從而出現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只有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才會出現,在金銀貨幣流通的條件下不會出現此種現象。因為金銀貨幣本身具有價值,作為貯藏手段的職能,可以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傾向量相適應。而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因為紙幣本身不具有價值,它只是代表金銀的符號,不能作為貯藏手段。因此,紙幣的發行量如果超過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數量,此時,流通中的紙幣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增加了,貨幣就會貶值,這就是通貨膨脹。通貨膨脹主要是指價格和工資的普遍上漲。

21.通貨膨脹率(inflation rate)

答:通貨膨脹率是國民經濟中總體物價指數上升的百分比。通貨膨脹率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是否健康的重要標志。在這里,總體物價指數上升是指各種商品價格普遍地、持續地上升。美國測量通貨膨脹率時常用消費者價格指數來表示。消費者價格指數通常是取加權后的一批商品數量乘以基期年份的價格,得到一個基數,然后再把這個權重乘以當年價格,利用這一得數除以基數,就可得到所需的結果。如果求出的比率為1.4,表明通貨膨脹率為40%。對測度通貨膨脹率的指標,人們有不同看法。較多的人傾向于用消費者價格指數的變動來測量通貨膨脹率;但也有人認為,這種方法沒有考慮產品質量、生活質量的變化,沒有考慮涌現出的許多新產品的影響,因此主張用國內生產總值的平減指數表示通貨膨脹率。

22.利率(interest rate)

答:利率又稱“利息率”,指一定期限內利息額與本金額的比率。利率是計算利息額的依據,是調節經濟發展的重要杠桿。利率的高低對資金借出者來說,意味著收益的多少;對資金使用者來說,則意味著成本的高低。從期限看,利率一般有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種。現實生活中的利率都是以某種具體形式存在的,如三個月期貸款利率、一年期儲蓄存款利率、六個月期公債利率、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利率、貼現利率等。隨著金融活動的日益拓展,金融活動方式日益多樣化,利率的種類也日益增多。

23.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

答: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一定的經濟目標,運用各種工具調節和控制貨幣供給量和利率等中介指標,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和。貨幣政策在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貨幣政策的變化會引起總需求和總供給的變化、一般價格水平的變化、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結構的變化、國際收支平衡的變化等,因而它是現代市場經濟國家最重要的宏觀經濟調控手段之一。中央銀行在國家法律授權的范圍內獨立地或在中央政府領導下制定貨幣政策,并運用其擁有的貨幣發行特權和各種政策手段,利用其領導和管理全國金融機構的特殊地位,組織貨幣政策的實施。

貨幣政策包括:政策目標、實現目標的政策工具、監測和控制目標實現的各種操作指標和中介指標、政策傳遞機制和政策效果等基本內容。這些基本內容緊密聯系,構成一個國家貨幣政策的有機整體。在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時,必須對這一有機整體進行統籌考慮。

貨幣政策作為國家重要的宏觀調控工具之一,主要具有以下五方面的功能:促進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均衡,保持幣值穩定;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促進充分就業,實現社會穩定;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保持匯率相對穩定;保持金融穩定,防范金融危機。

24.貨幣理論(monetary theory)

答:貨幣理論是主要分析貨幣數量的變化與經濟總體運行狀況的波動和物價水平變化的聯系的理論。在本書中,貨幣理論主要指以下幾種理論:貨幣需求理論、貨幣與宏觀經濟的關系理論、貨幣政策理論、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理論、貨幣與通貨膨脹理論、理性預期與有效資本市場理論、理性預期與政策的關系理理論等。

25.貨幣(貨幣供給)(money)

答:貨幣是在商品或服務支付以及債務償還中被廣泛接受的東西。貨幣與經濟周期、通貨膨脹、利率存在密切的關系。

注:在國內的教材中,貨幣與貨幣供給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在使用國外教材時,應注意這種概念內涵的差別。

26.經濟衰退(recession)

答:經濟衰退是指經濟周期的下降階段,也就是由高峰向低谷過渡的階段。習慣上只要實際GDP出現連續六個月的下降就認為經濟出現了衰退。通常,在衰退時期實際GDP會下降,同時消費者的支出也會劇烈下降,企業的存貨會增加,生產會減少。勞動的需求量會減少,其直接的反應就是失業率會上升。在衰退時期,對價格的壓力大大減弱,這時通貨膨脹率會下降,甚至會出現通貨緊縮。

27.證券(security)

答:證券是指一切代表未來收益和資產合法要求權的憑證。它用以證明持有人有權依其所持憑證記載的內容而取得相應的權益。從一般意義上來說,證券是指用以證明或設定權利所做成的書面憑證,它表明證券持有人或第三者有權取得該證券擁有的特定權益,或證明其曾經發生過的行為。如股票、債券、本票、匯票、支票、保險單、存款單、借據、提貨單等各種票證單據都是證券。

按其性質不同,證券可以分為有價證券和憑證證券兩大類。有價證券又可分為以下三種:(1)資本證券,如股票、債券等;(2)貨幣證券,包括銀行券、票據、支票等; (3)財物證券,如貨運單、提單、棧單等。憑證證券則為無價證券包括存款單、借據、收據等。

28.股票(stock)

答:有價證券的一種主要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的,用以證明投資者的股東身份和權益并據此以獲得股息和紅利的憑證。股票一經發行,持有者成為發行股票公司的股東,有權參與公司的決策,分享公司的收益,同時也要以其出資額為限分擔公司的責任和經營風險。股票只是代表資本所有權的證書,自身沒有任何價值,并不是真正的資本,而是獨立于實際資本之外的虛擬資本。股票一經認購,持有者不能要求還本退股,但可在證券市場上轉讓,即股票具有不可逆轉性。股票的種類很多,各國公司可根據需要不斷設計、更新股票種類。依據不同標準,股票有不同的分類:按股東的權利可分為普通股和優先股;按票面形式可分為記名股和無記名股;按票面有無每股金融的記載可分為“面額股票”和“無面額股票”;按照股東是否對公司的經營管理享有表決權可分為“表決權股股票”和“無表決權股股票”。普通股是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股票。股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不可償還性;參與性;收益性;流通性;價格波動性和風險性。

29.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

答:失業率指一定時期內失業人數占就業人數與失業人數之和的比率。勞工統計中用來反映一國或一個地區失業程度的主要指標。計算方法是失業人數除以勞動力人數再乘以100%,即:失業率=失業人數/勞動力人數×100%。失業率可以分別按性別、年齡、種族、產業和職業分組進行計算。一般的標準是:凡是統計時沒有工作,但在此以前的4周以內曾做過尋找工作的努力,卻沒有找到工作的人。此外,包括在失業者統計范圍的還有:暫時被解雇,正在等待招回的人。正等待到新工作崗位報到,但等待時間達30天以上的人。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失業率這一指標并不足以反映一國或地區失業的嚴重程度,因為還有那些因為尋找工作太難而放棄尋找工作努力,從而退出勞動力市場成為非勞動力人口的“灰心喪氣者”,他們并沒有包括在失業者范圍之內。

30.金融危機(financial crisis)

答:金融危機是指金融市場出現混亂,并伴隨著資產價格的暴跌以及眾多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的破產。金融危機是百年來資本主義經濟體的一個重要特征,通常情況下,經濟周期下滑會隨之而來。

二、問答和思考題

1.在過去幾年中,美國的通貨膨脹率是在上升還是下降?利率的走勢如何?

Has the inflation rat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creased or decreased in the past few years? What about interest rates?

答:2005年下半年開始美國通貨膨脹率步入上升通道,經歷過2007年的高峰后大幅下滑,2009年中期開始觸底反彈,現在正在上升中。而利率一直保持在低位徘徊。

2.如果歷史是可以重復的,當我們發現貨幣增長率在下降時,我們可以預測下列經濟變量將要發生什么變化:

a.真實產出?

b.通貨膨脹率?

c.利率?

If history repeats itself and we see a decline in the rate of money growth, what might you expect to happen to:

a. real output b. the inflation rate, and c. interest rates?

答:a.貨幣在造成經濟周期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圖1-1所示,每次衰退來臨之前貨幣增長率都會下降,而當經濟處于衰退期時的真實產出下降。因此,當貨幣增長率下降時,一般情況下會造成真實產出下降。

說明:圖中陰影部分表示衰退時期。

圖1-1 美國的貨幣增長(M2的年增長率)與經濟周期(1950-2008年)

b.如圖1-2和1-3所示,通貨膨脹率和貨幣供應量增長率之間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當貨幣增長率下降時,通貨膨脹率會下降。

圖1-2 美國總體物價水平與貨幣供給(1950-2008年)

圖1-3 部分國家平均通貨膨脹率與平均貨幣增長率(1995-2007年)

c.如圖1-4所示,貨幣增長率與利率之間大體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當貨幣增長率較高時,利率也相對較高;當貨幣增長率較低時,利率也相對較低。因此,當貨幣增長率下降時,利率也會下降。

圖1-4 貨幣增長率(M2年增長率)與利率(美國長期政府債券利率)(1950-2008年)

3.最近的經濟衰退發生在什么時候?

When was the most recent recession?

答:最近一次全球經濟衰退發生在2008年,并于2009年達到谷底。

4.當利率下降時,你會如何調整你的經濟行為?

When interest rates fall, how might you change your economic behavior?

答:當利率下降時,更傾向多消費,而減少儲蓄。這是因為一方面消費的成本降低了:借款消費時,借款的成本下降了;動用收入消費時,消費的機會成本(儲蓄得到的利息)降低了。而減少儲蓄是因為利息的下降降低了儲蓄獲得的利息收益,使儲蓄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了。

5.你可以回想一下,最近10年影響你個人的金融創新有哪些?這些金融創新是改善還是惡化了你的生活?為什么?

Can you think of any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at has affected you personally? Has it made you better off or worse off? Why?

答:在過去十年中影響個人最大的金融創新是ATM,它帶來的好處是能夠比較方便快捷的提取現金和查詢賬戶。

注:讀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回答。

6.當利率上升時,每個人的境況都變壞了嗎?

Is everybody worse off when interest rates rise?

答:當利率上升時,并不是每個人的境況都會變壞。利率上升使借款成本增加,債務人的負擔加重,債權人的收益增加;利率上升使存款的利息收益增加,存款人可以從中獲益。

7.銀行基本的經濟活動有哪些?

What is the basic activity of banks?

答:銀行的基本經濟活動是吸收存款并發放貸款。

8.為什么金融市場對經濟的健康運行至關重要?

Why are financial markets important to the health of the economy?

答:在現代市場經濟中,金融市場和商品市場、勞動力市場、技術市場等共同構架了完整的市場體系。在整個市場體系中,金融市場處于神經中樞的地位,對經濟的健康運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通過發揮以下功能來促進經濟的健康運行:

(1)融通資金功能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總是存在著資金的供應者和需求者,且具有不同的目標。金融市場的產生與發展為資金的融通以及資金供應者、需求者目標的實現創造了條件,提供了媒介與場所。金融市場的發展與完善,使其融通資金功能進一步凸現。

(2)調節資金功能

金融市場調節資金功能主要表現在動態過程中。當資金的供應大于需求時,利率就會下降,利率下降使籌資成本下降,從而刺激需求增加,最終達到資金供求平衡;否則反之。

(3)資金積累功能

金融市場的資金積累功能主要通過長期資金市場的作用,促使儲蓄轉化為投資而實現的。在長期資金市場上,資金需求者(主要是企業與政府部門)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將資金集中用于投資,引導物資資料和各生產要素的流動和組合,從而實現資金的價值增值。

(4)資金有效配置功能

金融市場在融通、調節、積累資金的同時,還具有促進資金合理流動,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功能。在金融市場上,資金供應者總是要把收益率高的金融工具作為自己的投資對象,而金融工具收益率的高低又取決于經濟主體利潤率的高低。這就促使企業與政府部門等資金需求者必須以資金使用的高效益為前提,從市場取得所需資金。金融市場就是通過競爭機制和價格機制有效地引導資金按照效益高低和盈利多寡,在不同地區、不同產業、不同企業之間的合理流動與重新組合,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實現資金的優化組合,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

(5)防范風險功能

金融市場防范風險功能主要表現在:其一,金融市場有多種多樣的金融工具可供選擇,利于投資者進行組合投資,既能分散投資風險,又能提高投資的安全性與盈利性;其二,金融市場為不同種類的參與者進行套期保值、投機套利等提供了便利,既利于轉移和防范風險,又使金融工具的變現能力增強,提高了金融工具的流動性;其三,金融市場是一個具有高度組織的市場,相關法規制度的不斷完善使金融交易進一步規范、有序,從而增加了金融交易的安全性。

(6)經濟信息功能

金融市場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其經濟信息功能主要表現在:其一,金融市場交易狀況及其變動直接或間接地反映貨幣政策的松緊及其變動;其二,股票市場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股價指數對本國經濟和金融狀況的反映最為靈敏;其三,隨著金融一體化和國際化水平的提高,金融市場將能夠提供整個世界金融狀況的信息,及時反映出世界金融的動態。

9.在通常情況下,3個月期國庫券利率、長期政府債券利率與Baa級企業債券利率之間有什么聯系?

What is the typ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est rates on three-month Treasury bills, long-term Treasury bonds and Baa corporate bonds?

答:3月期國債利率的波動通常要比其他兩種債券利率劇烈,并且平均來說利率更低些。Baa級的企業債券的利率平均來說要高于其他兩種債券的利率。

10.股票價格的下降對于企業的投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What effect might a fall in stock prices have on business investment?

答:股票價格可以影響企業通過發行新股所能籌集到的資金規模。一家企業股票價格高昂意味著它可以籌集到更多的資金用于購置生產設施和設備。公司股票價格下降,意味著公司可籌集的資金數量越少,因而該公司投資于廠房設備的數量減少。

11.股票價格的上升對于消費者的支出決策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What effect might a rise in stock prices have on consumers’ decisions to spend?

答:股票價格的升高意味著消費者的財富增加,因此,消費者更可能會增加支出。

12.英鎊匯率的下降會怎樣影響英國的消費者?

How does a fall in the value of the pound sterling affect British consumers?

答:這使得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消費者將要購買的進口商品數量減少,對本國商品的消費增加。

13.英鎊匯率的上升對美國企業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How does an increase in the value of the pound sterling affect American businesses?

答:英鎊升值使得英國的商品相對于美國的商品來說更貴。這樣,美國的商人會發現在美國及其國外銷售自己的商品會更容易些,而且,自己產品的需求量也會增加。

14.觀察教材圖1-5,你會選擇哪一年去游覽亞利桑那州的大峽谷,而不是去參觀倫敦塔呢?

Looking at Figure 3,in what years would you have chosen to visit the Grand Canyon in Arizona rather than the Tower of London?

注:教材中的圖1-5如下所示:

教材圖1-5 美元匯率(1970-2008年)

答:在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后期以及90年代初期,由于美元價值較低,到國外旅行相對比較昂貴,因而此時度假的好去處是在美國看看大峽谷。80年代初期,隨著美元價值的上升,去國外旅行變得相對便宜,故此時是參觀倫敦塔的好時候。

15.當美元相對于其他國家貨幣的價值上升時,你更愿購買美國產還是外國產的牛仔褲?美元走強還是走弱時,美國生產牛仔褲的企業會更加高興?美國進口牛仔褲的貿易公司會受到美元匯率怎樣的影響?

When the dollar is worth more in relation to currencies of other countries,are you more likely to buy American-made or foreign-made jeans? Are U.S. companies that make jeans happier when the dollar is strong or when it is weak? What about an American company that is in the business of importing jeans into the United States?

答:如果美元升值,則外國商品相對于美國商品將更加便宜,美國消費者很可能會買其他國家制造的牛仔褲而不買美國產的。由于美元的強勢造成的對美國生產的牛仔褲需求的減少會損害美國牛仔褲生產商的利益。而另一方面,那些靠進口外國牛仔褲的公司發現消費者對自己商品的需求已經增加了,因此,美元升值對他們有好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山县| 阿巴嘎旗| 雅江县| 通化市| 云林县| 抚远县| 龙里县| 富顺县| 凌海市| 新平| 荣成市| 青浦区| 晋中市| 利津县| 兴国县| 五常市| 山西省| 枣庄市| 马龙县| 荆州市| 洛浦县| 英山县| 炎陵县| 娱乐| 湘潭市| 长寿区| 台中县| 吕梁市| 会理县| 乐陵市| 奎屯市| 刚察县| 靖远县| 屏边| 瑞金市| 垫江县| 靖宇县| 青河县| 当阳市| 洪雅县| 安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