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保軍《新聞理論教程》(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 圣才電子書主編
- 528字
- 2021-04-23 17:16:12
3.3 考研真題與典型題
一、概念題
1.受眾(復旦大學2012、2007~2008年研;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研;華師2005年研)
2.受眾的“碎化”(人大2013年研)
二、簡答題
1.簡述預估受眾、實測受眾、實際受眾的含義。(人大2011年研)
2.什么是“受眾碎片化”。(清華大學2011年研)
3.簡述受眾的選擇性過程。(中國傳媒大學2011年研)
三、論述題
1.試論當前新聞傳播者與收受者關系的新特征。(人大2005年研)
2.近些年出現了一系列網民自發“維護道德”和“執行正義”的行為,被主流輿論稱為“網絡暴力”,并認為網民的行為有“烏合之眾”或“群氓”的特征。請分析參與類似網絡集體行動的網民是否就是大眾社會理論所描述的“大眾”。大眾社會理論能否很好地解釋當下發生的網絡事件?(北大2008年研)
3.請談一下你對“受眾即市場”說法的認識。(南京理工2010年研;北大2009年研)
4.舉例分析大眾傳播受眾的構成特點及研究意義。(西安交大2008年研)
5.試論網絡時代的受眾變化。(清華大學2007年研)
以下為歷年考研試題精選,未附答案,供讀者參考
1.何謂“廣”受眾和“窄”受眾?試簡述之。(簡答題,上交2006年研)
2.簡述受眾的特征及信息選擇。(簡答題,上交2005年研;華科2005年研)
3.對收視率的追求暗含著一種什么樣的受眾觀?試簡要評析。(論述題,北大2008年研)